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薰衣草新品种新薰一号的选育及特征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薰衣草为新疆伊犁河谷地区的主要经济作物,新薰一号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单株选育法选育而成。该品种在所内品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比对照74-26显著增产,精油乙酸芳樟酯含量32%,芳樟酯含量30%,是一个适应性广、品质性状优良的薰衣草新品种。  相似文献   

2.
1品种选择 法国Tezier公司培育的早熟西芹品种皇后。此品种株高80~90cm,叶柄长30~35cm,单株重1.5kg,株型紧凑,耐低温,抗病性好。  相似文献   

3.
工业大麻新品种汾麻3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汾麻3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经系统选育法选育而成的大麻新品种.2012年、2013年2年参加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12点次平均麻籽产量1 349.7 kg/hm2,比对照晋麻1号(1 190.2 kg/hm2)增产13.4%.该品种2015年12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六届六次会议认定,命名为汾麻3号.其主要特征:雌雄异株,株高2~2.5m,茎粗1.5~3 cm,分枝高120~160 cm,种子千粒重28~30 g,叶片肥大、苗期浅绿色,后期深绿色,茎绿色,上下茎杆粗细均匀,分枝多,麻籽产量较高.群体一致性较好,全生育期为110d左右.是适合山西省生态条件的第1个籽用工业大麻品种.  相似文献   

4.
酉荞3号是按系谱法育成的荞麦芽菜专用新品种.在2013年重庆市荞麦品种春播区试平均单产为120.1 kg/667m2,比对照九江苦养增产3.90%,2013年重庆市荞麦品种秋播区试平均单产112.3 kg/667 m2,减产1.90%,2013年重庆市秋播苦荞麦生产试验平均单产为110.1 kg/667 m2,增产7.94%.全生育期82d,平均株高120 cm,主茎平均分枝4~8个,主茎节数12~16节,单株粒重3.7g,千粒重22.1 g;硒含量为158 μg/kg,粗蛋白含量为11.2%,总黄酮含量为2.5 mg/kg.在荞麦芽菜品种试验中,每100 g酉荞3号种子平均可生产出芽菜224.7 g,较对照品种九江苦荞增产72.7 g,增幅47.8%,芽苗高12.8 cm,脱壳率为92%,收获期、芽苗高、脱壳率等指标均优于对照.芽菜6-苄基腺嘌呤含量<0.02mg/kg,硒含量为18.6 μg/kg,蛋白质含量为2.4%,脂肪含量为0.4%,总黄酮含量为9.52 mg/kg,纤维素含量为4.15%.适合在重庆市作为荞麦芽菜专用品种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育成花生品种的产量、品质、抗性及农艺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河南省开展农作物品种审定制度以来,河南省选育并通过审定的花生品种59个。从审定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最高产量、品质、抗性、农艺性状等方面对品种进行分析,平均产量由1982-1990年3694.05 kg/hm2,上升到2006-2009年的4306.35 kg/hm2,最高产量也从平均5879.55 kg/hm2,提高到6345.90 kg/hm2,增长了465 kg。研究结果表明,审定品种的产量在逐年提高,抗性有明显增强,虽有个别品种品质明显改善但品种平均品质改善不大;降低株高,适当增加分枝、单株结果数、增加百果重是进一步提高产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大豆新品种银豆4号是白银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晋豆31为母本、晋豆11×1259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2016-2017年在甘肃省大豆区域试验中,2年11点(次)每hm~2平均折合产量2830.65kg,较对照品种陇豆2号增产11.50%;2017年在甘肃省大豆生产试验中,平均折合产量2821.05kg,较对照品种陇豆2号增产5.21%。该品种株高86.0cm,单株结荚数44个,单株粒重32.0g,百粒重22.5g,生育期140d左右,属于中晚熟品种。籽粒粗蛋白含量397.0g/kg,粗脂肪含量184.0g/kg。抗大豆花叶病毒病,中抗大豆灰斑病。适宜在甘肃省中晚熟及晚熟品种类型区种植。  相似文献   

