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一种玉米秸秆粗饲料的加工新方法 -玉米秸秆膨化微贮技术。主要对基本工作原理,生产加工工艺流程,膨化微贮玉米秸秆特点等方面进行阐述。实践表明,该技术被认为是一项具有广阔前景,切实可行的秸秆饲料化实用加工技术。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不同处理的玉米秸秆饲料(膨化、青贮、黄贮玉米秸秆饲料)对延边黄牛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采取单因子设计方法,选取18头,体重为(350±15.36)kg、月龄相近、健康无病的延边黄牛,随机分成3组进行饲养试验,组别处理为膨化组(基础精料+膨化玉米秸秆饲料),青贮组(基础精料+常规青贮玉米秸秆饲料),黄贮组(基础精料+常规黄贮玉米秸秆饲料),试验结束后每组选择3头进行屠宰测定。结果表明:青贮组和膨化组的屠宰率显著高于黄贮组(P0.05);胴体产肉率青贮组高于膨化组,膨化组高于黄贮组,青贮组、膨化组与黄贮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黄贮组净肉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眼肌面积最高的为膨化组(91.75 cm2),比黄贮组提高了4.87%;滴水损失、蒸煮损失和剪切力等均没有显著的变化,但是青贮组和膨化组的剪切力分别比黄贮组降低了5.26%、4.01%;C141含量三组间差异均显著,青贮组显著高于膨化组(P0.05),膨化组显著高于黄贮组(P0.05);青贮组、膨化组C160含量显著高于黄贮组(P0.05);青贮组、膨化组C161含量显著高于黄贮组(P0.05);膨化组C182n6c含量显著高于青贮组和黄贮组(P0.05);膨化组和青贮组的UFA含量显著高于黄贮组(P0.05)。综上所述,常规青贮和膨化玉米秸秆与常规黄贮玉米秸秆相比可以明显提高肉牛胴体性能和肉品质以及部分脂肪酸含量,玉米秸秆经过青贮和膨化处理后可以作为优质的育肥牛粗饲料,明显优于常规黄贮玉米秸秆饲料。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率,试验以稻秸杆添加量为变量对双螺杆膨化的畜牧饲料膨化度、各项质构指标、成型质量进行了研究。通过测量7组稻秸秆添加量饲料的径向膨化度并分析,结果表明:稻秸秆添加量越小饲料的膨化度越好;在膨化度分析的基础上剔除35%和40%的饲料后,通过食品物性分析仪测量剩余5组稻秸秆添加量饲料的各项质构指标并分析,结果表明:稻秸秆添加量为20%时可保证饲料各项质构指标均较优;通过对5组稻秸秆添加饲料进行成型质量分析,结果表明:稻秸秆添加量为10%~20%时饲料成型质量最好。综合考虑膨化度、各项质构指标、成型质量三方面因素,最终选取稻秸秆添加量为20%,此时畜牧饲料成型质量最好,饲料膨化度和各项质构指标也能有较优表现。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以秸秆的不同物理状态为切入点,研究膨化秸秆微生物发酵饲料对杜寒杂交肉羊瘤胃微生物的影响。选择3月龄、体重为(23±1.0)kg的杜寒杂交羔羊81只,随机分为对照组(70%精料+30%干秸秆)、试验I组(70%精料+30%膨化秸秆微生物发酵饲料)和试验II组(70%精料+30%膨化秸秆微生物发酵饲料,再额外添加占日粮总蛋白浓度10%的膨化缓释尿素 NPN≥100%),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9只羔羊。试验期共75 d,其中预饲期15 d,正饲期60 d。结果表明:试验I组与试验II组的OTUs条目比对照组分别提高33.00%、145.32%,试验II组比试验I组提高 84.44%。从物种丰度柱状图、Ternaryplot分析、OTUs聚类热图等可知,试验II组有益菌种类多于试验I组与对照组,致病菌种类少于其他两组。从等级聚类曲线中可以看出,试验II组的物种丰富度高于试验I组与对照组。 [关键词] 膨化秸秆微生物发酵饲料|杜寒杂交肉羊|瘤胃微生物  相似文献   

5.
膨化技术在国内饲料加工业已得到广泛认可和应用,但国内对秸秆膨化研究仍很薄弱。本文综合近些年秸秆膨化研究成果,对秸秆膨化技术进展及应用进行了阐述,分析了膨化秸秆营养成分的变化,秸秆膨化饲料的饲养效果以及优越性等。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农作物秸秆鱼饲料可行性及成品质量,试验以熔体输送段温度为变量对试验饲料颗粒膨化度、质构特性、成型质量、水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试验测量7组不同熔体输送段温度饲料各项指标,结果表明熔体输送段温度在120℃以下时饲料膨化度较好,100~120℃之间饲料质构表现较好,120~140℃之间饲料成型质量和水中稳定性较好。最终可以确定番茄秸秆鲤鱼饲料膨化在熔体输送段温度120℃左右时,各项指标都较为优异。  相似文献   

