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葡萄花发育基因的亚细胞定位和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离和克隆葡萄品种‘香悦’Vitis vinifera AGAMOUS (VvAG)、Vitis vinifera APETALA 3 (VvAP3)、Vitis vinifera FLOWERING LOCUS C (VvFLC)、Vitis vinifera FRUITFUL (VvFUL)、Vitis vinifera FLOWERING LOCUS T (VvFT)、Vitis vinifera APETALA2 (VvAP2)和Vitis vinifera SUPPRESSOR OF OVER EXPRESSION OF CO 1 (VvSOC1)7个重要花发育相关基因的ORF序列,并对其进行亚细胞定位与表达分析。【方法】采用特异引物RT-PCR方法克隆基因,并用半定量PCR法研究各基因在不同组织的表达,构建亚细胞定位载体,基因枪转化洋葱表皮细胞,25℃暗培养24 h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对上述基因在葡萄不同组织器官中的表达水平进行分析发现,它们的表达不存在组织器官的特异性,但有表达强弱差异。其中,VvFT、VvFUL、VvAP3在葡萄幼果中表达量最高,VvAG与VvAP2在花中表达量最高,而VvSOC1与VvFLC在幼叶中表现出最高的表达水平。VvSOC1、VvFT、VvFLC和VvAP2与GFP融合蛋白仅在核内产生绿色荧光,表现出转录因子的典型特点;而VvAG、VvFUL和VvAP3与GFP融合蛋白在细胞质膜和细胞核上均产生绿色荧光信号。【结论】这7个基因与葡萄的花与果实以及营养器官的发育都存在相关性,7个葡萄花发育相关的转录因子都呈现出细胞核内作用的特点,但VvAG、VvFUL和VvAP3也表现出在细胞膜区域定位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不同比例红蓝光对设施‘红地球’葡萄花芽分化的影响,解决设施内弱光环境导致的‘红地球’葡萄花芽分化不良问题。【方法】以‘红地球’葡萄为实验材料,温室自然光作为对照(CK),通过红(R)、蓝(B)、红蓝2∶1(R2B1)、红蓝4∶1(R4B1)、红蓝6∶1(R6B1)的LED光照处理,结合组织学、生理指标和成花基因表达。【结果】不同比例红蓝光对设施‘红地球’葡萄的花芽分化有显著影响。R4B1和R6B1处理能显著提高设施‘红地球’葡萄成花率,其中,R4B1处理下花芽分化速度快、成花率最高,第5节达到66%,叶片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类黄酮含量增加,成花基因VvFUL、VvFT、VvAG、VvAP1、VvAP2、VvSOC1和VvSPL10上调表达,而VvLFY和VvFLC下调表达。成花基因与成花率的相关性分析表明,R4B1处理下的成花率与VvFUL、VvFT、VvAG和VvSPL10表达量呈正相关,成花基因VvAP1与VvFT呈正相关,与VvAP2、VvAP3呈负相关;VvFLC和VvAG呈负相关,VvFT与VvAP2、VvSOC1和VvSPL10呈正相关。成花基因网络互作...  相似文献   

3.
葡萄7个重要花发育相关基因序列特征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7个葡萄花发育相关基因(VvAG、VvAP3、VvFLC、VvFT、VvSOC1、VvAP1、VvFUL)的序列信息,设计了7对特异引物,并采用PCR方法对‘香悦’葡萄中的同源基因进行了扩增,将获得的各基因片段克隆至pMD18-T载体后转化E.coliDH5α,经PCR鉴定后进行了序列测定。将得到的7个基因的编码框序列及推导出的氨基酸序列与Gen-Bank中公布的相应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并构建系统进化树。从本研究发现不同葡萄品种的花发育基因存在核苷酸与氨基酸序列上的差异,表现在某些碱基发生转换与颠换以及氨基酸类型的变化。分析与多种植物同源基因的进化关系表明,7个葡萄花发育相关基因分别与不同树种的同源基因表现出较高的相似性,在进化上具有一定的随机性。  相似文献   

