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牛、马、猪脾虚泄泻是临床上较常见到的一种病证,具有病程较长、病势较缓、反复发作、难以治愈等特点。笔者于一九七○年开始应用李东垣《脾胃论》“升阳益胃汤”治疗本证以来,共治愈60多例,获效良好,可谓方药对证,如鼓应桴,屡用屡验。一、治疗选方依据脾虚泄泻多因饮喂失宜、营养不良、劳役过重、感受寒湿、致使脾胃虚弱,或因其它原因引起的急性泄泻失治、误治、迁延日久损伤脾胃而转来。其主要病机则是脾胃虚弱,中阳  相似文献   

2.
<正>犊牛气血未充,腠理疏松,脏腑娇嫩。因饥饱寒热、食物不洁、母乳变质等,均易伤其脾胃,导致泄泻。犊牛泄泻,四季均发,3~6月龄的犊牛发病较多。如不能及时有诊治,对养牛户可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在笔者多年兽医临床实践中,按其病因和症状不同将犊牛泄泻分为寒泻、热泻、伤食泻、虚泻和虫泻5种。一、寒泻犊牛外感风寒,内伤冰冷,寒邪侵犯脾胃而生寒泻。病牛耳鼻俱冷,肠鸣腹泻,粪稀色白或带酸臭,尿清长,口色淡白,  相似文献   

3.
方新元 《农村科技》2006,(12):59-59
犊牛腹泻是初生犊牛常见病之一,其特征是消化不良和腹泻。发病率较高,危害大,如临床诊治不当,会造成犊牛生长发育受阻,也极易导致死亡。一、病因1.饲养管理不当:如母牛产前营养不良致使犊牛体弱,犊牛吃初乳太迟或不足,喂养不当,以致影响其生长发育,降低了抗病力。牛舍不清洁,牛长期处于潮湿的环境中,缺乏运动,牛舍内通风不良等。2.外界环境的影响:阴雨潮湿,犊牛突然受冷或受热刺激,引起寒泻或热泻。  相似文献   

4.
正中医内,泄泻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如水样。泄泻辩证有表、里、寒、热、虚、实的不同。粪便清稀的多属于寒;粪便黄褐,臭味较重,肛门有红肿的多属于热;病势急骤,脘腹胀满,腹痛拒按,泻后痛减的多属于实;病程较长,腹痛不堪,痛时喜按的多属于虚。在治疗上,以健脾利湿为原则。  相似文献   

5.
犊牛奶泻是指吮乳小牛发生腹泻的一种病症,1月龄犊牛最易发病.1.发病原因本病多因母牛产后瘀血未尽,恶露持久不净;或外感热邪,以致热毒入血,传之于乳汁,犊牛吮后,热积胃肠,清浊不分,粪奶交杂而下;或因母牛使役之后喘息未定,犊牛急吮热乳,停于胃肠不化,发生热泻;或因饲养管理不善,受贼风或穿堂风吹袭,致使犊牛外感风寒;或饮污浊冷水,寒湿人侵脾胃,寒湿困脾而致寒泻;或犊牛在胚胎时期由母体胎盘感染犊新蛔虫,而致虫泻.另外,幼犊误食粪便或其他污物,或母畜患有乳痈等疾病时,也可引起本病.  相似文献   

6.
<正>家畜的泄泻是临床常见症之一,有寒泻、热泻、虚泻和实泻,其所病脏腑不离脾胃肠和肾等。大家畜和幼畜因其病因病机不同而设不同治法。1大家畜泄泻的辨证施治1.1脾虚泄泻泄泻的所病脏腑在脾胃肠,所谓"泄不离脾,脾不虚不泻"。由于脾虚运化无力,水湿内生,升清降浊失司,则清浊不分并走大肠而泄泻。补脾是治脾虚泄泻的主法,应以补脾为主法,佐以渗利分清浊。故用参苓白术散加减。党参45g,白术40g,茯苓40g,炙甘草15g,山药30g,莲子30g,扁豆30g,大枣20g,薏苡仁25g,砂仁25g,桔梗20g。  相似文献   

7.
李宁 《农技服务》2006,(4):44-44
犬泄痢症即泄泻和痢疾的总称。泄泻指排粪次数增加、粪便稀薄或泻粪如水;痢疾指排粪次数增加而排便量少,兼有腹痛,粪便中夹有黏液和脓血等。下面根据病因,介绍用中药辩证施治的方法:1、虚寒泻宜湿中散寒、利水止泻。取肉桂、炮姜、猪苓、泽泻各10克,白头翁6克(腹痛者加附子、玄  相似文献   

8.
腹泻是犬的常发病,目前在宠物门诊收治的犬病中占到40%左右,是引起犬病死的主要疾病之一。笔者多年来,在实际诊疗过程中,常采用中兽医辨证方法对几种常见病症进行治疗,收到了良好效果。1病因气候突变、季节交替,饲养环境变换而受到寒湿或湿热邪气的侵害发病;饲养失调、饮食不节、食物质劣而损伤脾胃乃至脾胃虚弱而发病;致病病毒侵袭而发病。2辨证与治疗2.1湿热泄泻  相似文献   

