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通豆 3号大豆高产、稳产、抗性好、商品性优良 ,籽粒粗蛋白含量 36 .6 % ,粗脂肪含量 19.2 %。全生育期 12 2d左右 ,有限结荚习性 ,适宜淮南地区作夏大豆种植。夏播以 6月 18日播种产量最高 ,秋播应尽早播种。密度、肥料试验表明 ,以栽植密度 116 6 7株 6 6 7m2 与 30kg 6 6 7m2 复合肥作基肥、5kg 6 6 7m2 尿素花期追肥处理产量最高 ,达 189.6kg 6 6 7m2 。  相似文献   

2.
苏豆9号大豆由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00年以东88-27为父本,与鲁豆为母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统选育而育成的苏北夏大豆新品种,2012年3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表现为优质、高产、稳产、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商品性优良,适合在苏北地区推广种植。该试验以播种密度为主区,施肥量为副区,进行裂区试验。结果表明:合适的播种密度和施肥量是苏豆9号实现高产的关键,揭示了二者对苏豆9号大豆产量的影响及其最佳组合模式,提出了苏豆9号高产栽培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高产优质夏大豆新品种‘通豆8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通豆1号'为母本,‘苏豆4号’为父本,经过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育成高产优质淮南夏大豆新品种‘通豆8号'.2006-2009年江苏省淮南夏大豆区域试验中,‘通豆8号’平均产量2 586.4 kg/hm2,较对照‘南农88-31’增产8.36%;2009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935.1 kg/hm2,较对照‘南农88-31’增产5.26%;该品种生育期117 d,有效分枝3.4个,单株结荚60.8个,每荚1.7粒,百粒重19.9 g,粗蛋白含量40.90%,粗脂肪含量16.70%,抗倒伏性强,中抗大豆花叶病毒病SC3株系,适宜在江苏省淮南地区及周边相似生态区作夏大豆种植.  相似文献   

4.
为促进高产优质夏大豆新品种通豆13的推广应用,本文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播期试验和栽培技术要点。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浦东大黄豆为母本、以盐城赶江南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采用聚合育种、多年单株选择的系统选择法,育成优质高产夏大豆新品种通豆13(原系号16-01)。该品种2017-2018年参加江苏省淮南夏大豆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2 839.5 kg·hm-2,较对照品种通豆7号增产10.74%;2019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2 757.3 kg·hm-2,较对照品种通豆7号增产10.08%;2021年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苏审豆20210011。该品种生育期106 d,株高67.8 cm,有效分枝4.3个,单株结荚59.8个,每荚1.9粒,百粒重23.3 g,粗蛋白含量42.43%,粗脂肪含量18.79%,抗倒性强,中感大豆花叶病毒病SC3株系,对SC7株系表现为感病。通豆13适宜在江苏省淮南地区及周边相似生态适应区作夏大豆种植。  相似文献   

5.
"通豆8号"是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以通豆1号为母本,苏豆4号为父本,经过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淮南夏大豆新品种。2006—2009年参加江苏省淮南夏大豆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该品种有限结荚习性,生育期117 d左右,灰毛,产量高、品质优、综合性状优良,适宜江苏淮南及相似生态地区作夏大豆种植。2010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  相似文献   

6.
高产夏大豆新品种山宁11号系济宁农科院选育。多年试验表明:该品种高产稳产、抗倒伏、抗大豆花叶病毒病。经试验证明,施肥量、化控次数、密度和叶面肥使用次数对山宁11号产量的影响效果为施肥量>化控次数>密度>叶面肥喷施次数。并由试验总结出山宁11号高产优质的栽培技术,包括选种、播种、化控、施肥、除草、浇水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通豆4号(原品系名95-50)系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优质、高产、多抗淮南夏大豆新品种。1995年从浦东大黄豆/盐城赶江南杂交后代中选择优良单株,编号95-50,于2000年育成品系;2003年参加江苏省淮南夏大豆区域试验;经过2003~2004两年的区域试验,2005年的生产试验,结果表  相似文献   

