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采用销-盘摩擦磨损实验机对S50MC型船用柴油机气缸套-活塞环摩擦副进行了磨合磨损试验,在定载荷条件下,分别测定了处于磨合期内的气缸套-活塞环在浸油润滑和滴油润滑两种方式下运转的摩擦系数、磨损失重及磨损失重率、表面粗糙度等参数。结果表明:采用多个参数综合评定气缸套-活塞环的摩擦磨损及润滑过程均具有一致性;试验条件不同,摩擦副磨合磨损性能存在较大差异;浸油润滑方式下摩擦副的磨合质量优于滴油润滑方式下的磨合质量。  相似文献   

2.
一、小四轮拖拉机变速箱内异响的原因 一些小四轮拖拉机在工作中由变速箱内发出一种不间断的杂声。其主要原因是:变速箱内缺油或齿轮油粘度不够,润滑条件恶化;齿轮内花键磨损,配合间隙增加,传动时发出不正常的响声;因使用时间过久或缺油润滑,造成轴承磨损,工作中轴或齿轮产生轴向和径向窜动。发出冲击或咬齿的杂声;由于主、  相似文献   

3.
以几种常用金属材料(45#、25CrMn、40CrNiM)o组成摩擦副作为研究对象,在油润滑条件下采用M-200型磨损试验机进行试验,研究了不同滑动速度和正压力条件下摩擦副之间的摩擦磨损规律。试验结果表明:25CrMn与45#组成摩擦副时结合效果最好,具有较好的摩擦磨损性能;在滑动速度较低时,对摩擦副施加的载荷是影响摩擦副间摩擦因数的主要因素;摩擦副间主要磨损形式是粘着磨损,但随摩擦副间接触压力和滑动速度的增加其磨损机制逐渐由粘着磨损向磨粒磨损和剥落磨损转化过渡。  相似文献   

4.
针对联合收割机齿轮副高速重载状态下润滑条件破坏失效问题,通过使用弹流润滑理论,结合实际齿轮啮合条件建立齿轮副模型,研究齿轮副中润滑油膜特性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平面图中速度最大值和最小值处,系统的加速度发生了变化;由于润滑弹流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在稳态条件下总载荷近似均匀分担于所有的接触表面上,但在接触力峰值的部分(齿轮啮合和退出状态)不同接触面的接触力存在不同。  相似文献   

5.
<正>1.副变速滑动齿轮中内齿磨损,在重负荷下使滑动齿轮被甩开,自动切开而跳挡。需及时更换副变速滑动齿轮。2.副变速拨叉磨损或变形,使滑动齿轮产生轴向移位跳挡。要及时更换磨损变形的拨叉。  相似文献   

6.
a.在安装液压油泵时 ,为防止刚开始工作时因气阻而泵不上油 ,安装前可先将液压油泵内充满清洁的液压油。b.对于采用高压润滑的液压油泵 ,在油泵刚与传动装置结合开始工作后 ,应先提升一下农机具 ,给液压油泵加载 ,使油泵压力升高 ,这样有利于高压润滑油道充油 ,有利于齿轮与浮动套及轴等摩擦副的良好润滑。c.联合收割机全液压转向器转子的内花键孔与驱动轴的外花键都是 1 2个齿 ,装配时要注意将驱动轴的槽口方向对准转子的下凹方向 ,否则会导致转向失灵和方向盘自动振摆现象。d.当需要分解联合收割机全液压转向器排除故障时 ,必须先将其从联…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运材汽车发动机润滑的研究与试验,结果表明:良好的润滑能明显改善发动机的工作状况,显著降低发动机的磨损,有效地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其主要途径是在汽车发动机上增加预润滑、补偿油泵,使发动机摩擦副在起动前获得预润滑,在机油压力偏低时获得额外的补偿油量;以及通过预防在用油的污染,保持润滑油的良好性能,确保发动机处于最佳润滑状态.  相似文献   

