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供试菌种系我所选育的凤尾菇018327。培养料为棉籽壳98%、石灰1%、过磷酸钙1%,含水量65%.以常规装瓶灭菌为对照。试验组每百斤料用玉米粒原种20~30瓶,拌匀后装袋(长×宽为33×17cm),每袋装干料0.8斤,袋两头扎上棉花,利于透气,置培养室于25℃下培养。  相似文献   

2.
榆黄蘑(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又名金顶侧耳、玉皇菇.1982年春,我们进行引种栽培试验。供试菌株引自三明地区真菌所,7月中旬传代转管,用棉籽亮生料瓶栽获得子实体,选其优良种菇进行组织分离获母种.原种培养基为棉籽壳90%,麸皮5%,石膏粉2%,过磷酸钙3%。生产种培养基为纯棉籽壳,菌龄20~25天. 采用室内平面压块栽培.培养料为新鲜干棉籽壳100斤,过磷酸钙2斤,石膏粉2斤,加水130~140斤,拌匀做成2尺见方的料块,在料块面上撒一层菌种,并将菌料压紧.每块干料6斤,用种量为  相似文献   

3.
五、不同方式栽培平菇的栽培方式多种多样,栽培者可根据所在地区和自己的不同条件,加以选用。 (一)瓶栽及塑料袋栽瓶栽一般用750毫升装的蘑菇菌种瓶、广口瓶或罐头瓶栽培。每个蘑菇瓶可装废棉干料0.35~0.4斤,500毫升罐口瓶可装0.3斤。将配好的培养料装至瓶颈,过多与棉塞接触,空气量太少。近瓶颈培养料不宜过松,过松难以保湿。装料后瓶中央打一孔,配上棉塞。经高压灭菌后接入菌种。瓶  相似文献   

4.
食用菌液体菌种的制作与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秀云 《食用菌》1992,(1):10-11
在食用菌生产中,将母种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通过摇瓶或深层通气发酵的方法培养而成的菌种称为液体菌种.与固体菌种相比,液体菌种具有以下优点:①培养时间短.培养一瓶固体菌种,一般需25~40天,而制备液体菌种只需2~7天;用液体菌种作原种和栽培种,可缩短生产周期30~50天.②发菌时间短,菌龄整齐.液体菌种中含有许多小的菌丝球和菌丝碎片,可随培养液渗入到固体培养料的深部,形成许多生长中心,菌丝可多点同步增殖,因而菌龄较整齐,生长旺盛,与固体种相比,发菌期可缩短10~20天.③使用液体菌种可通过拌料等多种形式接种,接种均匀,快  相似文献   

5.
我县目前都是用稻草捆栽培草菇,生长周期长(30~40天),占地面积大,产量低,一般100斤干稻草,仅产鲜菇5~10斤.为了提高单产,缩小培养料占地面积.1983年我们用稻草粉栽草菇,获得了较好效果。供试菌种由贺县微生物研究室提供。培养料为稻草粉200斤,牛粪粉10斤,火烧土100斤,用种量5%.将200斤稻草经粉碎,加水调料,含水量为70%,用石灰水调pH为8。先在地面上撒三瓶菌种,再将稻草粉铺于菌种上,牛粪粉撒在稻草粉中间,料面均匀撒7瓶菌种,最后覆盖火烧土.培养料厚  相似文献   

6.
利用凤尾菇菌丝生长快,抗杂菌能力强等特点,用生料制作凤尾菇栽培种,可以减少灭菌工序,具有省工、发菌快等优点。我们做了如下试验,介绍于后供参考: 一、料材和方法凤尾菇系我所选育,编号018327。配料:棉子壳98%,石灰1%,过磷酸钙1%,含水量65%,以常规装瓶灭菌为对照。制作方法:料配好后拌匀,加水至正常含水量,再将发满菌丝的原种(玉米粒种)掏出,拌在料中,每百斤料需原种20~30瓶。然后装袋,袋长33cm,宽17cm,每袋干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合川县一中教工周宪文,利用废弃包装稻草绳试种平菇、凤尾菇,获得一斤废草绳产菇两斤多的高产纪录。周宪文栽培凤尾菇时,用稻草绳五斤、栽培种一瓶(罐头瓶),三潮采菇10.2斤,生物学效率为204%。紫色平菇栽培,用稻草绳五斤、栽培种一瓶,两潮采菇10.9斤,生物学效率为218%。最大的一丛平菇有75.朵,直径38厘米,高18厘米,重7.4斤。他种菇的方法是,将废草绳用石灰水(pH14)浸泡三天,经清水冲洗pH至7.5时栽培。容器纸箱,将草绳断成节,按顺排装厢,分三层播种,料厚五寸,播种后用土革  相似文献   