8.
大豆新品种通豆4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豆新品种"通豆4号"系利用浦东大黄豆为母本,盐城赶江南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育成的优质高产夏大豆新品种,于2006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200602).该品种高产、稳产,抗性强,品质优质,籽粒粗蛋白含量为41.9%,粗脂肪含量为20.3%,全生育期为120d,有限结荚习性,适宜在江苏淮南及中国南方地区作为夏大豆种植.  相似文献   

9.
缪亚梅  王学军  汪凯华  陈满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19971-19972,19986
[目的]选育适宜江苏省淮南地区种植的高产中晚熟夏大豆品种。[方法]以通豆1号为母本、苏豆4号为父本进行杂交,对杂交后代进行多年系谱选择和品质、抗性筛选。[结果]通豆8号(原系号为98-066)在江苏省淮南夏大豆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2 586.0~2 935.1 kg/hm2,较对照南农88-31增产5.26%~8.40%;该品种生育期117 d,有效分枝3.4个,单株结荚60.8个,每荚1.7粒,百粒重19.9 g,粗蛋白含量40.90%,粗脂肪含量16.70%,抗倒性强,中抗大豆花叶病毒病SC3株系。[结论]该品种适宜在江苏省淮南地区及周边相似生态适应区作夏大豆种植,种植效益高。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适宜宿州地区麦茬免耕播种的高产、优质大豆品种(系),该研究在宿州地区开展了麦茬免耕大豆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周豆22号、阜豆16、皖宿01-15、商豆1201、菏豆14等品种综合表现较好,适合在宿州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不同施氮方式和栽插密度对杂交中籼丰两优1号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采用两裂式裂区试验探讨了丰两优1号的栽培技术,结果表明施氮方式和栽插密度都对产量有显著的影响,施氮水平与每穗实粒数、栽插密度与有效穗都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在产量构成中有效穗影响最大,其次为穗实粒数。在大田生产中,要适当提高栽插密度,适宜播量为22.5万~28.13万穴/hm2;重施基肥,后期要增施粒肥均有利于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辽西地区林农复合经营模式下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为选择适合该地区的高产玉米种植方式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试验方法研究了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玉米品种、种植密度、有机肥施用量、耕作方式),利用Matlab软件中的anova1函数对试验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通过试验测得不同因素在不同设置下的玉米产量和生物产量数据,将数据带入Matlab软件计算得到试验数据的方差分析结果。[结论]玉米品种、种植密度、有机肥施用量均对玉米产量影响显著,在实际生产中应进行适当选择;耕作方式对玉米产量影响不大,可以在玉米种植中适当减少耕作次数。  相似文献   

13.
以超级稻‘中嘉早17’为材料,研究和分析了4种不同氮肥施用量和2种不同栽培密度下的群体茎蘖动态、物质生产特性及产量构成特点,探讨了不同氮肥施用量和栽培密度下物质生产特性对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为0~195 kg/hm2,栽培密度为24×104和30×104穴/hm2时,产量随栽培密度的增加而增加。高密度种植时,以施氮量为105 kg/hm2时产量最高;低密度种植时,以施氮量为150 kg/hm2时产量最高。同时发现适宜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可提高抽穗期的茎鞘重和总干物重;有利于维持生育后期叶片中较高SPAD值,有利于减缓叶片的衰老,提高抽穗后的干物质生产量,从而使抽穗后新增同化产物(同化物直接供应量)和(叶片+茎鞘)的表观输出率均有所增加。适宜施氮量和栽培密度也可以提高氮肥农学利用率和偏生产力。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不同的栽培密度和施肥量对甜玉米金玉甜1号的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金玉甜1号的最适栽培密度为4.20万株/hm2,氮肥施用量为225 kg/hm2。  相似文献   

