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棉花蕾铃脱落是生产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蕾铃脱落的原因比较复杂,且多由于综合因素所引起,一般年份大田蕾铃脱落为60%~70%,特殊情况下可高达90%,因此有效的增蕾保铃和减少脱落,对提高亩铃数,增加产量有着重要的意义。1脱落原因1.1生理脱落1.1.1正常生理脱落。蕾铃脱落是棉花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2.
花铃期和蕾铃期是棉花生长发育最需要营养的阶段,现针对棉花管理中常忽略的几个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措施,以提高棉花产量。1蕾铃脱落棉花花铃盛期是决定产量的关键时期,但此期正处于高温高湿的雨季,且气候变化不稳定,易造成棉花蕾铃脱落和烂铃。  相似文献   

3.
《农家致富》2006,(8):30-30
棉花是一种中等需硼、耐硼较强的作物,正常结铃的棉花全株硼含量20~30毫克/千克。在缺硼条件下.花冠缩短,花药和花丝萎缩,花粉畸形、活力下降,棉花会增加蕾铃脱落。影响根尖和生长点分生组织细胞分裂。使根量减少,侧芽丛生,形成多头,造成“蕾而不花”。棉花缺硼症状:  相似文献   

4.
《农家致富》2005,(6):28-28
棉花是一种中等需硼、耐硼较强的作物,正常结铃的棉花全株硼含量20~30毫克/千克:在缺硼条件下,花冠缩短,花药和花丝萎缩,花粉畸形、活力下降,如棉花会增加蕾铃脱落,影响根尖和生长点分生组织细胞的分裂,使根量减少,侧芽丛生,形成多头,造成“蕾而不花”。  相似文献   

5.
棉花蕾铃脱落的原因及防止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蕾铃脱落是棉花生长发育中正常的生理现象。棉花一生形成的蕾铃较多,一般60%左右脱落,其中落铃多于落蕾。落蕾以现蕾后10~15天的蕾较多,落铃以开花后3~7天的幼铃特别是3~5天的幼铃最多,8天以后的棉株很少脱落。有些田块蕾铃脱落达到70%以上,甚至超过80%,严重影响了棉花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为验证速乐硼叶面肥在棉花上的增产效果,我团连续3年做了不同处理的小区和大田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速乐硼对棉花具有减少蕾铃脱落、提高坐铃率、增加产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农家致富》2006,(8):30-30
据调查.江苏广大棉区普遍缺硼。严重影响棉花的产量和质量。而选择优质的硼肥.是降低成本.增加收入的关键。这里.我们向广大棉农推荐由美国硼砂集团生产的速乐硼、持力硼。速乐硼、持力硼纯硼含量高.施用后易被棉花根茎叶吸收。减少蕾铃脱落.增加单株成铃数,改善品质,减轻棉花“只结蕾不开花、不结桃”的现象。同时使用速乐硼、持力硼后。棉花早熟不早衰.蕾前花增加,单铃重、衣分和纤维长度提高.从而提高棉花等级。其使用方法:单独移栽前,土壤基施持力硼,每亩用量200克。  相似文献   

8.
棉花用科宝为啥效果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影响棉花产量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答:影响棉花产量的主要因素有四个,分别是种植密度、气候、单株成铃数、铃重和衣分。其中,单株成铃数是决定棉花产量高低的最重要因素。盛花期是棉花蕾铃脱落的高峰期,蕾铃脱落率一般高达70%~80%。问:引起蕾铃脱落的原因有哪些?答:原因有二:一、生理脱落。由于营养供应不足和外界环境的影响导致棉株生理失调,受精不充分,引起蕾铃内促进生长的内源激素形成受阻,从而抑制生长的激素(脱落酸等)大量积累,在这部分抑制生长激素刺激下,蕾铃柄基部离层加速形成,导致蕾、铃脱落。蕾铃生理脱落一般占脱落总数的70%…  相似文献   

9.
2016年7月中旬8月中旬庆云县遭受大暴雨袭击,此期间正是玉米开花授粉、棉花花铃期,降雨量大、降雨次数频繁,造成玉米授粉不良;导致棉花大量蕾铃脱落、烂铃严重,是棉花减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蕾铃期是棉花生长发育的关键期,掌握此期蕾铃脱落的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减少其脱落,对提高产量尤其重要。定性分析了气象条件对蕾铃脱落的影响,提出增铃保铃的有效措施,为棉花优产高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正>棉花生产中常出现蕾铃大量脱落现象,对产量的影响很大。造成蕾铃脱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下面就蕾铃脱落的规律、原因及应对措施,进行一下分析,供大家参考。一、蕾铃脱落的一般规律1、蕾铃脱落的比例。在蕾铃脱落中,落蕾与落铃的比例,总的趋势是落铃率高于落蕾率,其比例约为3∶2。但棉花前期遭受病虫害、干旱、水涝时,落蕾率大于落铃率。2、蕾铃脱落的日龄。现蕾以后11-20天的脱落最多,20天以上的大蕾脱落的较少。棉铃开花  相似文献   

