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通过1998-1999年对高产优质苎麻品种桐梓空杆麻的刈割试验,结果表明;刈割头麻;刈割头、二麻;全年刈割对当年与次年原麻产量的影响较大,减少幅度在62-282kg/hm^2,但纤维支数有所提高,增加幅度为39-119支,其产值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2.
毕节高支苎麻资源调查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1995年调查了毕节市、金沙县部分乡(镇)的苎麻地方品种材料43份,取样测试单纤维支数,鉴定出高支苎麻品种5份,以分布在毕节市高海拔乡(镇)为主,海拔1300m的阿市乡雄跨村也有少量分布。进行了毕节市水箐镇、朱昌镇(海拔1650-1810m)的30份地方品种材料的形态特征、生育特性、经济性状及原麻产量的鉴定,30份地方品种依据形态特征可归并为14个品种,高支苎麻品种的原麻产量偏低,亩产仅  相似文献   

3.
我区是全国七大苎麻商品基地之一。以种芦竹青和黑皮蔸为主,面积占71.24%.芦竹青原麻单纤维支数以头麻最高、二麻次之,三麻最低.据测定,单纤维支数在1600~2288支之间,平均1790支。三熟制中的原麻单纤维支数低而不穗.为了改善原麻品质,从1979年开始我们进行了年收四次麻的研究,并于1983年在宣春县楠木公社塔下埚生产队进行了大面积示范.  相似文献   

4.
周裕国 《中国麻作》1988,(3):29-29,48
苎麻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传统产品。为采购原麻、科学配麻、合理用麻提供科学依据,更好地发展我国苎麻纺织工业,我们于1986-1987年进行了苎麻单纤维支数、炼折率与原麻长度关系的检测。现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5.
毕节高支数苎麻资源研究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分布于贵州毕节的高原山区苎麻资源进行考察和主要性状鉴定,筛选出各林纤维支数均在2200支上的苎麻资源5份,并对其进行生态条件分析,主要农艺性状遗传变异分析,提高产量的栽培技术等研究,结果表明,高支数苎麻资源是适应高海拔山区的低温高湿度变化而形成的高海拔低温多雾高支数苎麻品种生态型,具有植株较高,茎杆偏细,鲜皮较薄,鲜皮出麻率高,单蔸有效株率低,低产量的基因型特点,在原产地要提高产量应采用;(1)  相似文献   

6.
对分布于贵州毕节的高原山区苎麻资源进行考察和主要性状鉴定,筛选出各季麻纤维支数均在2200支上的苎麻资源5份,并对其进行生态条件分析、主要农艺性状遗传变异分析、提高产量的栽培技术等研究,结果表明,高支数苎麻资源是适应高海拔山区的低温高湿度变化而形成的高海拔低温多雾高支数苎麻品种生态型,具有植株较高、茎杆偏细、鲜皮较薄、鲜皮出麻率高、单蔸有效株率低、低产量的基因型特点,在原产地要提高产量应采用:①选择品种水箐青杆麻-1;②选择土层厚度≥45cm的土壤种植;③每hm2种植27000-31500蔸;④每hm2施用土杂肥15000kg作基肥,全年配施N225kg、P2O575kg、K2O225kg;⑤黑杆2/3时收获,并适时冬管等配套栽培措施,可大面积提高产量30%以上,纤维支数稳定2250支以上。提出开发毕节高支数苎麻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区是全国七大苎麻商品基地之一。以种芦竹青和黑皮蔸为主,面积占71.24%。芦竹青原麻单纤维支数以头麻最高、二麻次之,三麻最低。据测定,单纤维支数在1600~2288支之间,平均1790支。三熟制中的原麻单纤维支数低而不稳。为了改善原麻品质,从1979年开始我们进行了年收四次麻的研究,并于1983年在宜春县楠木公社塔下埚  相似文献   

8.
青皮麻是我县苎麻的主栽品种,面积达7000余亩,产量占全县总产的80%以上。过去品质也好,1960-1969年重庆麻纺厂十年大样统计单纤维支数达1780支,1979年参加全国10个地方良种鉴定,头、二麻的平均单纤维多数为1616支。1981—1982年,我们收集了66个头、二、三麻的样品测试,平均单纤维支数1255.3支,品质下降。  相似文献   

