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大钵体毯状苗机械育插秧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传统机插秧技术秧龄适应期短、栽插后秧苗植伤大等技术问题,突破双季稻区、稻麦轮作区和东北寒地稻区水稻发展的瓶颈,本项目开发了水稻大钵体毯状苗机械化育插秧技术。该技术充分发挥了水稻钵体苗栽培高产优质的农艺技术优势和机插秧高效精准机械化作业优势,集成创新了水稻大钵体毯状苗育秧盘、精准对位播种、秧期综合管理和高速机械栽插等关键技术。水稻大钵体毯状苗育秧盘突出了水稻钵苗的技术特点,创新了育秧盘结构,在低播量条件下所育秧苗上毯下钵,素质高,有效延长了秧苗适宜机插时间,减少了栽插时秧苗的根系损伤,栽插后几乎无缓苗期;2ZBL-400型水稻育秧生产线解决了低播量和精准对位育秧播种的难题;应用秧期综合管理技术培育合格秧苗是实现水稻大钵体毯状苗机插秧的关键,育秧方式采用旱育秧技术模式;水稻大钵体毯状苗在机插时要求插秧机进行按钵取苗,对现有插秧机的横向和纵向送秧机构进行简单的改进设计就可以满足水稻大钵体毯状苗机插秧的技术要求。该技术已经在全国水稻主产区进行了广泛试验和示范推广,具有缓解茬口紧张、降低生产风险、促进农药减施、增产效果明显等优点。该技术有效缓解了双季稻区、稻麦轮作区和东北寒地稻区机插秧造成的水稻生育期不足难题,为水稻机械化作业开拓了一条新的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2.
开展不同育苗供秧处理对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的研究,以吉粳511为材料,设8个处理,通过对相关农艺性状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育苗供秧处理对水稻的农艺性状及产量影响不同。Y1P1处理移栽有利于有效穗数、总粒数和实粒数的增加。平盘处理中以Y1P1产量最高,钵盘处理中以Y1P2产量最高,Y1P1产量高于Y1P2产量7%。  相似文献   

3.
在辽宁西部早春温室大棚条件下,以北方粳型超级稻辽粳399为参试品种,探讨了不同育秧基质与秧盘组合处理对机插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采用客土作育秧基质相比,其他3种育秧基质均具有提升秧苗素质的作用;与对照(客土+盒式秧盘)相比,其他7个组合处理下的秧苗素质更好,且运输更加方便,移栽根系损伤轻、缓苗时间短,并以M2K2组合处理(有机育苗基质+钵形毯状秧盘)表现最优,产量也最高,比对照增产11.91%。  相似文献   

4.
为探明毯苗插秧机增加取秧块面积的改进技术以及在该技术下稀播长秧龄的水稻适宜播量、秧龄和育秧盘,并形成毯苗机插稻稀播长秧龄农机与农艺相配套技术。结果表明,经过对毯苗插秧机性能的改进,增大取秧面积,毯苗机插杂交稻可实现与钵苗机插稻相当的产量,同时常规稻产量比未改进的常规毯苗机插稻增产4.74%~6.83%;机插水稻秧龄在30 d内,秧龄和产量成正相关关系,播量80 g/盘、秧龄30 d的处理产量最高;与普通塑料盘相比,大体钵型毯状降解盘透水透气性好,栽插带土成球,秧苗素质好,植伤轻,水稻缓苗期短。  相似文献   

5.
为探明不同育秧与插秧方式对水稻秧苗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以甬优2640为供试材料,研究毯苗机插、钵苗机插和钵苗有序抛秧3种育插秧方式下水稻秧苗农艺性状、漏秧率及产量表现等的差异。结果表明,水稻甬优2640钵苗机插的根长、根数和基茎宽等秧苗农艺性状较毯苗机插秧苗的表现更好,漏秧率降低,产量明显增加;钵苗有序抛秧秧苗的农艺性状表现介于钵苗机插与毯苗机插的秧苗之间,产量较毯苗机插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6.
淮北地区机插水稻钵盘中大苗育秧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插水稻钵盘中大苗育秧移栽是一种新型的水稻机械化生产方式,有着高产、高效、省工、节本等诸多优点,是对传统机插小苗移栽的重大改进,解决了传统机插小苗移栽存在的的诸多问题与不足。本文就机插水稻钵盘中大苗育秧技术从理论到实践作一简要介绍与分析。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江汉平原杂交棉育苗都是自制土钵,播种育苗。这种育苗方法的缺点:一是病害时有发生,难以培育健壮的棉苗;二是移栽后缓苗期长,前期生长缓慢,导致生育期滞后,霜前花率低,产量不高。据近几年的试验示范,基质育苗能很好地解决这两个问题。基质育苗的优点:一是能培育出健壮的棉苗;二是移栽后缓苗期短,生长迅速,生育进程比自制土钵明显提前,开花结铃早,霜前花率和产量明显提高。据调查,  相似文献   

