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1 消毒方法的选择 不同的消毒方法,其消毒作用和效果是不同的.在实施兽医消毒时,应根据消毒的目的和消毒的对象加以选择,合理运用焚烧、煮沸、消毒剂气体薰蒸、消毒液浸泡、消毒液喷雾的消毒方法.若选择不当则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甚至产生副作用  相似文献   

2.
消毒是综合性预防猪病的重要措施之一,规范化的养猪场必须建立严格的消毒制度.消毒时,必须根据病原体的特性与经济价值等因素,合理选择消毒药物和消毒方法.  相似文献   

3.
选择合理的消毒方法,采用适当的消毒措施,可以很好地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现将奶牛场常用的消毒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鸡场病的水平传播包括接触病鸡,污染垫草,带病原体的空气尘埃与病原接触过的饲料,饮水以及带病原体的野鸟昆虫,同鸡舍或相邻鸡舍相互的传播等.所以鸡场的消毒非常重要,尤其是现代集约化养殖.消毒工作做得好不好,可以衡量一个养殖场的成败与否.鸡场的消毒不管是用生物的,化学的,还是物理的方法,都必须先--要有合理的消毒制度,消毒记录,做到定期消毒.要有专人负责消毒药物的选择和保管使用.工作必须是有计划的,有目的的,有步骤的针对不同的消毒对象永不同的方法消毒.  相似文献   

5.
当前,养鸡户在消毒过程中仍存在许多误区,致使消毒达不到理想效果.转变消毒观念,进行全面、合理的有效消毒,注重生物安全体系建设如箭在弦.  相似文献   

6.
消毒是一种指杀死病原微生物的方法.消毒的目的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消灭停留在不同的传播媒介物上的病原体,藉以切断传播途径,阻止和控制传染的发生.消毒是养殖环节普遍使用的一种防止动物疫病传播的有效手段.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消毒往往是最容易被养殖户所忽视的,正因如此不少养殖场要么就不消毒,要么就是消毒没效果,造成的经济损失是令人痛心的.如何在实际操作中能根据不同性质物品使用不同的消毒方法,根据不同传染病病原体各自特点以及对不同消毒方法的耐受性来选择正确的消毒药和消毒方法,应该是广大养殖户所希望能了解和掌握的.为此本文就从科学使用消毒方法、正确选择消毒剂、合理制定消毒制度三方面来介绍养鸡场的消毒工作.  相似文献   

7.
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在实际生产中,只有避免负面因素,选择合理的消毒方法,才能有效的消灭和根除病原体,从而防止疫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黄立 《猪业科学》2007,24(6):32-33
消毒是控制畜禽传染病的重要措施,其目的在于消灭病原微生物,切断病原传播途径,保证畜禽不受病原侵害,使畜禽生活在洁净的环境中.目前在许多养殖场(户)中,一方面消毒意识不强,常常忽视消毒工作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滥用消毒药的现象也十分普遍,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消毒效果,反而会对畜禽造成人为的危害.因此,我们必须了解影响消毒药左右的因素,做到合理应用,彻底消毒.消毒药在畜禽生产中,总会或多或少地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畜禽养殖规模化程度的不断发展,养殖户消毒工作的意识也在不断提高,但是在消毒的实施过程中,对消毒药物的选择和消毒药物的使用方法不够合理,特别是近年来政府对动物防控经费的不断投入,消毒药物实行免费发放,所以有的养殖户认为反正不花钱,出现滥用消毒药物,甚至有的出现高浓度使用,使消毒药物达不到消毒效果,而且出现了大量浪费。为此,本人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提出几点合理选择和使用消毒剂的观点,使消毒药物真正起到消毒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消毒是疾病综合防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的消毒,可以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减少传染病的发生,但是在当前农村养猪户中防疫消毒仍存在着问题.  相似文献   

11.
猪场消毒     
李春生  高林 《养猪》2002,(2):43-44
在集约化养猪条件下 ,猪群易发生传染病。消毒是养猪场切断传染病传播、防止传染病发生和蔓延的重要手段。养猪场要重视消毒 ,也要科学消毒 ,使每次消毒都取得理想的效果。1 消毒的种类和方法1 .1 消毒的种类预防消毒、患病期消毒、空舍消毒和载猪消毒。1 .2 物理消毒1 .2 .1 清扫冲洗 可除掉 70 %的病原 ,并为药物消毒创造条件。1 .2 .2 通风干燥 特别是冬、春季节 ,适当通风 ,可在短时间内通过气流迅速降低舍内病原的数量 ,加快舍内水分蒸发 ,保持干燥 ,可使除芽胞、虫卵以外的病原失去活性 ,起到消毒作用。1 .2 .3 太阳暴晒 适…  相似文献   

