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养猪》2015,(6)
在广东、江西、湖北、云南等4省份33个猪场共采集了907份猪粪便样本,用建明工业(珠海)有限公司研制的产气荚膜梭菌快速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同时检测了使用克洛生前后母猪粪便中产气荚膜梭菌含量变化。根据检测结果可以看出,猪场在母猪和哺乳仔猪阶段产气荚膜梭菌感染严重,广东、江西、湖北3省母猪感染比例在75%以上,哺乳仔猪达到80%;云南稍微轻微一些,母猪感染比例也达到62%,哺乳仔猪达到86%。动物试验表明,在怀孕母猪阶段使用克洛生后,产气荚膜梭菌感染比例由85%下降为15%,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从华北、西北和西南3 个地区11 个牧场采集了351 头各阶段牛的粪便样品,采用生化快速检测法调查了产气荚膜梭菌的感染情况。同时,对11 头犊牛使用克洛生TM-R前后产气荚膜梭菌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牧场产气荚膜梭菌污染情况严重,尤其是在犊牛和泌乳牛阶段,重度感染率分别为49.35%和36.64%,综合感染率分别为79.22%和64.12%。其他阶段牛也均有不同程度的感染。使用克洛生TM-R后,产气荚膜梭菌感染率明显下降,表明克洛生TM-R在控制梭菌类疾病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3.
(一)病因 1.饲养管理因素.(1)仔猪舍的温度抵于28~32℃,粪便、尿液、垫草等没有及时清扫,湿度比较大,适合于C型产气荚膜梭菌的繁殖.(2)粪便中的C型产气荚膜梭菌污染母猪的乳房、饮水、用具等,当仔猪哺乳时经消化道感染.  相似文献   

4.
产气荚膜梭菌又称魏氏梭菌、产气荚膜杆菌,在自然界分布极广,可见于土壤、污水、饲料、食物、粪便以及人畜的肠道等中。该菌为条件性致病菌,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多种严重疾病。鸡的坏死性肠炎以及仔猪红痢都是由产气荚膜梭菌感染所引起的严重的肠道疾病。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制仔猪大肠杆菌病、C型产气荚膜梭菌病二联灭活疫苗,将大肠埃希菌C83549(K88)、C83644(K99)、C83710(987P)菌株和C型产气荚膜梭菌C59-2菌株分别接种适宜培养基,提取大肠埃希菌纤毛和C型产气荚膜梭菌外毒素,灭活和脱毒后加入冻干保护剂,冷冻干燥制成冻干灭活疫苗。该疫苗性状为类白色海绵状疏松团块,无菌检验合格,疫苗对仔猪和怀孕母猪安全,怀孕母猪免疫该疫苗后所产仔猪对大肠埃希菌和C型产气荚膜梭菌的攻毒保护率均在80%以上。临床应用结果表明,该疫苗能明显提高免疫母猪的窝平仔猪成活数。  相似文献   

6.
多重PCR方法快速检测粪样中产气荚膜梭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了多重聚合酶链反应 (multiplexPCR)检测产气荚膜梭菌的α_毒素和肠毒素 (enterotoxin)基因。该方法可以检测猪粪便样品或小肠内容物中肠毒性产气荚膜梭菌。首先猪粪便样品经前处理后 ,接种选择性培养基 ,再挑取单个菌落溶于超纯水中 ,煮沸提抽 ,制备样品DNA ,进行PCR检测。从实验中我们成功的扩增出 32 4bp的α毒素基因片段和 2 33bp的肠毒素基因片段。以人工污染样品 10倍系例稀释后进行检测 ,该方法的检测灵敏度达到 1.0× 10 4 CFU/g并对 5 8份猪粪便样品检测 ,获得 5 3株产气荚膜梭菌 ,分离率为 91%,其中 4株为带有肠毒素的产气荚膜杆菌 ,占整个分离菌株的 7.5 %。因此多重PCR方法在检测粪样中的产气荚膜梭菌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方法并可以快速检出肠毒素 ,从而避免了使用动物作定型试验。  相似文献   