9.
<正>腹泻,中医又称泄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物。腹泻主要由于湿邪所胜和脾胃功能障碍引起,夏秋多患此病。方法一:夏季因过食生冷瓜果或夜里受凉引起腹泻,可用生姜100克(或干姜30克),茶叶5克,加水750毫升煎至500毫升左右,然后倒入碗中再加入食醋15毫升,分3次口服。一般服1~2  相似文献   

10.
兽医临床上常见的垂脱症即指直肠、阴道、子官部分或全部脱出,一般认为是由于患畜瘦弱、过劳、久泻久痢、产后虚弱等原因而使气血不足、中气下陷,或因分娩时用力过度而引起。治疗上多采用手术整复、固定或内服补中益气汤等方法,虽然有一定疗效,但笔者在临床实践中曾遇到一些垂脱症,采用上述疗法后、由于病畜一直强力努责,致使再次脱出而不能奏效。从1967—  相似文献   

11.
"鸡鸣泻",指发生在黎明前公鸡打鸣时辰的腹泻,又叫五更泻、晨泻,是老年人常见病症.多发生于由炎夏转入秋凉时期,主要症状是每天黎明前五更时辰肚腹周围疼痛,会诱发其他疾病.中医认为,这种季节性的慢性腹泻多由肾虚引起.以下食疗方法,可供选用.  相似文献   

12.
李小红 《新农村》2006,(12):24-24
有关医学专家指出,甲状腺机能亢进、消化不良、急性血吸虫病、毒蘑菇中毒,服用某些药物如胍乙啶、氟尿嘧啶等,都可以引起腹泻。因此,腹泻须针对不同病因慎用药。然而,有些患者在发生腹泻时,未弄清原因乱用药物往往造成病情迁延和发展。下面几种错误的用药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3.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粘膜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临床上以腹痛、腹泻、粘液便、里急后重等症状为特征.在中医上多诊断为"肠癖""泄泻",认为与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倦内伤、脾胃虚寒等因素有关.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而且多发于青壮年,该病反复发作,病程迁延,预后较差,少数患者有结肠癌变.我院利用辨证施治结合中医护理在治疗该病上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仔猪愎泻是一种常见疾病,也是一种多因素性疾病。仔猪肠道内尚未建立稳定的微生态系统,自身抵抗力较低,对外界刺激敏感,易受各种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和应激因素的影响从而引起腹泻。在生产实践中,仔猪腹泻往往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常呈多重感染或交叉混合感染。哺乳仔猪以传染性腹泻较为常见,保育仔猪好发以日粮抗原过敏、断奶、饲料更换、环境应激等非传染性因素引起的腹泻。  相似文献   

15.
正幼貉伤食泄泻又称"食积泻",是幼貉饲养过程中经常发生的一种消化道疾病,其主要症状为腹胀、间或呕吐和排便恶臭。正如《医学心悟·泄泻》所述"胸满,痞闷,嗳腐吞酸,泻下臭秽,食积也。"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日久可导致幼貉发育不良,病情严重则可导致气津耗损、阴虚阳脱的危症。近年来,笔者依据中兽医理论,采用中药治疗幼貉伤食泄泻,达到了疗程短、体质恢复快、不易复发的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以供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16.
医学认为,红枣入药,性味甘平无毒,对脾胃虚弱、腹泻久痢、心悸怔忡、血虚萎黄和肺虚咳嗽等症有一定疗效,是一味益气养血、健脾的良药.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说:"枣善补阴阳、气血、津液、脉络、骨髓、一切损废虚无不宜之".可见大枣具有神奇的药用功效.  相似文献   

17.
一、导泻只能缓泻,不能竣泻,目的是排除肠中积粪和有毒害物质,保护肠粘膜,可用适量油类,如蓖麻油、花生油、菜油、石蜡油任选一种口服。二、消炎、抑菌根据不同原因引起的腹泻,选取恰当的药物,如果是细菌传染性腹泻,可用兽友一针、百利  相似文献   

18.
猪腹泻又称泄泻,主要因天气突变、突然改变饲料、喂食霉变饲料、饮水不洁、传染病和寄生病等因素引起。  相似文献   

19.
<正>1补脾补脾是治疗脾脏虚泻的主要方法。泄泻的病脏腑在脾、胃、肠。所谓"泻不离脾、脾不虚泻"。由于脾脏虚,而运化无权,水湿内生、升清降浊之职失司,则清浊不分,并经大肠而泄泻。所以应补脾为主,益气健脾,渗湿止泻,从而达到治疗泄泻的目的。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党参45 g、白术40 g、茯苓40 g、甘草15 g、山药30 g、扁豆30 g、薏仁米25 g、砂仁25 g、桔梗20 g等。其中用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山药大量甘温之味补益脾气,加入薏仁米  相似文献   

20.
一、腹泻病 本病是獭兔生产中危害最重的一种疾病.据统计,由腹泻病引起死亡的占死亡总数的70%~80%,尤其是2~3月龄的幼兔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引起腹泻的病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由病原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魏氏梭菌、毛杆芽胞杆菌、寄生虫等引起;二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引起消化不良或胃肠炎型腹泻,如突然改变饲料,青料中含水分过多,饲料饲草发霉变质,饮水不洁,采食带露水草或不易消化的饲料,兔舍寒冷潮湿等,均会引起腹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