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苗木休眠的生理 1.造林季节的影响美、加、欧洲等一些国家对花旗松起苗期和造林季节对造林成活率和生长的影响曾作过不少试验。试验证明,春季造林的成活和生长状况比秋季好。根据苗木生理的研究证明,用12月1日以后起出的苗木造林,苗根萌生力强,高生长开始早。主要原因是对花旗松起苗期苗木休眠的生理来说,无论起苗、贮藏和造林都不适于在秋季的缘故。  相似文献   

2.
苗木活力是影响造林成活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它包括诸多因子,本文仅从水分生理这一因子,即水势对苗木生长和成活的影响来论述这个问题。通过苗木水势试验,试图找出一个能保证苗木健壮生长的适宜水势区间,进而达到提高造林成活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以3年生不同季节造林北美红栎苗木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造林成活率、光合速率及初期生长相关指标,结果表明:造林季节的选择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苗木的造林质量,造林季节对其抗寒性、存活率、初期生长、最大净光合速率影响较为显著,而对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不显著。在实际生产中,北美红栎造林在秋季造林为宜。  相似文献   

4.
苗木含水量与造林成活率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造林后成活的关键在于苗木能否迅速生长出新的根系和恢复其生理功能。苗木的新根再生长及生理机能的恢复,主要决定于整个苗木,特别是根系生活力的大小。一般的说,影响苗木生活力的主导因子是水分。为了探讨苗木含水量对造林成活率的影响,我们于1985年和1986年,对辽宁东部主要造林树种苗木的不同含水量,进行了浸根、失水和造林等试验,以求探明成活率与苗木含水量的关系及苗木根系水分等情况,为在起苗、运苗、假植、造林等工序中,确定保护苗木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林业是利用森林自然资源及其生物的生理机能进行生物产量和林产品的生产过程。在正常生产过程中,森林的自然状况的变化虽然重要,但作为形成森林的个体——林木的造成基础——林木苗木品质对其长远生长影响也是关键的一环。其质量直接关系到造林成活率,直接影响成活后的生长状态及收益。如福建洋口林场试验证明一级苗木比二级  相似文献   

6.
秋季气温逐渐下降,土壤水分状态较稳定。其次,从苗木的生理方面来看,苗木在落叶时已进入休眠状态,地上部的蒸腾量达到最低的程度,而根系在土壤中的生理活动仍在继续进行。这时栽植的苗木对来年的成活十分有利。秋季栽植的苗木,翌春生根发芽早,晚春干旱季节来临时已恢复正常生长,这样就大大加强了苗木的抗逆性。因此,各地应大力推广秋季造林。秋季造林多数地区采用植苗造林,就是在  相似文献   

7.
将 1年生杉木无性系扦插苗分为 5种规格进行造林试验 ,研究不同规格苗木对造林成活率和幼林生长量的影响。经 8a观测表明 :苗木大小对造林成活率影响不显著 ,对幼林生长量则有显著影响。采用苗高 34cm ,根径 0 .6 1cm以上的苗木造林 ,可显著促进幼林生长 ,有利于发挥无性系造林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8.
<正> 我们在长期造林实践中发现,有许多树种,其幼树的成活和生长状况都因栽植季节和时间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应根据树种的特性来选择较为适宜的造林季节和时期,以提高造林成活率和幼树生长量。本试验仅对大叶白蜡等六个平原造林树种进行了不同时期造林的效果探讨,试图为不同季节造林的树种选择,提供一些参考。一、试验方法(一)供试树种选用我院苗圃培育的大叶白蜡、沙枣、白柳、阿富汗杨和新疆白榆、河南白榆(以种源分) 等六个树种进行试验。苗木规格见表1。(二) 试验方法和技术要求选择春季和秋季两个造林季节。春季仅选一期(最适时间);秋季分三期:早秋期、中秋期和晚秋期。栽植时间和苗木状况见表2。  相似文献   

9.
峡谷石漠化地区红椿、任豆、紫穗槐造林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重庆巫山峡谷石漠化地区选用红椿、任豆、紫穗槐容器苗进行造林试验,分别采用不同的造林措施,结果表明:(1)紫穗槐造林成活率高,生长表现良好;(2)生根粉处理能明显提高造林成活率,明显提高苗木的抗旱能力,对地径生长表现出促进作用,但对苗高生长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3)移栽灵处理对成活率、苗高生长没有明显影响,但对苗木的地径生长表现出明显促进作用;(4)地表覆盖方式对造林成活率影响明显,不同树种的造林成活率对覆盖方式的反应不一致,地膜覆盖方式有效促进苗木高生长,石块覆盖方式明显提高苗木的地径生长。  相似文献   

