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16年8月初,中华鲟研究所供参观养殖的胭脂鱼幼鱼出现暴发性寄生虫疾病,后经过笔者的诊断与治疗,病情在短时间内得到控制,幼鱼养殖恢复正常。本文详细总结介绍了该病的发病过程、诊治等情况,旨在为胭脂鱼的健康养殖和寄生虫病的防治提供基础资料和参考数据。一、发病基本情况此次发病的胭脂鱼幼鱼系2011年研究所自繁,体长15.6~18.9厘米,平均体长约17厘米,体重18.8~22.2克,均重约20克,其养殖在面积  相似文献   

2.
胭脂鱼主要病害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总结了近几年来胭脂鱼增养殖过程中病害防治的临床实践经验,分析了胭脂鱼养殖过程中的主要病害,包括细菌性烂鳃病、打印病、赤皮病、红眼病、指环虫病、日本鲺病、孢子虫病、小瓜虫病等的临床症状及危害程度,介绍了相应的检验与诊断技术以及药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胭脂鱼常见病害快诊速查检索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胭脂鱼养殖过程中出现的病害进行科学快速初步诊断,通过对其病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结合以往的诊断经验,总结归纳出16种常见病害,并借鉴生物分类检索表的形式,以平行式检索的方式构建了胭脂鱼常见病害快诊速查检索表,分析、比较、鉴别了胭脂鱼病害的共同特征和特异症状,可用于养殖从业人员自助检索胭脂鱼的常见病害。  相似文献   

4.
胭脂鱼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水系和闽江,是我国特有的珍稀鱼类,是一种观赏和食用兼备的优良养殖鱼类.从介绍胭脂鱼的生物学特性出发,论述了胭脂鱼的亲鱼培养、人工繁殖、孵化、鱼苗培育和成鱼养殖技术.实践证实,用长吻鮠或鲟鱼饲料喂养胭脂鱼成鱼效果良好.胭脂鱼不耐低氧,应保持水体透明度在30~50 cm左右,溶氧在3 mg/L以上.另介绍了胭脂鱼常见病害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5.
对野生及人工养殖胭脂鱼的肌肉营养成分和营养品质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野生胭脂鱼肌肉中水分、粗灰分、粗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人工养殖胭脂鱼(P〈0.05),而含肉率和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人工养殖胭脂鱼(P〈0.05)。野生和人工养殖胭脂鱼的氨基酸组成基本一致,均含有17种氨基酸(色氨酸未测),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分别...  相似文献   

6.
胭脂鱼成鱼池塘养殖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正>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Bleeker)是我国特有珍稀鱼类,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是长江的重要经济鱼类.其幼鱼体形独特,近年已成为国内外观赏鱼中的珍品.70年代以来,国内开展了胭脂鱼的移养驯化、人工繁殖及有关生物学的研究工作,但胭脂鱼成鱼池塘养殖尚未见专门研究.1990年《胭脂鱼全人工繁育技术》课题被列入“八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作者在承担该项目研究中,开展了胭脂鱼成鱼池塘养殖试验.现将几年来开展试验的情况和结果汇总如下.  相似文献   

7.
2000年12月30日,由河南省科技厅主持,邀请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河南农业大学、省水产技术推广站等单位的7位专家,对河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完成的“美国大口胭脂鱼引进及养殖技术研究”项目进行了成果鉴定。美国大口胭脂鱼原产于北美洲的大型经济鱼类,最大体重可达45kg。该鱼具有肉味鲜美、生长快、繁殖力强、适温广、易捕捞等特点。项目组自1997年引进美国大口胭脂鱼经过四年的努力,对其生物学性状、人工繁殖、养殖技术、病害防治和饵料营养等进行了系统研究。专家组一致认  相似文献   

8.
对野生(体重(447.5±20.5)g)及人工养殖((484.3±19.6)g)的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肌肉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野生胭脂鱼肌肉中水分、粗灰分、粗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人工养殖胭脂鱼(P<0.05),而含肉率和粗脂肪含量却显著低于人工养殖胭脂鱼(P<0.05).野...  相似文献   

9.
中华胭脂鱼属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在观赏和消费市场深得人们喜爱。近年来,随着胭脂鱼池塘人工繁殖技术的成熟,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为进一步探索健康养殖技术模式,2009年6月—2010年12月,余杭区塘栖镇和仓前镇分别开展了胭脂鱼专养和套养常规鱼试验,两种模式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在2011年胭脂鱼人工繁殖试验中,发现一例亲鱼N02--N急性中毒死亡病例,测定其96hLC50为0.9mg/L,转移至亲鱼塘后得到有效解除,测试安全浓度(SS)为0.005mg/L。胭脂鱼亲鱼N02--N急性中毒病症尚未见报道,该例亲鱼N02--N急性中毒病例的成功抢救,可为胭脂鱼生理生态、人工繁育、鱼病防治、养殖水质管理、资源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匙吻鲟是名贵水产养殖品种,过去各地池塘养殖匙吻鲟主要采取单养方式,再配养少量鲢鱼以改善水质,一般不混养抢食能力强或经济价值较低的鲤鱼等底层鱼类。由于匙吻鲟是中上层鱼类,主要栖息在水体中上层,因此池塘水体的中下层空间以及池塘底部的饵料生物基本没有被利用。我们养殖示范匙吻鲟项目中发现匙吻鲟可以和底层鱼类胭脂鱼(胭脂鱼为国家保护动物,人工养殖只能利用子二代)搭配养殖。胭脂鱼生长速度较快,当年鱼苗年底体重可以达到0.4kg以上。胭脂鱼经济价值不低于匙吻鲟,目前胭脂鱼  相似文献   

