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7 毫秒
1.
甲醛是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的一种强烈的致癌物质,在水产品中残留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综述了水产品中出现甲醛残留的原因,比较了甲醛的定性判定方法、定量检测方法以及样品前处理方法对甲醛测定结果的影响,提出了减少水产品中甲醛的本底含量、控制水产品养殖加工过程中的污染、杜绝水产品中甲醛的人为污染等3项措施来控制水产品中甲醛的残留。  相似文献   

2.
室内植物对甲醛净化性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室内空气净化已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而甲醛作为室内空气污染的头号杀手,引起了人们的巨大关注。笔者简述室内甲醛污染的来源、危害以及净化甲醛的重要性。与物理吸附、化学吸收、光催化和生物降解等技术相比,植物净化甲醛技术具有自然、环保、操作简单的特点,已经成为室内甲醛净化和室内植物景观研究的热点和前沿科学之一。综述植物净化甲醛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着重从吸附净化、代谢净化及根际微生物的降解净化等3方面阐述植物净化甲醛的机理,介绍植物净化甲醛的毒理研究进展,同时指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一步提出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刘林 《种子科技》2023,(11):4-6
为了筛选出适合在庐江县推广、稳产性好、抗逆能力强、综合表现优良及符合市场需求的单季稻品种(系),2022年在庐城镇选择了5个水稻品种(系)开展展示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浙沣糯188、镇稻18的产量排在前2位,分别达到12399.75、10555.05 kg/hm^(2),浙沣糯188的成熟期早、产量构成协调和抗性好,可作为当地糯稻高产品种的首选,镇稻18结实率高但是成熟期一般,可作为当地常规晚稻高产品种推广.  相似文献   

4.
在科学技术不断提升的环境下,我国单季稻机械化育插秧栽培技术越来越成熟,育苗插秧栽培体系越来越完善,是目前我国单季稻种植过程中常应用的一项农业技术手段。单季稻种植的原则比较简单,主要遵循一年只种一季稻的稻作制度;其种植地区主要分布在我国北部地区,南方地区种植单季稻较少。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环境下,单季稻种植与栽培技术日益提升。主要分析了单季稻机械化育插秧栽培技术示范效果。  相似文献   

5.
甲醛的快速检测方法之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针对危害食品安全与生活环境的甲醛测定方法进行了详尽研究 ,提出了在不同产品中检测甲醛含量的快速、高效、合理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6.
渤海湾部分地区常见生鲜海产品甲醛含量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估计渤海湾地区生鲜海产品甲醛本底值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测定渤海湾部分地区常见生鲜海产品中的甲醛含量,在秦皇岛港、唐山港、黄骅港三地港口随机采集渔船上的海产品4类23种共222份,其中鱼类7种,甲壳类6种,贝类8种,软体动物类2种。利用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测定甲醛含量。结果表明:海产品中均有一定含量的甲醛,均值为1.798 mg/kg。鱼类甲醛本底含量平均值为1.284 mg/kg,甲壳类甲醛本底含量平均值为2.950 mg/kg,贝类甲醛本底含量平均值为1.387 mg/kg,软体动物类的甲醛本底含量平均值为0.845mg/kg。海产品有一定的甲醛本底值,本研究为制定海产品中甲醛安全限量标准及食品卫生执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7种观赏植物对甲醛的净化效果及生理响应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许桂芳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19):266-269
为净化室内甲醛污染筛选出净化能力强的植物种类,以7种常见室内观赏植物为试材,采用气体密封舱熏气法,进行甲醛熏气处理,以净吸收率及单位叶面积甲醛减少量来比较植物吸收甲醛能力的大小,同时测定了熏气前后植物叶片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及POD活性等指标。结果显示,被测植物在一定程度上均可以有效吸收甲醛,单位面积吸收量从大到小依次为椒草、吉祥草、一叶兰、燕子掌、紫背竹芋、锦巢凤梨、一品红。不同植物在甲醛熏气后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受害反应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椒草、吉祥草、一叶兰、燕子掌、紫背竹芋、锦巢凤梨等对甲醛的综合净化能力和抗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室内观赏植物甲醛吸收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确定不同植物吸收甲醛的能力大小,为采用植物治理居室内有害物质的方法提供科学依据,选用4种常用的植物材料,将盆土与植物地上部分隔开,放入自行研制的甲醛熏蒸箱内,进行甲醛熏蒸,单位叶面积吸收甲醛量为标准,进行排序比较,选出对甲醛敏感的植物。结果表明,(1)植物吸收甲醛能力大小依次为:碰碰香(Plectranthus tomentosa)、豆瓣绿(Peperomia tetraphylla)、吊竹梅(Tradescantia zebrine)、文竹(Aspargus plumosus)。(2)文竹对甲醛感应敏感,可作为甲醛监测植物。(3)在甲醛浓度为6 mg/m3和12 mg/m3时,碰碰香、豆瓣绿、吊竹梅吸收甲醛的量随着甲醛浓度的倍增而倍增。在甲醛浓度为24 mg/m3以上时,碰碰香、吊竹梅对甲醛的吸收率逐渐下降,而豆瓣绿对甲醛的吸收率保持在稳定状态,无很大变化。  相似文献   

