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推广广东省农科院研发的"三控"施肥技术虽取得了较好效果,但因需要三元素配备换算,不便农民掌握,对此进行了大胆探索。根据"三控"技术原理,不另施尿素和磷、钾肥,只用成品45%氮、磷、钾三元素复合肥,则可取代长期以来尿素、磷肥、钾肥3肥施用陋习,并能取得更简单、更方便"控苗、控氮、控病"的"三控"效果。  相似文献   

2.
氮、磷、钾三元素六个不同营养组合的顺序排列试验结果表明,在烤烟产量形成中,氮、磷、钾三元素营养作用依序由强至弱,不同营养组合间以配施氮素的氮磷钾、氮磷、氮钾、纯氮四处理依次居强,无氮的磷钾处理趋弱;在烤烟质量形成中,三元素间钾素作用最强,其次是氮素,再次是磷素,不同营养组合间仍以施钾的氮磷钾、氮钾、磷钾三处理依次居强,氮磷和纯氮处理依次趋弱.提出秦巴山地烤烟优质适产栽培必须坚持氮、磷、钾三元素配合施用,尤其注重氮、钾肥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控失尿素对水稻养分吸收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控失尿素在贵州黄壤地区水稻生产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乐优58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在施用等量磷、钾肥的基础上,以无氮和普通尿素为对照,研究控失剂添加量为1%、2%、3%、4%、5%和6%的控失尿素对水稻产量、养分积累及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随着控失尿素中控失剂添加量的增加,水稻产量变化无明显的规律性,但对水稻籽粒氮的积累量,秸秆氮、磷、钾的积累量以及地上部钾的积累量呈一定的规律性变化,同时对水稻氮素、磷素、钾素收获指数及钾素吸收效率也有规律性影响。施用添加1%~6%控失剂的控失尿素的水稻产量较普通尿素高,其中添加1%控失剂的控失尿素的增产效果最好,增产率为12.22%;用添加1%、2%和6%控失剂的控失尿素均有利于水稻对氮、磷、钾养分吸收与积累,且其在籽粒中的积累量更多,有利于水稻产量提高。添加3%控失剂的控失尿素则在水稻秸秆中的氮、磷、钾养分积累量较多,有利提高水稻的抵抗力,促进其成长。【结论】结合生产成本投入,在贵州黄壤地区以施用添加1%控失剂的控失尿素的对水稻生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氮、磷、钾配肥技术在冬小麦生产上的应用效果,我们在实施国家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中,进行了冬小麦施肥效应“3414”田间试验,获得了不同肥力等级条件下小麦施用氮、磷、钾肥料三元二次方程,取得小麦最高产量及获得最大效益的施肥量和施肥比例,完善了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建立了较为准确的小麦施肥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氮、磷、钾配肥技术在冬小麦生产上的应用效果,我们在实施国家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中,进行了冬小麦施肥效应“3414”田间试验,获得了不同肥力等级条件下小麦施用氮、磷、钾肥料三元二次方程,取得小麦最高产量及获得最大效益的施肥量和施肥比例,完善了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建立了较为准确的小麦施肥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6.
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钾三元复合肥对水稻有明显的增产作用,比施磷酸二铵 尿素处理增产水稻14.6g/盆,增产率14%,达极显著水平;增施钾肥有助于提高穗粒数、增加千粒重、降低空秕率;而钾肥分期施用有明显的肥效,比复合肥一次作基肥处理增产7.4g/盆,增产率6.2%,经方差分析达显著水平;本试中,在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的基础上,增施硫酸锌和稀土对水稻均没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7.
广德县小麦“3414”肥料效应试验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414”方案进行了小麦的肥料效应试验,分析了氮、磷、钾肥对小麦产量和经济效应的影响,并拟合了三元二次方程,提出了最佳施肥量。  相似文献   

8.
水稻"三控"施肥技术在新会区的示范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2007年在江门市新会区开展了水稻"三控"施肥技术的示范和推广应用结果表明,与农民习惯施肥法相比,"三控"施肥法氮、磷、钾肥施用量分别减少17.64%、38.81%和20.79%;肥料总量及其成本分别比对照减少23.56%和25.24%;增收节支20.54%,产投比提高52.88%2年的示范推广均取得了省肥抗倒、节本增效的明显效果.为"三控"施肥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研究太湖流域江苏省丹阳市主栽小麦品种氮磷钾推荐用量及养分吸收状况,为引导该区域科学施肥提供科学依据。应用改进的"3414"试验方案,设置梯度土壤肥力试验,研究氮磷钾配合施用对小麦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施用氮、磷、钾肥料与缺素区相比相对增产效果为氮钾磷。三元二次方程拟合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该区域氮、磷、钾肥料最佳经济施用量分别为188.1、65.7、104.0 kg/hm~2。合理施肥可促进小麦对氮、磷、钾的吸收,小麦对氮肥、磷肥、钾肥的利用率分别为30.2%、43.7%、36.0%。该区域养分推荐用量较好地反映了该区域土壤肥效反应,并可为其他作物的区域施肥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0.
通过不同施肥量配比试验,研究大葱栽培氮、磷、钾三元素的合理施用量,探讨总结出大葱栽培中最佳施肥配方为:667平方米施底肥尿素26千克、磷酸二铵10千克、硫酸钾23千克,追施尿素17千克,为葱农科学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通过3414肥料效应试验,建立氮、磷、钾肥与油菜产量的三元二次效应方程,得到最佳施肥量和最佳产量。结果表明,最佳施肥量为亩施尿素44 kg、普钙45 kg、硫酸钾11 kg,最佳亩产量为298.1 kg。  相似文献   

