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万紫56是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从亲本日本紫心集团杂交后代中选育出的紫色甘薯新品种.该品种在2007~2008年重庆市甘薯区域试验紫薯组中,7个试点两年平均鲜薯产量34.61t/hm2,比对照紫薯种山川紫增产104.43%;总花色甙产量17.63 kg/hm2,比山川紫平均总花色甙产量高7.98 kg/hm2;2008年推荐参加国家区域试验特用组,现已通过国家区试.该品种薯型短纺锤,萌芽性优,高抗根腐病,抗蔓割病,中抗茎线虫病,上薯率高,适口性好,早熟性好,花色甙含量高,120d即可上市,是一个商品性好的紫色甘薯新品种.2010年3月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拟2011年申请国家审定.  相似文献   

2.
苏薯4号试种初报卢华金(浙江省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325006)苏薯4号系浙江省农科院育成的食用型甘薯新品种,1992年经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我所于1989年引进试种,1989~1990年鲜薯平均产量40725kg/hm2,比对照徐薯18……  相似文献   

3.
甘薯新品种浙薯13及其主要栽培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伟明 《作物杂志》2005,21(4):51-51
浙薯13是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采用“浙3481”和“浙255”两个亲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多用途甘薯新品种。该品种于1994年开始配组杂交,1999年提供生产试种、示范,并参加国家长江流域大区区试,2002年通过国家区试,2005年2月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台州市于1999年开始引入浙薯13试种,至2004年示范种植面积已达到880hm2,该品种具有食用鲜薯、淀粉加工和薯脯加工三大用途,推广前景良好。1产量与效益浙薯13鲜薯产量较高,1998年和2000年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进行的浙薯13品比试验,均以徐薯18和南薯88为对照。其中1998年,浙薯13鲜薯平均产量53250kg/hm  相似文献   

4.
皖薯8号(阜薯88-73)系安徽省阜阳市农科所1988年用地方品种李村黄与阜薯010有性杂交选育而成,适合我国大部分地区春夏栽培的食用型品种.于2001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皖薯8号已被列为安徽省政府下达的"四个一千万亩"农产品优质化工程项目,并作为重点推广的食用型甘薯新品种,2004年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相似文献   

5.
正黄玫瑰甘薯由中国农业大学选育,属食用型品种,母本为美国的Goldstar,父本为遗字138、徐薯18以及美国的Rose等15个品种,经集团杂交选育而成。2015年,黄玫瑰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2016—2019年在北京市大兴区低肥力沙壤土地种植,甘薯产量高、品质优良。一、种植表现1.特征特性种薯萌芽性较好,薯秧中长蔓,分枝数6~9个,茎粗中等,叶片心形,顶叶淡紫色,成叶绿色,叶脉紫色,茎蔓绿色带紫。  相似文献   

6.
甘薯新品种龙薯1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薯1号原系号C3-2,是福建省龙岩市农科所于1992年以岩粉1号为母本,龙岩7-3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甘薯新品种。2001年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产量表现龙薯1号丰产性好,增产显著。1998年参加福建省甘薯新品种区试,平均鲜薯42814.5kg/hm2,比对照金山57增产9.5%,平均薯干达11302.5kg/hm2,比对照金山57增产7.43%,均居参试品种第一位;1999年又参加福建省甘薯新品种续试,平均鲜薯40962kg/hm2,比对照金山57增产20.7%……  相似文献   

7.
李朝霞  陈正福  廖雪红  涂刚 《种子》2012,31(12):100-101
铜薯1号系贵州省铜仁市种子管理站利用甘薯品种豫薯王的芽变苗,通过株选、系选,并进行多年多代试验筛选及示范种植,于2006年育成的高淀粉甘薯品种。2007~2010年4年间,进行高产栽培示范研究,2009~2010年参加贵州省甘薯品种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于2011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黔审薯2011001号。  相似文献   

8.
南薯99(原系号94-276)是四川省南充市农科所1993年用潮薯1号×红皮早杂交育成。1995~1996年完成品比试验。1998年通过四川省甘薯新品种区域试验和多点生态区生产试验。1999年5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南薯99比南薯88增鲜薯和薯干均在20%以上,增淀粉10%以上,增生物产量15%以上,是一个具有丰产稳产性能好、适应性广、抗病力强、淀粉含量高、耐贮藏等优良特性的食、饲、加工多用型甘薯新品种。产量表现 1997~1998年参加四川省品种区试,两年鲜薯平均产量34953…  相似文献   

9.
针对市场上紫甘薯品种较少、产量低、食用口感较差等问题,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合作,以宁N26-2为母本,与多父本进行集团杂交,经高低世代组合筛选,育成鲜食型紫甘薯新品种皖苏361,于2022年9月完成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甘薯(2022)340044。该品种薯块纺锤形,薯皮紫色,薯肉浅紫色,鲜薯产量26530.5kg/hm2,较对照宁紫薯1号增产8.40%,薯块干率31.50%,鲜薯花青素含量7.79mg/100g,食味评分75.35分,比宁紫薯1号高3.15分。抗蔓割病,中抗根腐病,耐储藏,可作为鲜食型紫甘薯品种在长江中下游薯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
早熟优质甘薯新品种──绵薯早秋绵薯早秋(原系号81-13)是绵阳市农科所1981年用79-75×早熟红杂交选育而成。1994年9月通过四川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正季苕区试结果,亩产鲜苕2127.6千克,薯干598.14千克,淀粉361.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