8.
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钵体大小及覆膜试验简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棉花育苗移栽已成为延长棉花有效生育期、提高复种指数、节省用种、提高种子利用率的有效途径。特别是近几年在抗虫杂交棉制种工作中,已成为提高棉花单产的重要措施。本试验目的是通过不同钵体大小、盖膜与否对棉苗素质、缓苗时间及对棉花生育进程及产量的影响,探讨棉花育苗移栽改进措施,为进一步创高产提供理论依据。1试验处理及管理措施试验田安排在惠民县大王营街责任田,种植品种为鲁棉研15号。设钵体大小及栽后盖膜与露地4个处理。钵体分小钵(直径×高)4cm×6cm和大钵6cm×12cm两种。4月3日打钵播种覆膜,5月6日移栽。移栽密度每公顷3.9…  相似文献   

9.
通过比较2种育秧盘机插稻生产力,为大面积水稻机械化及轻简化栽培提供最优农机农艺融合方案。结果显示:降解育秧钵盘处理秧苗在水稻茎基宽、单株分蘖数、百株地上部鲜质量均优于普通平盘育秧。同时,降解钵盘采用上毯下钵设计,调节插秧机取秧量可实现按钵精确机插,对秧苗根系植伤较轻,移栽后较普通平盘活棵快,分蘖发生早,在更短的时间内达到了预期穗数,穗粒结构较对照更为适宜,穗粒数均匀、变异系数小。收获期2个处理产量水平达到显著差异(P<0.05)。降解钵盘处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糙米率、整精米率,降低了垩白率,效益较对照增加70.04元/667 m2。  相似文献   

10.
针对麦后移栽棉花,移栽期迟、棉苗个体大、缓苗期长,生育晚的问题,进行了苗床搬钵蹲苗的观察和试验。以期明确苗床搬钵,对培育壮苗,缩短缓苗期,促进早发的效  相似文献   

11.
以晶两优华占为供试材料,比较研究了印刷播种无盘育秧大苗机插技术、机钵体育秧有序抛栽技术下不同肥密处理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稻分蘖期,有序机抛移栽方式水稻茎蘖数比大苗机插移栽方式多,两种移栽方式下均是减肥增密处理低于常肥常密处理;水稻各生育时期单位面积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表现为有序机抛移栽方式高于大苗机插方式,两种移栽方式下减肥增密处理高于常肥常密处理12.00%~14.00%。两种移栽方式下移栽密度为17 cm×25 cm、肥料减施24%时产量较高,比对照(常肥常密)提高4.54%~6.23%。  相似文献   

12.
水稻钵苗移栽技术可实现壮秧无植伤精准有序移栽,具有诸多优点。在辽宁滨海稻区规模化稻蟹综合种养条件下,应用水稻钵苗移栽技术实现高产栽培,需要农机技术与农艺技术的深入融合,需要围绕水稻、河蟹产量的最大化与品质的最优化做好育秧、移栽及田间水、肥管理等工作。阐述了规模化稻蟹综合种养条件下实现水稻钵苗高产栽培的四项关键技术,即标准化壮秧培育技术、精确移栽技术、精准施肥技术、科学管水技术,以利于水稻钵苗移栽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盐碱土壤稻作限产的主要原因是育壮苗难和移栽后缓苗慢、分蘖少,因积温和光能的浪费及收获株数少而导致减产。钵育摆栽的高产稳产机理是通过培育健壮个体构建高产群体,以壮苗无植伤移栽的方式,抵御盐碱和低温危害,无缓苗期、早分蘖,从而获得稳定的产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14.
我是下乡知识青年。在学习植棉过程中,常遇到移栽棉花因缓苗问题影响正常生育。从1973年我们设想,让棉苗在钵内的根系合理生长——钵内主根大量分生有效侧根,抑制10厘米以下主根分生无效侧根。这样,移栽时,叶片光合力较强,有效侧根多,吸收力强;无效侧根少,移栽伤根少,移栽只起蹲苗作用,不缓根,不缓苗,促使早发稳长夺高产。经过几年研究和实践,这个新育苗法是符合棉花生长规律的。1978年亩产皮棉突破250斤。由于此法是利用钵间空隙控制湿度以促进根系生长,所以我们定名为“扶苗促根——空隙控湿育苗法”。  相似文献   

