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转基因抗草甘膦抗虫棉田主要害虫及其天敌的种群动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2010年在田间小区研究了转基因抗草甘膦抗虫棉田主要害虫和天敌的种群动态。结果表明,抗草甘膦抗虫棉不能减少田间棉铃虫的落卵量,但对棉铃虫有良好的控制作用。2、3代棉铃虫发生期,抗草甘膦抗虫棉田平均百株落卵量分别比Bt棉田增加12.5%和74.3%,比常规棉田增加4.6%和65.7%;棉铃虫平均百株幼虫数量少于常规棉田,但多于Bt棉田。棉盲蝽平均百株数量比Bt棉田和常规棉田分别减少36.1%和66.0%。抗草甘膦抗虫棉对棉蚜、棉叶螨和棉粉虱没有控制作用,和常规棉相比,田间发生量差异不显著,因此,仍需加强田间虫情监测,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控制其为害。同时发现转基因抗草甘膦抗虫棉对草蛉、龟纹瓢虫、蜘蛛、小花蝽、寄生蜂等棉田主要天敌的种群数量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新疆棉铃虫的寄生性天敌及利用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新疆棉区多年使用化学杀虫剂防治棉铃虫 ,大幅度杀伤天敌 ,破坏了生态平衡 ,致使棉铃虫再猖獗和棉铃虫抗药性日益突出。保护利用天敌、重视生物防治、实现可持续生态控制是当前解决棉铃虫危害问题的关键。因此 ,于 2 0 0 2年 7月中旬至 2 0 0 3年 9月对本棉区棉铃虫的寄生性天敌进行了调查 ,经查阅文献资料 ,明确了新疆棉铃虫寄生性天敌的种类 ,为有效控制本棉区的棉铃虫提供理论基础。1棉铃虫的防治棉铃虫在北疆一年发生 3代、南疆发生 4~ 5代 ,第 2、3代幼虫危害棉花最重。在新疆棉区的棉铃虫防治中 ,农业防治发挥了显著的作用。选用…  相似文献   

3.
慈抗杂3号棉田靶标与非靶标昆虫的种群变动规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对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慈抗杂3号棉田靶标与非靶标害虫和天敌的种群变动规律作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与常规棉对照相比,抗棉铃虫、红铃虫效果明显,百株棉铃虫幼虫比对照减少86.6%,蕾铃被害率减少85.0%,红铃虫虫花率和青铃为害率分别减少90.18%、73.9%,对玉米螟、斜纹衣蛾及棉花卷叶虫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但对棉蚜虫、红蜘蛛等刺吸式害虫无控制作用,甚至有上升趋势;对棉田天敌种群影响不明显。认为在种植慈抗杂3号等抗虫棉时,要谨防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防治时应避免使用强烈的广谱杀虫剂,以保护天敌,同时做好棉田害虫监测,当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发生数量达到防治指标时,可选用复配剂防治。  相似文献   

4.
小花椿是棉田主要捕食性天敌类群之一种,在棉田发生时间长,数量多,捕食范围广,对控制害虫发生起一定作用。为了更好保护利用,发挥其作用,为棉虫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我所于1986~1988年对小花椿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及与棉田主要害虫相互关系和对棉铃虫控制效果作了系统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5.
蜘蛛类是棉田中一个庞大的益虫种群。鲁西南地区从4月底~9月底棉田有大量蜘蛛活动取食。蜘蛛类主要捕食棉蚜、棉叶螨、棉铃虫、棉小造桥虫、地老虎、甜菜夜蛾等多种害虫的卵及低龄幼虫。蜘蛛和草蛉、瓢虫、寄生蜂等天敌在棉田内形成了天然的保护屏障。在5-8月份棉花生长关键时期,合理利用益虫控制害虫,节省农药投资成本60%~90%。1主要蜘蛛种类及活动规律鲁西南棉田中蜘蛛种类多、分布数量大、繁殖性强、幼蛛成活率高。根据定陶县棉办17年的资料,已经采集鉴定的蜘蛛共有19种。棉田中常见的种类主要有:星豹蛛、草间小黑蛛、三突花蛛、斜纹蟹…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随着转基因抗虫棉的迅速推广和普及,棉田中的生物种群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来发生危害最严重的棉铃虫已不再是主要害虫,而原来次要害虫绿盲蝽却上升为棉田的主要害虫,并且发生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7.
华姬猎椿(Nabis sinoferus Hsiao)系捕食性天敌昆虫,棉田害虫天敌优势种之一。在黄河流域棉区均有不同程度发生,以6~7月发生数量较大,占棉田天敌种群发生总量的30%左右,对抑制棉蚜、棉铃虫的发生危害有一定的作用。我们从1978年开始  相似文献   