9.
通过四年的试验研究,筛选出控制苎麻三麻开花结籽的最佳药剂PGR1。其喷施适期为孕蕾末至始花期,田间使用浓度以240-320PPm为好。利用放射性同位素P32追踪表明,苎麻控花后可以改变营养物质运输分配方向,使三麻韧皮部能获得更多的营养供应量;可提高苎麻纤维产量7.8-31.5%,提高纤维支数112-591公支;还可增强抗倒性及减轻收剥时的劳动强度,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0.
苎麻控花试剂PGR1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四年的试验研究,筛选出控制苎麻三麻开花吉籽的最佳药剂PGR1。其喷施适期为孕蕾末至始花期,田间使用浓度以240-320ppm为好。利用放射性同位素P32追踪表明,苎麻控花后可以改变营养物质运输分配方向。使三麻韧皮部能获得更好的营养供应量;可提高苎麻纤维产量7.8-31.5%,提高纤维支数112-591公支;还可增强抗倒性及减轻收剥时的劳动强度,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1.
苎麻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传统产品。为采购原麻、科学配麻、合理用麻提供科学依据,更好地发展我国苎麻纺织工业,我们于1986~1987年进行了苎麻单纤维支数、炼折率与原麻长度关系的检测。现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2.
苎麻不同茎粗与单纤维支数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苎麻不同品种、季别和部位麻茎单纤维支数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早已见诸于有关的文献和报道,且为广泛的实践所证实。然而,相同品种、季别、部位,而不同高粗的麻株,特别是同蔸同熟期大小麻株的单纤维支数,是否存在着显著差异?弄清这个问题,对进一步改进品质育种和优质高产栽培,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1985年我们开展了这方面的探索研究。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1993—1994年湖南省黄麻区域试验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两年黄麻长果种新品种(系)的区域试验表明,四个参试品种以089-1表现最优,纤维产量十点四重复平均折算亩产纤维179.15公斤,比对照宽叶长果增产15.2%,达极显著水平,抗性较强,纤维支数402.5支,强力38.42kg/g,达优质纤维标准。在长江流域麻区出苗至开花108天左右,能收获种子,适宜在长江流域麻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4.
1994—1995年调查了毕节市、金沙县部分乡(镇)的苎麻地方品种材料43份,取样测试单纤维支数,鉴定出高支苎麻品种5份,以分布在毕节市高海拔乡(镇)为主,海拔1300m的阿市乡雄跨村也有少量分布。进行了毕节市水箐镇、朱昌镇(海拔1650—1810m)的30份地方品种材料的形态特征、生育特性、经济性状及原麻产量的鉴定,30份地方品种依据形态特征可归并为14个品种,高支苎麻品种的原麻产量偏低,亩产仅17—55kg。探讨了高支苎麻的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15.
“湘苎6号”系从黑皮蔸种籽繁殖中选出的优良单蔸培育而成的。1993年元月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并命名为“湘苎6号”。三年区域试验,平均比对照种芦竹青增产26.10%,三年多点试验,平均比对照种芦竹青增产18.14%,三年生产示范试验,平均比对照种增产33.19%。1990年经湖南省纤维检验所检测,三季麻平均纤维支数为2136支,1992年湖南省种子公司抽样检测,三季麻八个样品的平均纤维支数为2268支,达特优品质指标。花叶病情指数为2.80。该品种以高产、稳产、优质、抗病、抗风和适应性广为其显著特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试用相关遗传力的分析方法,探讨了苎麻5个经济性状与产量和品质的相关遗传力,结果表明,通过各经济性状来间接选择单蔸产量和单纤维支数的相对效率不同,二麻各经济性状与单蔸产量和单纤维支数的表型相关变异中大部分是由遗传原因引起。相关遗传力的通径分析表明,苎麻高产和优质表现型之间存在较大的矛盾,主要由株高(二麻)、茎粗(三季麻)、鲜皮厚度(头麻和二麻)、鲜皮出麻率(头麻和三麻)、有效株率(二麻和三麻)引起,高产优质苎麻品种的选择应着重在二麻进行。  相似文献   

17.
红麻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研究与利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420份红麻种质资源的研究表明,全生育天数的变幅为86-240天,株高200-428厘米,茎粗为0.8-2.3厘米,鲜皮厚为0.6-1.9毫米,束纤维强力为28-52kg/g,束纤维支数为215-388支,纤维亩产60-220公斤,鉴定出一批高产,抗病,优质及特异类型品种。文中分析了不同类型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及其变化规律,提出种质资源利用意见等。  相似文献   

18.
潘其辉  赖占钧 《江西棉花》1996,(5):38-40,F003
1991-1993年对江西黄麻,红麻98份种质资源进行鉴定评价,确定利用价值。筛选黄麻高产,高支数,高抗炭疽病种质3份,高支数,高束强,高抗炭疽病种质1份,高产成铃高抗炭疽病种质2份,高支数,高抗炭疽病种持5份,红麻高产,优质种质1份,高产,高速强,高抗炭疽病种质3份,高产,高抗炭疽病种质9份。  相似文献   

19.
苎麻主要经济性状与产量品质相关遗传力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瑞祥  刘正书 《中国麻作》1995,17(1):10-15,19
本文试用相关遗传力的分析方法,探讨了苎麻5个经济性状与产量和品质的相关遗传力,结果表明,通过各经济性状来间接选择单蔸产量和单纤维支数的相对效率不同,二麻各经济性状与单蔸产量和单纤维支数的表型相关变异中大部分是由遗传原因引起。相关遗传力的通径分析表明,苎麻高产和优质表现型之间存在较大的矛盾,主要由株高(二麻)、茎粗(三季麻)、鲜皮厚度(头麻和二麻)、鲜皮出麻率(头麻和三麻)、有效株率(二麻和三麻)引  相似文献   

20.
通过1998~1999年对高产优质苎麻品种桐梓空杆麻的刈割试验,结果表明刈割头麻;刈割头、二麻;全年刈割对当年与次年原麻产量的影响较大,减少幅度在62~282kg/hm2,但纤维支数有所提高,增加幅度为39~119支,其产值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