12.
夏谷氮、磷、钾肥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探明夏谷生产中氮、磷、钾肥效应和最优施肥参数,本试验采用"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对夏谷高产新品种济谷16的氮、磷、钾肥料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施用氮、磷、钾肥增产效果显著,最高可达32.8%。氮、磷、钾肥间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平衡施肥能显著提高谷子的产量和肥效,氮、磷、钾肥对产量的影响为氮钾磷。氮、磷、钾肥的偏生产力随着用量的提高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平均偏生产力钾磷氮。通过建立肥料与产量的三元二次施肥模型得出谷子氮、磷、钾最佳施用量为N 68.53 kg/hm2、P2O5160.62 kg/hm2、K2O 8.96 kg/hm2。因此,济谷16生产中应重视磷肥,适配氮、钾肥。  相似文献   

13.
不同施肥对南板蓝养分含量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研究了不同施肥对南板蓝养分含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磷肥对南板蓝的氮、磷、钾素的含量及氮、磷、钾素总量和产量均有显著影响,钾肥仅对南板蓝的钾素含量及氮、钾素总量和产量有显著影响,有机肥仅对南板蓝的氮、磷素含量及氮素总量和产量有显著影响。通过多重比较确定了氮、磷、钾及有机肥的合理施肥量分别是48g/株的尿素、14~21g/株的普钙、3g/株的硫酸钾及80g/株的有机肥。  相似文献   

14.
钾肥的施用效果及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在中国北方地区,随着农作物产量的大幅度提高和氮、磷化肥施肥量的逐渐增加,合理施用钾肥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尤其是高产田更显示出氮磷钾等养分供应的不平衡,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作物产量的提高和产品质量的改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适当调整氮、磷比例,配施一定量的钾肥效果势在必行。钾肥不但能协调土壤养分比例,提高氮、磷化肥利用率,增产效果比较显著,还能改善农产品品质,特别是改善喜钾作物的品质具有良好作用,有的称钾为“品质元素”。  相似文献   

15.
采用肥料“3414”试验设计,对单季晚稻秀水134进行田间施肥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水稻产量与氮、磷、钾肥料施用量之间有较强的相关性,推荐嘉善地区单季晚粳稻常规品种的最佳施肥量为氮肥尿素460.8 kg·hm-2,磷肥钙镁磷肥332.3 kg·hm-2,钾肥氯化钾159.6 kg·hm-2。  相似文献   

16.
采用“3414”肥料效应试验设计方案对甜菜氮、磷、钾肥施用效应及交互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氮、磷、钾肥用量和配比是影响甜菜产量的重要因素,氮、磷、钾各养分施用的最高增产率分别为56.0%、13.51%和10.64%;从养分效率看,中氮、中磷和中钾水平利用效果最好;氮、磷、钾肥之间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配合施用能提高肥效和促进甜菜生长,中量水平的养分用量有利于各养分效果发挥  相似文献   

17.
在陕西眉县选择农田土壤养分含量不同的地块,研究不同含量的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与玉米果穗穗部性状及产量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土壤含碱解氮、速效磷、钾在临界值以下时,随着三元素有效含量的增加,玉米果穗长、结实长,行粒数,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都在明显提高。土壤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大多数农田土壤有机质、速效磷、钾肥不足,需要增加有机肥、磷、钾肥的投入。  相似文献   

18.
在禄丰地区紫泥田条件下,在大白菜上进行“天腾”低浓度复混肥料施用,单质氮、磷、钾肥施用,常规施肥和不施肥的对比试验。经过田间试验证明,亩施“天腾”低浓度复混肥80kg、尿素33kg的施肥方法在大白菜上取得的增产效果显著。采用“天腾”低浓度复混肥料是大白菜增产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9.
以贵州锦屏县新化乡欧阳村农户油茶园油茶为试验对象,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考察不同氮、磷、钾配比对油茶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茶叶片氮、磷、钾含量均随着氮、磷、钾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施磷过高则抑制了锌吸收的效果;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可明显提高油茶叶绿素含量、新生枝条数目和果实座果率,尤其是氮肥施用量的提高可明显增加油茶叶片叶绿素含量、新生枝条数量和座果率。单株施用尿素0.32~0.48kg、过磷酸钙0.64kg、氯化钾0.15~0.45kg可明显提高油茶的座果率;单株施用尿素0.16~0.32kg、过磷酸钙0.32~0.96kg、氯化钾0.30~0.45kg增产效果最佳;单株施用尿素0.16kg、过磷酸钙0.96kg、氯化钾0.45kg使得油茶含脂肪量增加最明显。  相似文献   

20.
梨树县三个施肥类型区施肥模型及有关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996年在梨树县3个不同施肥类型区上进行了12个点次的玉米氮、磷、钾肥试验研究,采用国际平衡施肥通用的“3417”设计,利用电子计算机统计分析,建立了不同施肥类型区的回归模型,分析总结出现阶段氮、磷、钾肥的增产作用和化肥利用率、土壤养分利用系数等有关参数,并提出了3个施肥类型区的经济施肥量和氮、磷、钾肥最适配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