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9 毫秒
1.
<正>羌活,多年生草本植物,有特殊香气,主治外感风寒、头痛无汗、寒湿痹症、风水肿、疮疡肿毒等。近日,从四川省阿坝州小金县、金川县和黑水县等野生羌活产地传来消息,受资源持续枯竭、产地大货不足影响,野生羌活价格缓步上行。羌活产地货源行情上涨小金县野生羌活收购商刁老板表示,近期羌活涨价主要是因为野生货很  相似文献   

2.
羌活或宽叶羌活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及根茎人药。羌活分布四川、甘肃、青海、陕西,宽叶羌活分布于内蒙古、陕西、山西、甘肃、四川、湖北。我省主要分布于甘南州、武威市、陇南市、张掖市、定西市等地,定西市主要分布于岷县、漳县等地。羌活味辛、苦,性温,具有散寒、祛风、除湿、止痛的功效,用于风寒感冒头痛、风湿痹痛、肩背酸痛等症。商品主要来源于野生资源,年需求量250万公斤左右。野生羌活生长周期长,一般需5-7年才能采挖。多年以来羌活作为野生中药材。被国家列为三类品种,产销不够平衡,在90年代以前,属于一个供求平衡的品种。进入90年代以来,特别是近几年,医药企业开发了以羌活为原料的新药,羌活的需求量扩大,羌活资源由过去供应有余的局面转为供不应求的局面。近几年来随着羌活市场的紧俏,价格基本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现有资源多分布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寒深山地带,山势陡峭,交通不便,由于采挖困难,收购量每年下降30%以上;近年来由于野生资源减少,人工栽培发展缓慢,商品供不应求。随着社会对羌活需求量的增大,羌活市场供需矛盾将更加尖锐。羌活价格没有人为因素也会节节上升。羌活种植,是一项急速发展致富门路。1985年岷县开始引种羌活成功,2000年重点在羌活种子采集处理、育苗技术方面进行了试验研究,目前岷具羌活栽培面积1000名亩.其裁培技术是。  相似文献   

3.
羌活是甘肃省道地药材,在羌活野生资源日益减少的情况下,大力开展羌活人工栽培技术,对提高农民收入、保护生态环境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主要介绍了羌活人工栽培、病虫害防治及采收储藏等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农村实用技术》2009,(12):35-36
羌活别名黑药。为伞形科植物羌活或宽叶羌活的干燥根茎及根。具散寒,祛风,除湿,止痛症功能。羌活喜凉爽、湿润和较荫蔽的环境,野生于海拔2600~3500m米高山、高原之林下、林缘、灌丛、草甸。主产四川,甘肃,青海等省。羌活系多年生野生药材,由于长期大量开发利用,资源已明显减少。过去产量高的年份年产量可达3-4L吨,近年来产量不足千余吨。  相似文献   

5.
随着羌活需用量的不断增加,以及人们对野生羌活的大量采挖,使得羌活资源日渐短缺。文章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从羌活的分类、生物学特性、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人工栽培等方面做了较为全面的综述,并提出在今后羌活的研究中,应注重对羌活种子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宽叶羌活人工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宽叶羌活(Notopterygium forbesii Boiss)属伞形科羌活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俗称黑药,药用部位主要为其干燥茎及根[1~2],多生长在海拔1700~3500 m的高山灌木林,尤以土质疏松、腐殖质较多的地方居多,适宜寒冷、湿润的气候条件,具有散寒,祛风、除湿、止痛等功效,传统上用于治疗风湿感冒、发热头痛、肩背酸痛、皮肤瘙痒、痈疽疮毒等症,是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药材品种,为甘肃大宗药材之一[3~5],也是许多中药药方的主要组分药物。由于野生羌活繁殖率低、生产量极少,在自然生长发育过程中常受到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产量和有效成分含量稳定性较差。近年来在经济效益的驱动下,野生羌活被大量采挖,致使羌活野生资源日渐枯竭,濒临灭绝[6~8]。宽叶羌活为甘肃省的道地药材,发展人工种植对产地农民增收增效具有重要作用[9~10]。兰州交通大学生物种苗工程研究所经过多年的试验,总结出了宽叶羌活人工栽培的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野生羌活的植物形态及驯化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羌活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常紫色,有纵沟纹。近年来,由于需要量的增加导致过量采挖和森林资源的减少,使野生羌活资源也在逐渐减少,特别是生长年限较长的蚕羌等优质品的比率在不断下降。为保护羌活野生植物资源,实现人工驯化栽培和可持续发展,可通过移栽驯化、种子繁殖、根茎繁殖及组织培养等多条途径。  相似文献   

8.
羌活是一种名贵中药材,在我省境内分布较广。羌活具有很高的商品价值。供需矛盾突出。由于商品羌活以野生采挖为主,不利于生态安全。本文分析了羌活的商品价值、产业化开发的必要性,提出了羌活资源产业化开发的方向,以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的协调,人与环境的协调。  相似文献   

