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对3种草本植物组合和3种灌木分别对其总盖度、保土作用系统、地上地下生物量和水土冲刷情况等进行观测与分析.结果表明,3种草本植物组合中,组合B的生物防护效益最佳,其次为组合A,组合C最差;3种灌木中,E效果最好,其次为F,D效益最差.同时得出,在高速公路边坡生物防护中,利用草本植物护坡其效益优于单种栽植灌木护坡.  相似文献   

2.
宁夏古王高速公路边坡生物防护效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3种草本植物组合和3种灌木分别对其总盖度、保土作用系统、地上地下生物量和水土冲刷情况等进行观测与分析.结果表明,3种草本植物组合中,组合B的生物防护效益最佳,其次为组合A,组合C最差;3种灌木中,E效果最好,其次为F,D效益最差.同时得出,在高速公路边坡生物防护中,利用草本植物护坡其效益优于单种栽植灌木护坡.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生物护坡技术及砂堤堤防的特点,分析了砂堤生物物种选择应考虑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砂堤生物防护模式,并进行了效益分析,以为辽宁省堤防边坡防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生态护坡应用及护坡植物群落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植被的力学效应和水文效应2个方面分析了生态护坡的作用机理;介绍了生态护坡技术方法和适应范围;从植物演替和生物多样性理论出发,结合植物生物学特性,根据中国不同地域和气候条件,列举出了适合于中国6大区域生态护坡的植物群落,并提出草灌结合种植技术为生态护坡最佳植物群落选择的理论;最后对生态护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5.
高速公路边坡生物防护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高速公路是现代化的交通设施,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由于高速公路边坡陡峭,土壤贫瘠,小气候复杂,造成护坡困难。随着高速公路与生物技术的发展,边坡生物防护技术逐渐发展起来,并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高速公路过坡生物防护技术的实施和研究,在我国尚处于初级阶段,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高速公路边坡生物防护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速公路是现代化的交通设施,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由于高速公路边坡陡峭,土壤贫瘠,小气候复杂,造成护坡困难.随着高速公路与生物技术的发展,边坡生物防护技术逐渐发展起来,并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高速公路边坡生物防护技术的实施和研究,在我国尚处于初级阶段,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公路护坡绿化植物小冠花及其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公路护坡绿化植物小冠花的形态特征、生物特性、护坡特点以及除公路护坡绿化外的其他用途,介绍了其繁殖技术,如种子直播法、育苗移栽法、分株繁殖、截根繁殖和枝条繁殖。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生物埂护坡下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入渗产流规律,在四川丘陵山区金凤溪小流域内设置了15个简易径流小区,以无生物埂+顺坡耕作(玉米)为对照,对生物埂下水保林(黄柏、柏木)、经济林(枇杷+牧草、枇杷、柑橘)、顺坡耕作(玉米)等6种土地利用类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生物埂显著影响土壤的体积质量、总孔隙、非毛管孔隙度,且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之间差异显著.(2)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渗透性不同,枇杷+牧草结合的渗透性最强,对照的渗透性最差.(3)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产流次数和产流率不同,其中生物埂+顺坡耕作(玉米)的产流次数、产流率分别比无生物埂+顺坡耕作降低26%和20%.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某生态河道示范工程为例,主要阐述的对象时生态护坡关键技术,本文主要阐述了三种生态护坡技术,全系列生态护坡、土壤生物工程护坡和复合式生态稳定护坡技术,通过对这三种技术的使用,还对工程的进行了三年的生态监测,同时对检测的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该工程护坡植物生长比较好,起到比较好的护坡作用,该护坡工程减少了河岸土壤的侵蚀,提高了河岸的稳定性,而且对提高河岸的生态环境起到一定的作用,加强了生物多样性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传统护坡虽然具有排水、水土保持等功能,但是会危害河道生态系统的自身平衡,导致生态退化,对环境带来不利影响。根据生态修复的理论,相关学者提出了生态型护坡的理念。本研究把新型塑料作为护坡基质,旨在研究新型护坡对水体及水岸的生态位影响。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快速发展以及人类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边坡植被护坡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在高速公路建设中被广泛应用。宝汉高速(宝鸡至汉中)从生态的角度出发,最大限度地采用了边坡植被护坡技术,并在生态防护的基础上,兼顾良好景观的形成。根据目前国内外边坡植被护坡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综合运用植物学、水土保持工程、风景园林等诸多学科的知识,介绍了宝汉高速公路边坡植被护坡技术,探索了一条成本低、效果好、适合宝汉高速公路边坡实际情况的生物复合护坡十大理想模式,使生态防护既能满足护坡固坡、防止冲刷的工程要求,又能因地制宜。该技术与周围生态景观有机地相结合,促进我国高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张玉清  宓永宁  王鑫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9854-9855
护坡是保证堤防安全的重要基础工程。在分析传统护坡存在整体性差、冻胀易损坏等缺点的基础上,结合沈阳市鸟岛公园护坡工程方案优选为例,选用了新式护坡模式——铰接式混凝土砌块护坡系统;介绍了该护坡的生产工艺和施工工艺,实践表明,其具有整体性好、施工效率高和经济效益显著等优点,因此该护坡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3.
边坡绿化技术要点分析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磊 《上海农业科技》2010,(6):103-104,99
笔者论述了公路边坡植物防护的主要形式,如种草、铺草皮、液压喷播植草护坡、框格防护、合成材料植被网草皮护坡、喷混植生植物护坡、绿化笼砖护坡、香根草生物边坡防护技术、客土喷播技术等,同时提出公路防护工程设计要紧紧抓住设计对象的土质、水文、气候等特点,灵活采用不同的防护形式,才能确保公路边坡绿化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4.
发展生物质产业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介绍了当今全球性能源危机中生物质产业的特殊意义及发达国家在发展生物基产品(biobased products)、生物燃料(biofuels)和生物能源(bioenergy)方面的动向。对发展中国的生物质产业提出了具体建议,包括建设年产5000万t的绿色油田和开辟农业的“第三战场”。  相似文献   