4.
为探明‘峰后’葡萄在赤霉素(GA3)处理促使葡萄座果率增加原因和VvAG基因在葡萄坐果过程中的作用,在开花前10d用0.02mg/g的GA3和赤霉素合成抑制剂PAC处理葡萄花序并通过石蜡切片观察葡萄早期果实发育结构的变化,通过RT-PCR分析了VvAG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GA3处理提高了葡萄座果率,PAC处理则降低座果率,而PAC+GA3处理可以恢复葡萄正常坐果。GA3处理在开花后0~10d幼果纵横径大于对照,而PAC处理则小于对照。进一步分析发现,GA3处理后中果皮细胞明显大于对照,而PAC处理则小于对照,说明GA3处理导致开花后0~10d幼果增大的原因是由于细胞分裂和中果皮细胞增大的缘故。VvAG基因的表达呈现出组织特异性,VvAG2在叶片,茎和卷须中均有少量表达,VvAG1和VvAG3则表达量很低,在花和果实中VvAG1和VvAG2有较高的表达,表明这2个基因对于葡萄花发育和坐果是必需的。VvAG3在花和果实中的表达量相对较低,但在GA3处理后表达上调;相反,在PAC处理后,VvAG3表达量下调,表明VvAG3在坐果过程中的表达可能受到赤霉素的调控。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明‘峰后’葡萄赤霉素(GA3)处理后促使果粒变长的原因和VvSEP3基因在果实早期发育中的作用,在开花前利用0.1mg/g GA3处理花序并通过原位杂交分析了VvSEP3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GA3处理提高了峰后葡萄的坐果,增加了果形指数,从开花后14d开始到开花后56d,GA3处理后的果实纵径始终大于同时期的对照果实,解剖学结构研究表明,中果皮的细胞膨大从开花后7d开始明显大于同时期发育的对照果粒。VvSEP3基因在开花期的柱头、花柱、横膈膜以及胚珠的珠心组织中有表达,开花后主要在子房壁中表达,当幼胚发育时在维管束组织和胚乳组织中有所表达。本研究显示GA3处理后明显增加峰后葡萄的果形指数,同时促进了果肉细胞的纵向生长从而使果粒变长;VvSEP3基因在子房壁细胞分裂与膨大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可能参与了种子的形成和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6.
不同激素处理对火鹤开花的影响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火鹤(Anthurium scherzerianum)幼苗喷施不同浓度的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和二者的混合溶液,发现三者均能够影响火鹤开花时间及开花质量。其中GA3 100mg/L处理和赤霉素 激动素(50mg/L 50mg/L)的处理效果最为显著,可使火鹤花期比对照分别提早29d和33d,且开花质量明显优于对照。  相似文献   

7.
低温和赤霉素对亚洲百合开花及鳞茎繁殖的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亚州百合为试材,探讨了低温冷藏、设施栽培和赤霉素结合低温处理对亚洲百合开花及新球繁殖的效应。结果表明:亚洲百合鳞茎在适宜温度5℃下冷藏56 d,周径12 cm以上的种球开花率达到95%以上;设施栽培(遮荫、保温及补光)比对照(露地栽培)花期提早31 d,开花率98.5%;低温(5℃,56 d)冷藏处理结合设施栽培,花期提早82 d,开花率96.5%;赤霉素200 mg/L处理加低温冷藏,花期提早92 d,比冷藏处理提早10 d,开花率97.3%;低温冷藏后用赤霉素200~300 mg/L处理,可显著提高花茎长,但对花期没有影响;低温或低温结合赤霉素处理,新球周径比常规栽培显著提高,而新球繁殖数显著降低;二次开花显著影响新球发育,籽球退化,需复壮栽培。  相似文献   

8.
以蝴蝶兰双梗品种甜格格成苗为试材,研究不同低温与肥水处理对蝴蝶兰生长及开花的影响,以期探索出促进蝴蝶兰开花的适宜温度及肥水培育方案,为蝴蝶兰花期促控生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促进蝴蝶兰成熟苗花芽分化发育的关键因素是温度,肥水的影响较小。不同低温处理模式对蝴蝶兰甜格格的催花进程及花发育影响差异显著。24℃/18℃处理下蝴蝶兰花芽形成和发育最好;20℃/18℃处理下花芽形成很好但发育不佳,整体开花进程较慢;昼间高温阻碍蝴蝶兰花芽形成,28℃/20℃处理下蝴蝶兰未能形成花芽,植株营养生长良好。最佳低温及肥水处理模式为采用夜温18℃、昼温24℃进行低温处理,同时施用花多多1号肥,在此处理中蝴蝶兰花发育进程快,低温处理20 d开始抽梗,70 d开始现蕾,94 d开花,98 d进入盛花期;花梗发育质量良好,抽梗率为100.00%,双梗率为85.71%,平均花梗长37.27 cm,花梗侧分枝率14.29%,侧分枝长8.95 cm;开花整齐度高,现蕾率达100.00%,开花率61.90%,花蕾数10.10个/株,花朵数2.00个/株。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不同拉枝处理对葡萄冬芽成花过程中花发育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试验以‘夏黑’葡萄(Vitis vinifera×V.labrusca‘Summer Black’)为试材,利用半定量RT-PCR技术研究不同拉枝处理对‘夏黑’葡萄长、中、短枝上的冬芽成花过程中Vitis vinifera FLOWERING LOCUS T(VvFT)、Vitis vinifera SUPPRESSOR OF OVER EXPRESSION OF CO 1(VvSOC1)、Vitis vinifera LEAFY(VvLFY)、Vitis vinifera APETALA2(Vv AP2)和Vitis vinifera FLOWERING LOCUS C(VvFLC)5个重要花发育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不同拉枝处理间花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存在差异,其中经平拉处理的基因表达量最高;同一拉枝处理中,长、中、短枝间基因的表达量也存在差异,且中、短枝上的表达量明显高于长枝。[结论]拉枝处理对促进‘夏黑’葡萄成花是有一定的影响的。  相似文献   

