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对枸杞生长期耗水量和水分需求关键期、适宜的灌溉方式、灌溉量和灌水次数进行阐述;并分析、总结施用有机肥和叶面肥、土壤状况对枸杞生长产生的影响,依据氮磷钾累积规律和适宜投入量及比例,为枸杞水肥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开展黑果枸杞不同种源在阿拉善左旗的区域优选和适宜灌溉量优化。选择甘肃民勤、新疆库尔勒、内蒙古额济纳旗和青海诺木洪共4个种源区的黑果枸杞一年生幼苗,通过生长期不同灌溉水量的田间控制试验,对比分析了各试验小区生长季土壤含水量、生长季末幼苗存活率及株高、地径和新梢长度等生长指标。结果表明:新疆库尔勒种源区的黑果枸杞在阿拉善左旗的表现优良,可作为大田栽培推广的种源;不同种源区的黑果枸杞,在生长最优目标下的适宜灌溉制度为生长季每隔20d灌溉1次,连续灌溉5次,每次灌水量为870m3·hm~(-2)。  相似文献   

3.
利用以格尔木市1981~2015年气象站逐日气温、降水资料、积温(0、3、5、10℃)等数据。格尔木市气象台站气候资料与经度、纬度、海拔建立回归模型,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实现了格尔木市枸杞的精细化气候区划。结果显示:格尔木盆区枸杞平均生育期大约在142-172d左右;考虑枸杞自身的发育期水份利用的特性,格尔木属于灌溉农业,蒸发量是降水量的53倍,故自然降水对枸杞发育期影响不大。在具有灌溉条件的乌图美仁乡、小灶火、河西农场大格勒乡一带是枸杞种植最为适宜的区域,是格尔木地区枸杞种植的主要区域,而格尔木地区西北部是南陵丘自然区、甘森、涩北气田,虽气候条件适宜种植枸杞,因自然资源开发等原因,枸杞种植较少。  相似文献   

4.
瓜州县枸杞发育期监测及其相关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瓜州县枸杞发育期及其相关气象条件进行分析,得出瓜州县枸杞主要生长生育阶段在4月下旬至11月上旬,全生育期约200 d;整个生长发育阶段光热条件适宜,加上适量的水分灌溉即可获得枸杞的高产优质。气象部门应加强枸杞产业气象服务工作,降低气象灾害及病虫害对枸杞生长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5.
[方法]利用柴达木盆地及周边22个气象站气象资料和1∶50万地理信息资料,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法建立了柴达木盆地枸杞种植气候区划因子与地理信息的回归模型,利用GIS技术平台插值运算实现了气象资料的空间连续性分布;通过对适宜枸杞种植气象因子分析,确定了枸杞种植气候区划指标阈值;运用GIS技术对柴达木枸杞种植气候资源进行区划。[结果]柴达木盆地枸杞种植区划分为最适宜、适宜、可种植、不可种植4个区,该盆地31.4%的地区适宜种植枸杞,包括都兰西北部,格尔木中北部的大格勒乡、郭勒木德和乌图美仁乡,还有茫崖东北和冷湖南缘少部分地区;在适宜区有灌溉条件的地方,扩大枸杞种植面积;在可种植区可适当种植枸杞,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但不可盲目扩大种植面积。柴达木盆地南面、北面和西北面属高海拔山脉区,水资源缺少,不适宜种植枸杞。[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科学地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合理布局枸杞种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格尔木地区适宜枸杞种植的气象条件及其栽培技术要点。[方法]以宁杞1号为试验品种,根据格尔木市农业科学研究所2010~2011年对科技示范户种植园的观测资料以及对应的气象资料,对该地区枸杞种植的气象条件和自然环境条件进行对比分析,得出适宜种植枸杞的气象条件和范围,并根据适宜性分析制定相应的栽培技术要点。[结果]格尔木地区枸杞全生育期日照时数为1467.6 h,日照百分率69%,光能资源丰富,可满足枸杞生长发育需要。自然降水不能满足枸杞生长对水分的要求,应采用灌溉方式解决补给矛盾。枸杞整形修剪是提高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春季修剪注意留好夏果枝,盛果期注意结果与生长的平衡。[结论]该研究可为格尔木地区枸杞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不同灌溉方式对宁夏枸杞果实主要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大水漫灌、不灌水和隔沟交替灌溉3种灌溉方式对宁夏枸杞进行灌水处理,对枸杞果实百粒鲜重,主要药效成分枸杞多糖、枸杞总糖、甜菜碱、β-胡萝卜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与大水漫灌相比,采用隔沟交替灌溉在灌水量减少的前提下,宁夏枸杞果实百粒鲜重与漫灌相比差异不显著;而不灌水条件下,果实百粒重明显降低,仅为漫灌条件下的51%.不同灌水条件下,枸杞果实主要有效成分方面有一定差异,表现为枸杞多糖以大水漫灌和隔沟交替灌溉条件下的枸杞果实为高,而不灌水条件下的含量最低,仅为3.98%;枸杞总糖的变化趋势与多糖相似,但隔沟交替灌溉条件下的枸杞总糖明显高于大水漫灌条件下的,说明适度的水分亏缺可以提高果实糖分的积累;甜菜碱含量以不灌水条件下的最高,其次为隔沟交替灌溉,含量最低的为大水漫灌;β-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基本与枸杞多糖的变化趋势一致.总体来看,实行隔沟交替灌溉在节约水资源的同时,还可以提高枸杞果实的产量和品质,是一种经济高效的灌水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科学、高效的柴达木枸杞施肥、灌水模式。[研究]以3年生红枸杞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水肥组合对柴达木地区枸杞产量的影响。[结果]灌水量对枸杞产量的影响大于施肥量,但是过多的施肥量和灌溉量并不利于枸杞产量的增加,中肥(607.50 kg/hm~2)和中水灌溉施肥(5 010.00 m~3/hm~2)组合为该试验水肥调控的最佳组合,可取得较高的枸杞产量。[结论]为柴达木地区枸杞高产栽培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非称重式蒸渗仪,研究不同灌水量对枸杞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品质的影响,为干旱区枸杞节水灌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5年生宁杞1号枸杞为研究对象,开展不同灌水量灌溉试验,试验共设4个处理,以习惯灌水量为对照,其他处理灌水量为对照的2/3、1/2、1/4, 分别记为 L1、L2、L3、L4,重复3次。分析灌水量对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品质的影响。【结果】增加灌水量,枸杞各生长阶段的耗水量增加,各处理不同生长阶段的耗水量均以对照最大;灌水量对枸杞果形指数和枸杞总黄酮含量的影响不显著;随着灌水量的减少,枸杞受水分胁迫的程度加剧,果实横径、枸杞总黄酮含量和枸杞多糖含量呈下降的趋势,蒸腾蒸发量逐渐降低,产量显著减少;与对照相比,各处理间差异显著,各处理均表现为减产,降幅依次为11.31%(L2)、43.07%(L3)、45.69%(L4)。【结论】在生产中,453.30 m3/667 m2的灌水量为枸杞适宜的灌水量。  相似文献   