9.
室内装饰材料受热潮解会放出甲醛气体,而甲醛也成影响室内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植物吸收可以对室内甲醛进行消除,净化空气、美化环境。POD是植物体内重要的防御酶,其活性高低与植物甲醛耐受性相关。通过对不同园艺植物经甲醛处理后POD活性的测定,找到有效降低甲醛污染的植物,为室内甲醛污染的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甲醛、放射性氡是居室环境中危害最大、污染最严重的污染物质。分析了甲醛和放射性氡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指出其诱发各种生理疾病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食品中甲醛残留量检测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食品中甲醛残留量的两种检测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探讨了不同检测方法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并将试验条件进行选择,确定甲醛快速简便的检测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盐酸苯肼法是目前测定食品中甲醛残留量较好的方法,可用于定性与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2.
以3种天然燃香为材料,采集燃香燃烧后的烟雾,测定其中甲醛及苯系物的浓度。甲醛浓度的测定采用酚试剂分光光度计法,苯系物浓度的测定采用气相色谱法。结果表明,燃烧后的烟雾中甲醛和苯系物的浓度皆低于GB/T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的限值。3种天然燃香对室内空气的污染明显小于化学香,是可安全使用的。  相似文献   

13.
食品中添加吊白块的危害及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吊白块又名次硫酸氢钠甲醛,高温下可分解为甲醛、二氧化硫和硫化氢等有毒气体.近年来,吊白块被一些不法商贩作为增白剂用于食品加工,造成食品污染,危害人们的健康.本文介绍了吊白块的化学特性,分析了我国食品中吊白块污染形成的原因及危害,综述了吊白块的分解产物甲醛和二氧化硫的测定方法及吊白块测定结果的判定方法.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冰冻保存鱿鱼体内氧化三甲胺脱甲基酶(TMAOase)活性的测定方法,初步探索了鱿鱼体内甲醛的产生机理。根据TMAOase可在体外催化TMAO生成甲醛,后者可用乙酰丙酮法定量,并结合酶促反应动力学的原理,建立针对冰冻保存鱿鱼体内TMAOase活性的检测方法。建立的活性检测方法可用于检测冰冻保存的鱿鱼体内TMAOase的活性;冰冻鱿鱼体内TMAOase的活性随保存时间延长而增高。该方法简便易行,重复性较好,对深入研究TMAOase生物学特性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在冰冻保存过程中,鱿鱼体内TMAOase活性是造成甲醛含量增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了解广州地区蔬菜中甲醛本底及实际含量,并进行人群暴露的初步风险评估。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广州大型超市中有机蔬菜及广州市三个区农贸市场蔬菜的甲醛含量。结果表明:40种有机蔬菜的甲醛平均含量为0.272 mg/kg,其中有25种蔬菜检出,检出率为62.5%,指天椒中甲醛含量最高,为2.354 mg/kg。与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建议的甲醛每日允许摄入量(ADI)比较,人群膳食蔬菜的甲醛暴露量风险较低。市场可能存在非法添加甲醛的行为,但是整体含量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