10.
在伊春地区进行宽叶蓝靛果人工栽培试验的结果表明,宽叶蓝靛果扦插苗对该地区自然因子适应性较好,造林当年苗木生长高峰出现在8月中旬,第二年生长高峰提前至6月中下旬。造林密度对宽叶蓝靛果苗木生长有一定影响,适合的造林密度能促进苗木生长,以1 m×1.5 m的密度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1.
杉木无性系不同规格苗木造林对幼林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1年生杉木无性系扦插苗分为5种规格进行造林试验,研究不同规格苗木对造林成活率和幼林生长量的影响。经8a观测表明:苗木生长对造林成活率影响不显著,对幼林生长量则有显著影响。采用苗高34根径0.61cm以上的苗木造林,可显著促进幼林生长,有利于发挥无性系造林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2.
<正>华北落叶松是中国特有的树种,也是冀西北高原山区荒山绿化的主要树种,该树种具有早期生长快、经济效益高等特点。由于华北落叶松2a生移植苗秋季生长旺盛,木质化程度较差,一般采取苗圃就地假植,很容易受到严冬干冷环境的影响,经常会出现枯梢、苗木生理活性显著降低等症状,从而影响造林成活率及苗木生长。而且春季造林时,由于春季山地解冻时间与苗圃里的落叶松苗木发芽时间不相吻合,这样就会耽误了春天的大好栽植季节。  相似文献   

13.
檫树(Sassalfras tzumu Hemsl)为我国的特有树种,生长快,材质好,是我国南方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近几年来,在造林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对树种的生理特性了解较少。我们用沙培法进行了苗木缺素培养试验,以了解缺乏不同常量元素对檫树苗木生长的影响,为培育壮苗,合理施肥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4.
苗木是造林的物质基础,苗木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更新造林的效果。一般认为,人工林保存率低的原因是苗木质量、造林的环境条件和造林技术等因素。造林用苗的质量对造林的保存率及将来人工林的生长起根本性的影响。由于目前对苗木质量从理论和实际两方面认识都不高,生产中常用低活力的苗木造林。鉴于上述情况,从生理生态学角度着重论述林业苗圃如何培育高活力壮苗的关键环节,以对育苗工作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起运树苗注意事项纪保民时逢我国北方植树造林季节,各种树苗起运工作做得好坏,直接影响苗木的质量,同时也影响造林成活率及造林后苗木的生长和发育,因此,做好苗木起运及出圃工作至关重要。一、掌握起苗时间:起苗应在苗木休眠期进行。秋季造林所用的苗木,应在落叶后...  相似文献   

16.
采用金佛山方竹母竹分株单株蔸苗、1年生营养袋实生苗、1年生实生裸根苗造林,对造林后竹苗的地径生长、苗高生长、新发苗(笋)数量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苗木对苗木地径生长、苗高生长、新发苗数量均有显著影响。对苗木地径生长的影响为:母竹分株苗造林>裸根苗造林>营养袋苗造林;对苗高生长的影响为:母竹分株苗造林>裸根苗造林>营养袋苗造林;对新发苗(笋)数量的影响为:营养袋苗造林>裸根苗造林>母竹分株苗造林。  相似文献   

17.
采用广东台山红岭湿地松种源材料,以思茅松为对照,对湿地松在云南省双江县的育苗和苗木生长情况以及造林和造林后苗木生长情况进行了初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 a生湿地松苗木高生长和粗生长均比同龄思茅松要快,而2 a生及3 a生湿地松苗木高生长和粗生长均比同龄思茅松慢;二者在造林成活率上没有差异,造林保存率上湿地松较思茅松要高.  相似文献   

18.
四、苗木质量、造林季节及造林技术造林时所选用的苗木质量,造林季节及造林技术的适当,对成活率有很大的影响,必须给以注意。选用优质壮苗是关系到造林成败的重  相似文献   

19.
1981年,我们采用直播造林、裸根苗造林和营养袋育苗造林三种方法,在昆明地区进行营造薪炭林试验,结果是:(一)直播造林的成活率在10%以下。(二)裸根苗造林的成活率较直播造林高,在30%左右。但成活的幼苗由于水份缺乏、生长缓慢,冬春严重干旱季节死亡率很大。(三)营养袋育苗造林效果好,便于集中管理,营养土能促进苗木生长,能保持水份,根系不受损伤,造林后,生长迅速、健壮,能抵御干旱的威胁,保存率较直播造林和裸根苗造林的都高。试验证明,采用营养袋培育薪炭林树苗,是提高造林质量、加快造林速度的好办法。为了进一步总结这方面的经验,1982年,  相似文献   

20.
在干旱山区的刺槐造林,为减少苗木的水分损耗、提高造林成活率,常采用截干造林。因此,苗木地径的大小就成为衡量苗木质量的主要指标。为了探讨在等密度条件下,刺槐苗木不同时期摘心对地径生长的影响,我们进行了本试验,现将试验情况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