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北省土地退化及其防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论述了河北省土地生态环境存在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土地盐碱化、土地干旱化、土地污染等土地退化问题及其对农业的影响,提出了治理 土地退化和保护土地生态环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正>现代农业战略产生了无损于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扩大生产农产品的新工艺。但是,近些年来,由于人类经济活动对自然界过度开发而导致对生态的许多负作用。所有动植物体己难以适应现存的自然环境。为了减轻这些负作用,应当在景观基础上制定和运用包括积极调节农业生态参数在内的生态安全的新地带农业制。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土地适宜性及使用变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To present the current status of land quality and distribution and the trends in land use change, the physical suitability of cropland and forestland and the associated changes in Fujian Province were evaluated and analyzed using data obtained from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s (GIS) and remote sensing (RS). Of the total land area of Fujian Province, first class suitable cropland accounted for only 4.21%, whereas unsuitable cropland accounted for 84.78%. The percentage of first class suitable cropland in the southeastern region (5.32%) was much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northwestern area (2.91%). Only 13.63% of the existing cropland area consisted of first class cropland and 70.08% was classified as unsuitable for cultivation. Of the total land area of Fujian Province, the first class forestland comprised 55.25% and the unsuitable forestland (including third class) comprised 21.2%. The percentage of unsuitable forest area in the existing forestland was only 5.5%. From 1996 to 2001, cropland and unused land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whereas forestland and land used for urban and transport increased rapidly. Therefore, the major tasks ahead will be the land development for full grain production potential, the better coordination of allocating land to different uses, and the regulation inappropriate activities that damage agricultural ecosystems.  相似文献   

4.
中国土地资源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要评述了近年来我国土地资源调查、土地利用规划、土地综合整治、可持续土地利用、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与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安全与生态利用等领域研究取得的新进展。分析评判了中国土地资源学科发展的战略需求、目标定位和主要趋势。梳理总结了土地资源学术研究趋向和重点领域, 探讨了面向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转型战略, 进一步深化中国土地资源研究的具体建议和对策。指出了适应转型发展新形势, 中国土地资源创新研究要加强土地多学科集成研究、创新土地工程与技术体系、支撑土地整治规划设计和探索土地民生机制与途径, 扎实推进土地资源问题工程化、工程问题科学化和科学问题精准化。  相似文献   

5.
土地用途管制与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许彦曦  彭补拙  李春华 《土壤》1998,30(3):137-142
土地用途管制是世界一些国家和地区广泛采用的土地利用管理制度,其核心是依据土地利用规划对土地用途转变实行严格控制,从而引导合理利用土地。持续发展理论已成为当前国际上土地利用研究的指导思想,区域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基础之一。土地用途管制的实施可以有效控制土地利用方向,对土地进行有效管理,最终实现合理、持续利用土地。本文以广西柳州市为例,探讨了土地用途管制的实施对土地资源可持续  相似文献   

6.
钟陆演  艾尧 《计算机与农业》2011,(6):127-129,138
从吐鲁番市土地资源有限的现状出发,研究2015年、2020年吐鲁番市土地资源的生产潜力及土地承载力,为决策部门制定人口、粮食生产政策、土地利用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河流洪水、泥石流、雪崩、山崩、水蚀、滑坡、塌方、表土流失等自然现象,过去和现在每年都给国民经济,首先是农业经济造成重大损失。这些现象随着自然资源的进一步开发还会加剧。例如,为水能利用、农业灌溉和其它目的修建水库会造成部分地区淹没、滑坡、冲蚀和岸坡的破坏,修建公路、铁路、大型排灌渠道和输油管路的结果,使一些地区出现活动的滑坡过程,山区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大量废料的堆积大大加剧现有泥石流源的活化并促使新的泥石流源的出现。  相似文献   

8.
根据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对收回土地使用权的批准机关关于"转类"审批和"转权"审批进行了探讨。重点对土地使用权的有偿收回与无偿收回问题进行了讨论,"有偿"收回和"无偿"收回的主要区别在于土地增值的归属,"无偿"收回并非绝对的"无偿",应分别不同情形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9.
土地与人口的失衡,是当今我国面临最为突出的社会问题。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过程,我国人口膨胀性的超生增长与土地数量锐减及其质量退化的矛盾日趋尖锐。特别是随着人口和土地城镇化的发展,使人口与耕地之间的矛盾更为尖锐。我国人均耕地随着人口的惊人增长已降到了1.3亩,不仅低于世界和许多国家的人均耕地水平,  相似文献   

