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纵坑切梢小蠹综合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纵坑切梢小蠹系统研究论文中的综合防治部分。文章根据多年的试验研究成果,首先提出了划分云南松林分蠹害程度及蠹害木的分级标准,针对林分的危害情况,采取相应的蠹害治理综合措施。蠹害治理的主要技术措施包括:1.蠹害木清理技术;2.化学农药防治技术;3.生物防治技术;4.小蠹聚集信息素引诱技术等内容。对小蠹提出了以营林技术措施为基础,清理蠹害木为主,合理施用化学农药,应用生物防治手段控制林间种群密度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2.
云南松蠹害林分蠹害木清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多年的综合防治试验研究结果,提出了云南松蠹害林分蠹害木的清理技术。 包括:(1)蠹害林分受重程度划分;(2)蠹害木分级标准;(3)蠹害木的清理技术。阐明了蠹 害木清理的时间、次数、对象、顺序、方法及清理后的处理等技术措施。对于实施以 营林措施为基础的蠹害综合防治技术,有效地控制林间小蠹虫种群密度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云南松蠹害林分蠹害木清理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多年的综合防治试验研究结果,提出了云南松蠹害林分蠹害木的清理技术。包括:(1)蠹害林分受害程度划分;(2)蠹害木分级标准;(3)蠹害木的清理技术。阐明了蠹害木清理的时间、次数、对象、顺序、方法及汪理后的处理等技术措施。对于实施以营林措施为基础的蠹害综合防治技术。有效地控制林间小虫种群密度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阐述祥云县松纵坑切梢小蠹危害和治理现状.分析了治理过程中存在群防群治的积极性不高,防治经费不足,防治措施单一,蠹害木清理不规范,营林措施滞后等问题.提出明析林地产权,明确防治主体,增加防治经费投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规范清理虫害木,采取科学的营林措施等综合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及试验研究,得出小蠹虫种群预测预报方法,即通过测定云南松含水量和林下植物多样性指数来预报该虫种群密度,建立了小蠹虫种群密度与云南极含水量的回归曲线模式y=100560e~297x,蠹害指数与林下植物多样性指数的线性回归方程y=54.6-10.98x(y<54.6)。并根据治理试验形容,提出了以营林技术措施为基础,清理蠹害木为主,合理利用化学农药,应用生物手段控制林间种群密度的综合性治理措施,该研究对松纵坑切梢小蠹的预测及综合治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及试验研究,得出小蠹虫种群预测预报方法,即通过测定云南松含水量和林下植物多样性指数来预报该虫种群密度,建立了小蠹虫种群密度与云南松含水量的回归曲线模式y=100560e^-297x,蠹害指数与林下植物我样性指数的线性回归方程y=54.6-10.98x(y〈54.6)。并根据治理试验形容,提出了以营林技术措施为基础,清理囊害木为主,合理利用化学农药,应用生物手段控制林间种群密度的综合性治理措施,该研究对松纵坑切梢小蠹的预测及综合治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不同蠹害区的蠹害木清理试验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在松纵坑切梢小蠹的综合防治中,蠹害木是清理是一重要环节。依据在轻、中、重受害云南松林区进行的蠹害木清理试验结果,一般情况下,对轻度受害区即被害标率在10%以下,蠹害指数在5以下,清理蠹害木应控制在1.00%,对中度受害区,即被害株率在10%~50%,蠹害指数在5~15,清理蠹害木应控制在10.00%左右,重度受害区,重度受害区,即被害株率在50%以上,蠹害指数在1以上,清理蠹害木应控制在20.00  相似文献   

8.
在松纵坑切梢小蠹的综合防治中,蠹害木的清理是一重要环节。依据在轻、中、重受蠹害云南松林区进行的蠹害木清理试验结果,一般情况下,对轻度受害区即被害株率在10%以下,蠹害指数在5以下,清理蠹害木应控制在1.00%;对中度受害区,即被害株率在10%~50%,蠹害指数在5~15,清理蠹害木应控制在10.00%左右;重度受害区,即被害株率在50%以上,蠹害指数在15以上,清理蠹害木应控制在20.00%左右。在重度受害区,除清理蠹害木外,还需辅以其他措施,进行综合治理才能有效控制蠹害。  相似文献   