10.
为探明李结实低的原因,以5年生毛桃砧青为试材,分别采用整体染色压片法和石蜡切片法观察了李的雄、雌配子体发育过程.结果表明:雄配子体发育较为复杂,开花前,正常雄配子体发育为2细胞花粉;异常雄配子体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后期Ⅱ出现不均等分裂和多级分裂;在花粉粒的发育过程中,部分小孢子内含物较少,有的花粉粒一直处于单核阶段,有的小孢子在单核后期、双核期发生核、质解体,使花粉粒不能进入雄配子体发育阶段,从而导致大部分花粉败育.而雌配子体发育正常,开花前雌配子体发育为7细胞胚囊.  相似文献   

11.
不同水分处理对蝴蝶兰开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龙(Phalaenopsis Red Dragon)、火鸟(Phalaenopsis Sogo Beach)2个蝴蝶兰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水分处理对蝴蝶兰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浇水量为150 m L/盆时对红龙抽花梗的效果最好,整齐度最高,而随着浇水量增加,花梗平均长度有递减趋势;浇水量为100 m L/盆时的开花持续时间最长,达到135 d。火鸟抽梗整齐度最高的是浇水量为200 m L/盆的处理,且它的开花持续时间最长,达到170 d。火鸟双花梗率随浇水量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而花梗1和花梗2的平均长度则随浇水量增加而呈递减趋势。另外,红龙和火鸟花径的大小、花朵的间距都随浇水量增加而减小,而火鸟的花径宽度、花朵间距都较红龙小。  相似文献   

12.
赤霉素对凯特芒果开花特性调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不同起始时间喷施不同浓度赤霉素(Gibberellin,GA)溶液对抑制芒果品种凯特(Mangiferaindica L.cv.Keitt)成花和推迟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花芽分化期前喷高浓度赤霉素溶液能促使凯特芒果成花率降低,且成花率随喷施赤霉素起始时间的提前而逐渐降低,以2009年11月2日喷施GA3250、200 mg/kg的成花率最低,分别是17.95%、3.69%;在花芽分化期前喷赤霉素溶液能有效推迟凯特芒果的花期,但会降低成花率、结果枝率和穗果数,缩短花期,在2009年11月2日喷施GA3 25 mg/kg溶液推迟凯特芒果开花的效果较佳,与对照相比,始花期推迟15.53 d,盛花期推迟17.04 d,末花期推迟15.64d,成花率、结果枝率、穂果数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为促成春兰在春节期间开花,以春兰盆花为材料,对其进行温度和外源赤霉素(GA3)处理,分析处理对春兰开花率、形态指标与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兰植株只有在接受适宜时长的低温春化后才能提前开花,低于5℃的有效低温时数以105~350 h为宜,过短过长均不利于其成花。促进花期提前、提高观赏性的最佳温度处理组合是对春兰先进行30 d自然低温处理,再置于17~20℃的玻璃温室培养30 d,春节前15 d开花率可达到78.57%,花葶高度达到12.64 cm。赤霉素促开花效果总体不如温度处理,促进春兰开花最佳赤霉素质量浓度为60~90 mg·L-1,对低温处理的春兰喷施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可以放大低温处理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开花率。此外,生理指标测定发现,叶片中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与开花率有一定联系,随着开花率的升高,叶片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筛选出的经济便捷的促成栽培方案对丰富春节年宵花市场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同时也为春兰花期调控研究和春兰的规模化和工厂化生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复合激素促进仙客来和龙爪菊开花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使用含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生长素的复合激素处理仙客来、龙爪菊,可促进花芽发育、提高开花率、调节花期。喷施GA150mg/L+NAA20mg/L+V10mg/L能显著提高仙客来花朵数量及整齐度;GA40mg/L+6-BA10mg/L+V5mg/L能促进龙爪菊花瓣、花径增长及整体开放形态改善,延长花期10d左右。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赤霉素对瓜叶菊生长和开花的影响,采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3,浓度设为0,50,100,150,200mg·L-1)叶面喷施瓜叶菊营养生长期和现蕾期的植株,并测定与生长发育相关的形态和生理指标的变化,其结果表明:(1)和对照相比,处理植株的株高、花柄长都有明显的增长,叶绿素的含量随着赤霉素的浓度增高而降低;(2)和对照相比,经过外源赤霉素处理后的植株开花时期有所提前,花期也有所延长,开花数量也有所增加,其中100mg·L-1和150mg·L-1赤霉素处理的植株比其他处理植株开花更早,花期更长,花数也更多,而且整体观赏效果较为理想;(3)在开花中后期A、C3组材料经赤霉素处理后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花中花"的现象(比例高的可达35.71%),而且在原来花序轴中新出现的花都是高度重瓣花,B组材料只有200mg·L-1处理的植株出现了1.56%的这种现象。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赤霉素处理对白菜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赤霉素促进白菜开花.测定植株叶片相关物质的含量,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升高,总C/N升高.在激素方面,赤霉素处理不仅提高了植物体内GA的含量,而且也使IAA的含量升高,而ABA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比较3种激素的比值,GA/ABA、GA/IAA和IAA/ABA值均升高.  相似文献   