8.
四川省合川县一中教工周宪文,于1984年10月31日~1985年3月26日,用废稻草绳5斤,栽培凤尾菇(菌种1瓶),采收三潮菇,总产量10.2斤,生物学效率204%。又于1984年11月21日~86年3月30日,用稻草绳5斤,栽培紫孢平菇(菌种1瓶),采菇两潮,总产量10.90斤,生物学效率218%。以后又种过几批,生物学效率都在205%以上。用废草绳  相似文献   

9.
用石灰水处理的截段稻草,大面积床栽凤尾菇,如果栽培得法,每百斤稻草在60~70天内可收鲜菇80~120斤,生物学效率高,经济收益快。根据我们这几年的经验,现就纯稻草床栽凤尾菇提出几个问题与同志们商讨。 (一)菌种选择:根据我们的经验,在纯稻草栽培中,播下8%的麦粒菌种(即1平方尺用干稻草1.5斤需播0.12斤干小麦制的种),生物学效率可达100~120%;如果使用木屑菌种(木屑73%,麦皮25%,糖、石膏各1%),尽管用量比麦粒菌种增加3倍,但生物  相似文献   

10.
在平菇生产中,有人曾提出“革瓶”的问题,即利用发酵技术,生产液体菌种直接栽培平菇。对此,保加利亚Kostadinov等人(1972),曾利用平菇菌发酵罐液体菌种,以玉米芯作原料进行生料栽培,料种比为1∶1~6∶1,平均转化率为40%;杨庆尧(1981)报导,用侧耳液体菌种混播熟料块栽,料种比为1∶1及2∶1,平均干每斤料收鲜菇1.1斤。为了进一步探索液体菌种栽培的适宜条件,我们利用平菇摇瓶液体菌种和本室中试车间发酵罐生产的平菇液体菌种,进行了栽培试验。  相似文献   

11.
使用液体菌种栽培凤尾菇,较之固体菌种具有发菌快、菌龄齐、周期短、成本低等优点。同时较之固体菌种的栽培方法上也有一些不同,栽培时应重视这些特点,才能得到更大的效益。一、对pH值的要求凤尾菇的最适pH值为6.5~7.0,液体菌种对这一点要求比较严格,经多次试验表明,pH值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菌丝球的萌发。固体菌种栽培时,料中需加1%的生石灰,而液体菌种只要0.4~  相似文献   

12.
实践表明,用罐头瓶装料制平菇栽培种,菌丝生长比用袋装料好,瓶装菌种播后24小时菌种块开始萌发,而袋装菌种播后要3天才能萌发。瓶装菌种,菌丝浓白、粗壮,吃料快;而袋装的菌丝呈灰白色,吃料慢。究其原因,主要是罐头瓶制种,菌种接触点多,生长快,15天长满全瓶,菌龄短,菌丝代谢旺盛;而袋装菌种接触点少,生长慢,25~30天以上才能长满袋,菌龄过长,再加之袋口的水分蒸发快,上部菌丝容易干燥,有老化现象,从而降低了菌种质量。另外,用袋子制种成本也比较高,因为袋子只能使用一次,而罐头瓶制种,如瓶子不破可以连续使用。  相似文献   

13.
八五年十一月十四日,我试用大豆秆切段制作平菇、凤尾菇原种,十二月九日发透菌,而同期用木屑常规(木屑78%、米糠20%、食糖1%、石膏1%)制作的菌种十二月二十五日才发透菌。且大豆秆切段制作的平菇、凤尾菇菌丝浓密洁白。具体作法是:把大豆秆切成长3~3.5厘米的小段,水煮1.5小时后捞出,加1%石膏,装瓶。每瓶装300段(500毫升瓶),装好后,瓶口再放一  相似文献   

