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内陆水产》2008,33(12)
12月11-12日,由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和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共同主办的第五届罗非鱼产业发展论坛在海口隆重举行。本次论坛主题是:罗非鱼产业链的发展与升级。通过多方面的业内交流共同探讨如何维持罗非鱼产业的良好态势,保持罗非鱼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跟踪罗非鱼产业新技术并借此加强国内外交流。我国多位罗非鱼专家及种苗、养殖、加工及贸易企业代表、FAO(联合国粮农组织)、美国、挪威等国家的代表共15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论坛上国内外专家针对罗非鱼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行情观测、罗非鱼市场营销、品牌建设、质量安全、亲本培育和养殖新技术等进行了研讨,并对罗非鱼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会后,与会专家与代表就罗非鱼加工与养殖过程中的相关细节进行了交流。会议期间,为鼓励广大罗非鱼从业者,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对评选出的2008年度十大罗非鱼人物、最具影响力罗非鱼企业以及对罗非鱼长期贡献的企业和个人进行了颁奖。  相似文献   

2.
我国罗非鱼产业的现状和市场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2年4月18~21日,由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主办,农业部渔业局、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等支持,海南省水产加工运销协会、广东省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等联合协办的“罗非鱼技术与贸易研讨会”在海南省海口市顺利召开。有来自中国及美国、厄瓜多尔、以色列、菲律宾、墨西哥、泰国等近十个国家的专家、水产部门领导及从事罗非鱼养殖、饲料、添加剂、加工、贸易的企业经理和代表、科研人员等近150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就罗非鱼的养殖、加工贸易的现状及前景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此次研讨会对我国罗非鱼产业化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主办的第五届罗非鱼产业发展论坛于2008年12月11~13目在海口市召开,来自美国、欧盟及国内苗种、饲料、养殖、加工与贸易的代表近300人参加了会议。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崔和博士、美国罗非鱼协会秘书长凯文博士、上海海洋大学李思发教授及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董在杰研究员等作了主题演讲。  相似文献   

4.
<正>本刊讯(代国庆报道)11月18日,第十一届罗非鱼产业发展研讨会在广西北海召开。研讨会由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和罗非鱼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共同主办。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渔情监测与市场加工处处长袁晓初,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畜牧兽医局副局长王海吟,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崔和,罗非鱼产业技术创  相似文献   

5.
《科学养鱼》2012,(12):67-68
"2012年前三季度罗非鱼出口量达到历史同期最高点,但加工企业却处于近年来利润的最低点。"11月12日上午,在海南省海口市第九届罗非鱼产业发展论坛上,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崔禾表示,目前我国的罗非鱼加工企业处境困  相似文献   

6.
广西发展罗非鱼产业的优势、机遇和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非鱼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养殖的优良品种,属热带性鱼类,不但生长快,易繁殖,食性杂,病害少,产量高,而且在淡水、海水中均可养殖。目前世界上已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养殖罗非鱼。广西养殖罗非鱼始于20世纪60年代引进的莫桑比克罗非鱼,真正大面积发展,  相似文献   

7.
11月9目,在由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举办的第六届罗非鱼产业发展论坛上,上海海洋大学的李思发教授透露,经过杂交选育,现已得到适合商业生产的海水养殖用罗非鱼,该罗非鱼被命名为“吉鲡”罗非鱼,有望在明年逐步推向市场。  相似文献   

8.
《中国水产》2022,(1):58-59
本刊讯 为促进牡蛎产业交流合作,共同探讨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2021年12月17日,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牡蛎分会成立大会暨牡蛎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山东省青岛市召开.本次活动由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指导,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主办,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中国新农科水产联盟支持,中国海洋大学海水养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相似文献   

9.
正本刊讯(张馨馨报道)12月15日,2020中国罗非鱼产业发展大会在广东省茂名市举办。本届大会以"双循环背景下升级国内市场消费"为主题,聚集业内精英,深入研讨双循环背景下罗非鱼产业升级和国际贸易趋势,以及当前形势下如何有效应对新冠疫情带来的困难,共同探寻后疫情时代推动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之路。大会由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茂名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罗非鱼分会、茂名市罗非鱼协会承办。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会长崔和在报告中指出,当前全球罗非鱼产量持续增长,我国产量相对稳定。2019年,全球罗非鱼产量620万吨,我国罗非鱼产量164万吨,较2018年略有增长,占全球总产量的26%。  相似文献   

10.
<正>罗非鱼(Tilapia)原产于非洲尼罗河流域,种类多,食性杂,适应性强,繁殖快,耐低氧,抗病力强,苗种容易解决,养殖成本较低。罗非鱼养殖作为食物安全保障的重要选项之一被世界所瞩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曾经在1976年召开的《关于水产增养殖的京都国际会议》上将罗非鱼作为优异的养殖对象鱼之一进行极力推荐。现在,罗非鱼被移殖于亚洲、南北美洲、非洲等洲的98个国家和地区,并已得到产业化  相似文献   

