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ICP-MS法对90个都匀毛尖茶中稀土元素的含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都匀毛尖茶中稀土元素含量整体较低,茶叶质量安全可靠;16种稀土元素在都匀毛尖茶的平均含量高低顺序为:CeLaYNdScPrEuGdSmDyErYbTb=HoTmLu;不同产区都匀毛尖茶中稀土元素含量和分布存在一定差异,黔南州10个都匀毛尖茶主要特征产区的都匀毛尖茶中稀土平均含量高低顺序为:罗甸三都瓮安独山惠水都匀福泉龙里长顺平塘。  相似文献   

2.
对都匀毛尖茶六大产区的茶小绿叶蝉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茶小绿叶蝉在5月发生,8月到峰值,10月再有一个小高峰;海拔在1300以上的地区茶小绿叶蝉数量少;茶园周围是林地较田地的茶小绿叶蝉数量较多;茶园管理好较管理差的茶小绿叶蝉数量较少,调查分析发现,茶小绿叶蝉对都匀毛尖茶产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3.
夏季是茶园病虫害的多发季节.各地茶区可能发生的主要病虫害有茶芽枯病、茶白星病、茶炭疽病、茶饼病、茶假眼小绿叶蝉、茶叶螨类、茶卷叶蛾、茶细蛾、茶毛虫、茶黑毒蛾、茶丽纹象甲、茶黑刺粉虱、茶蚜等.主要病虫害防治必须坚持"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策略,具体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4.
前言炭疽病是我国茶园普遍存在,主要发生在夏秋的二轮茶以后,造成很大危害的病害.罹病后,发病叶大量脱落,即使不落叶,亦由于被害叶机能低落,造成树势衰退,使下一轮茶芽生育不良,产量降低.因此,分析炭疽病恰当的防治有重大意义,然而,也要充分理解本病的感染发病机制和发病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5.
茶树炭疽病近年在浙南、浙西南发生加重,产量损失达5—8%,严重达10%以上,为有效控制炭疽病发生与危害,2003—2005年开展防治茶炭疽病药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9月23日下午,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贵州省茶办、黔南州茶办共同举办的都匀毛尖国际茶叶经贸发展论坛在都匀举行。众多国内知名茶叶专家和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以茶为契机,交流中国茶产业发展现状,分享茶行业发展经验,探讨茶叶未来发展方向和机会,并为都匀毛尖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刘仲华,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院长张士康,华南农业大学茶学系主任、教  相似文献   

7.
<正>6月9~11日,由贵州省政府、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主办的2017都匀毛尖(国际)茶人会在贵州都匀举行。活动期间,数干名来自国内外的茶人齐聚中国茶文化博览园,共赏茶人会分会场活动,共商都匀毛尖引领"黔茶出山"和黔茶发展大计。9日的开幕式上,农业部、国家质检总局向黔南州颁发了"都匀毛尖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证书"。下午举行了"三圈交融·跨界拓展"茶商大会,黔南州方面与14家单位进行战略合作签约。会上还宣布,贵州都匀毛尖南方运营中心正式挂牌成立。6月10日上午,第十一届都匀毛尖茶文化节在都匀市毛尖  相似文献   

8.
为了丰富都匀毛尖茶的产品类型、提高毛尖茶的产值,以都匀毛尖、普洱茶、铁皮石斛、桂花、荷叶为原料,通过均匀试验设计方法研发得到的一款都匀毛尖袋泡茶,最佳配方为都匀毛尖3.5g、普洱茶5g、铁皮石斛1g、桂花0.5g、荷叶0.25g;其滋味可口、香气纯正、汤色深红,具有良好的品质。  相似文献   

9.
为获得对茶炭疽病有生防效果的拮抗放线菌,采用平板对峙法,从湖南茶园土壤分离筛选到1株对茶炭疽病菌具有显著拮抗效果的放线菌株F2,其中菌株对指示菌拮抗效果显著。经形态观察,培养性状,16S r DNA PCR扩增,初步鉴定F2菌株为链霉菌属。该研究结果为茶炭疽病的生物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5月中旬以来对我所及周边茶园病虫害发生的调查监测结果表明,近期茶小绿叶蝉、黑剌粉虱、茶小卷叶蛾、茶卷叶蛾、茶丽纹象甲发生严重。茶橙瘿螨、茶灰象甲、茶细蛾、吹绵蚧、尺蠖类等在个别茶园发生较为严重,以上多数害虫均处于防治适期,要及时做好防治工作。当前为害虫盛发期,害虫种类较多,茶园防治中应考虑综合防治,同时,农药选择时应注意轮换,尽量避免上次防治时使用的农药。此外,茶炭疽病和茶白星病在部分茶园发生较重,应注意防治。  相似文献   

