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南带产区杉木正常木与被压木的比较解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杉木正常木与被压木木材解剖上的差异,采用宏观、微观的方法,以广西国营高峰林场12~13年生的杉木木材为试验材料,于2001~2003年研究了南带产区杉木正常木与被压木木材解剖特征.结果表明,正常木与被压木的生长轮宽度径向变异规律相似,均为随着树龄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纵向变异规律相似,均随着树高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正常木的年轮宽度大于被压木.正常木与被压木的晚材率径向变异规律相似,均随着树龄的增加而基本保持不变,纵向变异规律相似,均为随着树高的增加而基本保持不变.正常木与被压木管胞长度  相似文献   

2.
南带产区不同立地类型间的杉木木材解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为了解不同立地类型杉木木材解剖上的差异,为杉木速生材的定向培育及材质改良提供更为充分的理论依据,该文采用宏观、微观的方法,以广西国营高峰林场12~13年生的杉木木材为试材,于2001—2003年研究了南带产区不同立地类型(南坡、山谷、山脊、山顶)间杉木木材解剖上的差异. 结果表明:①生长轮宽度及晚材率差异显著. 生长轮宽度径向变异随着年龄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纵向变异随着高度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而晚材率的径向、纵向变异规律均不明显. ②管胞双壁厚及壁腔比差异显著,而长度、宽度、长宽比差异不显著. 各解剖因子径向变异模式相似,而纵向变异规律较为复杂.③微纤丝角差异不显著. 径向变异均为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小,纵向变异呈“大—小—大”的模式. ④组织比量差异不显著. ⑤气干密度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10年生火炬松种源木材径向、弦向、纵向、体积全干干缩率和差异干缩等5个性状进行了研究,分析了5个性状与树高、胸径、材积、晚材率、气干密度、绝干密度和基本密度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选用晚材率大、木材密度高的优良种源或无性系造林,培育纵向干缩率小、差异干缩小、尺寸稳定性好的优质木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日本花柏人工林生长规律与晚材率、木材密度的变异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对日本花柏生长规律、晚材率和木材密度等性状的变异进行分析,并就日本花柏木材资源的利用进行了讨论。日本花柏的树高、胸径随着树龄增加逐渐增大,5~9年为速生期,10年之后生长速度在稳定中略有降低;33年生日本花柏材积一直呈上升趋势,其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并未相交,材积还未达到数量成熟。日本花柏株内晚材率径向变异范围为11.08%~32.05%,均值为20.59%;林分内株间晚材率均值为18.75%。株内基本密度径向变异范围为0.29~0.36g/cm3,均值为0.32g/cm3,变异系数为5.04%;日本花柏浸提物含量较为稳定,径向变异范围5.87%~8.48%,平均值为7.08%。林分内株间浸提前木材基本密度为0.30~0.35g/cm3,基本密度均值为0.32g/cm3;浸提后基本密度为0.28~0.32g/cm3。其材质类似于杉木。  相似文献   

5.
为了实现人工林大青杨优质木材的定向培育,以人工林大青杨木材为研究对象,运用响应函数分析方法研究了人工林大青杨木材生长轮宽度对气候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气候因子对人工林大青杨木材生长轮宽度径向变异的影响可以达到21%;相对湿度是影响大青杨木材生长轮宽度径向变异最主要的气候因子,其中1月的相对湿度影响最大,回归系数为-0.367。  相似文献   

6.
为更好地进行观光木Tsoongiodendron odorum木材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大力发展珍贵人工林观光木栽培,研究了27年生观光木人工林木材的纤维形态、微纤丝角和基本密度。结果表明:观光木纤维长度、宽度、腔径和长宽比的平均值分别为1 354.23 m,27.08 m,17.69 m和51.75。纤维长度、宽度、腔径和腔径比等的纵向变异规律相似,随树高的增加而增大,到一定高度后又缓慢变小。基本密度纵向变异表现为随树高增加而减小。在径向变异上,纤维形态指标为自从髓心向外先逐渐增加,到一定年龄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微纤丝角平均值为10.45,径向变异为自髓心向外先增大随后又减小,到一定年龄后趋于稳定。基本密度平均值为0.417 gcm-3,径向变异为自髓心向外呈增大减小增大的变化趋势。有序聚类分析法确定其成熟材与幼龄材的年龄界限为第10年。图4表3参11  相似文献   

7.
杨树无性系木材纤维形态特征及其径向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生长在安徽省天长市城西林场的5种不同的杨树无性系人工林木材H22、Z9、Z3、B3和107 为对象,对木材纤维形态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其径向遗传变异规律.结果表明,5个无性系杨树的纤维长度、宽度以及长宽比在幼龄期较小,但随着生长轮的增加,呈增大的趋势,并在达到一定的年龄后保持稳定波动或略有减小;腔径、双壁厚以及壁腔比的径向变化规律总体上也是随着生长轮呈增大趋势,可能受到早晚材的影响,部分无性系的双壁厚和壁腔比变化波动较大.  相似文献   

8.
桤木人工林木材性质的径向变异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表明,14年生桤木人工林的木材性状,由髓心至树皮,在生长轮间存在着明显的变异性.木材密度的径向变异为“波动渐高型”;纤维长度随轮龄递增,开始时的增加速度较慢,9a后的增加速度加快,径向呈递增稳定的形式,其径向变异模式归于panshinll类型;生长轮宽度在1~7a中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7轮之前在某一范围内波动,并在7年生时达到最大值,之后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9.
以落叶松和大青杨的木材为试材,用生物质燃气对其进行热处理,处理温度为150-210℃,处理时间为4h。对热处理材进行室内抗白蚁和野外埋地试验,研究不同温度热处理对落叶松和大青杨2个树种热处理材的室内抗白蚁和天然耐久性影响。结果表明,在室内抗白蚁试验中,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落叶松和大青杨热处理材的失重率均呈现增加的趋势,热处理后试材的室内抗白蚁性能降低,且随着处理温度的提高抗白蚁性能降低明显;热处理温度对落叶松试材的天然耐久性有较大影响,随着处理温度的提高,其天然耐久性越好,呈现增加的趋势,且在190℃时出现性能显著变化点;大青杨试材的天然耐久性变化规律与落叶松相反,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其天然耐久性呈现降低的趋势,且在180℃时出现性能显著变化点。  相似文献   

10.
对云南省昌宁产翠柏木材各生长轮间的解剖参数、结晶度的径向变异趋势和它们的相关性及化学性质做了全面的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管胞形态、胞壁率和结晶度总体径向变化趋势随生长轮龄的增加而增加,20~25 a后趋于稳定;微纤丝角的径向变异趋势随着生长轮龄的增加而降低,20~25 a后趋于稳定;组织比量无明显变异规律。相关分析表明,结晶度与管胞长度、宽度和壁厚、胞壁率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84、0.978、0.951和0.950;与微纤丝角间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934;与组织比量无显著相关;据此建立了木材结晶度与各解剖参数的预测模型,相关系数均在0.9以上。化学性质分析表明翠柏木材纤维素的质量分数是42.63%,综纤维素的质量分数是68.31%,木质素的质量分数是20.72%;乙醚、苯醇、1%NaOH、热水、冷水的质量分数分别是3.41%、10.26%、21.55%、5.83%和3.52%;灰分的质量分数为0.42%;pH值为5.8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