8.
为了减缓棉铃虫对转 Bt基因抗虫棉产生抗性 ,延长转基因抗虫棉在生产中的使用年限 ,扩大杀虫谱 ,国内外相继开展了转双价基因抗虫棉的研究工作。目前 ,我国已转育成功 Bt和 Cp TI双价基因抗虫棉。2 0 0 1年在辽宁省经作所对转单双价基因抗虫棉的抗虫性和产量性状进行了比较试验。1试验基本情况供试品种为 s GK32 1 ( Bt+Cp TI)早熟系 ,美国抗虫棉 33B( Bt)和非抗虫棉辽棉 1 5号( CK)。1 .1室内棉铃虫幼虫抗虫性试验。在二代棉铃虫发生期 ( 7月 7~ 1 2日 ) ,分别用嫩尖、幼蕾 (直径 1 cm大小 )和嫩叶 (顶尖展开第三、四片真叶 ) ,7月 …  相似文献   

9.
麦套棉田使用Bt杀虫剂防治二代棉铃虫的关键郑彦周,高晓阳,王建怀,杨风琴河南新野县植保植检站473500河南新野县属汉水流域,常年植棉面积近3.33万hm2,且90%以上为麦套棉,如何利用麦套棉田害虫天敌种群多、数量大的优势,1994~1995年累计...  相似文献   

10.
王合松  张四  高峰 《中国棉花》2005,32(3):33-34
目前生产上推广的抗虫棉都是转基因抗虫棉 ,主要抗鳞翅目害虫 ,如棉铃虫等 ,对非鳞翅目害虫无抗性 ,如棉叶螨、棉蚜、棉盲蝽、烟粉虱等 ,这些非鳞翅目害虫反而有加重发生的趋势。对鳞翅目害虫 (棉铃虫 )的抗性 ,也只在苗期 ( 1、 2代棉铃虫 )抗性良好 ,3代及 3代以后抗性明显下降。对抗虫棉主要害虫的防治要遵守“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 ,科学合理地使用化学农药 ,尽量协调好化防与生防的矛盾 ,最大限度地保护利用天敌。1生态防治1 .1种植玉米诱集成虫。种植转基因抗虫棉相对集中的棉田 ,可于 6月上旬在棉田四周的路边、沟渠上种植…  相似文献   

11.
陈红  宋庆平 《中国棉花》2001,28(11):5-6
种植转Bt基因抗虫棉(简称转基因棉)不仅能有效控制棉铃虫的危害,而且减少了农药使用对环境的污染,对保护棉田天敌、保护生态平衡具有积极作用,因而,转Bt基因抗虫棉在棉田害虫的综合防治中具有极大的使用价值.由于目前转基因抗虫棉还存在着抗虫范围窄,抗虫强度差,抗虫性的时空差异性及持久性等问题,我们提出筛选广谱性抗虫基因,培育转多基因抗虫棉;综合运用多种措施,避免或延缓抗虫棉抗虫性减弱;搞好转基因抗虫棉后期棉铃虫防治及棉田其它害虫的防治工作;组建实施适于新疆棉区的Bt棉IPM体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密度和氮肥对抗虫棉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随着一批转基因抗虫棉的培育成功和推广 ,使我国棉铃虫连年暴发危害的势头得到了最经济有效的扼制 ,增产作用及综合效益显著。但是由于转基因抗虫棉自身生育特点与普通常规棉差异较大 ,所以抗虫棉的栽培不能完全套用常规棉的技术。本试验以双价抗虫棉 s GK32 1为试材 ,对密度与氮肥效应进行了组合研究 ,以期完善转基因抗虫棉良种良法配套技术。1材料和方法试验地前茬棉花 ,土壤肥力中等 ,播前一周旋施二铵 375 kg· hm-2 。 4月 8~ 9日人工开沟带水点播 ,喷施除草剂后覆膜。供试棉花品种 s GK32 1 ,宽窄行配置 ( 80 cm + 4 0 cm)…  相似文献   

13.
唐淑琼 《中国棉花》2006,33(7):43-44
湘北地区是棉花主产区,棉铃虫是危害棉花的主要害虫。90年代以来,由于杂交棉的大面积推广,2000年种植面积达到80%,加上氮肥施用总量增加了86.3%,气候条件适宜和天敌控制作用甚微等外部环境的作用,促成了棉铃虫的大发生。发生面积由1991年的6.7万公顷次上升到23.9万公顷次,年百株累计卵量(2~5代)由611.4粒增加到4256.1粒、重发区7000~10000粒,成为棉花上的第一大害虫。2000年以来,采取以推广抗虫棉为主的综合治理措施,基本控制了棉铃虫的危害。1转Bt基因抗虫棉推广应用概况1.1推广品种。主推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用湘V9XE26配制的抗虫棉杂…  相似文献   