12.
顾光银 《广西蚕业》2003,40(3):44-45
搞好蚕室、蚕具的消毒是夺取蚕茧优质高产的关键措施之一,近几年来,江苏省东台地区为稳定蚕农收入,不断完善和改进消毒防病技术,严把蚕室、蚕具消毒关,蚕病的发生已基本得到控制,因蚕病所造成的损失逐年减少,蚕茧产量逐年上升,该市现有桑园11.4万亩,2002年饲养蚕种29万张,产茧24万担,平均张产量41.2公斤,名列全国同行业之首,现将其蚕室、蚕具消毒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一、消毒时间和要求一般情况下,养蚕前一周左右,蚕室、蚕具等蚕用物资要消毒结束,要求达到“八要”即:蚕室打扫要彻底、蚕具清洗要干净、用药搭配要合理、药液配制要标准、消毒步…  相似文献   

13.
消毒是养兔场综合性预防措施中的重要一环。建立严格的消毒制度,一般兔舍、场地及环境每天都要清扫,兔笼及用具等要清洗干净,每季度进行大清扫、大消毒1次,每月进行重点消毒1次。在进行消毒时,要根据病原体的特性、被消毒物体的性能与经济价值等因素,合理地选择消毒剂和消毒方法。养兔场常用的消毒方法有物理消毒法、生物热消毒法、化学消毒法等.  相似文献   

14.
卫生消毒是规模化养猪场疾病防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的卫生消毒,切断传染病的传染途径、降低场内病原体的  相似文献   

15.
规模化猪场的消毒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在消毒过程中.常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了解并掌握这些影响因子.可以有效地进行消毒。影响消毒作用的主要因素包括了两个大的方面,即消毒剂使用中必须注意的问题和消毒环境的控制。同时需要将物理的。化学的、生物学的多种方法.依据不同的消毒对象.合理地加以组合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消毒效果.否则常会导致消毒失败。  相似文献   

16.
消毒是指消除或杀灭由传染源排到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它是切断传播途径、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的一项重要措施.消毒工作说来容易,做起来却很困难.对于养鸡户来说,掌握正确的消毒方法、消毒措施及注意事项,搞好消毒工作,可大大降低鸡群的发病率,减少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7.
消毒的目的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传播和蔓延。养鸡场只有制定一整套严密的消毒措施,才能有效地消灭散播于环境、鸡体表面及工具上的病原体,切断传染途径。当前,养鸡户在消毒过程中仍存在许多误区,致使消毒达不到理想效果。转变消毒观念,进行全面、合理的有效消毒,注重生物安全体系建设如箭在弦。  相似文献   

18.
1什么叫带鸡消毒 带鸡消毒是指在会内饲养条件下,将刺激性小的消毒药物合理配比后均匀地喷洒在舍内的一种消毒方法。  相似文献   

19.
消毒是猪场日常管理中最平常的一件事情,也是我们控制猪场疫病的一种手段。猪场疫病的频发与猪群的健康和管理水平有关,同时与我们有没有科学的日常消毒及消毒的实际效果有很大的内在关系。想养好猪和控制猪场疫病的流行就必须合理地注射疫苗和科学消毒,只有把疫苗免疫与消毒、保健、饲养管理很好地结合才能够做好猪场对疫病的防御。消毒,就是利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灭病原微生物,藉以切断传播途径,阻止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消毒的种类分为疫源地消毒和预防性消毒2种。  相似文献   

20.
春季正是畜禽各种疾病的高发时期,各地正在积极开展"春防"工作,正确的消毒方法是养殖场(户)预防疫病发生和传播的一项重要措施.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很多,如消毒药的选择、消毒药的使用、消毒方法、消毒时间、不同环境条件的消毒、消毒中的注意事项等,可以说,消毒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如果忽视其一,都会使消毒流于形式或者得不到切实的消毒效果.笔者针对养殖场(户)如何正确的消毒进行阐述,供广大畜禽养殖者和兽医界同行在消毒工作中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