7.
产气荚膜梭菌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原菌,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多种严重疾病。为了调查不同动物A型产气荚膜梭菌流行情况及α毒素基因同源性,本试验从不同地区共采集病料307份,其中鸡133份(包括肉鸡112份、蛋鸡21份)、鸭65份、犬31份、猪14份、兔子20份、小鼠9份、牛粪便18份、鸵鸟粪便17份。取肠道内容物和粪便进行产气荚膜梭菌分离鉴定和毒素基因分型,并检测cpe、β2毒素基因携带率;从不同地区、不同动物源A型产气荚膜梭菌分离株挑选18株进行α毒素基因扩增,将所得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显示,307份样品中68份(22.1%)呈产气荚膜梭菌阳性,不同动物源产气荚膜梭菌阳性率介于5.9%~44.4%;68株产气荚膜梭菌分离株α毒素基因阳性率为100%,所有分离株毒素基因分型均为A型,未检测到cpe毒素基因,β2毒素基因总阳性率为63.2%;分离株与NCBI参考菌株α毒素基因相似性介于97.8%~100%。结果表明,不同动物α毒素具有很高的同源性,本调查为研发A型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通用疫苗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饲料中添加乳酸菌素对母猪及哺乳仔猪的影响,试验选择健康状况良好、预产期相近、胎次相近(3~6胎)的20头母猪,按完全随机设计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试验期54 d。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基础日粮+0.25 g/kg的乳酸菌素。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母猪在重胎期及哺乳期的采食量均较高(P>0.05);试验组母猪的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窝产健仔数、初生总窝重、健仔重及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含量有所增加(P>0.05);母猪日粮中添加0.25 g/kg的乳酸菌素不影响母猪粪便中的微生物(乳酸菌、大肠杆菌及产气荚膜梭菌)、断奶后的发情情况及哺乳仔猪粪便中的免疫球蛋白含量。因此,哺乳母猪料中添加0.25 g/kg乳酸菌素可提高重胎期和哺乳期母猪的采食量,改善母猪的产仔情况,提高母猪乳汁中的免疫球蛋白A(IgA)与免疫球蛋白G(IgG)的含量,降低仔猪的死胎率、弱仔率及腹泻率。综上,哺乳母猪料中添加0.25 g/kg乳酸菌素可改善母猪的繁殖性能,提高哺乳仔猪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9.
C型产气荚膜梭菌感染哺乳仔猪暴发坏死性肠炎渡边一夫etal1前言猪由C型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PerfringensC型)所致的坏死性肠炎,是哺乳仔猪,尤其是新生猪发生血便,取急性经过而死亡的疾病。我国自1972年新泻县报道此病发生以来...  相似文献   

10.
山羊梭菌类疾病主要包括C型产气荚膜梭菌(羊猝狙)、D型产气荚膜梭菌(羊肠毒血症)、B型产气荚膜梭菌(羔羊痢疾)和B型诺维氏梭菌(羊黑疫),对养羊业生产危害较为严重。这几种病原菌在羊舍普遍存在,如在粪便、尿液及污水中大量存在,特别是老养羊场(舍),卫生条件差、管理不到位,暴发该类疫病的机会更大,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探究厚朴提取物对产气荚膜梭菌感染肉鸡生长性能、肠道组织形态和屏障功能的影响。将264只1日龄肉仔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1只。试验期为23 d。对照组和产气荚膜梭菌感染组饲喂基础饲粮,厚朴提取物组和厚朴提取物+产气荚膜梭菌感染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400 mg/kg厚朴提取物。于18~23日龄产气荚膜梭菌感染组和厚朴提取物+产气荚膜梭菌感染组口服接种A型产气荚膜梭菌悬浮液1 mL(1×108cfu/mL,每天1次),对照组和厚朴提取物组肉鸡灌服等量的灭菌培养基。结果显示:产气荚膜梭菌感染造成肉鸡小肠黏膜损伤,提高了23日龄回肠损伤评分(P<0.05)和血清二胺氧化酶活力,并降低了十二指肠绒隐比(P<0.05)及肉鸡空肠sIgA含量(P<0.05);而日粮中添加厚朴提取物有降低1~17日龄肉鸡平均日采食量的趋势(P=0.05),降低了23日龄肉鸡空肠绒毛高度(P<0.05),提高了肉鸡空肠sIgA含量(P<0.05);产气荚膜梭菌感染下调了空肠occludin、claudin-2及回肠mucin5ac、occludi...  相似文献   