14.
2006~2008年在永州市农科、宁远县对烟草害虫天敌种类进行了调查,共发现烟草害虫天敌2个纲10个目51个种,烟青虫(棉铃虫)寄生率41.2%~52.3%,最高69.8%,斜纹夜蛾平均寄生率11.13%,最高65.5%,两者均被"棉铃虫齿唇姬蜂"和"螟蛉悬茧姬蜂"寄生。  相似文献   

15.
1害虫发生特点转基因抗虫棉,主要抗鳞翅目害虫,如棉铃虫、玉米螟、造桥虫等,对非鳞翅目害虫不产生任何抗性,如棉叶螨、棉蚜、棉盲蝽、烟粉虱等非鳞翅目害虫,这些非鳞翅目害虫反而有增加的趋势;抗虫棉对1、2代棉铃虫表现出良好的抗性,3代及其以后抗性明显下降。所以抗虫棉害虫的防治也要遵守“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科学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协调好化防与生防的矛盾,最大限度地保护利用天敌。2防治技术2.1生态防治。抗虫棉相对集中的棉田,可于6月上旬在棉田四周的路边、沟渠上种植适当的玉米,诱集第3、4代棉铃虫,能够有效减少棉田棉铃…  相似文献   

16.
90年代以来,通过对菏泽市棉花种植结构、害虫及天敌发生动态、第一、四代棉铃虫防治指标、第五代棉铃虫发生特点、棉铃虫发生与气候因素的关系、棉花害虫综合防治等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7.
性信息干扰素(PB-ROPEL)防治棉红铃虫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大区对比法,对棉红铃虫性信息干扰素(PB-ROPEL)防治棉红铃虫及棉铃虫进行了示范试验研究.结果表明,PB-ROPEL对棉红铃虫干扰效果极显著,干扰率为98.2%~100%,同时对棉花害虫天敌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天敌数量增加1.76~2.93倍.控制棉红铃虫一代虫害花效果为85.1%~100%,对棉红铃虫青铃为害控制效果为30.23%~84.04%,单铃虫道(瘤)控制效果为37.70%~79.31%.同时化防次数减少3~7次,防治费用下降13.46%~48.08%,产量增加2.60%~6.84%.  相似文献   

18.
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系GK19在湖北植棉区试种表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GK1 9系“863”计划转基因抗虫棉项目中综合性状突出的 1个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系 ,1 995~ 1 997年由沙洋农场农科所完成田间选育工作 ,1 998~1 999年在两轮的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系“863”联试暨湖北省抗虫棉区试中 ,皮棉产量第一 ,抗病虫性稳定 ,1 999年在湖北省种子管理站安排下 ,在天门、荆州、襄樊、黄岗、荆门等本省主产棉区示范种植1 0 0 0 hm2 ,表现出抗棉铃虫性强 ,抗枯萎耐黄萎病性好 ,产量高 ,纤维品质优 ,经济效益显著 ,深受广大棉农欢迎。1 抗虫表现1 999年本省棉铃虫大发生 ,三至五代棉铃虫高峰日平均百株卵量为 38.7、41 4.7、…  相似文献   

19.
在室内 ,用 Bt肯尼亚变种乳剂 10 0、2 0 0倍液 ,处理抗性棉铃虫 1~ 3龄及 5龄幼虫 ,96小时调查 ,1~ 3龄幼虫死亡率均为 10 0 % ;5龄幼虫死亡率分别为 86.6%和 73.3%。 1994年 ,在三代棉铃虫发生较重的情况下 ,大面积采用 Bt肯尼亚变种乳剂 10 0倍液喷雾防治 ,虫口减退率为 81.0 %~ 92 .3% ,控制了棉铃虫为害 ,并使生防田内天敌量较化防田高 3.5~ 6.0倍  相似文献   

20.
新疆是我国棉花生产的重要基地。近年来,由于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变化、害虫抗药性的增加,棉田害虫危害尤其是棉铃虫的危害自90年代以来日趋严重。新疆棉铃虫重发区积极推广种植转基因抗虫棉,为了进一步掌握抗虫棉主要虫害发生规律,2003—2005年对抗虫棉和非抗虫棉主要害虫进行了调查研究,根据抗虫棉田害虫发生特点,提出防治技术措施。1抗虫棉田害虫发生特点采用系统法与普查法相结合。2003年抗虫棉观测品种为sGK321,大面积种植的常规棉为新陆早13号;2004年抗虫棉观测品种GK26,大面积种植的常规棉为新陆早13号;2005年抗虫棉观测品种为s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