11.
正吡唑醚菌酯是一种广谱、高效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具有保护、治疗和叶片渗透传导作用。该药剂已在多种蔬菜果树等作物上得到广泛应用,用于防治黑星病、白腐病、白粉病、褐斑病、锈病等多种病害。250g/L吡唑醚菌酯乳油2008年获得了在茶树上的农药登记,防治对象为茶炭疽病。近年来逐渐在茶园推广应用,目前已成为茶树病害防治的主要用药品种之一。为探明目前该药剂对茶炭疽病的应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都匀毛尖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品质,对毛尖茶旅游食品的开发进行研究有助于为黔南乃至整个贵州省茶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找出新的亮点。文章在文献综述和概念辨析的基础上,对都匀毛尖茶开发旅游食品的条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都匀毛尖茶产自贵州黔南,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以其外形均整、显毫、汤色清澈明亮、香气清雅、溢味醇厚的名茶品质特色,外形似“鱼钩”,又名鱼钩茶,除拥有绿茶共有的功能价值外,还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价值。本文从都匀毛尖茶的历史起源、加工工艺和化学成分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茶炭疽病是茶树上一种重要的叶部病害,为筛选高效的茶炭疽病防治药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并对其中防效优异的一种药剂进行了大面积示范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在6种供试药剂中,22.5%啶氧菌酯SC、250g/L吡唑醚菌酯EC和250g/L吡唑醚菌酯SC的防效最优,药后21d防效均在98%以上。250g/L吡唑醚菌酯SC的大面积示范应用效果优良,春季喷施防效在84.7%以上。本研究结果可为茶炭疽病的绿色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确定都匀毛尖茶多糖降血糖功能,本研究对四氧嘧啶模型连续3周灌胃i.g.100、300和600mg/kg·bw剂量的茶多糖溶液,结果表明:都匀毛尖茶多糖对四氧嘧啶模型小鼠具有明显的降糖作用,对糖尿病小鼠的糖耐量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并能改善糖代谢,增加胰岛素的分泌和肝糖原含量,同时可以降低模型小鼠血清中MDA含量,提高其SOD活力,能明显改善高血糖小鼠的脂质过氧化程度,起到一定的降血糖作用。  相似文献   

16.
炭疽病是茶树的重要病害之一,对茶叶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严重的危害.目前该病的防治主要依靠化学药剂,开发生物防治产品是推广茶树绿色防控技术主要措施之一.用生理生化特征分析和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一株茶树根际生防菌JT68,评估其对茶炭疽病菌的抑菌效果以及菌液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用对扣法检测该菌株的挥发性有机物对茶炭疽菌的...  相似文献   

17.
为获得对茶炭疽病有生物防治效果的拮抗木霉菌,本文采用梯度稀释法从茶树根际土壤中分离获得23株木霉菌,并通过平板对峙法和抑菌圈法从中筛选出1株强拮抗茶炭疽病菌的木霉菌株LS17110205。该菌株对茶炭疽病菌抑菌率达76.96%,并能在茶炭疽病菌菌落上产生大量白色菌丝及绿色分生孢子,使茶炭疽病菌菌落萎缩,颜色变暗;其发酵液也能有效抑制茶炭疽病菌菌丝生长,抑制率达70.08%。扫描电镜观察发现,菌株LS17110205发酵液能使茶炭疽菌菌丝表面皱缩。基于形态学特征结合分子系统发育树分析,将菌株LS17110205鉴定为Trichoderma asperelloides。该研究结果为茶炭疽病的生物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茶炭疽病的识别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炭疽病是近年来茶树上发生为害较重的一种病害。本文介绍了茶树发生茶炭疽病后各发病阶段的症状特征,阐述了该病害发生和气候条件、茶树品种及栽培管理等的关系,提出了茶炭疽病的防控措施,为生产上预防和控制该病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前,在茶树保护工作中,人们往往注重茶树虫害的防治,而忽视茶树病害的防治,这个问题在茶叶生产上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一、茶树病害发生情况从六十年代初期以来的调查资料表明,我国茶树叶部病害有30余种,枝干病害20余种,根部病病10余种,共有80余种。其中常见的病害,叶部有茶云纹叶枯病、茶轮斑病、茶芽枯病、茶心枯病、茶炭疽病、茶赤叶斑病、茶褐  相似文献   

20.
应用PDA培养基培养出茶炭疽病的疑似病原菌,采用电脑可视显微镜初步鉴定该病原菌为茶炭疽病,以此菌体为模板.并根据炭疽病原28SrRNA基因间隔区核苷酸序列设计出一对特异性引物,优化反应条件,对PCR扩增的目的片段核苷酸序列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常德东山峰茶区茶炭疽病病菌28S rRNA核苷酸序列与炭疽株系基因组相应区段核苷酸相似率接近100%。从而初步建立了茶炭疽病的PCR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