10.
郑国琦  杨爱琴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5):1923-1923,1931
针对宁夏引黄灌区黄河引水量逐年降低和宁夏枸杞在宁夏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结合宁夏枸杞抗旱抗盐生理基础和当前先进的作物节水灌溉原理和方法,提出开展控制性交替灌溉节水栽培技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对于改变当前宁夏引黄灌区水资源紧张、农业灌溉水分利用效率低的现状以及加速宁夏枸杞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前甘肃省内灌区多采用渠灌、管灌、滴灌和微喷等多种节水灌溉方式,考虑到灌区水源条件、地形坡度、作物生长期、风速、蒸发量、土壤的渗透性和保水性、土壤含盐量、作物品种、群众管理水平等影响因子,灌区需采用适宜的田间节灌模式,古浪县黄花滩田间配套工程项目区土地为新开垦土地,地形平缓,区域适宜灌溉种植经济林、饲草、山药、枸杞等作物,该工程已实施运行,效果良好,本文以该工程1#地块小管出流为设计实例,对其他地区小管出流设计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南部干旱地区采取不同的灌溉方式进行枸杞栽培试验比较,结果表明:根际灌溉处理的枸杞七寸枝长最短,着果距短,花果量大,但鲜重、干重均较灌水量大的沟灌、大水漫灌处理减少;从节水效果来看,还是比较成功的,根际灌溉枸杞每年耗水198 m3/hm2,可获得枸杞产量4 057.5 kg/hm2。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不同灌溉条件下枸杞叶片光合特性,设置5种不同的灌溉模式,研究不同灌溉措施对枸杞老眼枝果实成熟期(6月18日)、夏果成熟期(7月15日)、秋梢开花期(9月3日)、秋果成熟期(10月10日)的叶片光合参数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夏季温度相对较高,枸杞的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较大,秋季温度逐渐下降,枸杞的胞间CO...  相似文献   

14.
不同灌溉量对枸杞夏果形成期光合日变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宁县小盐池滩玺赞枸杞庄园,研究了宁杞7号枸杞在不同灌溉量下枸杞在夏果形成期时的光合日变化特性。结果表明,在枸杞夏果形成期,不同灌溉量处理下宁杞7号的净光合速率呈双峰型,峰值出现在11:30、16:00时前后,出现了光合午休现象。枸杞受到水分胁迫之后,光合有效辐射较低,光合作用有所减弱。枸杞蒸腾速率和净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较为一致,而叶片胞间CO2浓度与净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相反,呈先降后升再降,最后有所上升的趋势。随着灌溉量的减少,枸杞的蒸腾速率降低,胞间CO2浓度增高。  相似文献   

