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1世纪中国外向型农业发展战略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从农产品贸易角度来探讨外向型农业发展的战略模式。在分析外向型农业产业结构特征和贸易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及未来时期国际农产品贸易的发展趋势,提出我国外向型农业战略发展目标:到本世纪末,实现农副产品出口从原材料型向加工型的结构转变,促成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优化;农副产品出口年增长速度保持在2.7%,进口保持1.7%,使农产品对外贸易继续保持顺差态势。并提出具体的战略构思和实现战略目标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理论界对怎样发展我国外向型农业存在争议。本文分析了外向型农业的内涵,认为外向型农业实质上是出口农业,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现代化程度不同的农副产品出口生产基地和发展附加值高的农副加工品是我国外向型农业发展战略的两个基本要点。  相似文献   

3.
今年以来,在国际经济形势动荡、人民币持续升值、汇率大幅波动等因素影响下,造成了国内出口压力骤增的不利贸易环境。而云南农产品外贸却一直延续并保持着良好出口增势,出口规模持续扩大,贸易额稳步攀升,在推动云南农业外向型经济发展中发挥了显著作用。据昆明海关统计,前三季度,云南各类农产品累计出口49.1万t,较上年同期增长4.5%,  相似文献   

4.
1.大力发展高科技、高收入的外向型出口农业。以色列建国后曾追求实现粮食等农副产品的自给,忽视了自然资源条件恶劣的现实,结果是农产品长期大量进口,财政负担沉重。20世纪70年代后,政府及时改变了发展战略,对农业产业结构大幅度调整,较大规模地缩减粮棉  相似文献   

5.
中国水产品进出口形势分析与展望(2001—2002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肖放 《世界农业》2002,(7):20-22
2001年我国水产品进出口贸易保持了平稳增长的良好态势。水产品进出口总量为426.7万t,进出口总额60.7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3%和6.7%。其中水产品出口量195.3万t,出口额41.9亿美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27.3%和9.2%;水产品进口量231.4万t,进口额18.8亿美元,分别比2000年下降8.1%和增长1.6%。水产品实现贸易顺差23.1亿美元。一、2001年我国水产品进出口贸易的特点1.在农产品出口贸易额中所占比重加大2001年全国农产品出口总额达到160.7亿美元,比…  相似文献   

6.
1.大力发展高科技、高收入的外向型出口农业。以色列建国后曾追求实现粮食等农副产品的自给,忽视了自然资源条件恶劣的现实,结果是农产品长期大量进口,财政负担沉重。20世纪70年代后,政府及时改变了发展战略,对农业产业结构大幅度调整,较大规模地缩减粮棉的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7.
《四川农场》2008,(2):45-46
1、大力发展高科技、高收入的外向型出口农业。以色列建国后曾追求实现粮食等农副产品的自给,忽视了自然资源条件恶劣的现实,结果是农产品长期大量进口,财政负担沉重。20世纪70年代后,政府及时改变了发展战略,对农业产业结构大幅度调整,较大规模地缩减粮棉的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8.
农业我国的一大基础产业,农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业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杂交水稻的推广普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产品商业化运作等措施使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但是,我国目前农业发展的整体水平,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农业竞争力还未达到应有的水平。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体现在数量、质量、安全、效益和生态五个方面,据资料显示,从数量看,我国已经是世界农产品第五大出口国和第四大进口国,但从出口的产品结构和质量来看,我国还不是农业贸易强国。近年,我国农产品出口一直保持在160亿美元左右,约占总出口比例的5%。2005年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总额为275.8亿美元,仅占农业总产值的1%左右,占全国出口总额的3.6%,而世界平均水平在10%以上,南美洲国家超过20%,由此可见我国农业还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9.
海南热带农产品出口技术壁垒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南拥有得天独厚的热带农业资源.热带高效农业一直是海南省的优势产业。近年来.海南省委、省政府着力打造产业特色,加大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发展外向型热带高效农业,农产品出口呈现快速增长势头。据统计.2006年海南省食品农产品出口总额达3.45亿美元,同比增长73.8%.占当年全省外贸出口总值的36.59%。其中水海产品出口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并成为海南外贸出口的主打产品。同时.海南省荔枝、龙眼、香蕉、辣椒等特色农产品直接出口均实现了“零”的突破。而自2006年7月以来.海南更是一跃成为中国农产品出口增长最快的省份。  相似文献   

10.
中国和日本作为世界上两大经济体,其经济结构的互补性使两国间的贸易发展很快。2001年中国对日本的进出口总额达到877.5亿美元,其中出口额449.6亿美元,进口额428.0亿美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了5.5%、7.9%和3.1%。就农产品贸易而言,根据日本财务省的统计,2000年日本农产品进口额369亿美元,比1990年的289亿美元增长了27.7%,其中美国和中国为其两大贸易伙伴。特别是中国,对日本的农产品出口增长迅速,但是近年来,中日农产品贸易摩擦日渐加剧。本文将从中日农产品贸易摩擦入手,…  相似文献   