9.
羌活作为青海省道地中药材之一,有着较好的种植收益。野生羌活资源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利用林下闲置的空间发展羌活套种栽培成为冷凉山区发展林下经济的良好选择。结合本地实际,通过对选地整地、选种及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等技术环节的试验探索,总结出羌活在冷凉山区林下套种技术,为湟中区山区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野生羌活驯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羌活和宽叶姜活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及根茎入药。羌活主要分布在四川、甘肃、青海、陕西等省市,宽叶羌活分布于内蒙古、陕西、山西、甘肃、四川、湖北等地。甘肃省主要分布于甘南州、武威市、陇南市、张掖市、定西市等地。羌活味辛、苦,性温,具有散寒、祛风、除湿、止痛的功效,用于风寒感冒头痛、风湿痹痛、肩背酸痛等症。羌活商品主要来源于野生资源,年需求量250万kg左右。  相似文献   

11.
宽叶羌活是中药羌活的来源之一,习称为西羌,是甘肃省的道地药材,曾被视为濒危植物。为满足国内外庞大的市场需求,保护濒临枯竭的野生羌活,开展羌活人工栽培意义重大。本项目通过多年的栽培试验,逐渐总结出宽叶羌活在甘肃中部山区的栽培技术。文章从种植基地选择、整地施肥、种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加工6个方面介绍了宽叶羌活的栽培技术,为该药材在甘肃中部山区优质高产栽培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2.
羌活是常用药材,商品价值很高。本文就羌活的生物学特性、品种分类以及在甘肃的资源分布状况作了较详尽地探讨。为羌活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羌活是我国最早发现和应用的药物之一,已有数千年药用历史。该品为伞形科植物羌活及宽叶羌活的干燥根茎及根,系多年生草本,均为野生。因产地不同分为川羌(产于四川)与西羌(产于青海、甘肃),传统以川羌为佳。按性状不同,又分为蚕羌、条羌、竹节羌和大头羌,蚕羌、条羌、竹节羌来源于羌活,大头羌来源为宽叶羌活,川羌多为蚕羌与条羌;西羌多为蚕羌、竹节羌。少数为大头羌。羌活具有散寒、祛风、除湿、止痛、治感冒头痛、风湿痹痛、肩背酸痛之功效。  相似文献   

14.
新疆的野生果树种类丰富而独特,起源古老,为中国果树栽培提供了丰富的种质资源和物质基础.因此,建立新疆野生果树资源数据库对于新疆野生果树资源的保护与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介绍了以Visual Basic 6.0为主导设计语言,结合后台关系数据库Access2003.建立新疆野生果树资源数据库信息系统的原理和方法,运用计算机的数据库技术开发出一套完整的可广泛应用于果树生产、科研、教学、社会服务等的野生果树种质资源数据库程序.本系统包括新疆的野苹果、野杏、野生樱桃李、野生欧洲李、野核桃等野生果树资源分布、植物学特征和农业生物学特征等数据内容.  相似文献   

15.
羌活作为我国传统常用中药材,是多种药物必不可少的原料,近年来由于过度采挖,优质羌活药材资源逐渐短缺。该文在探讨羌活的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分析了种子后熟处理、分株、组织培养等繁殖技术,以及土壤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保种等栽培技术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今后对羌活的研究重点,以期为羌活的人工培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平凉地区主要中药材有金银花、淫羊藿、瞿麦、栝楼、续随子、蕤核、白花菜、桔梗、藜芦、玉竹、半夏、益母草、虞美人、独活、羌活、木香、白芷、连翘、辛夷、红花、板蓝根、柴胡、党参、当归等113种野生或人工引种栽培的药用植物资源;华亭县和关山、太统山、崆峒山沿线为中药材主要分布区域。  相似文献   

17.
牯牛降自然保护区为华东地区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动植物基因库,蕴藏有极其丰富的野生花卉种质资源.分析了牯牛降自然保护区野生花卉种质资源特点,阐述了合理开发利用野生花卉种质资源的基本原则与策略,提出了可持续开发、利用与保护野生花卉种质资源的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18.
高寒阴湿区羌活育苗移栽技术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羌活别名护羌使者、胡王使者、羌滑、退风使者、黑药等,为多年生伞形科草本植物,以根及根茎入药,味辛、苦、温,具有驱寒、祛风湿、利关节的功效,主治感冒风寒、头痛无汗、风寒湿痹、骨节酸疼、风水浮肿、痈疽疮毒。甘肃境内的野生羌活主要分布在甘南高寒阴湿区和祁连山地,甘南高寒阴湿区以宽叶羌活为主,分布在玛曲、夏河、碌曲等地1 700~3 500 m的草丛及灌  相似文献   

19.
张军  杨涛  郭琪  王沛雅  杨晖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15):118-120
对羌活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人工栽培进行了综述,并对其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为羌活资源的进一步保育开发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在对甘肃境内野生羌活产地调查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全面地阐述了羌活的生态环境,初步摸清了生长发育规律。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