9.
作者总结了云南木蠹象和华山松木蠹象大面积防治和药物筛选试验的成功经验,提出了一套包括防治思路、防治策略、药物防治、蠹害木清理和危害木处理在内的大面积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0.
松小蠹综合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为达到持续控制纵坑切梢小蠹(简称松小蠹)危害的目的,进行了松小蠹与云南松林分之间的关系、抚育间伐控制蠹害效果、蠹害木清理技术、聚集信息化合物引诱剂筛选及林问引诱技术、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系列松小蠹综合控制技术研究。通过研究,初步探明了云南松林分与松小蠹危害之间的关系及受害林分内害虫的演变情况;证实了松小蠹生活史中姐妹代的存在,摸清了姐妹代各虫态出现的时期、种群数量,为松小蠹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筛选出4种效果较好的引诱剂配方及两种可供推广的诱捕器,研究了引诱剂林间引诱、测报方法及应用粉拟青霉菌杀虫剂防治扬飞期成虫技术,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松小蠹综合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1.
通过总结近年来四川省攀枝花市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防治经验和教训,客观评价了在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背景下开展的化学防治和蠹害木清理防治策略的利弊,着力探索一条以森林可持续经营为基础,体现森林生态和林区经济协调发展的小蠹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2.
1992~1995年在云南省玉溪市北城镇刺桐关办事处石狗头村,对遭受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危害严重的334hm2云南松林,进行了营林防治技术、害虫种群防治技术等综合治理措施示范和研究。通过4年的综合治理,示范林被害株率由防治前的62.67%下降到3.72%,下降率94.06%;蠹害指数由33.30下降到1.29,下降率为96.1%;对照林地34hm2的被害株率由39.03%,上升到90.47%,上升56.85%;蠹害指数由20.10上升到47.22,上升率为57.43%。挽回经济损失30.79万元,提高了云南松林的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3.
分析造成兰坪县松纵坑切梢小蠹大面积爆发的原因,介绍松纵坑切梢小蠹在兰坪县的发生规律,阐述采取的治理方法及防治措施.防治效果检查结果表明,2年的综合防治成效显著,由此认为在预防工作中关键要做到:早发现,灾前控灾;抓好防疫工作,防止扩散和蔓延;严防森林火灾;搞好封山育林,提高林分质量.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对纵坑切梢小蠹Tomicus(=Blastophagus)piniperda在云南的发生危害及防治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以营林措施为基础,以清除蠹害木为急救措施,以白僵菌为主要生防手段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5.
纵坑切梢小蠹预测预报研究,采用聚集信息素诱集法、有效虫口基数法、云南松物候观测法进行发生期及发生量中短期测报,准确率达到85%以上,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发生期及发生量的计算机测报模型。确定蠹害林分内平均受害梢率4.7%,平均受害株率5.1%,平均枯死率0.5%为蠹害林分的防治指标临界值,在此指标下,可以不进行防治;根据发生量测报方法及防治指标在小蠹发生区进行多点测报即可确定小蠹发生区、发生范围及面积  相似文献   

16.
曲靖地区松纵坑切梢小蠹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自1997年以来,在沾益县菱角乡和白水镇蠹害林区内设置样地,通过连续和年的观察,对小蠹虫的生活史,成虫蛀梢,蛀干危害习性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并组建了纵坑切梢小蠹自然种群生命表,通过对1000hm^2的受蠹害林区的综合防治,平均受害株率从防治前的61.5%下降到17.8%,受害梢率从34.9%下降到10.4%,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毛白蜡小线角木蠹蛾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介毛白蜡小线角木蠹蛾的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并结合东营地区的特点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通过防治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8.
作者总结了纵坑切梢小蠹Tomicus piniperda治理的历史经验,改变了以清理为主的传统治理模式,提出了治理新思路,并成功地组织了大面积的防治和药物筛选试验。文章叙述了纵坑切梢小蠹的发生和危害规律,纵坑切梢小囊治理新思路产生的背景,新思路的内涵,新思路的实践和探索。  相似文献   

19.
云南木蠢象于2002年5月首次在威宁县海拉乡发现,由于云南木蠹象是蛀干害虫,个头小,隐蔽性强,除了采用人工清理外,目前尚无很好的防治方法,本文就云南木蠹象人工清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作者总结了纵坑切梢小蠹Tomicus piniperda治理的历史经验,改变了以清理为主的传统治理模式,提出了治理新思路,并成功地组织了大面积的防治和药物筛选试验.文章叙述了纵坑切梢小蠹的发生和危害规律,纵坑切梢小蠹治理新思路产生的背景,新思路的内涵,新思路的实践和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