14.
小集锦     
《食用菌》1992,(6)
板栗壳栽培平菇试验为了寻求新的代用料,笔者于1990年9~12月用经粉碎的板栗壳(总苞)栽培平菇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菌种为佛罗里达平菇,用纯棉子壳制原种和栽培种,栽培种菌龄28天.设三个处理:A.棉子壳95%,麦麸4%,石膏1%(对照);B.板栗壳50%,棉子壳45%,麦麸4%,石膏1%;C.板栗壳95%,麦麸4%,石膏1%.各处理均用0.2%多菌灵作消毒剂,料水比1∶1.35.每处理用干料20kg,每块科重5kg,4次重复,采用层播,每处理用菌种1.5瓶.  相似文献   

15.
笔者设计了一种卡片,以期能够进行科学的监督和管理。通过实践,证明很有效果。卡片栏目如下: 现对卡片的使用方法作一些说明。一、专用词:1.菌龄:本卡片所指的菌龄,是根据菌丝生长情况和相应的管理方法人为划分的几个阶段。1龄三天,2龄八天,3龄十五天,4龄三十天,五龄四十天。由于气温和菇类品种间的差异,各龄期有所不同。一般说,1龄为成活期,2龄为恢复期,3龄为生长前期,4龄为生长后期,5龄为壮熟期。 2.培养温度:指菌种包容物推积中心温度的平均值。 3.制料:指配方、拌料、装包(瓶)的全过程。 4.类别:指菇类名称,如平菇、草菇、猴头  相似文献   

16.
我们于1982年3~5月,用4500斤棉纺厂的纯废棉生料栽培凤尾菇,获得每百斤干料平均产鲜菇94.35斤的好收成,其中最高生物学效率达205%。通过实践,初步体会到废棉生料栽培凤尾菇必须解决以下几个技术问题。 (一) 调制好料:废棉由于营养丰富,有利于凤尾菇生长发育。但如果培养料调制不当,会使料温急剧上升烧死菌丝,并招致杂菌  相似文献   

17.
棉籽壳麦粒混合制种实践表明,用纯棉棉籽壳制作的凤尾菇栽培种,成本低,但菌丝上床后恢复吃料较慢,在等量接种情况下,一般要比纯麦粒种减产2~3成。而纯麦粒种耗费粮食,菌龄甚难控制,往往影响菌种计划供应。为此我们于1984年进行了棉籽壳麦粒混合制种试验。试验设A、B、C、D四个处理,每个处理20瓶,每  相似文献   

18.
平菇栽培比较粗放、简单,但要能获得高产稳产并非容易.现将我们在实践中摸索出的三项增产措施介绍如下:(一)把好菌种关选择好菌种是平菇高产的决定性因素.①应选适应性广、抗杂菌力强的菌株,如平菇HP-1、佛罗里达平菇、美味侧耳等.为防止菌种退化,在制种中不能无限制转管,应多采用有性繁殖和更换母种培养基配方.②选用适龄菌种,发菌温度在24~28℃下,750毫升广口瓶装菌种菌龄在25~30天;33×17厘米袋装菌种菌龄在30~40天为宜.发菌期间应避免堆积高温促发(30℃以上)和解口通风等助长,菌种若有干散和隐杂现象,则不宜采用.  相似文献   

19.
一、栽培方法: 1.配料:选干净无霉变的新鲜棉籽壳,经太阳曝晒2—3天,然后加入3%的石膏粉、2%的磷肥、1%石灰、0.1%多菌灵,拌成含水量65%的培养基备用。 2.接种:采用层播法,菌种用量按底层1/5、中层1/5、上层3/5比例接种,每百斤干料用优质菌种15~20瓶进行分层播种,上复一层旧报纸。  相似文献   

20.
我县自1982年从福建省农科院引种以来,1983年扩大试种了4万余平方尺,加工成罐头30吨,今年春季进一步扩大栽种了65.88万平尺,总产80万斤左右(国家收购71.83万斤),平均单产1.09斤/尺~2,总产值32.32万元,共加工罐头473吨。栽培凤尾菇的菌种,历来采用固体麦粒菌种,因此,大量发展凤尾菇时需要相当数量的粮食。以每瓶菌种用麦6两计算,我县栽菇66万平方尺就需要小麦13.2万斤(以1瓶菌种播种8平方尺计算)。上海师范学院杨庆尧副教授为此向我们提供了一条工厂化栽培凤尾菇的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