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利用2007~2011年海南热带气旋过程的地面站雨量资料,对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和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所基于FY2D和GMS-5红外亮温资料研发的卫星降水估计产品进行定量评估。结果表明:无论是6 h还是24h降水,FY2D降水估计产品对海南热带气旋降水的反演精度要比GMS-5降水估计产品高;FY2D和GMS-5卫星估计降水具有估测大暴雨以上强降水的优势,对热带气旋强降水预报业务具有参考性;对6h强降水估计能力的空间分布而言,FY2D降水估计产品估测能力为岛西高,岛东低。GMS-5降水估计产品的估测能力为岛北高,岛南低;登陆海南岛北部地区的热带气旋降水估计技巧比登陆海南岛南部地区的热带气旋高;两种卫星降水估计产品对中小尺度强降水极值估计偏弱。  相似文献   

2.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FY2G卫星云图、自动气象站资料和NCEP(1°×1°)再分析资料,对2017年8月3—4日丹东地区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降水持续时间长,强降水区的移动具有阶段性,并且降水空间梯度大。前倾槽为大暴雨提供有利的热力不稳定条件;台风"海棠"减弱后,低压在北上过程中为降水提供充足的能量输送和水汽输送条件;台风"奥鹿"通过影响副高的位置和强度,间接影响此次降水。通过物理量分析得出,降水开始前有明显的正不稳定能量,降水过程中对流层底层有风向和风速的垂直切变,并且有上干下湿的结构,在强降水发生时段低层水汽辐合,高层辐散,并伴随强烈的垂直上升运动,形成良好的抽吸结构。以上条件均有利于暴雨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FY2G卫星云图、自动气象站资料和NCEP(1°×1°)再分析资料,对北上台风"温比亚"影响丹东地区出现区域性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台风北上过程中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对台风路径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北上台风降水强度与自身水汽和周围水汽输送有直接关系,水汽通量散度量值在降水预报中较为适用;台风的垂直结构特别是涡度场垂直分布的斜压结构对台风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西风槽和冷空气与台风的配合对降水强度产生很大影响;高低空急流的配置对台风系统的维持和强降水落区有明显的指示意义,并且对降水的强度和持续时间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4.
《现代农业科技》2015,(20):185-188
鉴于ECMWF再分析资料、FY-2e卫星TBB资料和浙江省中尺度站降水资料等,对影响浙江严重的2013年第22号台风菲特移动路径和降水落区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对菲特登陆前后的物理量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院西风槽东移,副高加强西伸和丹娜思的互旋作用是台风高纬度突然西折进而影响浙江的主要原因;菲特台风具有明显的不对称结构;丹娜思外围低空急流里持续的水汽输送,为台风后期强降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来源;高层强辐散和低层强辐合区域与高低空急流位置密切相关,与强降水区域具有很好的相关性;中层入侵的冷空气和低层暖湿气流在30°N附近相遇,触发对流不稳定,是造成台风后期这一区域强降水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利用1954—2017年平湖市国家一级站的气象资料,分析了近64年平湖市气温、降水、日照的变化特征。利用平湖市重大影响台风灾情资料,分析了气候影响变化和重大影响台风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平湖市年平均气温及各个季节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年降水量总体呈略增多趋势;年日照时数总体呈下降趋势。进入21世纪以来,平湖市共有8次台风影响较重,对应年份的降水量偏多,日照偏少。  相似文献   

6.
2018年影响辽宁的台风具有数量多、强度大、降水量大的特征,其中台风"安比"在其强度维持与减弱期间影响辽宁,7月24—26日辽宁省西部及环渤海地区出现大暴雨天气。本文利用局地分析预报系统(LAPS)融合全球预报模式1°×1°预报场、卫星、多普勒雷达、GPS遥感水汽及常规观测、加密自动站等资料,分析了1810号台风"安比"移动路径和降水特点。结果表明,副热带高压外围引导气流的强弱,决定了台风的移动路径与转向时间。暖湿空气的输送与抬升、干冷空气从西侧侵入或卷入台风内部是影响台风强度变化的重要因素。"安比"影响辽宁前期,主要受台风外围水汽影响;后期台风残余云系及副热带高压后部新生暖湿气流。变性台风"安比"后部冷空气与西风带冷空气结合,与副高后部的暖湿气流交汇,形成有利于强降水的环流形势。高空辐散、低空辐合的耦合作用有利于上升运动的强烈发展。此外,通过分析大气可降水量(PWV)与降水的对应关系,揭示了高降水效率能够提前预示强降水的发生;分析雷达、卫星反映的中尺度切变、干侵入、低质心等现象,揭示了对流系统发展对强降水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利用Micaps常规资料和FY2C气象卫星云图、新一代天气雷达回波资料,对0908号台风莫拉克的闽东降水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台风暴雨与垂直上升运动、正涡度区相对应,并有明显的水汽输送带和水汽辐合与之配合;降水强度与雷达回波强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并随着卫星云图中的螺旋云带而移动;而台风螺旋云带有规律的移动可以预示短时强降水的移动方向。  相似文献   

