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城镇环境绿化的若干生态学问题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我国城镇绿地规划功能,从生态学原理阐述了物种生态习性、种群间关系、群落结构、群落演替、边缘效应、生物多样性、生态入侵、转基因生物及抗污染性等城镇环境绿化应遵循的原则,指出以生态学原理进行城镇绿地规划、指导城镇绿地群落设计是实现城镇环境绿化最佳生态效益的前提。  相似文献   

2.
濒危植物生殖生态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濒危植物生殖生态学是濒危植物保护生物学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濒危植物生殖生态学研究进展,包括濒危植物植物学及物候学特性、生殖系统、种子及幼苗生态学、生殖值及生殖分配、种群统计、生命表以及无性繁殖等方面,并指出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农业生态学近年研究领域与研究方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农业生态学研究领域非常活跃,包括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农业,农业 生物多样性,农业与全球变化,作物与杂草的生态适应性,作物与杂草的遗传生态学及化学生态学,无公害食品生产,畜禽粪便处理,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方面的研究。研究中广泛应用了系统分析方法和人工智能、人工神经网络、基因算法、有限元分析等新方法。中型实验系统方法日益受到重视。生态学正从系统描述转到系统自组织的理解,从预测生态危机转到主动调控其变化。农业生态学将成为生态学研究的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4.
基于土壤生物空间异质性分析的空间土壤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土壤生物以不同的方式改变着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了解土壤生物的空间异质性是很关键的。土壤生态学和空间生态学结合的新的研究领域─空间土壤生态学关注空间在土壤生物种群结构及动态中的重要性。本文通过对土壤生物空间异质性的分析,内容包括空间土壤生态学的提出、土壤生物空间异质性研究的意义、研究方法,重点综述了影响土壤生物分布格局的因素、尺度,土壤生物空间分布对植被-土壤系统的影响,土壤生物空间异质性的作用,其中包括土壤生物空间异质性与多样性的关系、土壤生物对局部干扰的响应、土壤生物空间格局对植被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农业生态学近年研究领域与研究方法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农业生态学研究领域非常活跃,包括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农业,农业生物多样性,农业与全球变化,作物与杂草的生态适应性,作物与杂草的遗传生态学及化学生态学,无公害食品生产,畜禽粪便处理,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方面的研究。研究中广泛应用了系统分析方法和人工智嗵、人工神经网络、基因算法、有限元分析等新方法。中型实验系统方法日益受到重视。生态学正从系统描述转到系统自组织的理解,从预测生态危机转  相似文献   

6.
水稻产量形成的生理生态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水稻产量形态规律是水稻育种和栽培的基础理论,已成为作物学研究的热点课题。从产量构成、光合生产和源库结构方面简介了水稻产量形成规律的生理生态研究进展,分析了3个方面的研究特点和构成产量形成过程的网络关系。同时水稻产量形成是一个动态过程,水稻产量性状的最终表现决定于其生长发育过程中众多基因的表达、调控和相互作用,提出应用现代发育遗传学与分子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深入研究水稻产量的形成规律。  相似文献   