15.
上海青草沙水库生态护坡区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7年上海青草沙水库建设了生态护坡,为探究其对水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于2018年1-12月逐月对该水库生态护坡区和库内对照区的浮游植物群落进行调查比较。共鉴定出生态护坡区浮游植物201种,库内对照区194种,两区域物种达中等相似,且种类组成均为绿藻-硅藻-蓝藻型。各季节生态护坡区和库内对照区优势种以蓝藻门和硅藻门为主且基本相同,优势度较大的优势种为隐球藻属未定种(Aphanocapsa sp.)、湖泊伪鱼腥藻(Pseudanabaena limnetica)、小环藻属未定种(Cyclotella sp.)和模糊沟链藻(Aulacoseira ambigua)。生态护坡区生物密度、生物量年均值依次为(578.46±455.30)×104cells/L、(1.55±1.03)mg/L,库内对照区依次为(706.95±643.24)×104cells/L、(1.66±1.12)mg/L,两区域浮游植物现存量无显著差异(P>0.05)。主坐标PCOA分析表明生态护坡区和库内对照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们对景观和环保意识的增强,传统的护坡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生态护坡技术应运而生,它采用植物护坡、土工材料复合种植基护坡、植被型生态混凝土护坡、厚层基材喷射、喷混绿化、客土喷播、挂网植草等技术来达到护坡的目的。这些新兴的技术可弥补传统护坡方式的不足,逐步恢复自然生态和美化环境,同时也必将成为一种趋势而被人们所接受。  相似文献   

17.
生物覆盖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生物覆盖的历史和发展现状以及它在旱作农业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的分析研究,对春玉米、冬小麦、果园的生物覆盖技术作了简介;就生物覆盖中存在的问题、对策以及推广前景作了综述,认为生物覆盖在山西省旱作农业中,有重要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生物监测是一类重要的环境监测方法,尤其在水环境的监测方面,我国已将其作为例行监测项目纳入到环境监测体系中。本文在介绍生物监测的生态学原理及其优越性的基础上,综述了生物监测方法和不同种类的水生生物在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探讨了生物监测方法和技术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陈伟  周波  束怀瑞 《中国农业科学》2013,46(18):3850-3856
【目的】研究生物炭和生物有机肥处理对平邑甜茶根系及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等指标的影响,为果园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添加生物炭和生物有机肥处理,分析不同生物炭和生物有机肥处理对植株根系、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施用生物有机肥和生物炭均可增加细吸收根量、细吸收根面积、土壤和根际可培养微生物量,提高土壤FDA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二者联合施用效果最佳。生物炭处理对细吸收根面积的改善效果优于生物有机肥处理,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改善效果则不如生物有机肥处理;10%生物肥+6%生物炭、10%生物肥+3%生物炭处理细吸收根面积分别是CK的6.6和10倍,10%生物肥处理是CK的2.5 倍,6%和3%生物炭处理是CK的3.3和3.1倍,生物炭和生物有机肥处理土壤细菌数量为CK土壤的3.32—10.23倍,放线菌数量为CK土壤的1.2—1.97倍,真菌数量为CK土壤的3.24—5.26倍,根际放线菌数量在生物有机肥处理后最高,根际真菌数量则在3%生物炭处理后最高。【结论】增加土壤炭可以增加植株根系、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有利于土壤肥力的保持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对重金属具有良好吸附能力的金属氧化物改性生物炭材料是近年来热门的土壤修复材料,然而关于不同金属氧化物改性生物炭对土壤中Cd钝化的研究较少。本研究采用Cd污染农田土壤开展菠菜盆栽试验,研究了铁氧体改性生物炭、磁铁矿改性生物炭和水滑石改性生物炭对菠菜生长和Cd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用量均为5 g·kg-1的条件下,金属氧化物改性生物炭处理可显著提高土壤pH和有机质含量。与对照相比,铁氧体改性生物炭、磁铁矿改性生物炭和水滑石改性生物炭使土壤DTPA-Cd含量分别降低了23.4%、24.8%和37.1%,生物富集系数降低了4.00%、13.3%和65.0%。此外,水滑石改性生物炭使植株干质量增加4.27倍,显著降低了Cd积累量(59.5%)。金属氧化物改性生物炭能提高土壤pH,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Cd的有效性和移动性,提高土壤质量,进而促进菠菜的生长和抑制菠菜对Cd的积累。研究表明,水滑石改性生物炭在促进菠菜生长和钝化土壤Cd方面具有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