15.
为了明确不同耕作方式下的肥密组合对红小豆群体产量和个体性状的影响,通过设定3种耕作方式[平作、大垄(110cm)、小垄(65cm)]、3种肥料梯度和5个种植密度,分析不同因素、不同栽培模式对红小豆群体产量和单株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10cm垄作(N)的耕作方式优于平作(P)和65cm垄作模式(S);高施肥量(240kg·hm~(-2))的增产效果不明显;中低密度处理(13万~17万株·hm~(-2))有利于提高单株生产力和群体产量;3种耕作模式下的肥密互作效应显著。3种栽培模式中,65cm垄作(S)和平作模式(P)的应用需结合实际情况而定;110cm垄作模式下,商品肥施入量80~160kg·hm~(-2)、种植密度13万株·hm~(-2)的处理组合(NF2M2和NF1M2)分别比对照(SF1M2)的产量提高28.3%和32.1%,是兼顾产量和效益的处理组合。  相似文献   

16.
施肥量和种植密度对大豆牡丰7号保护性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种植密度及施肥量对大豆保护性酶活性的影响,以牡丰7号为研究对象,采取裂区设计,施肥量为主区,种植密度为副区,研究了不同施肥量和种植密度下大豆不同时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施肥量和种植密度对大豆牡丰7号不同时期叶片保护性酶活性有着较大的影响。从始花期到鼓粒期,3种保护性酶存在着先升后降的变化规律。随施肥量的增加,保护性酶活性的变化幅度增大,在一定范围内提高施肥量有利于增强牡丰7号抗逆性。随着种植密度增加SOD活性下降;CAT活性随种植密度的变化在不同时期表现出了不同的规律。POD活性与种植密度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7.
不同密度及施肥水平对木薯华南5号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2因素4水平多年多点随机区组设计方法,探索不同栽植密度及施肥水平与华南5号木薯产量间关系。结果表明:华南5号在栽植密度为550~700株/667m^2,施N3.9kg/667m^2、P2O52.0kg/667m^2、K2O7.8kg/667m^2时可获最佳产量。  相似文献   

18.
密度和追肥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采用二次旋转回归组合设计,以玉米品种东庆1号、本育9号、东农250、东农0304和东农252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它们在密度为37500-67500株·hm^-2,追肥量为75-225 kg·hm^-2范围内的产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玉米品种适合其种植的密度和追肥量不同;东庆1号和东农252密度和追肥量的变化对其产量的影响较大,其他3个品种密度和追肥量的变化对其产量影响不大。确定了5个品种的密度和追肥量的最佳组合方案,建立了5个品种密度和追肥量变化与产量关系的回归模型。  相似文献   

19.
辽西地区谷子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形成谷子高产栽培技术体系,提升辽西地区谷子生产水平,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以燕谷16号为试验材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制约谷子生产的氮肥施用量(因素A)、磷肥施用量(因素B)和种植密度(因素C)3个关键技术进行了不同水平组合的籽粒产量及其经济效益研究,以明确谷子生产上的最佳施肥方案与合理的种植密度。结果表明:3个因素对燕谷16号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顺序均为氮肥施用量〉磷肥施用量〉种植密度,其中,氮肥是影响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最重要因素,种植密度是影响谷子叶面积指数和穗粒重的最重要因素。本研究条件下,最高产量和最大经济效益的因素组合均为A2B3C1,即氮肥施用量187.50kg/hm2、磷肥施用量131.25kg/hm2、种植密度30.0万株/hm2时谷子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分别达到了5363.79kg/hm2和14514.9元/hm2。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设置不同的种植密度与施肥水平,探索出粤油13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模式.[方法]运用二因素三水平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施肥水平对粤油13产量、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在粤油13种植密度30万株/hm2,施足底肥(生物有机肥2250 kg/hm2+复合肥300 kg/hm2)的前提下,苗期追施N量76.6 kg/hm2、P2O5量48.8 kg/hm2、K2O量126.0 kg/hm2时可获得较高的产量.[结论]在丘陵红壤旱地条件下,种植密度对粤油13产量的影响达0.05显著水平,而施肥对粤油13产量的影响达0.01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