8.
采用非平衡磁控溅射及电弧离子镀技术在304奥氏体不锈钢表面沉积了类金刚石(DLC)及TiN 薄膜.用纳 米压痕仪、表面粗糙度仪、扫描电镜等检测了薄膜的显微硬度、表面粗糙度及表面形貌.并用球—盘式摩擦磨损试 验仪评价了不同介质(干摩擦、水润滑、油润滑)条件下薄膜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在干摩擦及水润滑条件 下,TiN,DLC两种薄膜均明显改善了基体的耐磨性和润滑性,DLC薄膜性能更佳.但相对于干摩擦,在水润滑条 件下,DLC薄膜的摩擦系数反而有所升高,这主要源于H2O 与O2 在摩擦过程中参与反应,降低了薄膜的力学性 能和化学惰性从而增加了粘着效应.在油润滑条件下,DLC,TiN 薄膜与基体摩擦系数相近甚至略高,薄膜的沉积 虽然有利于基体耐磨性能的提高,但并不能改善基体的润滑特性.  相似文献   

9.
<正>变速箱是车辆变速的主要执行机构,由于道路条件差,农用机车变速箱故障比较多。出现故障应认真判断,及时解决,决不允许带"病"行驶,以免造成更多的机件损伤。一、自动跳挡。若因副变速滑动齿轮中内齿磨损,在重负荷下使滑动齿轮被甩开,自动切开而跳挡,应更换副变速滑动齿轮;若因副变速拨叉磨损或变形,使滑动齿轮产生轴向移位跳挡,应更换拨叉;若因变速杆没有推到底,使滑动齿轮甩脱跳挡,应把变速杆推到  相似文献   

10.
<正>变速箱是车辆变速的主要执行机构,由于道路条件差,农用机车变速箱故障比较多。出现故障应认真判断,及时解决,决不允许带"病"行驶,以免造成更多的机件损伤。一、自动跳挡。若因副变速滑动齿轮中内齿磨损,在重负荷下使滑动齿轮被甩开,自动切开而跳挡,应更换副变速滑动齿轮;若因副变速拨叉磨损或变形,使滑动齿轮产生轴向移位跳挡,应更换拨叉;若因变速杆没有推到底,使滑动齿轮甩脱跳挡,应把变速杆推到  相似文献   

11.
汤占岐  李晓瑞  姜国平  康亚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853-22854,22899
[目的]探讨动压槽的槽深、槽数对农用潜水泵机械泄漏量、液膜刚度等密封性能的影响。[方法]在潜水泵机械密封的设计上应用流体动压润滑理论,通过密封端面的斜直线槽产生流体动压效应,以提高密封装置的寿命。应用CFD技术建立密封的几何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以确保密封具有较小的泄漏量和较大的液膜刚度为优化准则,探讨动压槽的槽深、槽数等结构参数对泄漏量、液膜刚度等最佳密封性能参数的影响。[结果]外装式内侧斜直线槽密封具有明显的流体动压效应,能产生较大刚度的液膜,可实现密封端面非接触,减少摩擦磨损,能抵抗较为剧烈的外界工况变化;内侧斜直线槽能产生上游泵送效应,密封泄漏量小,当槽数为30,槽深为5—8μm时,密封综合性能最佳。[结论]斜直线槽密封具有泄漏量小、液膜刚度大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针对齿轮泵现有径向力计算的局限性问题,采用困油压力影响径向力的定量分析法,在1个困油周期内,先对从动轮齿顶圆上吸压、过渡、排压和困油的4区段内的动态液压分布,后基于实例困油压下的困油径向力进行研究和间接验证。结果表明:1)排压、吸压、过渡卸载下困油径向力的改善率分别为9.9%、-10.2%、-1.1%,困油压能改善排压卸载下的径向力,不过却恶化了吸压卸载下的径向力,对过渡卸载下径向力的影响不大,实际应用中,应尽量采用排压卸载的径向力减少措施;2)排压、吸压、过渡卸载下困油压力的冲击率分别为24.5%、38.5%和13.8%,对径向力的冲击很大,一方面要求通过卸荷槽创新尽量释放困油压力,另一方面应采用困油径向力的定量计算方法;3)困油压力对径向力的影响不仅在于本身更在于径向力的卸载措施,困油力由困油压力和作用面积共同决定,困油压、径向力、困油力的极值位置并非完全一致。困油径向力的定量计算方法为泵尤其是轴承的全流体润滑设计提供了动态的外载荷依据。  相似文献   

