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首先介绍了青海省大通县生态农业发展情况,进而结合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青海省大通县生态农业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2.
大通县马铃薯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经营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通县是青海省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针对马铃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以使大通县马铃薯的种植业朝产业化经营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大通县农村新能源发展现状及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青海省大通县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状况、各种可再生能源资源优势和利用条件做出分析,提出了适应大通县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思路,以期为政府和社会群体发展农村新能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大通县是青海省杂交油菜的主要产区之一。近年来,大通县农机管理站大力推进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油菜机械化朝着"全程、全面、高质、高效"方向发展,2018年大通县获得农业农村部"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示范县"称号。本人通过基层实践,对大通县杂交油菜生产机械化现状进行分析,从而提出了今后发展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5.
生态农业是生态经济体系的基础,具有农业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重功能,代表着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青海省独特的高原地貌和气候条件为发展绿色农业、特色农业、生态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该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首先分析了生态农业的含义,阐述了生态农业的商品性与生态性特征,然后探讨了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希望能够为青海省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青海省大通县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存在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7.
大通县寺沟流域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走出了一条生态与经济双赢的路子。本文研究了寺沟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的内容及其效益,提出青海省浅山干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抓住“水”关键,在综合治理的同时,进行综合开发,发展生态农业,改善生态环境,实现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8.
《青海农林科技》2011,(3):I0001-I0001
马麟,男,1966年生,回族,青海省大通县人,1982年8月参加工作,中央农业广播学校大专学历。一直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现任青海省大通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高级农艺师。西宁市第十一届、十四届人大代表,大通县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政协委员,大通县人大常委会农村工作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9.
大通县是青海省粮食生产大县,农作物种植面积4.64万hm2,农技推广工作显得十分重要,农业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得到充分发挥,为发展大通农村经济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水资源对青海省大通县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现就大通县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2010年5月11日~16日,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设施农业研究所副所长周长吉和何芬博士对青海省设施农业发展现状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考察。先后考察了青海湟源县、大通县、互助县、乐都县、民和县及甘肃天祝县的设施农业发展状况,并参加了乐都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及蔬菜产业发展专家咨询会。  相似文献   

12.
青海省植保体系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使青海省植保体系很好地适应当今农业结构调整和绿色、环保、生态农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阐述了青海省植保体系现状,指出了该省植保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水资源对青海省大通县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现就大通县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生态农业是生态经济体系的基础,具备了农业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重功能,代表着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青海省独特的高原地貌和气候条件为发现绿色、特色、生态农业提供了便利条件。在全新的历史时期,需要我们善于利用地区的自然条件,发挥好地区生态优势,做好生态农业产业文章。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首先分析了生态农业的含义,然后论述了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希望通过通过本次研究对同行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5.
高原盼鼠对林业健康发展有严重影响。通过采取不同手段对青海省大通县境内高原鼢鼠进行调查、防治和研究,摸索出防治不同密度的高原鼢鼠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大通县天然林生态效益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天然林在大通县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在青海省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意义进行了简述,并着重以其生态效益的评估与补偿进行了探讨,旨在天然林的保护,发展和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青海农林科技》2006,(2):F0004-F0004
能源问题牵动着全球经济的神经。开发可再生能源.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北方广大农村.开发生物可再生能源.发展沼气.促进森林资源保护.发展生态农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大通县依托林业重点工程.发展沼气.取得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8.
根据欧援青海省马铃薯发展项目2001年工作安排,由欧援青海省马铃薯项目办公室组织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省农林科学院生物中心、民和县农作物脱毒中心、湟中县、乐都县、互助县、大通县、平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10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国内考察学习团于2001年5月25日至6月9日分赴山东、天津、内蒙、北京四个省、市进行了为期16天的考察学习.  相似文献   

19.
结合青海省大通县气候条件、降雨及耕地状况对大通县山区的造林整地方式进行探讨。讨论了鱼鳞坑、水平沟、水平阶的适宜范围及设计方式。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把建设生态文明纳入执政纲领,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该文结合青海省大通县城乡绿化建设实际,在总结大通县"十一五"林业成就的基础上,分析了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具备的优势条件,提出了发挥林业主体作用,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的原则、目标和对策,为大通县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