7.
优质油菜新品种玉红油1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红油1号品种是红塔区种子站于2000年从中国油料所引进的双低高代材料"20-5",采用系统选育法育成.2006~2008年参加云南省优质油菜品种(系)区域试验(常规组),平均产量3789.75 kg/hm<'2>,比对照花油8号增产6.61%,增产极显著,丰产性好.该品种生长整齐一致,长势强,株型紧凑,分枝部位低,抗倒伏,平均株高159.29 cm,有效分枝10.41个,单株有效角果数343.66角,每角粒数19.27粒,千粒重3.67 g,单株生产力22.05 g,平均生育期180.5 d,高抗白锈病,中抗病毒痛,芥酸含量未检出,硫甙含量17.19μmol/g,粗脂肪含量41.06%,适宜云南省海拔800~2200 m,中上等肥力的油菜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8.
黍子新品种冀张黍1号是张家口市农科院以8012-16、涿鹿大红黍、蔚县柳心白和宣化小红黍4个品种(品系)为亲本,采用复合杂交的方法,单株系统选育而成的品种,2010年通过鉴定.该品种具有高产、高蛋白特性,一般产量4 000 kg/hm2左右,蛋白质含量高达15.74%.生育期96~ 102 d,全生育期需有效积温2 241.7 ~2 381.8℃,适宜冀北、雁北、内蒙等同类型黍子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9.
甘蓝型油菜黄籽双低隐性核不育两系86AB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以油研10号(82278 A×942 R)F1为基础,采用自交、测交的方法,并经连续夏繁加代选择,历经5年7代的选育于2003年育成稳定了甘蓝型油菜黄籽双低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两型系86 AB.其芥酸均在1%以下,硫甙20.6~26.8 μmol/g,含油量46.6% ~49.3%,种子蛋白质23.7%~25.1%.黄籽株率分别平均为98.9%,色级(粒色指数)在3.28 ~3.58之间,平均色级为3.5.全生育期在210 d左右,不育系株高适中,分枝多,分枝位较低,不育株天然结荚结实好,抗倒性强,在海拔386m的塘头地区10月上旬播种,密度8000株/667 m2的情况下,株高186.3 cm,一次分枝高度47.6 cm,一次分技数9.8个,单株有效角586.4角,角长5.3 cm,角粒数18.8粒,千粒重3.6g,单株产量25.1g.以该不育系组配的优质杂交油菜新组合NR 168于2006~2009年完成了贵州省预备区试、区试和生产试验,于2009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益油1号.  相似文献   

10.
芝麻太空诱变效应及AFLP标记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太空环境对不同芝麻品种的诱变效应,以实践8号卫星搭载的豫芝11号、日本黑芝麻、郑芝D15、郑芝05N01、郑芝06ms198等5个芝麻品种为材料,分析了太空诱变对芝麻SP3与SP4世代农艺性状和抗性变异的影响,并对豫芝11号、日本黑芝麻及其诱变后代进行了AFLP分子标记检测.结果表明:不同芝麻品种经太空诱变后在叶型、蒴型、花色、生育期、株高、始蒴部位、黄稍尖、单株蒴数、千粒质量、产量和抗病性上均产生了变异,品种间突变类型及突变频率均存在差异,抗性性状有正向增加的趋势,但农艺性状负向突变较正向突变幅度大.与对照(未经太空诱变)相比,株高、始蒴部位、黄稍尖、单株蒴数、千粒质量、产量最高分别增加了53 cm,77 cm,16 cm,122个/株,0.53 g,478.54 kg/hm2,下降了36 cm,30 cm,19 cm,197个/株,0.64 g,1 013.81 kg/hm2;对豫芝11号和日本黑芝麻的SP4世代变异进行AFLP分子检测,豫芝11号39个诱变后代的遗传距离在0.128 8 ~0.488 5,72%的植株遗传距离在0.12 ~0.25,平均遗传距离为0.25,日本黑芝麻17个诱变后代的遗传距离在0.289 7~1.301 3,37.5%的植株遗传距离在0.178 3~0.4996,平均遗传距离为0.687 6.由此表明,太空诱变具有多方向性和随机性,芝麻不同品种对太空诱变的敏感性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