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筛选适宜西安地区种植的籽粒机收玉米品种,实现农机农艺结合,推动西安地区农业发展,对审定的籽粒机收玉米品种及新组合进行筛选试验,考查生育进程、田间性状及产量性状等多项指标。结果表明,华美1号和ZH718产量及综合性状表现较好,陕单650农艺性状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2.
玉米品种郑单958合理种植密度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2005年对玉米品种郑单958在吉林省公主岭市香山村进行了密度试验。分析了密度与产量、密度与质量性状以及密度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明确了吉林省中部地区郑单958的适宜种植密度及适宜密度下的产量、质量性状和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3.
玉米品种耐旱性鉴定及耐旱指标筛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干旱是造成中国乃至世界各地玉米产量低而不稳的首要原因。本研究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主处理为水分处理,设水分充足和干旱胁迫2个水平;副处理为玉米组合,包括145个杂交玉米新组合,试验期间收集与产量和耐旱性相关的主要农艺和生理性状,通过两个水分处理下各性状的比较、方差分析、各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分析,研究干旱对玉米各性状的影响以及各性状与产量和耐旱性的相关性,鉴定出与产量紧密相关且表达稳定、可可靠用于耐旱选择的鉴定指标,并筛选一批产量高、耐旱性强及其他农艺性状优良的玉米新品种。结果表明,组合B119、B148、B85、B143、B95在2个水分处理下产量都高,其它性状也表现优良,是优良的高产、耐旱玉米新组合;筛选出株高、小区鲜重、百粒重、8叶期标准化植被指数这4个在两个水分处理下均与产量呈显著相关的性状作为鉴定高产耐旱玉米品种的指标。研究结果对玉米耐旱性鉴定和耐旱玉米品种选育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能为生产提供耐旱玉米品种,有助于缓解干旱对云南省玉米生产的影响,提高云南省的玉米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4.
以6个玉米品种(郑单958、先玉335、陕单8806、陕单902、陕单6615、和京单28)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下,不同玉米品种光各生理指标和产量性状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氮肥克分供应条件下,品种之间的光合生理指标、吐丝期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性状等方面差异不显著;而在氮肥供应较低水平时,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等生理指标,吐丝期干物质积累量和籽粒产量显著降低,不同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而且郑单958、先玉335等耐低氮的玉米品种,在缺氮情况下仍能维持相对较高的光合效率及持续期.因此,筛选耐低氮品种,保持在低氮条件下,具有较高的花后光合速率和光合持续期,吐丝期积累较高的干物质成为玉米高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本文旨在进行甘肃地区玉米品种抗旱性评价及指标筛选。选择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小满镇王其闸村制种玉米基地作为研究区域,研究玉米试验品种的抗旱性评价及抗旱指标筛选。结果发现,在玉米产量性状及水分利用效率方面,先玉335的抗旱性最优。在玉米生长形态指标和生理生化指标方面,试验品种生长形态指标包括株高、叶面积、穗长、穗粗,以及生理生化指标包括过氧化氢酶、根活力、最大光化学效率以及原初光能捕获效率对于干旱胁迫环境较为敏感。主成分分析及综合评价中,试验品种的抗旱能力为先玉335>甘鑫128>敦玉49>五谷568。本研究结果能够为鉴选优秀抗旱玉米品种、降低干旱胁迫提升玉米农业发展实效提出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15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在吉林省半干旱区开展抗旱丰产玉米品种的综合评价及筛选。试验运用玉米产量抗旱指数为主要筛选指标,结合雌雄开花间隔天数(ASI)、植株生长性状、果穗性状和产量性状指标,对参试玉米品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强抗旱品种郑单1002和吉单50,中等抗旱品种先玉335、农华101、中种8号和登海605,干旱胁迫的产量较高,并且ASI等指标好于其他玉米品种,较适合在半干旱区种植。  相似文献   

7.
吉林省鲜食糯玉米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适宜吉林省种植的优质、适应性好的鲜食玉米品种,对2020年在吉林省参加区域试验的8个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对比和分析了鲜食玉米产量、农艺性状、品质和抗逆性等指标。结果表明,参试的8个鲜食玉米品种间性状表现差异较大,综合考虑鲜食糯玉米产量、品质及抗性等因素,吉糯32和玲糯688较适宜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安徽大豆品种群体生理性状遗传变异丰富,多数性状遗传力较镐,预期遗传进度要观。可将传力高、与产量相关密切的生理性状作为产量间接选择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宁夏春小麦抗盐生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四个春小麦品种在0.6%NaCl胁迫下的光合速率(Pn)、叶绿素荧光(Fv/Fm)和根/冠值三项生理指标及产量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盐胁迫下小麦品种光合速率(Pn)、叶绿素荧光(Fv/Fm)和对照相比均降低,而根/冠值均增大,并且各生理指标的变化幅度随春小麦品种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研究还表明,这三项生理性状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生理性状和株高呈显著负相关,Pn、根/冠和产量性状呈正相关,而Fv/Fm与产量性状间相关性不强。  相似文献   