12.
为了确定宜春市肉牛犊牛腹泻的发病原因,试验采用牛腹泻五联病原体快速诊断试剂盒初步检验9头腹泻犊牛的粪便样品,对试剂盒检测为阳性的样品进行细菌的分离、纯化、生化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使用牛腹泻五联病原体快速诊断试剂盒检测到有7份产气荚膜梭菌为阳性,2份大肠杆菌为阳性;细菌分离培养、生化鉴定结果符合产气荚膜梭菌的特性;青霉素、呋喃唑酮、多西环素和苯唑西林等药物能够明显抑制分离菌的生长。说明产气荚膜梭菌感染是引起犊牛腹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试验旨在对宁夏一绵羊场疑似大肠杆菌与A型产气荚膜梭菌混合感染的死亡病例进行确诊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方案。采用产气荚膜梭菌显色培养基及伊红美蓝固体培养基进行病原分离培养,对分离菌株进行16S rRNA基因序列PCR检测,依据16S rRNA序列构建分离株分子进化树;之后对大肠杆菌分离株毒素因子进行PCR检测,对产气荚膜梭菌分离株进行毒素分型鉴定。结果显示,分离株PCR检测获得了16S rRNA特异性条带;分子进化树结果显示,大肠杆菌分离菌株NXDC001与大肠杆菌在同一分支,产气荚膜梭菌分离菌株NXSJ001与产气荚膜梭菌在同一分支。大肠杆菌分离株检测出毒素因子HPI (irp2)及LEE (eae);产气荚膜梭菌分离株携带毒素因子cpa,证明分离株为A型产气荚膜梭菌。研究表明,试验成功分离鉴定大肠杆菌及A型产气荚膜梭菌各一株,证明病死羊为大肠杆菌及A型产气荚膜梭菌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4.
克洛生誖中所富含的PB6活性菌株是一种从健康鸡肠道中分离出来的枯草芽孢杆菌,它能通过分泌多种细菌素来抑制产气荚膜梭菌的生长,其抑菌能力与市面上常见的其它6种枯草芽孢杆菌微生态制剂及恩拉霉素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即克洛生对产气荚膜梭菌抑菌圈的直径均显著大于其它微生态制剂及恩拉霉素。  相似文献   

15.
用实验室制备的仔猪产气荚膜梭菌肠毒血症A型疫苗、C型疫苗和AC型二价疫苗各3批,分别免疫接种初产或无特异性中和抗体的经产怀孕后期妊娠母猪36头.免疫母猪所产仔猪在其采食初乳后,分别攻击致死量的产气英膜梭菌毒素.试验结果表明,3种疫苗对免疫母猪所产仔猪的保护率分别为100%、100%和96.63%.疫苗保存期试验表明,疫苗在2~8℃条件下保存3年,其效力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6.
【目的】2023年4月至2023年5月,西藏拉萨市多地出现牦牛严重腹泻、便血甚至死亡的现象。试验旨在确定牦牛腹泻的病原菌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以期为该地区牦牛腹泻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集新鲜牦牛腹泻粪便样品进行厌氧培养,通过培养特性及染色镜检进行初步鉴定;对可疑阳性菌株进行生化特性、多重PCR毒素基因分型及cpe、netB、cpb2毒素鉴定,并进行cpa、cpb2、16S rRNA基因的遗传进化分析、部分分离株生长曲线测定及动物致病性试验;采用K-B法测定分离株的体外药物敏感性,统计不同分离株的多重耐药结果。【结果】从样品中分离纯化得到8株分离菌,在厌氧培养基中生长旺盛,在TSC培养基、5%脱纤维绵羊血平板、卵黄琼脂培养基上均呈现与产气荚膜梭菌相似的典型菌落,革兰染色为紫色大杆菌,初步判定为产气荚膜梭菌,命名为XZ-1~XZ-8。分离株生化检测结果与产气荚膜梭菌相符;分离株均携带cpa和cpb2基因,为A型产气荚膜梭菌;16S rRNA基因分析结果显示,8株分离株与产气荚膜梭菌参考株的相似性为97.3%~100%,在系统进化树中处于同一分支,而与屎肠球菌、大肠杆菌参考株处于不同分支...  相似文献   