12.
棉花在开花授粉期间对温度极为敏感,连续高温会导致蕾、花、花粉生长发育受阻,引起蕾铃脱落,甚至不能正常开花授粉,导致棉株生理性早衰,产量下降。2015年7月以来,阿拉尔垦区棉花受持续异常高温天气的影响,造成大量蕾、花、幼桃、铃脱落,后期棉花品质下降。笔者通过跟踪田间观测调研,分析了持续异常高温天气对棉花开花授粉的影响,并提出相应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3.
硼肥是棉花生长发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肥料。棉花缺硼会造成蕾而不花,叶柄环带,顶芽生长缓慢,腋芽大量发生,蕾铃易脱落,花器官受损等不良后果,严重影响棉花产量和品质。在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充足的条件下,增施硼肥棉花增产可达15%~20%,品质同步提升。1.缺硼判断(1)土  相似文献   

14.
任志 《北京农业》2012,(28):41-42
正棉花红铃虫俗称花虫、红虫、花蛆,主要以幼虫危害棉花的蕾、花、铃和棉籽,引起蕾铃脱落,导致僵瓣、黄花,使棉花产量和品质严重下降。越冬阶段是棉红铃虫生活史中最薄弱环节,搞好越冬防治是控制棉红铃虫危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钾肥用量对棉花蕾铃脱落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张炎  李宁  胡伟  高媛  姚银坤  汤明尧 《新疆农业科学》2012,49(11):2088-2095
[目的]研究不同钾肥用量对棉花生育期蕾铃发生与脱落的动态变化、产量构成因素和品质指标的影响.[方法]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在氮肥、磷肥和微肥用量相同情况下,设4个钾肥用量处理,即0、30、60、90kg/hm2 K2O.[结果]施钾可提高棉花上部(9~12)果枝上的现蕾数或降低下部(1~4)果枝和上部(9~12)果枝的蕾铃脱落率;同时,施钾可增加棉花各个果节的现蕾数和有效铃数,降低棉花1、2果节棉花蕾铃脱落率.蕾铃总脱落率在7月2~15日出现第1次高峰,8月2~16日出现第2次高峰.施钾显著增加棉花单株铃数和皮棉产量,由棉花钾肥的效应方程,推荐K2O量为48.6 kg/hm2.施钾在一定范围内可增加棉花的长度、比强、伸长率以及可纺系数,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加棉花整齐度、马克隆值也增加.[结论]施钾显著增加了棉花现蕾数和有效结铃数,降低棉花蕾铃脱落率.现蕾数、有效铃数与施钾量呈显著的正相关,而蕾铃脱落率与施钾量达到了显著的负相关.施钾可显著提高棉花皮棉产量,改善棉纤维品质.  相似文献   

16.
提高棉花结铃率是增加单位面积棉花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对如东沿海棉区棉花蕾铃脱落规律进行研究,分析了蕾铃脱落产生的原因,并根据目前如东沿海地区的生产实际,提出了防止棉花蕾铃脱落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7.
棉铃虫,又名蛀果虫,钻心虫,是棉花蕾铃期的大害虫,棉铃虫以幼虫为害,钻入幼蕾取食形成“张口蕾”。取食花粉头形成“虫花”,取食青铃形成“烂铃”,被害蕾、花、幼铃、不久脱落,严重时全部脱落光形成‘公棉花”。造成严重减产,棉铃虫是我县棉花上最主要害虫之一。棉铃虫食性杂,除危害棉花外,还能危害蕃茄、辣椒、玉米等。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棉花铃蕾脱落的原因,提出了防治棉花蕾铃脱落的思路,以便指导棉花生产。  相似文献   

19.
棉花集中上桃期在7月下旬至8月中旬.为了提高棉花的成桃率,棉农必须了解棉花蕾铃脱落的原因,找准防治措施,加强肥水管理,为棉花高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棉花蕾铃脱落的原因有:生理脱落、病虫危害脱落和机械损伤脱落.从生理脱落的原因来讲,一是肥水施用过多,造成旺长,前期养分消耗过大,后期供不应求;二是棉田密度过大,枝叶荫蔽严重,光照少,光合作用减弱,制造的养分减少;三是部分棉田缺硼,致使棉花开花而不结实;四是高温干旱,肥水不足或者温度过高棉花花粉败育.  相似文献   

20.
王伟 《河北农业》2014,(10):12-13
棉花生产中经常出现大量蕾铃脱落,严重影响棉花产量和效益。造成蕾铃脱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只有采取适当措施才可能有效减少落蕾落铃,提高产量和效益。一、影响蕾铃脱落的因素1、品种因素。在同等条件下,由于品种之间存在差异,蕾铃脱落的程度也不尽相同。首先,品种之间的现蕾多少、成铃性高低有很大差异;其次,盲蝽蟓、棉铃虫喜欢在多茸毛的棉花品种上产卵,且多茸毛品种使卵的附着力增加,不容易被风吹落和雨水冲掉,棉花因受害严重而造成大量蕾铃脱落。据中棉所郭香墨试验结果,光滑叶品种比多茸毛品种的蕾铃受害率少4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