12.
<正>近几年来,以永丰一帆水产科技有限公司为基地,省市县启动了长江胭脂鱼人工养殖技术攻关研究,并于2012年攻克规模化人工繁育关,繁殖量达1316万尾。但由于其生态条件独特、饵料不容易解决、病害频繁,多处进行的池塘养殖、流水养殖、网箱养殖模式效果均不理想,成鱼养殖一直处于徘徊状态。2012-2013年笔者根据长江胭脂鱼特性,科学选择20多座水库开展成鱼养殖研究,终获成功。现将情况报告如下:一、水库选择针对长江胭脂鱼独特的生态条件,水库太大,研  相似文献   

13.
胭脂鱼主养模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胭脂鱼属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形似一帆船,在观赏鱼和消费市场深得人们喜爱。近年来,随着胭脂鱼池塘人工繁殖技术的成熟,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为进一步探索健康养殖技术模式,2009年6月-2010年11月,余杭区仓前镇开展了胭脂鱼套养常规鱼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2016年9月,在中华鲟研究所黄柏河基地养殖的子二代中华鲟中发生日本鲺病,通过对疾病发生过程、病例症状、解剖变化、鱼体检查和水质检测结果、镜检及体内细菌分离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诊断为单一性日本鲺病。根据诊断结果,结合实际情况及以往的防治经验,采取外用敌百虫进行治疗以及改善养殖环境等综合防治措施,成功治愈此病,且未见复发。文章介绍了该病的发生过程、病例症状、解剖变化、诊断方法及治疗技术等,可为中华鲟日本鲺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胭脂鱼属硬骨鱼纲,鲤形目,胭脂鱼属,又名一帆风顺,中国帆鳍吸鱼等。为了探讨胭脂鱼池塘养殖技术,笔者2004年开展了胭脂鱼池塘主养、混养比较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利用13个微卫星分子标记研究了我国重庆、江西永丰、江西新干三个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繁殖基地子一代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结果显示,13个微卫星位点均呈现多态性,等位基因数目为8~17个,多态信息含量为0.35~0.84,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1.61~1.64,观测杂合度为0.108 1~0.825 5,期望杂合度为0.384 6~0.856 8,Hard-Weinberg遗传偏离指数(D)为-0.718 9~0.072 5,表明三个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均较高。从群体间的遗传结构看,三个养殖群体间存在遗传分化,其中江西新干胭脂鱼养殖群体内具有显著的遗传分化。野外采自赣江的5尾胭脂鱼的遗传结构分析推断其可能来自永丰和新干胭脂鱼繁殖基地的子一代个体,其结果对胭脂鱼的人工放流监测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郑善坚 《内陆水产》1998,23(2):25-25
美国大口胭脂鱼具有蛋白质含量高、自味美、个体大、生长快、抗病力强等经济性状,已在世界许多国家进行驯养。我国于1993年引进,1997年进行大面积试养。实践证明,美国大口胭脂鱼是一种优良淡水经济养殖过类,适合在我国各地区养殖,具有广阔的养殖前景。美国大[1胭脂鱼在一般情况下,很少发生疾病。我们于1997年6月初引进夏花鱼种3000尾,经过80多天的养殖,平均规格达到了250g/尾,目.成活率达999%,但是因8月底开始拉网操作后,陆续死it20余尾,其余部分已出现充血病症,初步诊断是由细菌引起的细菌性出血病。l养殖及发病情况胭脂…  相似文献   

18.
大口牛胭脂鱼俗称美国大口胭脂鱼,于1993年从美国引进进行养殖,已取得良好的效益。作者详细分析大口牛胭脂鱼撑特性及其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19.
哈尔滨地区试养大口胭脂鱼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基本情况 大口胭脂鱼[Ictiobus cyprinellus(Valenciennes)]又名巨口牛脂鱼,属鲤形目,胭脂鱼科,具有个体大、生长快、抗病力强、成熟早繁殖力强、适应温度广等养殖优点,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它是北美洲重要的淡水经济鱼类,美国南方各洲都有胭脂鱼养殖。从70年代开始加拿大等国胭脂鱼的养殖  相似文献   

20.
<正> 美国大口胭脂鱼是我市1999年4月底由南方引进的名优品种,经过两年来的养殖实践证明:我们认为单养效果比混养好;鱼苗、鱼种阶段最好单养、成鱼养殖阶段为充分利用水体和饵料,以套养水花为宜。 1999年我市引进该鱼水花200万尾,放在江秩养殖公司养殖,该场有20个池塘15.33hm~2水面,其中有16个池塘10hm~2水面专门培育胭脂鱼,操作规程完全按精养鲤鱼去做;坚持鱼病预防,适时水质调节,定期投喂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