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研究非淀粉多糖酶在饲喂玉米-豆粕-杂粕型日粮中对海兰褐蛋鸡生产性能及营养物质代谢率的影响。【方法】试验选取1 600只23周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成4个试验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鸡。正对照组(PC组)饲喂正常能量水平的基础日粮;负对照组(NC组)饲喂在PC组日粮的基础上降低628 kJ/kg能量水平的日粮;复合非淀粉多糖酶分别在NC组日粮中添加复合非淀粉多糖酶l和复合非淀粉多糖酶2。【结果】在玉米-豆粕-杂粕型日粮中添加非淀粉多糖酶能够降低海兰褐蛋鸡采食量和料蛋比,提高各养分代谢率,但差异不显著,对于蛋重没有影响。【结论】在蛋鸡玉米-豆粕-杂粕型日粮中添加非淀粉多糖酶,能够替代一部分油脂(2 kg豆油,628 kJ/kg能量)水平,并且不影响蛋鸡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2.
木聚糖酶对肉仔鸡饲料代谢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木聚糖酶对肉仔鸡不同类型日粮的代谢能值的影响,将细菌性内切木聚糖酶,酶A,活性5 000 IU/g和活性各为2 500 IU/g的真菌性外切糖酶和细菌性内切酶的复合木聚糖酶,酶B,分别添加到代谢能为12.13MJ/kg的6种类型日粮中,试验结果表明:在肉仔鸡1~3周龄,酶A显著提高玉米豆粕棉粕和玉米小麦豆粕菜粕型日粮的表观代谢能(AME)和真代谢能(TME),酶B显著提高除玉米小麦豆粕型日粮外其他类型日粮的AME与TME(P<0.05)。在肉仔鸡4~6周龄,2种木聚糖酶都提高了玉米小麦豆粕和玉米小麦豆粕棉粕型日粮的AME和TME(P<0.10)。前期,酶A在玉米豆粕棉粕和玉米小麦豆粕菜粕型日粮中效果显著,1 000 IU酶A代谢能0.62~0.68 MJ/kg,酶B在除玉米小麦豆粕型日粮外的其他类型日粮中效果均显著,1 000 IU的代谢能为0.41~2.01 MJ/kg;后期,2种木聚糖酶在玉米小麦豆粕和玉米小麦豆粕棉粕型日粮中效果显著,1 000 IU酶A的代谢能为0.34~0.53 MJ/kg,1 000 IU酶B的代谢能为0.38~0.54 MJ/kg。  相似文献   

3.
 320只3周龄半番鸭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20只(公母各半)。对照组饲喂含8%杂粕的日粮;试验Ⅰ,Ⅱ和Ⅲ组分别饲喂含14%,16%,18%杂粕(菜粕+棉粕)并添加0.18 g/kg溢多酶P8306的日粮。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观测对各组半番鸭生产性能、养分利用率及饲养效益的影响,以此确定杂粕的最适添加量。结果表明,3~8周半番鸭成活率、增重、料肉比、养分利用率及饲养效益,试验组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试验Ⅰ组、Ⅱ和Ⅲ组每千克增重成本分别比对照组节省0元、0.085元和0.008元;杂粕的最适添加量为16%。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在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α-半乳糖苷酶制剂对AA肉鸡生产性能和养分代谢率的影响。饲养试验选用1日龄AA肉仔鸡360只,随机分为5个处理,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0.05、0.10、0.15、0.20g/kgα-半乳糖苷酶制剂,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试验期6周,测定21d和42d的平均日增体质量、日采食量和料重比。结果表明:0.10、0.15、0.20g/kgα-半乳糖苷酶组显著提高21、42日龄日增体质量,增幅为2.56%~4.54%(P<0.05),降低42日龄的料重比,降幅为1.91%~4.59%(P<0.05);排空强饲代谢试验结果表明:在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α-半乳糖苷酶,提高了表观代谢能及真代谢能能值,增幅为0.31~0.34MJ/kg(P<0.05),改善了其他营养物质的利用率。