8.
利用FY-2D卫星云图逐时TBB资料、地面逐时降水资料、欧洲中心和T639物理量诊断分析资料,采用天气学分析方法研究了2012年7月27~28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1次暴雨天气过程的TBB图像特征及演变特点,揭示了巴彦淖尔市对流雨团在TBB场上发生发展移动消亡的规律,对降水过程中的卫星TBB图像特征及其与各种天气系统、物理量场和降水强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重点分析。并对各家数值预报产品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TBB大值区与水汽通量散度中心基本重合,且强云团移动方向与辐合中心轴线走向一致;2)TBB低值区与位温中心配置较好且轴向与其舌区轴线走向一致。暴雨产生在垂直上升运动最大值轴线附近及其东部,与TBB的低值区相对应,同时还伴有K≥35℃不稳定区域;3)TBB值减小的过程与雨强增强的过程是不一致的,强降水量的雨强落后于云团TBB最低值时3~6h。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山东省曹县1966-2015年观测到的降水资料与气压资料,运用线性倾向估计等方法先针对曹县降水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然后着重针对降水过程分析降水与气压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曹县年降水日数呈现逐渐减少的变化趋势,每月平均降水量呈现出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夏季降水量最多,冬季降水量最少,年降水量呈现出一定的增加趋势,但是增加趋势并不明显;(2)2016年8月6日降水过程中,降水与气压之间呈现出一定的负相关关系,2016年12月21日降水过程中降水与气压之间呈现出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寇思聪  韩梅  魏海宁 《安徽农业科学》2013,(28):11461-11464,11556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加密自动站、卫星云图、雷达等资料,对2012年8月28~29日发生在本溪市的台风暴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受台风“布拉万”外围暖湿云系影响,这次降水过程有降水量大、稳定性降水和对流降水相结合、持续时间长等特点,降水整个过程中偏南急流的维持为此次降水提供了很好的水汽条件.冷空气的大肆侵入加剧了降水强度。  相似文献   

11.
对舟山市的台风灾害及其东部海岛台风降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分析发现,台风的破坏力,主要由伴随的狂风、暴雨和风暴潮等因素引起,历史上对舟山有较严重影响的台风占34.5%。台风降雨量大小与台风路径有很大的关系。台风在浙江中部的台州沿海登陆时,舟山东部海岛的降雨量最大。每年台风雨量占年雨量的1/4~1/3,但不同年份有很大的差别。地形对台风降雨量大小影响也很明显。最大台风降雨量出现在桃花岛。  相似文献   