10.
利用5年辽宁省区试晚熟、中晚熟、中熟对照品种的产量及农艺性状数据,分析辽宁省不同熟期玉米品种产量水平及其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辽宁省不同熟期代表性玉米品种产量表现为:中熟中晚熟晚熟品种;农艺性状中,中熟品种在株高、百粒重方面较其他熟期品种表现突出。玉米变异度较大的性状为:秃尖长、产量、出籽率性状最稳定。中熟品种在产量、株高、穗粗、百粒重等方面变异度最小。中熟品种的稳定性,特别是在产量性状上优于中晚熟、晚熟品种。对于中晚熟品种,影响产量的主要因子为株高、穗长、穗位,影响力大小依次降低,对于中熟品种,影响产量的主要因子为株高、出籽率、秃尖长,影响力大小依次降低。  相似文献   

11.
干旱严重影响农业生产。抗旱性是玉米重要的农艺性状,它是影响玉米生长和发育的重要因子,与玉米产量和品质密切相关。玉米抗旱性相关遗传调控分子机制的研究备受关注。玉米抗旱性研究目前多停留在对抗旱指标的筛选上,主要通过对干旱胁迫敏感程度不同的品种进行抗旱生理指标的筛选,包括光合特性、有机物含量、叶绿素含量和硝酸还原酶等抗旱有关的生理指标的研究上,对于深层次挖掘玉米本身存在的抗旱分子机制研究仍旧十分缺乏。目前,玉米抗旱性以及一些重要农艺性状基因克隆进展缓慢,其主要原因表现在:大多数玉米株高等重要农艺性状受多个遗传效应低的QTL控制;表型自然变异的功能性位点多位于调控区,过于隐蔽,不易定位。文末展望了玉米抗旱性研究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水分严重胁迫对不同基因型玉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供试自交系的抗旱性存在着显著的基因型差异;水分胁迫对植株的产量性状、形态发育指标及生理性状都会产生影响,其影响程度随基因型的不同而异,以单株籽粒产量对水分亏缺的反应最为敏感,抗旱自交系具有较强的生理协调性,而不抗旱自交系的这种协调性表现较差。  相似文献   

13.
不同玉米品种及亲本苗期抗旱指标测定及抗旱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遗传研究表明,抗旱性是可遗传的,选育抗旱性强的玉米品种必须重视品种(自交系)抗旱性鉴定。通过对杂交种及亲本自交系9份试材进行了耐旱性研究,测定了叶面积、离体叶片相对含水量和丙二醛等10项农艺性状指标和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玉米形态指标发生了明显变化,表现株高降低、茎秆变细、叶面积减少;生理生化指标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在一些生理指标上杂交种和自交系之间有简单的遗传相似性,但没有明显的规律;MDA含量、相对含水量、叶面积等可作为玉米苗期抗旱性鉴定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白银市平川区位于甘肃省干旱半干旱山区,农业生产依赖天然降水,为筛选出适宜该地种植的抗旱丰产型玉米品种,开展了种植比较试验,调查并比较了8个参试玉米品种的农艺性状及产量,发现在试验年度极度干旱条件下,金穗702综合农艺性状表现较优,能够正常成熟,产量表现良好,较对照品种增产明显,可作为良种在平川区旱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收收集到的17个饲用玉米品种进行适应性试验以及生育期、植株性状、饲料品质等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所有参试玉米品种在南京地区均能正常生长发育,不同品种玉米在生物产量、单位面积可消化养分产量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中量元素肥对玉米生理指标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丹玉39和沈玉17为供试品种,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S肥和Mg肥不同的施用量对玉米生理指标和产量性状的影响,初步探讨合适的硫肥和镁肥施用量.结果表明,合理的施用S肥和Mg肥对玉米杂交种的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指标及穗长、穗粒数等产量性状的影响较大,一般以每公顷30 kg左右S肥、115 kg左右Mg肥比较合适,对玉米杂交种的增产会有显着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卜庆龙  蒿云霞  张恒利 《农技服务》2011,28(9):1258-1258
综述了玉米品种更替过程中的生理特性和产量性状的演进规律。  相似文献   

18.
该文主要研究在玉米生长期间,施肥对生理性状以及玉米总产量的影响。研究的玉米品种是高产的联创808,在玉米的生育期内,一部分玉米只施加复合肥,另一部分玉米除了施加复合肥还施加缓释肥,然后比较施肥不同的玉米在生育期的生理性状有何不同和两种玉米的产量有何差别。研究表明,施加复合肥再施缓释肥的玉米生长状况好、产量高。  相似文献   

19.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杂交玉米品种的产量及经济性状表现。结果表明:杂交玉米子玉五号分别较对照增产796.6kg/亩和775.58kg/亩,曾产率分别为31%和28.7%,增产明显。另外杂交玉米品种子玉五号不仅产量在5个品种中居最高,且各经济性状表现也好,为泸水县最佳种植品种。  相似文献   

20.
对2005-2010年广西玉米区域试验对照种桂单22号(CK1)、正大619(CK2)及49个推荐审定品种的产量、农艺性状、品质和抗性指标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推荐审定玉米新品种在区域试验中的产量有较大的突破,多数品种表现中晚熟,高产高抗等性状选育仍有较大潜力,在大斑病、小斑病、锈病、茎腐病方面选育有所突破,而对早熟、耐密、耐旱、耐瘠、抗纹枯病及玉米螟的品种选育要引起足够地重视,也不应忽视对玉米容重性状的选择.提出广西玉米新品种的选育应把品种的丰产性和广适性放在首位,兼顾品种的生育期、容重、出籽率和脱水速率等性状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