7.
为有效提高高粱秸秆饲料化利用率,减少高粱秸秆直接还田或焚烧对土壤的影响,选择一养牛场20头西门塔尔杂交牛,随机均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试验组用高粱秸秆膨化饲料分别替换10%、20%、30%和40%的酒糟饲料饲喂30、60、60 d和50 d,试验期共计200 d。结果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日增重和养殖成本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证明养牛生产中用高粱秸秆膨化饲料代替部分酒糟饲料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我国秸秆资源丰富,年产各类秸秆5亿吨,其中玉米秸秆产量在7000万吨以上,玉米秸秆中含有动物需要的各种营养成分,是一种可开发的饲料资源。但玉米秸秆粗蛋自含量低(通常不超过5%),粗纤维含量较高(30%以上)。如何提高玉米秸秆的粗蛋白质含量,并降低粗纤维含量,从而提高玉米秸秆的消化率,是加工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加工玉米秸秆作饲料的方法很多,如化学加工方法;酸(碱)法、氨化法。物理加工方法;粉碎、热喷、膨化。生物加工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膨化秸秆微生物发酵饲料对杜寒杂交肉羊生长性能和胃肠道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择81只3月龄、体重为(23.0±1.0)kg的杜寒杂交羔羊,随机分为对照组(70%精料+30%干秸秆)、试验Ⅰ组(70%精料+30%膨化秸秆微生物发酵饲料)和试验Ⅱ组(70%精料+30%膨化秸秆微生物发酵饲料,添加占日粮总蛋白浓度10%的膨化缓释尿素,NPN≥100%)。试验期为75 d,预饲期为15 d,正饲期为60 d。分析育肥羊的增重,胃肠道组织重量和表观形态。[结果] 膨化秸秆微生物发酵饲料极显著(P<0.01)提高试验组羊的采食量和日增重。试验组羊的大肠重,消化道总重和瘤胃容积均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试验Ⅱ组羔羊瘤胃内壁颜色优于其他组。[结论] 膨化秸秆微生物发酵饲料促进了育肥羊生长性能和胃肠道发育,试验Ⅱ组的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10.
从23种担子菌中筛选玉米秸秆粗纤维分解能力强的4菌株,通过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对菌株与培养料组合进行比较,并利用海兰商品代蛋用公鸡雏进行了替代部分日粮的饲喂增重试验;对菌化后饲料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并对雏鸡进行饲喂增重试验。结果表明:S-2菌株为降解玉米秸秆粗纤维的最佳菌株;玉米秸秆经该菌固态发酵后粗纤维含量下降了30.5%,而粗蛋白增加了31.3%,粗脂肪提高25%,含有16种氨基酸及钙、磷等矿物质;S-2转化玉米秸秆饲料有可能代替部分配合饲料饲喂非反刍动物。  相似文献   

11.
为了比较青绿饲料(鲜象草)、苜蓿干草和玉米秸秆青贮料对奶水牛种公牛精液品质的影响效果,以期找出一种能显著提高奶水牛种公牛精液品质的、比较理想的粗料搭配方法,笔者设计了3个不同的试验。所有试验中的对照组基础日粮一致,均为配合精料+3个鸡蛋+混合干草。试验一中试验组B在对照组A的基础上添加了多汁青绿饲料——鲜象草;试验二中试验组C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添加苜蓿干草;试验三设计有2个试验组:试验组Ⅰ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添加5kg玉米秸秆青贮料;试验组Ⅱ添加10kg玉米秸秆青贮料。结果表明:添加青绿多汁饲料——鲜象草或苜蓿干草可显著提高奶水牛种公牛的精液品质;添加玉米秸秆青贮饲料降低了奶水牛种公牛的精液品质,且饲喂量越大,精液品质越差。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膨化微贮、黄贮、常规玉米秸秆的瘤胃降解特性,为膨化微贮玉米秸秆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试验选用3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草原红牛,采用尼龙袋法测定膨化微贮、黄贮、常规玉米秸秆的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的瘤胃降解率。结果表明:膨化微贮玉米秸秆的CP有效降解率极显著大于黄贮玉米秸秆(P0.01),黄贮玉米秸秆的CP有效降解率极显著大于常规玉米秸秆(P0.01);NDF有效降解率为膨化微贮玉米秸秆黄贮玉米秸秆常规玉米秸秆,膨化微贮玉米秸秆与常规玉米秸秆差异显著(P0.05),但黄贮与其他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膨化微贮与黄贮玉米秸秆的ADF有效降解率极显著大于常规玉米秸秆(P0.01),但前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结果表明,膨化微贮玉米秸秆的CP、NDF、ADF有效降解率显著高于黄贮和常规玉米秸秆。  相似文献   

13.
1材料和方法1.1试验材料玉米秸秆、U1-U108生物饲料调制剂、全价粮食颗粒饲料。1.1.1秸秆生物蛋白饲料制作先将玉米秸秆揉搓粉碎,进行水解和解毒处理,提取肌醇和乙醇,然后按处理后原料与饲料调制剂100:2的比例投人U1-U108生物饲料调制剂,搅  相似文献   