10.
西部地区土地资源利用状况与土壤侵蚀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就西部地区土地资源的利用方式和土壤侵蚀状况下,对何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何为不合理利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将会被广泛利用,土地利用的方式也将会趋于多元化;因而,因地制宜地确定西部地区土地开发利用的方向是关键。要合理配置农林牧生产比例,扩大林草用地面积:同时.作好土地利用前期的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1.
利用面向对象方法和OLE技术,以国产GIS通用软件Citystar和数据库管理VisualFoxpro为基本支撑系统进行了土地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以期提高程序开发水平和系统的流化程度,并使系统易于在基层土地管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土地整理的效益分析   总被引:93,自引:20,他引:9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土地整理效益研究是土地整理理论及实践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分析土地整理活动对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社会发展等引起的效应,不仅可以丰富土地整理的理论,而且对规范与指导土地整理的实践活动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土地整理具有效益的统一性,土地整理的经济效益表现为土地整理活动对国民经济与整理区农户的影响;土地整理的生态环境效益表现为土地整理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环境的影响;土地整理的社会效益表现为土地整理活动对农村社会环境、社会经济与自然资源合理利用的贡献与影响;土地整理的景观效益表现为土地整理活动对农村景观的影响;而土地整理的综合效益为土地整理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与景观效益的综合。  相似文献   

13.
辽东山区人口地域分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明辛 《山地研究》1993,11(3):135-141
  相似文献   

14.
焦峰  温仲明 《水土保持研究》2005,12(1):32-33,46
从地理学和景观生态学的观点出发,依据安塞县气候、地质地貌、地表物质、地形、水文、动植物等自然因素及人类活动的特点,对安塞县土地类型进行分类和划分,在此基础上,对安塞县土地类型结构特点分别进行了计算、分析和评价,为安塞县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基本理论与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5.
土地退化、荒漠化及土壤侵蚀的辨识与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问题的提出进入20世纪80年代,尤其是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世界环发大会以后,世界各国对环境的保护与治理都更加重视了,随之反映全球环境变化和环境质量下降的信息也多起来。世界环发大会以后,我国拟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行动纲领,十分重视经济发展与环...  相似文献   

16.
孙丹峰  李红 《土壤通报》2001,32(2):53-56
本文介绍SOTER项目是利用目前已有的信息技术 ,建立一个包含数字化的地图单元和它们属性数据的世界土壤和土地数据库 .该数据库的主要功能是为已完善起来的世界土壤和土地资源变化的制图和监测提供必要的数据 .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土地资源多尺度数据库的建库模式 ,SOTER单元概念的发展 ,多尺度数据库的划分和相互之间的衔接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而形成的,指对人类生存所依赖的物质资源,在追求经济效益最大的同时,维持和改善土地资源的生产条件和环境基础。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可持续土地资源管理的任务主要依靠政府严格的土地利用规划事先调节和控制,引导、限制或鼓励人们的土地利用行为,保证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可持续利用。该文试图在分析FAO的土地规划的概念、内容、体系、成功的关键因素、及编制的步骤和方法基础上,展开探讨并对完善我国土地利用规划提出了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赤峰市沙化土地结构与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实地调查与遥感材料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根据沙化土地的固定情况、利用方式及沙化程度引入土地沙化程度指数,对赤峰市沙化土地结构及1994年至2004年lO年间的沙化土地变化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赤峰市沙化土地总面积为1914982.6hm^2,占全市总面积的22.2%。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1029690.3hm^2,占全市总面积的11.9%。从固定情况分析,流动沙地占7.8%,半固定沙地占10.1%,固定沙地占80.5%,露沙地占0.5%,沙化耕地占1.1%。从利用方式来看,沙化耕地占1.1%,沙化林地占24.8%,沙化草地占65.8%,未利用沙化土地占8.3%。根据沙化程度,轻度沙化土地占46.4%,中度沙化土地占35.2%,重度沙化土地占10.1%,极重度沙化土地占8.3%。各旗县土地沙化程度指数变动幅度较大,红山区土地沙化程度指数为0,翁牛特旗为22.45。(2)1994年至2004年10年间,赤峰市沙化土地面积减少748797,3hm^2,减少28,1%。固定沙地增加5.6%,半固定沙地减少47.4%,流动沙地减少24.8%,露沙地增加223.7%,沙化耕地减少96.7%。土地沙化程度指数下降23.2%,红山区下降最多为100%,已经没有沙化土地。克什克腾旗和翁牛特旗下降最少,分别下降4.8%和6.9%。  相似文献   

19.
黑牛河流域土地资源承载力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黑牛河流域地理特征、水土流失状况出发,应用资源与资源生态科学理论和系统分析方法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土地生产力等问题,并从气候、土壤和水土保持方面着手,应用农业生产潜力法估算黑牛河流域土地生产潜力。通过对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分析和评价,提出了合理利用土地、加快水土保持步伐,挖掘潜力,提高土地生产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而形成的,指对人类生存所依赖的物质资源,在追求经济效益最大的同时,维持和改善土地资源的生产条件和环境基础.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可持续土地资源管理的任务主要依靠政府严格的土地利用规划事先调节和控制,引导、限制或鼓励人们的土地利用行为,保证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可持续利用.该文试图在分析FAO的土地规划的概念、内容、体系、成功的关键因素、及编制的步骤和方法基础上,展开探讨并对完善我国土地利用规划提出了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