17.
探索了产气荚膜梭菌在营养琼脂、甘露醇卵黄琼脂和血琼脂平板上的菌落形态和培养特点,优化了产气荚膜梭菌的分离方法,并对分离菌株进行生化鉴定;在此基础上对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和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麋鹿自然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粪样中的产气荚膜梭菌在营养琼脂上生长呈半透明边缘不整的白色菌落,接种甘露醇卵黄琼脂和血琼脂平板,分别出现伴有卵磷脂酶乳光浑浊带的粉红色火山口状菌落和伴有双溶血环的灰绿色勋章样菌落。生化试验结果确认这些分离株均为产气荚膜梭菌。对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和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麋鹿粪样检测发现,阳性率分别为13.04%(3/23)和19.51%(8/41)。说明本研究建立的麋鹿产气荚膜梭菌分离鉴定方法简便快速,确实可行;麋鹿产气荚膜梭菌自然感染率较高,应加强麋鹿产气荚膜梭菌病的防控。  相似文献   

18.
<正>1病原鸡坏死性肠炎是由产气荚膜梭菌(A型或C型)引起的一种急性非接触性传染病。产气荚膜梭菌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细菌,在土壤、饲料、粪便及人和动物的肠道中都可以检测到。正常鸡的嗉囊、小肠和盲肠中也存在该菌,但并不会引起发病。当鸡受到外界不良刺激或因疾病等原因导致免疫力下降时,肠道菌群遭到破坏,肠道中的产气荚膜梭菌可大量繁殖,导致坏死性肠炎发生。  相似文献   

19.
犬产气荚膜梭菌的分离和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12头疑似产气荚膜梭菌感染的猝死警犬中分离获得了18株病原菌,经生化试验及毒素中和试验,确定为A型和C型产气荚膜梭菌。参考GenBank中登录的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针对产气荚膜梭菌α、β、ε、ι、CPE和β2共6对分型毒素基因的引物,对以前昆明地区分离的1株产气荚膜梭菌进行了PCR扩增,结果扩增出了与预期大小相同的6个基因片段,分别为233、196、324、446、567和665 bp。建立的PCR方法能同时用于产气荚膜梭菌鉴定和毒素分型,较细菌毒素检测方法快速,与细菌分离鉴定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20.
建立快速检测产气荚膜梭菌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方法。针对GenBank发布的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基因序列,应用Primer explorer V5软件在线设计了LAMP引物。通过对扩增条件包括反应时间、反应温度、Mg~(2+)浓度、dNTPs浓度、内外引物浓度比、Bst DNA聚合酶浓度进行优化,建立了产气荚膜梭菌LAMP检测方法。特异性试验显示除产气荚膜梭菌外其他细菌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灵敏度试验显示LAMP方法对该菌DNA最低检测量为10 ng/L,菌液的最低检出量为3.7×10~1 CFU/mL,分别是PCR方法的100倍和10倍。用建立的LAMP方法对牛粪便、饲料和饮水共计102份样品进行检测,产气荚膜梭菌阳性率为19.61%(20/102),与PCR检测及细菌分离鉴定结果一致,且样品增菌时间缩短2~4 h。本试验成功建立了快速、灵敏、特异、操作简便和结果可视的产气荚膜梭菌的LAMP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