11.
罗非鱼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优质养殖鱼类。目前 ,世界上有 80多个国家养殖着 1 6种罗非鱼。罗非鱼由初期为渔 (农 )民解决廉价蛋白源和解困的“穷人的鱼” ,目前已被发展中国家的中层社会所接受 ,成为“三文鱼”和鳕鱼的最佳替代品。全世界罗非鱼消费市场正在崛起。据统计 ,  相似文献   

12.
罗非鱼是热带性鱼类,原产地在非洲大陆。中东地区及太平洋沿岸的淡咸水海区。由于具有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养殖产量高、肉质细嫩等优点,尤其对不同地域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力,因而作为优良的水产养殖品种,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在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为推广,并获得成功,成为世界范围内养殖最广泛的淡水鱼种之一。我国主要养殖品种有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及尼罗罗非鱼与奥利亚罗非鱼的杂交鱼一一“奥尼杂交罗非鱼”等。在我省福清、长乐、漳州有较大的养殖规模。  相似文献   

13.
罗非鱼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推广养殖的鱼类品种之一,目前全世界有85个国家和地区养殖罗非鱼,年产量约120万吨.2001年我国罗非鱼产量为69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58%.近年来,随着产量逐年增长,以及国际市场对罗非鱼需求量的不断扩大,我国罗非鱼出口量飞速增加,国内一些水产养殖专家认为,罗非鱼是我国最具国际竞争实力的品种之一,也是最具产业化发展条件的品种,我国台湾省把罗非鱼称之为"21世纪人民之鱼".目前,广东、海南、广西、福建、北京、山东等地都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带动种苗、饲料、加工、贸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罗非鱼7月价格依然毫无起色,始终在4元左右(一斤以上,下同)徘徊。在广东,对于部分采用立体养殖模式养殖罗非鱼的渔民来说,仍有微薄盈利。而在海南省地区.目前3.9元的收购价让养殖户血本无归。据海南省文昌市罗非鱼协会会长周经垂介绍,文昌等地区罗非鱼养殖基本采取精养模式,虽然塘租要比广东珠三角地区低,但投料成本要比广东高,目前成本要43元左右,养殖户亏得厉害。所以今年,海南地区投苗量减少,苗种场销售量普遍萎缩,行情并不乐观。  相似文献   

15.
<正>本刊讯(李明爽报道)4月19-20日,第九届中国对虾产业发展论坛在广东湛江举办,国家虾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何建国、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常务副会长崔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副所长孔杰等专家做主题报告。论坛以"合作共赢、创新发展"为主题,围绕种苗繁育、养殖模式、饲料营养和市场消费4个方面,对全  相似文献   

16.
正11月23日,在第十四届国际罗非鱼产业发展论坛期间,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发布了《中国罗非鱼产业发展报告》,该报告全面分析了中国罗非鱼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对整个产业链及国内几大产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梳理。针对中国罗非鱼产业面对成本上升、利润下降,内销市场开拓不足等问题,提出未来的发展方向:一方面,提升产品品质,找准  相似文献   

17.
正自2015年起,中国罗非鱼出口出现下滑,价格持续低位运行,产业链各个环节利润被不断压减,罗非鱼发展进入了瓶颈期。11月23日,在第十四届国际罗非鱼产业发展论坛上,来自餐饮、零售等延伸产业链的专家学者展开了一场关于如何从消费端打开罗非鱼内销市场的"头脑风暴"。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会长崔和认为,随着中国整体实力的不断增强,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中国已成为全  相似文献   

18.
正作为出口型依赖产业,我国罗非鱼在2015年遭受了出口额下降的重创,业内人士中,有人鼓励继续坚持,也有声音探讨可否放弃,行业转型迫在眉睫。为此,记者采访到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常务副会长崔和,从其专业角度,分析罗非鱼养殖业现状及出口额下降原因,并尝试探索出罗非鱼产业的转型之路。"近20年,罗非鱼养殖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创造了世界的奇迹。"在崔和眼中,罗非鱼产业曾经繁盛一时,如今现状,也并非无解决之道。小企业不要再单打独斗,  相似文献   

19.
罗非鱼具有繁殖力强、生长快、粗食、抗病力强等诸多优点,随着亚洲各国相继引入罗非鱼,凡处于热带、温带的国家和地区几乎都有罗非鱼养殖,遍及75个国家和地区,目前罗非鱼已是国际上养殖最广泛的鱼种之一.  相似文献   

20.
正罗非鱼俗称非洲鲫鱼,具有生长快、繁殖力强、食性杂、病害少、抗病力强、适应性强等特点,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推广养殖的种类之一。目前全世界有85个国家和地区养殖罗非鱼,广东地区是我国养殖罗非鱼最早、养殖面积最多和产量最高的地区。但随着养殖密度加大、养殖环境的恶化,罗非鱼病害也随之增多。现就罗非鱼常见病害与广大读者一起讨论,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