综合分析,以0.1~0.2g/kgα-半乳糖苷酶添加水平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旨在研究不同类型饲粮中添加β-甘露聚糖酶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养分消化利用及血细胞指标的影响.【方法】试验采用3×2两因素析因试验设计,A因素为饲粮类型(玉米-杂粕型、玉米-小麦-杂粕型和小麦-杂粕型),B因素为β-甘露聚糖酶添加水平(0和500g/t).选用576只健康的1日龄科宝肉鸡,随机分为6组,每组设8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公母各半).【结果】玉米-杂粕组试鸡体增质量显著高于小麦-杂粕组,且料重比显著降低,试验前、后期分别降低3.86%和6.72%(P0.05).玉米-杂粕组试鸡表观代谢能、氮和干物质的利用率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试验前期加酶组试鸡体增质量较对照组显著提高,料重比显著下降(P0.05);玉米-杂粕饲粮加酶后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表现出高于玉米-小麦-杂粕饲粮的趋势(P=0.066).饲粮和β-甘露聚糖酶间交互作用显著影响干物质利用率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水平(P0.05).【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玉米-杂粕型饲粮组肉仔鸡生产性能、干物质利用率、氮利用率和表观代谢能均优于小麦-杂粕饲粮;添加β-甘露聚糖酶提高了肉仔鸡前期生产性能,但未受饲料类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选用180羽黄羽肉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设5个重复,每重复12羽,研究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戊聚糖酶对仔鸡养分利用和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00和1 000 mg/kg戊聚糖酶,试验结果表明,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戊聚糖酶可有效地降低NSP的抗营养作用,添加剂量以1000 mg/kg为宜,此时,氮利用率提高7.0%(P<0.05),肉仔鸡的日增重提高7.3%(P<0.05),饲料转化率改善3.6%(P>0.05),成活率提高3.4%(P>0.05).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不同蛋白和能量水平日粮对石岐杂鸡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及养分表观代谢率的影响,选取21日龄体质量相近、健康的石岐杂鸡1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进行试验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Ⅰ组、Ⅱ组、Ⅲ组和Ⅳ组能量和蛋白水平分别为12.09MJ/kg和18.07%、13.09MJ/kg和18.01%、...  相似文献   

8.
试验选用22日龄爱拔益加商品代肉仔鸡192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8个重复(公母各4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分别饲喂以玉米、豆粕、棉粕、菜粕为基础原料配制的4种日粮.收集部分排泄物,测定玉米、豆粕、棉粕、菜粕的AME和AMEn.结果表明:豆粕和棉粕中,公鸡的AMEn显著高于母鸡(P<0.05);试鸡性别对玉米和菜粕的AME和AMEn无显著影响(P>0.05);玉米、豆粕、棉粕、菜粕AME和AMEn利用率在公母鸡间差异不显著(P>0.05),公鸡AME和AMEn利用率在数值上有高于母鸡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28日龄肉仔鸡玉米、豆粕、棉粕、菜粕的AME分别是14.82、12.10、11.17、9.79 MJ/kg.AMEn分别是14.80、11.81、10.81、9.60MJ/kg.  相似文献   

9.