11.
海南拥有得天独厚的热带农业资源,热带高效农业一直是海南省的优势产业。近年来,海南省委、省政府着力打造特色产业,加大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发展外向型热带高效农业。经多方努力,海南省农产品出口呈现快速增长势头。据海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统计,2006年全省食品农产品出口总额突破3亿美元,达3.45亿美元,同比增长73.8%,占当年全省外贸出口总值9.43亿美元的36.59%。其中水产品出口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并成为海南外贸出口的主打产品,推动了海南热带海洋渔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2006年全省水产品出口7.35万吨,出口额为2.57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0.3%、40.4%,占全年食品农产品出口总值的74.49%。同时,多年来需要“借船出海”的海南省荔枝、龙眼、香蕉、辣椒等特色农产品,直接出口均实现了“零”的突破。尽管海南主要农产品出口较往年有所增长,但占全省农业总产值的比例还是比较低,占全国农产品总出口额的比例更少,这与其拥有“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等热带农业资源潜力极不相称。造成海南农产品出口不畅的原因很多,而进口国.设置越来越严格的技术壁垒是海南省农产品出口的最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12.
2001—2016年菲律宾农产品贸易发展卓有成效,贸易总额持续上升,地位日渐凸显;但菲律宾农产品贸易发展中仍存在贸易格局失衡、巨大潜力未能挖掘、出口品种相对集中、农副产品深加工不足、出口对象高度集中于发达市场、产业内贸易发展程度低等问题。新时期,菲律宾亟须重视其国内农业发展,推动农业经济转型与升级,挖掘优势潜能,增扩出口规模,提升商品层次,拓展国际新兴市场,优化贸易结构,加速发展农业的产业化、科技化、信息化和现代化,培育国际竞争优势,塑造国际知名品牌,延伸产业价值链,实现农产品贸易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今年3月底,我们赴广东、福建、浙江,考察了三省外向型农业发展情况。他们发展外向型农业的经验和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三省发展外向型农业的基本情况 2002年广东省农产品进出口总额为52.33亿美元,较上年同比增长9.5%。其中,出口额为26.83亿美元,增长14.3%;进口额为25.5亿美元,增长8%;农产品对外贸易实现顺差1.32亿美元。 浙江省2002年农副产品出口稳步增长,进出口贸易总额 43.17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7.73%。占全省进出口贸易总额的10.29%。其中,农副产品出口额达到33.2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 3.7亿美元,增幅 11.1…  相似文献   

14.
一、东南亚金融危机对漳州的外向型农业、农业利用外资的影响1.对农产品出口的影响漳州对外农业合作起步早,在三资企业带动下,农产品出口创汇逐年增加,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递增,至1997年,全市农产品出口创汇达到27亿美元,占全...  相似文献   

15.
在自由贸易竞争中的中国农产品贸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自由贸易竞争中的中国农产品贸易农业部国际合作司吴天锡1979年以来,我国的农产品贸易迅速发展。据海关统计,1996年我国农副产品及其初加工产品的出口值达到330多亿美元,平均每年增长112%。农产品出口值占全国商品出口总值的比重,从1978年的6...  相似文献   

16.
从出口集中度、贸易边际等多角度对浙江农产品出口结构进行分析,采用贡献率、拉动力、贡献度和趋势指数分析了农产品出口对浙江农业发展的贡献。结果表明,浙江水产品和果蔬花卉产品的出口比重最大,出口集中度和市场集中度都很高; 2002—2016年浙江农产品出口的广度边际贡献较小,数量边际贡献次之,价格边际贡献最大;出口结构和浙江农业经济增长之间有着较强的关联性。未来应进一步扩大具有比较优势农产品的生产和资本投入,使浙江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与农业产业结构保持高度的耦合性;积极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产品市场,促进农产品出口市场的多元化;扩大农产品出口广度,降低产品集中度和出口的波动风险;加快农产品"供给侧"改革,促进农业主导产业全产业链发展,从而促进浙江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2007年福建省漳州市共出口各类农产品89.3万t、出口额9.4亿美元,分别占福建省出口总量和出口额的61.2%和46.5%。其中罐头、熟肉制品、水产品、蔬菜水果制品、保鲜蔬菜、保鲜水果、花卉苗木七大农产品出口量居该省首位。漳州是福建省最大的农业创汇基地,是国家级外向型农业示范区、海峡两岸(漳州)农业合作试验区。近年来,漳州市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初具规模,形成了水果、水产、食用菌等八大农产品基地。  相似文献   

18.
河南是中国第一农业大省,其农产品出口问题引人关注。为深入了解河南省农产品出口的现状,选取2008—2011年河南省各类农产品的出口额、出口到世界各国或地区的出口额及各省辖市的农产品出口额数据,利用赫芬达尔指数等有关分析工具,对河南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中的出口产品结构、出口市场结构、省内地区结构进行定量分析。通过研究,发现河南省农产品出口的以上3种结构均存在分布不均衡的问题,为促进河南省农产品出口持续稳定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提出了优化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河南是我国农业大省,但从贸易竞争力指数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两个指标的检验结果来看,河南省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较弱,这与其在全国农业中的地位极不相称。提高出口农产品质量、优化农产品出口结构、实施多元化出口市场战略等是提升河南省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品出口在对外贸易中占重要地位。70年代初,其出口值占出口贸易总值的70%以上,80年代约占出口贸易总值的45.5%。1979年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很快,1991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值已达1356.3亿美元,其中农副产品及其制成品(包括食品天然纤维、服装等)贸易值437亿美元,占进出口贸易总值的32.2%。全国出口总值714.8亿美元,在世界出口国中居第13位;农副产品及其制成品出口值306.6亿美元,占出口总值的42.7%。总的说,农产品出得多、进得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