15.
无土育苗移栽技术在江西棉区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磊  柯兴盛 《江西棉花》2008,30(1):25-27
通过对无土育苗在江西棉区3年的应用实践进行分析,认为无土苗移栽后在江西主要表现为成活率高低不一、缓苗期有长有短、生育进程有快慢和产量有高低;分析了影响无土育苗移栽成活率高低和缓苗期长短的几个关键因素是棉苗素质、移栽质量、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和水分、肥料等;针对江西棉区的气候情况和土壤条件,提出了江西无土育苗移栽保证较高成活率、缩短缓苗期的6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温室无土育棉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水稻温室无土育苗的启发下,我县从1976年开始进行了棉花温室无土育苗试验。4年来共培育棉苗162.2万株,移栽面积212亩,获得显著的增产效果。一、温室无土育苗的特点1、钵体小,重量轻,有利于育苗工厂化、移栽机械化。无土苗的钵体是利用粗纸或废报纸制成3×3×6厘米的方格形纸筒,每只钵体只有54立方厘米。根据几年来的实践,一个40平方米的温室,一次可育苗20万株,每次育出1—2片真叶只需15天时间,每年春季可育苗4—5批,共可育80—100万苗,每亩按4000株计算,可移栽大田200—250亩。每亩钵体总重为280斤,大大节省了移栽工作量,并为今后机械化移栽创造了条件。2、根系发达,缓苗期短,有利于早苗  相似文献   

17.
水稻钵育摆栽高产稳产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碱土壤稻作限产的主要原因是育壮苗难和移栽后缓苗慢、分蘖少,因积温和光能的浪费及收获株数少而导致减产。钵育摆栽的高产稳产机理是通过培育健壮个体构建高产群体,以壮苗无植伤移栽的方式,抵御盐碱和低温危害,无缓苗期、早分蘖,从而获得稳定的产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18.
水稻钵盘育苗浅插也叫手摆秧,是群众在抛秧不得法而演变出来的一种新的移栽方式,这种移栽方式在我地区应运而生、不断发展,逐步取代抛秧栽培。对此,我01从1994年开始,就钵育浅插在水稻生产中的作用进行了试验,其结果报告如下;1林苗浅插产量高林盛镇英窝村试验结果(1996),不同穴距对比试验(每穴3苗),钵盘苗浅插,二个试验点3个处理18个小区平均亩实产605kg,比软盘苗(或精编袋垫底苗)手插和钵盘苗抛秧分别增产72%和8.4%(见表1)。每穴不同苗数对比试验(行穴距30.0X16.scm),钵育浅插平均亩实产602.6kg,比软盘苗手…  相似文献   

19.
自1992年引进水稻旱育秧技术,经过五年的试验研究,前四年侧重于旱育秧的播种量,移栽叶龄、密植规格、秧床培育、丛括本数、适宜播期、氮肥施用等方面研究。1997年,侧重旱育抛栽、秧床除草、技术体系、再生稻旱育、制种旱育、旱秧避害、秧床控水、优化技术等方面开展试验研究,现将结果报导如下。一、早稻旱育秧栽培技术研究试验设在长汀县农科所,供试组合为协优64,进行旱育秧与湿润秧二大技术对比。从育秧到大田管理,两种育秧方式均按各自的栽培特点与技术要求进行操作。在水管上,旱育秧前期以露为主,排灌结合;湿润秧前期寸水护苗…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建三江分局创业农场一队试验示范了水稻钵育摆栽技术,总结出该项技术具有秧苗素质好、移栽保全苗、生育进度快、质优产量高等优点。同时指出,水稻实行钵育摆栽选用日本产钵盘,重点抓好营养土质量、严格选种、机器播种,稻田实行三化管理,提早移栽,本田要加强水肥等方面的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