12.
新昌县台风降雨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水文站1960—2018年雨量观测资料和台风资料,分析了影响新昌台风的降雨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8年来影响新昌台风个数呈增加趋势,从1960—1969年15个增加到2010—2018年26个;在5—10月均有台风影响新昌,7、8、9月是台风影响新昌的主要月份,分别达22、49、32个;新昌东南部是台风影响过程降雨最严重的地区,台风影响过程最大降雨量可达500 mm以上;在福建北部到浙江南部登陆的台风出现过程雨量200 mm以上的大暴雨概率最大,东部地区可达35%以上。该研究可为提高防灾减灾精细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利用NCEP1°×1°再分析资料、常规观测资料、自动雨量站加密资料及卫星资料,对2010年6月初广西来宾、都安极端暴雨过程的环流背景和中尺度系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前无急流建立,850 hPa2支气流在暴雨前明显加强。过程中副高北抬,利于降水系统长时间停留在桂中桂北一带。特大暴雨区位于广西θse线相对密集区及拐点上,具备了高温高湿的不稳定条件。强降水发生在云顶亮温TBB低值中心及TBB等值线密集区,且常发生在不断激发出的中β、γ云团中,小时雨量与TBB分布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为开展内陆地区台风强降水灾害预评估业务,建立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台风强降水灾害预评估模型,该模型根据台风对内陆地区的不利影响主要以强降水形式出现的特点,以江西为例,根据登陆后的台风路径预报结果,利用降水随海拔高度递增原理预测过程降水量级,建立了台风过程强降水量级预评估模型;考虑了孕灾环境、承灾体易损性等因素,通过强降水与灾害损失间的统计关系构建台风灾害预评估模型。结合地形地貌、社会经济等数据,在GIS软件平台下实现精度为1 km的格点灾害损失预测,制作台风强降水灾害预评估业务产品。并利用该技术在2007年第9号台风"圣帕"影响期间进行了业务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高琦  徐明  赖安伟  汪小康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20053-20058,20104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 1°×1°6 h再分析资料、NCEP/NCAR地表潜热通量一日4次再分析资料以及TBB资料等,对2008年第8号强台风"凤凰"登陆引起的暴雨进行了深入的机理分析。结果表明,充沛的水汽以及层结不稳定为暴雨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水汽和热力条件;高层有明显的辐散,低层有明显的辐合,且从低层到高层伴随着很强的垂直上升运动,为暴雨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条件;螺旋度的大值中心的演变基本反映了台风中心的移动方向,而强降水一般发生在正螺旋大值中心的右侧,且梯度大的一侧比梯度小的一侧降水强度更大;非地转湿Q矢量辐合中心对应未来12 h强降水的发生区,对判断台风在陆上的运动、维持也有一定的意义;地表潜热通量在此次暴雨过程的各个时段均为正值,其向上输送和强弱变化对台风强度的维持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利用区域自动站雨量资料、FY-2E卫星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10年5月6日凌晨出现在湖南娄底的一次中尺度对流系统(MCS)的演变特征及中尺度系统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MCS是强降水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影响系统;卫星反演的相当黑体亮温(TBB)场能较直观地反映暴雨过程中积云对流活动、降水的分布和强度特征,TBB低值带与暴雨落区有很好的对应关系;通过Barnes带通滤波后的扰动流场和高度场表现暴雨区附近存在较明显的高层反气旋环流和低层气旋环流;高层辐散、低层辐合,加强了MCS的发生、发展;此外扰动温度场揭示了强对流性天气发生发展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7.
利用贵州省七要素自动气象站雨量资料、区域自动气象站雨量资料及常规观测等资料,对2014年9月16日8:00~19日8:00受15号台风"海鸥"影响发生在贵州省西部和南部的一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在有利的大尺度背景条件下,受500 h Pa长波冷槽和强盛的副高南侧偏东气流影响,阻挡台风北上,台风路径偏西,长波冷槽引导冷空气南下,侵入台风低压,加大辐合上升运动。冷空气的侵入使整层结构变为"上暖下冷"的结构,贵州省高、低空动力,热力,水汽和不稳定条件均有利于这次降雨过程的形成。西南地区特殊的西高东低的地形对暴雨的强度以及落区等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台风对浙江省农业生产影响及防御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949—2008年浙江农业生产有影响的台风资料和同期的农业灾情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影响浙江省台风的主要气候特征和每次台风产生的农业灾害的变化趋势,以及台风对主要农作物生长可能的影响。提出了结合浙江省农业生产实际,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科学防御台风灾害等措施和对策,确保农业高产稳产的技术措施,为科学防御台风灾害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改则强降水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Micaps常规观测资料、NCEP的1°×1°逐6 h再分析资料和FY2E云图资料,运用天气学原理等方法,对2016年7月28日改则发生的强降水过程的天气系统演变、水汽、热力和动力条件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巴尔克什湖附近的低压槽底部冷空气下渗到改则地区形成弱的高原槽是此次强降水产生的影响系统;此次降水时间短,雨量大;包括涡度、散度、垂直速度和水汽通量散度在内的物理量在强降水发生后才出现有利条件。对流云团B靠近测站时,降水已经开始,云团还在改则上空维持其强度时,强降水已经结束;改则站的降水发生时并不是云顶亮温最低时,更像是由于产生了降水而造成的TBB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