15.
利用柴达木盆地11个气象站点1991—2018年气象要素和枸杞(Lycium barbarum)发育期观测资料,建立柴达木盆地枸杞种植气候适宜度模型,计算柴达木盆地各地近28年来枸杞气候适宜度,建立枸杞气候适宜度评价指标,并基于GIS对柴达木盆地枸杞种植适宜性进行区划。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枸杞种植的气候适宜区分布在海拔相对较低的地区,包括德令哈中南部、都兰县西北部、格尔木及茫崖中北部等地区;较适宜区分布在大柴旦西北部及适宜区周边等地区;不适宜种植区分布在德令哈北部、天峻、乌兰东部及盆地海拔较高的周边等地区。研究结果可为开展柴达木盆地枸杞特色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合理利用气候资源,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6.
枸杞气象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枸杞高产优质的气候形成机理、适宜气候区划、病虫害与气象及枸杞干热风、枸杞病虫害气象等几个方面概述了近年来在枸杞气象方面的研究动态.涉及枸杞生长发育、产量形成、品质形成与气象条件的关系、适宜气候区划、4种枸杞虫害(枸杞木虱、枸杞瘿螨、枸杞蚜虫和枸杞红瘿蚊)、3种病害(枸杞根腐病、流胶病和炭疽病)和枸杞干热风指标与预报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动态.通过分析目前的研究成果,可明确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从枸杞高产优质的气候形成机理、适宜气候区划、病虫害与气象及枸杞干热风、枸杞病虫害气象等几个方面概述了近年来在枸杞气象方面的研究动态。涉及枸杞生长发育、产量形成、品质形成与气象条件的关系、适宜气候区划、4种枸杞虫害(枸杞木虱、枸杞瘿螨、构杞蚜虫和枸杞红瘿蚊)、3种病害(枸杞根腐病、流胶病和炭疽病)和枸杞干热风指标与预报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动态。通过分析目前的研究成果,可明确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枸杞生长的气候条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比较气温、日照、降水等对枸杞的生长产生影响的主要气象因素,分析了甘肃酒泉瓜州县种植枸杞的气候条件。从枸杞适宜气候区域划分、优质高产的气候形成条件、病虫害与气象条件等几个方面阐述了近几年来在枸杞生长气候条件方面的研究动态。共牵涉到枸杞的成长、品质形成、产量形成与气候条件的之间的关系、适宜气候区域划分、枸杞病虫害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为了筛选适合榆林栽培黑枸杞适宜的施肥量。分析了施肥方式和施用量以及灌溉对植株高度和基径粗度、鲜果产量和出干率、水分利用效率和肥料偏生产力的影响。在榆林,单纯灌溉可以促进黑枸杞的高生长,但不能提高基径粗生长和果实产量。不同阶段施用不同类型肥料的组合施肥方式肥料偏生产力高于单一施用平衡肥的传统施肥方式。黑枸杞栽培适宜灌溉与组合施肥相结合,总施肥量为180 kg/hm~2,其中开花前期施高磷肥(N∶P2O5∶K2O=16%∶40%∶10%)、幼果期施平衡肥(N∶P2O5∶K2O=15%∶15%∶15%)、果实膨大期施高钾肥(N∶P2O5∶K2O=6%∶13%∶31%),每次60 kg/hm~2。该处理与灌水但不施肥相比,地径、株高、鲜果产量、出干率、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24.37%、22.89%、51.92%、15.47%、75.89%,同时还具有培肥或保持地力作用,季后0~20 cm表层土壤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土壤灌溉水平对青海诺木洪黑果枸杞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方法]以引进的3年生青海诺木洪黑果枸杞新生枝条为试材,采用不同水平的水分控制试验,测定其叶片光合参数及果实产量。[结果]不同灌水量对黑果枸杞光合气体交换参数有显著影响,随着灌水量的减少,黑果枸杞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均呈先增加后减弱的趋势;不同灌水条件下黑果枸杞叶绿素含量较对照均有上升,且处理间差异显著;水分利用率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少,以灌溉量3 000 m~3/hm~2处理最优,为24.43 g/kg;产量以灌溉量4 500 m~3/hm~2处理最优,为2 175 kg/hm~2,但与灌溉量3 000 m~3/hm~2处理差异不显著。[结论]根据不同灌水处理下经济效益和土壤水分的可持续利用原则,采用滴灌条件下,灌溉定额以3 000 m3/hm~2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