17.
设3个温度处理和1个常温对照,观察不同温度处理对银拖墨兰开花时间和开花数、叶片生长、花箭大小和叶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细胞膜透性、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3、25、27℃处理对银拖墨兰的生长和发育都有促进作用,温度对花芽分化后的银拖墨兰发育开花影响明显,在一定光照条件,随温度的升高银拖墨兰的营养生长、花芽发育、生理活动相应地加快,同时开花期提前、观赏期延长、花箭粗壮。3个温度处理的生长发育情况均优于对照,开花时间比对照分别提前了12、15、9 d,开花持续天数分别比对照多了2、4、2 d;其中效果最好的是25℃。  相似文献   

18.
不同浓度药剂处理对连翘切枝催花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少平  冯富真  黄镶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4):3362-3362,3370
采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硫酸铝、柠檬酸对连翘枝条进行处理。结果表明,赤霉素、硫酸铝、柠檬酸在浓度为3%的蔗糖溶液配合下能显著提高连翘的开花率,提早开花。其中,赤霉素150mg/L、柠檬酸600mg/L、硫酸铝250 mg/L处理最为显著,能显著提高开花率,并且开花日期可提早70d。  相似文献   

19.
巨峰葡萄(Vitis labruscana Kyoho)闭花受精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葡萄闭花受精机理,利用石蜡切片观察了巨峰葡萄雌雄配子体发育的相关性、花粉萌发、人工授粉结实等,结果表明:雌配子体开始发育略晚于雄配子体,雌雄配子体分别在开花前4~5和2~3日完成结构发育。花粉在开花前5日已有少量萌发,开花前3日到开花日花粉萌发率和花前人工援粉率分别为14.8%和22.7%,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开花前2、3日进行人工授粉雌蕊坐果率分别为3.2%和4.59%,说明雌雄配子体在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已发育成熟,为闭花受精提供了条件。利用水溶性胶人为闭花授粉条件下胚囊发育正常,并能完成受精,同时在花柱、子房和珠孔萌发的花粉管数、座果率与开花授粉条件没有差异,显示巨峰葡萄主要为花前闭花受精类型,在不适宜开花的环境条件下也可发生假闭花受精。闭花受精可能并不是导致坐果率低的主要原因,而与自身发育结构有关,同时也是为适应外界环境条件所表现的一种发育对策。  相似文献   

20.
赤霉素处理夏黑葡萄果穗对叶片光合及荧光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外源赤霉素处理葡萄果穗对邻近功能叶片光合色素、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进一步揭示外源赤霉素促进葡萄果实膨大的机制,以5年生夏黑葡萄为试验材料,利用50 mg/L的赤霉素(处理)或清水(对照)分别于盛花期和盛花后7 d对果穗进行浸蘸处理15 s,并于盛花后14 d对处理和对照葡萄功能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光合生理指标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外源赤霉素处理葡萄果穗后增加了邻近功能叶片光合色素的含量,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较对照增加了37.5%和88.8%(P0.05);外源赤霉素处理果穗后显著提高了12∶00时邻近功能叶片净光合速率(Pn)、瞬时光能利用率(LUE)、瞬时羧化效率(CE)、气孔导度(Gs)和水分利用率(WUE)值,也显著提高了15∶00时Pn和WUE值。说明赤霉素处理能促使果穗和其邻近功能叶片之间形成较完美的库-源供求关系,导致功能叶片光合作用加强,向作为"库"端的葡萄果实供应更多的碳水化合物,促进葡萄果实的膨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