7.
生物多样性与种群数量动态研究中的几个问题探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探讨了生物多样性与种群数量动态研究中的几个问题。植物多样性影响害虫种群动态的生态学机制主要有天敌假说和资源集中假说 ,而集合种群动态研究中数学模型一直起主导作用 ,这一理论对景观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的研究均具有重要意义。扰动在不同连续状态下通过产生缀块的时空镶嵌在构建生态系统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 ,且中等干扰程度能保持高的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研究所经历的形态学水平、染色体水平、生理生化水平和分子水平 4个阶段研究方法各有其优缺点且不能互相替代。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研究可增加不同范围内生物多样性 ,提高种群和生态系统功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恢复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如生态系统退化过程的监测、模拟和预测,生态恢复的关键技术,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优化等。简述了一些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基本原理,如生态系统演替理论、种群间相互关系理论、干扰控制理论、景观结构与功能理论等。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这些理论在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研究粪微生物区系分子生态学的方法之一是利用对微生物区系中细菌16S核糖体RNA基因进行PCR-DGGE来了解微生物区系动态变化。获得粪中细菌的核酸、细菌的裂解和核酸的抽提是技术的关键。已有报道应用于研究人、牛、猪等食草动物及杂食动物的粪微生物区系分子生态学(朱伟云等,2003)。食肉动物可能存在不同的微生物区系。本实验的目的是得到一种获取虎粪微生物核酸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0.
农业生态学的新视野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综述了我国农业生态学的发展过程与演化特点,并站在国际视野上分析了现代农业生态学发展趋势,着重提出农业生态学正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不断拓展,并把研究引向深入。从宏观层次上讲,农业生态学正从已往的宏观农业生物学层面逐步深入到"三农"的社会学层面,研究水平从以往关注农业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关系逐步发展到人们普遍关心的食物系统(food system),即从生态经济学角度研究农业生态系统能物流形成与运转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及社会政策法规对食物系统的调控作用。也就是说,现代农业生态学越来越重视人类社会生态觉醒对保护农业生态系统环境,促进无污染生产及市场营销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当代西方国家,许多农业生态学工作者十分重视通过各种社区运动(movement)或行动(action)来促进政府、生产部门、销售部门以及相关管理部门接受农业生态学思想,自觉按照生态规律办事,保证食物生产系统健康高效运行,这已成为现代农业生态学教学科研和生产实践的重要内容,涉及科学理论研究实验示范推广各种联盟运动推进社会公众自觉参与等全过程,体现了现代农业生态学的时代特征。从微观层次上讲,现代农业生态学正进入农业分子生态学时代,它借助现代生物学的发展成就,运用系统生物学的理论与技术,深入研究农业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及其分子生态学机制。特别是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不断完善,环境(宏)基因组学、蛋白组学技术的问世,极大地推进了人们对未知生物世界的认知,尤其是对生物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深层次剖析,使得农业生态学能从分子水平上深入研究系统演化的过程与机制,促进从定性半定量描述向定量和机理性研究推进。客观上要求农业生态学工作者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现代科学研究技能,只有这样才能自觉接受新的科学知识,促进传统科学向现代科学提升。本文特以例证分析了这一科学发展的必须性和重要性,旨在引发广大同行的反思与共鸣。  相似文献   

11.
土壤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研究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主要介绍了目前在土壤微生物生态学研究中的常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包括核酸探针杂交技术、基于PCR技术的研究方法、特异DNA片段的序列分析、DNA扩增片段梯度凝胶电泳检测技术等。  相似文献   