植酸酶和非淀粉多糖酶对肉鸡氮磷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用1日龄健康黄羽肉鸡600羽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50羽,饲喂玉米-豆粕型日粮,研究日粮添加植酸酶和(或)非淀粉多糖酶对机体N和P的利用率、骨骼和血清中矿物元素含量及其生产性能的影响。处理1为基础日粮,处理2为低磷日粮添加250g/t植酸酶,处理3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00g/t非淀粉多糖酶,处理4为低磷日粮添加250g/t植酸酶和1000g/t非淀粉多糖酶。结果表明:低磷日糖中添加植酸酶可提高N、P的表观利用率(P<0.05),而非淀粉多糖酶有提高日粮N、P利用率的趋势(P>0.05);低磷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后胫骨灰分、Ca、P含量、血清中Ca、P、Cu、Zn和Fe等矿物元素含量的趋势(P>0.05);日粮中同时添加植酸酶和非淀粉多糖酶有促进日粮N和P利用率以及矿物元素吸收的趋势,但两者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协同作用,日粮中应用2种酶后可减少粪中氮和磷的排泄量(P<0.05,P<0.01),有利于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复合酶对粉状及颗粒状次粉-杂粕-植酸酶型日粮能量及养分利用率的影响,为复合酶在肉鸡饲料中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健康、体质量1.8~2.0 kg的黄羽公鸡2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5只,一组为内源组,其余3组分别强饲次粉-杂粕-植酸酶型基础日粮的粉料(对照组)、基础日粮+0.25 kg/t复合酶的粉料和基础日粮+0.25 kg/t复合酶的颗粒料。收集强饲后36 h内的排泄物,测定有机物(OM)、Ca、P、粗蛋白(CP)和氨基酸利用率以及代谢能。【结果】(1)日粮中添加复合酶可显著提高黄羽公鸡对OM、Ca、P、CP、总氨基酸的表观利用率和真利用率、表观代谢能(AME)和真代谢能(TME);(2)与粉料相比,颗粒料使黄羽公鸡对OM、Ca、P、CP的表观利用率和真利用率及AME和TME进一步提高(P<0.05或0.01),对总氨基酸表观利用率和真利用率有提高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添加复合酶和制粒可显著提高肉鸡对次粉-杂粕-植酸酶型日粮能量及主要养分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1.
用500羽(:为1:10)1日龄绍雏鸭研究了不同粗蛋白水平(CP:22%,20%,18%,16%和14%)的等能饲粮(ME:计算值11.93MJ/kg或实测值11.51MJ/kg)对绍鸭早期(0~4周龄)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饲粮CP水平对绍鸭早期生长有明显的影响,在1~4周龄内,各CP水平间试鸭平均体重差异显著(p<0.05);试鸭增重与饲粮CP%或CP摄入量间呈显著的正相关(r=0.826或0.831,p<0.05).但3周龄时,16%~22%CP水平间试鸭的平均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至4周龄时,18%~22%CP水平间试鸭的平均体重差异亦不显著(p>0.05),而CP14%~18%处理的试鸭日增重则显著高于CP 20%和22%处理,即显示出补偿生长作用.由此建议:在0~4周龄阶段,当能量浓度为11.51MJ/kg时,绍鸭饲粮CP水平以16%~18%或蛋能比(CP,g/ME,MJ)13.8~15.5为宜.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花生粕在罗非鱼饲料中的合理应用,分别以花生粕、发酵花生粕替代基础饲料(6%鱼粉,对照组)中鱼粉用量的1/3、2/3和3/3,制成7组饲料,在网箱(2.50 m×1.25 m×1.20 m)中饲养体质量为(68.0±0.4)g的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O.aureus 