13.
现行滚动轴承计算公式不符合滚动轴承实际工作过程.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理论可以建立金属接触表面疲劳失效和胶合失效的设计方法.按照滚动轴承的额定寿命和膜厚比可以选择滚动轴承的类型和规格,既准确又方便.  相似文献   

14.
参照卫星驱动机构使用的C36018固体润滑角接触球轴承,建立了三维模型,借助ABAQUS有限元软件,对固体润滑滚动轴承进行显式动力学仿真分析,得到了不同转速和轴向力下轴承各部件的动态接触应力及滚珠和内圈的运动状态,并与无涂层润滑条件下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轴向载荷增加,轴承各个部件的应力幅值都有所增大,滚珠和保持架开始转动所需的时间缩短;转速增加,接触区域应力峰值变化频率增大,但对应力幅值的影响很小;具有固体润滑涂层的滚道接触面,在与滚珠发生接触时,涂层发生弹性变形,接触面积增大,接触应力减小,可以有效地保护轴承.  相似文献   

15.
范志刚 《油气储运》2006,25(1):64-66
针对鄯乌首站4台天然气压缩机组的柴油发动机油耗大、换油周期短和润滑效果差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对发动机进行润滑.以燃气发动机油替代美孚多威力1100系列润滑油,不仅可使换油周期由原来的800 h延长至1 500 h,而且还可减少润滑油消耗,改善发动机的性能,降低生产成本.对于压缩机润滑,选用壳牌NGCF001气缸润滑油替代了美孚多威力1100系列润滑油,可有效降低润滑油费用.  相似文献   

16.
集材绞盘机新型摩擦卷筒试验与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传统摩擦卷筒牵引力较小的缺点,进行力学和仿真分析及模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将集材绞盘机牵引卷筒设计成带V型环槽的摩擦卷筒,可以显著提高当量摩擦系数和集材牵引力,从而取代缠绕卷筒,大大减小卷筒结构尺寸,实现绞盘机轻型化;摩擦卷筒牵引力的大小与V型环槽的楔角成反比.通过二次拟合建立摩擦卷筒V型槽楔角与牵引力关系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17.
用预测-校正法计算热油管道的轴向温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长输埋地热油管道轴向温降计算误差大的问题,在充分考虑影响热油管道轴向温降各种因素的基础上,研究了油品物性(密度、比热容、粘度)和总传热系数与温度变化的关系,建立了热油管道稳定运行时轴向温降的数学模型,并采用预测-校正法求解数学模型.该模型较适用于有进出油点的管道,与常规的计算方法比较,该模型更接近实测值,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8.
为预测丘陵山区多功能茶园管理机变速箱齿轮的失效部位以及使用寿命,采用CAXA CAD和Solidworks软件建立茶园管理机变速箱齿轮副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分析齿轮副在载荷作用下的力学特性,得到齿轮的范·米塞斯(Von Mises)应力、位移及应变分布情况,最大范·米塞斯应力约为209.63MPa,小于材料的屈服极限,齿轮根部不会发生断裂.运用极大似然估计法建立齿轮的三参数Weibull分布函数和概率密度函数.预测齿轮的失效概率和平均失效时间,得到齿轮工作1 000h失效概率为98.04%,平均失效时间约为642h.运用Simulation疲劳分析模块对齿轮进行疲劳寿命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齿轮工作700h左右完全失效.该研究分别从齿轮失效概率和疲劳失效两个角度对其使用寿命进行预测,并且得到相近的结果,从而为茶园管理机变速箱的维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摇青不同机械力对青叶理化变化及乌龙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摇青的机械运动力和机械摩擦力进行不同组合试验,探明摇青不同机械力对青叶理化变化及乌龙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摇青做功使叶温升高,机械运动力的功高于机械摩擦力的功.机械运动力增强叶梢组织的输导机能,协调茶汤呈味物质,具有内在效应;机械摩擦力造成叶细胞损伤,使茶多酚酶促氧化,诱发香气,具有外在效应;运动力与摩擦力二者应协调配合,才能形成乌龙茶所特有的香高味醇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