12.
景观生态学在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景观生态学方法,结合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要求,从景观空间结构和稳定性两个方面对屏南县后垄溪一级水电站的景观生态做出评价。结果表明,项目建设对区域景观的空间结构影响主要表现在建筑物和水域两方面,项目建成后他们的优势度分别提高1%和0.9%,相对变化较小;项目建设中及建成后,区域内的人为干扰和景观破碎化程度增加,能量和物种的流动性下降,故应加强该方面的设计,以维持区域的生态系统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麦类作物化感作用及其分子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际上研究麦类作物化感作用的新进展,着重介绍了小麦和大麦的化感作用种质资源的筛选与评价。在此基础上运用现代分子生物标记技术ISSR,分析了麦类化感作用的遗传多样性,并进一步阐明了小麦和大麦化感物质的研究现状。最后根据当前植物化感作用研究的发展趋势,提出化感作用基因表达与信号调控的分子生态学及根际生物学过程是未来麦类作物化感作用的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14.
土壤生态系统硝化微生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微生物主导的硝化作用是生态系统中氮素循环的关键过程,其不仅与酸雨、温室气体、水体富营养化等环境问题的发生有关,还作用于土壤中氮素营养的转化,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土壤生态系统中进行硝化作用的微生物包括细菌、古细菌、真菌等。这些微生物根据自身能量代谢类型的不同,利用不同的生物酶进行着不同机制的硝化作用。本文综述了目前已报道的生态系统中进行自养(经典自养硝化和全程氨氧化)和异养硝化作用的微生物类群、硝化作用关键酶及其编码基因类型、其在生态系统中多样的分布特征,以及其前沿的分子生态学研究方法。同时对不同类型硝化微生物类群今后的研究热点提出了展望,以期为系统地研究土壤生态系统中硝化微生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反硝化微生物分子生态学技术及相关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反硝化是微生物以氮氧化物作为电子受体产生能量的过程。由微生物推动的反硝化使地球生物圈中被固定的氮素重新回到大气中去,从而实现整个自然界的氮素循环。反硝化作用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它能使江河湖海脱除氮素富营养化而得以净化,也能使农田氮肥反硝化流失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多年来,基于培养技术的传统微生物研究方法很难了解环境中的反硝化微生物,因为人们目前能够培养的微生物不足环境微生物总量的3%。近年来,分子生物学和现代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环境微生物学的发展,人们可以直接提取环境DNA、通过分子标记和多种技术研究环境微生物。本文综述了环境反硝化微生物的分子生态学研究技术及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农业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应用方向进展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阐述了进入 2 1世纪以来农业生态学的应用研究进展 ,包括农业生物多样性利用 ,农业生产中化学生态学的应用 ,传统和新型营养资源的开发应用 ,农业生态系统和农田生态系统模式构建 ,节水、覆盖和免耕技术生态效应研究 ,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替代农业的研究等。并提出未来农业生态学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7.
荒溪治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景观生态学及生态经济学被引入到荒溪治理中来, 荒溪治理研究在研究理论和研究手段方面都有了新的进展.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荒溪治理的研 究进展及信息技术在荒溪治理中的应用,提出当前荒溪治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基于GIS的帽儿山景观生态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景观生态综合评价对区域区划有重要的意义,以黑龙江帽儿山为例,以2006年林相分布图、Landsat TM遥感数据、地形图、二类调查数据和其他数据材料为数据源,以GIS为技术手段,选取景观类型破碎度、景观形状指数、土壤侵蚀类型、地形因素(坡度)、土地利用类型、植被盖度指数与气象因子(年降水量)7个指标对研究区域进行景观生态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进行景观生态区划。研究结果表明:(1)全面分析景观生态综合评价指数并进行分级处理和景观区划,分为Ⅰ、Ⅱ、Ⅲ、Ⅳ和Ⅴ级区域,分别代表好、较好、中、较差和差5个级别;(2)不同景观生态综合评价区域面积所占比例的排列顺序为:Ⅱ>Ⅲ>Ⅳ>Ⅰ>Ⅴ,Ⅱ级区域所占的比例最大,在整个研究区域中占据绝对的优势,区域景观生态质量属于较好水平;(3)景观生态质量垂直分异明显,第一、二高程带的景观质量较好,Ⅱ级区域在一、二高程带所占比例较大,在第二高程带达到最大,第三、四和五高程带的景观质量较差。可见基于DEM模型和景观生态综合评价揭示景观生态质量的空间特征。  相似文献   

19.
应用生态分析的方法,以浙江慈溪县级市为例,分析了其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所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而提出以规划管理为中心的对策,包括明确城镇体系,发展第三产业,建立工业区块,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发展集约型居住区。  相似文献   

20.
在盆栽模拟复垦的条件下,利用传统平板计数法与BIOLOG方法相结合研究菌剂与缓释肥配施对土壤微生物生态的影响。结果表明,菌剂与缓释肥配施能显著提高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同时对土壤酶活性也具有有明显的影响。就脲酶而言,由于缓释肥与菌剂的配合施用,抑制了其活性,延长了缓释肥的肥效。通过对磷酸酶的研究发现,由于菌剂的加入促进了磷酸酶的活性,菌剂与缓释肥配施处理的土壤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纯化肥处理的。通过多样性指数的测定表明菌剂与缓释肥配施处理土壤微生物群落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McIntosh均匀度等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的。说明菌剂与缓释肥配施不但可以提高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而且还可以提高土壤微生物群落均匀度,从而可促进土壤微生物生态系统的稳定,提高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