8周,考察其对鱼体生长性能、肌肉常规成分、氨基酸组成和消化道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花生粕替代1/3鱼粉,发酵花生粕替代1/3、2/3鱼粉用量时,对鱼体增重率和饲料系数无显著影响(P0.05);当花生粕替代2/3、3/3鱼粉,发酵花生粕替代3/3鱼粉用量时,鱼体增重率显著下降(P0.05),饲料系数显著上升(P0.05);各处理组罗非鱼的肌肉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灰分含量、必需氨基酸总量、非必需氨基酸总量、肝体比、脏体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当花生粕替代2/3和3/3鱼粉用量时,鱼体胃蛋白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但以发酵花生粕替代不同比例鱼粉时对胃蛋白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各处理组罗非鱼的肠蛋白酶活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在鱼粉含量为6%的奥尼罗非鱼饲料中,花生粕可替代鱼粉用量的1/3,发酵花生粕可替代鱼粉用量的2/3。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浮萍Lemna minor对黄金锦鲤Cyprinus carpio生长性能、抗氧化和消化能力的影响,以初始体质量为(52.99±1.95)g的黄金锦鲤为研究对象,在饲料中分别添加0、3%、6%、9%、13%、14%的浮萍,相应替代同等水平的菜粕,制成6组等氮(粗蛋白质为38.5%~38.6%)、等能(12.2 MJ/kg)的饲料,分别记为D1(对照)、D2、D3、D4、D5、D6饲料组,将540尾健康的黄金锦鲤随机分成6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30尾鱼,养殖时间为8周。结果表明:D6饲料组增重率(WGR)、蛋白质效率(PER)、特定生长率(SGR)和肥满度(CF)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添加水平为3%的饲料组(P0.05),而其饲料系数(FCR)显著低于上述两组(P0.05);D6饲料组蛋白酶活力与脂肪酶活力显著高于其他饲料组(P0.05),各饲料组间淀粉酶活力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D4与D6饲料组肝胰脏、脾脏、肾脏和血清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过氧化氢酶(CAT)活力显著高于其他饲料组(P0.05),且D6饲料组丙二醛(MDA)活力显著最低(P0.05)。研究表明:本试验条件下,饲料中浮萍的添加水平在14%时,有利于黄金锦鲤的生长,并能提高鱼体抗氧化能力与消化酶活力。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日粮中不同蛋白饲料来源对绵羊瘤胃发酵功能的影响。本试验选用12只体重50 kg左右的苏尼特绵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3只,Ⅰ组、Ⅱ组、Ⅲ组、Ⅳ组分别饲喂氮源为葵粕+玉米蛋白粉、鱼粉、棉粕、豆粕的日粮。结果表明:Ⅲ组瘤胃pH显著高于Ⅳ组(P<0.05);瘤胃NH3-N浓度、总VFA和丁酸的浓度受氮源影响不显著(P>0.05),对乙酸、丙酸浓度和乙酸∶丙酸比例影响显著,Ⅱ组乙酸∶丙酸比例显著低于其它3组(P<0.05)。不同氮源日粮对固相食靡流通速率、纤维物质的动态降解率影响不显著(P>0.05),但Ⅲ组(棉粕)纤维物质降解率最高。表明日粮蛋白源的变化改变了瘤胃发酵模式。  相似文献   

15.
苜蓿粉含量对鹅日粮粗纤维和钙磷消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了探讨不同饲粮粗纤维(CF)水平对生长鹅饲料中各种纤维素和钙(Ca)、磷(P)消化率的影响,选取3月龄健康鹅48只,随机分为8组,每组6只,各试验组日粮中分别添加61.5,101.0,136.0,170.5,198.0,225.0,243.0和286.0g/kg苜蓿粉(CF依次为46.9,51.5,60.7,77.6,81.1,95.9,109.2和124.1g/kg),调整各组日粮至代谢能(ME)、粗蛋白(CP)、钙(Ca)、有效磷(AP)、蛋氨酸(Met)、赖氨酸(Lys)等水平基本一致。结果表明,在ME和CP等水平基本一致的条件下,苜蓿粉添加量在61.5~286.0g/kg(CF为46.9~124.1g/kg)时,CF的消化率为17.15%~25.35%,中性洗涤纤维(NDF)21.04%~30.71%,酸性洗涤纤维(ADF)19.10%~28.08%,半纤维素(HC)37.53%~72.67%;P表观消化率略有上升,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Ca表观消化率从苜蓿粉添加量为101.0g/kg时显著下降(P<0.05)。  相似文献   

16.