14.
尿素用作反刍动物天然蛋白质饲料的代用品,其饲用效果已基本肯定。但若饲用不当,不仅降低尿素的利用效率,而且还会造成家畜中毒,甚至死亡。为此,我们进行了玉米尿素膨化饲料的研制,并作了饲喂生长母牛试验,为合理安全地利用尿素提供科学依据。1试验一玉米尿素膨化饲料的研制1.1膨化原料玉米:黄色玉米细碎粒。尿素:国产肥料级尿素,实测含氮量为45.4%。1.2膨化工艺采用贵州红星机床厂生产的QJ3—28型粮食膨化机,玉米尿素膨化饲料的加工工艺如下图:玉米尿素膨化饲料生产工艺流程短,投资少,操作简便,易于掌握。膨化饲料比重小…  相似文献   

15.
饲料膨化技术及其装备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鸣  羊维强 《饲料广角》2001,(3):27-29,31
随着饲料工业的迅猛发展,对饲料加工工艺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膨化技术在饲料生产中的应用是近年来得到广泛关注的课题,膨化饲料的优越性也为广大养殖户所认识。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试验和使用结果已经充分表明膨化饲料具有许多传统饲料无法比拟的优势。 利用膨化技术,对饲料原料进行预处理,可以达到灭菌消毒、抑制抗营养因子、提高蛋白利用率的目的。因此,某些廉价的原料,经过膨化处理可以替代贵重原料而不影响饲料的质量,降低了饲料产品的制造成本。这对开发饲料资源起到  相似文献   

16.
试验采用离体研究方法,以草鱼肠道的粗酶液为酶源,测定了膨化和非膨化的7种原料:即鱼粉、豆粕、菜粕、棉粕、肉骨粉、次粉、玉米,在4.5h内氨基酸生成量随反映时间的关系和氨基酸的生成速度。用氨基酸生成速度表示蛋白质酶解速度。结果表明,1)豆粕、鱼粉、肉骨粉膨化后蛋白质酶解速度下降;玉米、菜粕、次粉膨化后蛋白质酶解速度上升,特别是玉米膨化后效果尤为明显;棉粕膨化后蛋白质酶解速度差异不显著;2)对非膨化饲料,蛋白质酶解速度表现为:鱼粉>肉骨粉>豆粕>棉粕>菜粕>次粉>玉米;3)对膨化饲料,蛋白质酶解速度为:膨化鱼粉>膨化玉米>膨化菜粕>膨化肉骨粉>膨化棉粕>膨化次粉>膨化豆粕。  相似文献   

17.
1996年在科左后旗沙壤土上,对饲料玉米黄英(417)进行喷施植物动力2003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喷施试验区饲料玉米产量比对照区提高33.74%,每公顷多产平方米2.2吨;青贮秸秆产量比空白对照提高30.16%,每公顷多产秸秆6.16吨,饲料玉米喷施植物动力2003增产效果明显,同时使用方便,无毒无害,宜于在大面积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以粗饲料作为唯一变量,研究膨化秸秆微生物发酵饲料对杜寒杂交肉羊瘤胃发酵的影响。[方法] 选择81只3月龄、体重为(23±1.0)kg的杜寒杂交羔羊,随机分为对照组(70%精料+30%干秸秆)、试验Ⅰ组(70%精料+30%膨化秸秆微生物发酵饲料)和试验Ⅱ组(70%精料+30%膨化秸秆微生物发酵饲料,再添加占日粮总蛋白浓度10%的膨化缓释尿素,NPN≥100%),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9只羔羊。试验期共75 d,预饲期15 d,正饲期60 d。[结果] 试验Ⅱ组的NH3-N和BCP的浓度与试验Ⅰ组和对照组相比显著(P<0.05)提高,试验Ⅰ组和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组间VFA的各项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膨化秸秆微生物发酵饲料+NPN对瘤胃发酵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比常规玉米秸秆、青贮玉米秸秆、发酵膨化玉米秸秆的营养成分、体内瘤胃消失率及对牛瘤胃挥发性脂肪酸含量,研究不同处理方式对玉米秸秆营养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青贮玉米秸秆和发酵膨化玉米秸秆中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粗蛋白质、粗纤维的含量显著低于常规玉米秸秆(P0.05),且青贮玉米秸秆和发酵膨化玉米秸秆各营养成分的瘤胃消失率显著高于常规玉米秸秆(P0.05);青贮玉米秸秆和发酵膨化玉米秸秆的乙酸、丙酸、丁酸、挥发性脂肪酸总量显著大于常规玉米秸秆(P0.05);与发酵膨化玉米秸秆相比,青贮玉米秸秆的营养成分含量、体内瘤胃消失率及挥发性脂肪酸均大于发酵膨化玉米秸秆,但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知,青贮和发酵膨化均可提高粗饲料的利用率,发酵膨化技术也可进行推广普及,应用于广大养殖户中。  相似文献   

20.
l农作物秸秆饲料加工技术 1.1物理法 切碎是最简单和最普遍的物理处理方法,其他还有浸泡、磨碎、蒸煮、高压蒸气处理、热喷、膨化和辐射等,而秸秆揉搓加工和秸秆饲料压块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物理法的新方法,这些方法能提高农作物秸秆的适口性,增加采食量,提高消化率,但不能改变农作物秸秆的组织结构或提高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