选用90对健康肉用种鸽,分为A、B、C、D试验组和E对照组共5组,每组18对种鸽,试验组饲料的粗蛋白(CP)水平分别为16.16%、14.22%、14.29%、16.18%。代谢能(ME)分别为11.85MJ·kg-1、11.82MJ·kg-1、12.52 MJ·kg-1、12.51 MJ·kg-1的颗粒料。对照组饲料粗蛋白含量为11.79%,代谢能为13.31 MJ·kg-1的原粮。进行肉用种鸽颗粒料筛选及与原粮的对比试验。结果:30日龄乳鸽体重(m/g)A、B、C、D 4组分别为 517.00±41.43、505.16±34.16、506.67±39.56、497.68±46.04,比对照组470.00±43.42分别提高10.0%、7.4%、7.8%、5.9%,A、B、C组与E组差异极显著(P<0.01),D与E组差异显著(P<0.05),种鸽的受精率、孵化率各组差异不明显。种鸽生产周期A、B、C、 D试验组分别比对照E组缩短 4.60 d、2.85d、1.73 d、4.30d。A,D组与E对照组差异显著。表明:以粗蛋白为16.16%、代谢能为11.85MJ·kg-1的种鸽颗粒效果最好,该颗粒促进乳鸽生长发育,缩短种鸽生产周期,提高肉鸽种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生物纤维饲料喂鸡饲用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饲养试验测定了生物纤维饲料(DEM)的代谢能(ME),通过代谢试验研究了生物纤维饲料在蛋鸡体内的代谢能及干物质(DM)、粗蛋白(CP)、粗灰分(CA)的代谢率。结果表明:生物纤维饲料的代谢能约为12.71MJ/kg;试验组干物质代谢率与对照组相比有增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试验组粗蛋白、粗灰分代谢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代谢能方面;生物纤维饲料组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试验测定罗曼褐商品蛋鸡14~18周龄不同蛋白质水平的饲喂效果,试验日粮是玉米—豆粕型。适宜能量(ME,11 3MJ/kg)的三个蛋白质水平组即Ⅰ、Ⅱ、Ⅲ组(Pr 分别为14 5%、13 2%、12%),一个低能组(ME,10 5MJ/kg)的蛋白质水平为13 4%;另设山西预配添加剂厂育成鸡料作为对照组,蛋白质水平为15%。共设5个处理。结果表明,各组日增重、胫骨长和抗弯强度差异不显著;耗料量是Ⅰ、Ⅱ、Ⅲ组差异不显著,显著低于对照组和低能组,而Ⅰ、Ⅱ、Ⅲ组中又以Ⅱ组耗料最低,饲料效率最佳。  相似文献   

19.
在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苏氨酸、异亮氨酸、色氨酸,研究0~21日龄北京鸭对这3种氨基酸的需要量。试验采用了3×3×3因子设计,3种氨基酸各设3个水平,形成27个处理,每处理3个重复,每重复饲养14只鸭。其中苏氨酸和异亮氨酸的添加水平均为7.0,8.0和9.0g/kg;色氨酸的添加水平为2.5,3.0和3.5g/kg。试验结果表明,在粗蛋白(CP)为202.6g/kg,代谢能(ME)为12.51MJ/kg的玉米-豆粕-花生粕型日粮中,苏氨酸可显著影响15~21日龄北京鸭平均日采食量和21日龄时的尿酸浓度;色氨酸可显著影响15~21日龄北京鸭的料肉比;各测定指标在异亮氨酸各水平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该类型日粮中,0~21日龄北京鸭饲料中异亮氨酸、苏氨酸和色氨酸水平应分别不高于7.0,7.0和2.5g/kg。  相似文献   

20.
选用 90对健康肉用种鸽,分为A、B、C、D试验组和E对照组共 5组,每组 18对种鸽。试验组饲料的粗蛋白(CP)水平分别为 16.16 %、14.2 2 %、14.2 9%、16.18%,代谢能(ME)分别为 11.85KJ/g、11.82KJ/g、12.5 2KJ/g、12.5 1KJ/g的颗粒料。对照组饲料是粗蛋白含量为11.79%,代谢能为 13.31KJ/g的原粮。进行种鸽颗粒料筛选及与原粮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30日龄乳鸽体重A、B、C、D 4组分别为 5 17.0 0± 4 1.4 3、5 0 5.16± 34.16、5 0 6.6 7± 39.5 6、4 97.6 8± 4 6.0 4 g,比对照组 4 70.0 0± 4 3.4 2g分别提高 10 %、7.4 %、7.8%、5.9%。A、B、C组与E组差异极显著(P <0.0 1),D与E组差异显著(P <0.0 5)。种鸽的受精率、孵化率各组差异不明显。种鸽生产周期A、B、C、D试验组分别比对照E组缩短 4.6 0、2.85、1.73、4.30d。A、D组与E对照组差异显著。表明粗蛋白为 16.16 %、代谢能为 11.85KJ/g的种鸽颗粒料效果最好,该颗粒料促进乳鸽生长发育,缩短种鸽生产周期,提高肉鸽种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