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福建省福安市葡萄常年种植面积2600hm~2,每年8月上旬葡萄采收结束。为提高葡萄园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增加复种指数,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近年来,福安市大力推广应用葡萄园套种经济作物模式,目前葡萄园套种的蔬菜种类达12大类40多个品种,间套种面积占葡萄园面积的60%以上。现将葡萄园套种  相似文献   

2.
葡萄促成栽培可早出效益,新栽葡萄行距大,为套种蔬菜提供基本条件。合理套种、立体种植,利用设施温光条件,可提高土地复种指数,有效利用大棚设施,增加效益。文章从提高效益、合理利用大棚设施、满足本地市场需求出发,阐述小白菜与葡萄促成栽培相结合的互补优势、种植效益,并介绍两者立体套种模式的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3.
正导读:葡萄与蔬菜立体套种是一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措施和方法,可充分利用光能、土地面积、空间和有效生长期等生长要素,不仅提高了设施土地利用率,克服病、虫、草对单一栽培作物的为害,还能抑制杂草。经试种后,千禧小番茄、奶油南瓜、明月草与葡萄套种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草莓高效种植模式,2003~2005年笔者在灵川县大圩镇进行了草莓套种香瓜立体栽培试验,充分利用6-9月草莓采收后就地繁苗期土地空档套种一茬香瓜。试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套种的香瓜每667m^2产量达2000-3250m^2,纯收入4000-6500元。2007年在灵川县大圩镇推广应用草莓套种香瓜立体栽培面积达40hm^2。现将草莓套种香瓜立体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2014年3月24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八十九团胡俊霞种植的夏黑极早熟葡萄大棚里,覆膜套种的早春大白菜、四季豆即将成熟采收。在两行葡萄之间套种各类蔬菜,既疏松了土壤,又增施了大量有机肥,促进了葡萄树的健壮生长和高产稳产,葡萄行间的蔬菜也能达到单种蔬菜产量的70%。  相似文献   

6.
大棚葡萄套种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进一步提高了大棚设施的利用率,增加了大棚葡萄的种植效益,如大棚葡萄套种早春西瓜,秋季葡萄采收后套种大蒜,实现了一年三茬多熟,每667m^2平均效益由单纯种植葡萄的2万元左右,提高到3.5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7.
在葡萄园套种蔬菜是广西柳州市柳江区近年来摸索出的高效农作物间套种模式。通过该套种模式,改变葡萄园传统的单产模式,是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葡萄园综合经济效益、助农增收的有效措施,可促进葡萄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结合当地种植习惯与市场需求,广西柳州市柳江区开发了4种葡萄园套种蔬菜高效栽培模式,经济效益显著,每667 m2净收入在4 250~17 000元,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8.
<正>甘蓝以叶球为食用器官,香脆可口,富含维生素和多种营养元素,倍受消费者青睐,是供应蔬菜淡季市场主要菜品之一,种植面积大,范围广。越冬甘蓝以其价格高、效益好、易管理在黄淮地区温度高于15℃的地方种植面积很大。近年来,河南省葡萄生产发展迅速,郑州市郊区葡萄种植面积就不小。2012~2014年笔者在郑州市古荥镇和侯寨乡进行了葡萄行间套种越冬甘蓝栽培模式及技术研究,经济效益显著提高。生产实践说明,利用葡萄的休眠期套种甘蓝,可实现土地周年生产,促进葡萄增产,增加农民收入,是一种可行的栽培模式,深受当地葡萄种植户欢迎,并辐射到周边地区。每667平方米葡萄平  相似文献   

9.
《食用菌》2016,(5)
正据悉,广西灵川县灵田镇正义村进行荷包豆套种大杯蕈立体栽培试验,目前杯蕈与荷包豆良好的共生共长,试验初步成功。据了解,荷包豆套种大杯蕈立体栽培试验是灵川县农业局探索的一种种植新模式。大杯蕈是国内近年新开发的一种珍稀食用菌。而灵川县种植荷包豆历史已久,特别是灵田镇正义村委素有荷包豆"十里长廊"之称。但近年来,由于土质逐年劣化,荷包豆的产量和品质逐年下滑。为了改善土  相似文献   

10.
正因冬春光照不足,设施大棚种植蔬菜效益不佳,陕西省旬阳县小河金田、双河隆科、吕河丰裕设施园区大胆尝试,将部分蔬菜大棚改种葡萄。笔者发现,这些葡萄大棚秋冬早春行间长满杂草,既不利于葡萄生长,又增加了人工除草费用,还造成光热资源浪费,影响园区对外形象。如能在大棚葡萄行间套种草莓,即可解决上述问题。1大棚葡萄套种草莓的可行性1.1有可利用的空间葡萄栽植行距2 m、株  相似文献   

11.
鲍兴安 《吉林蔬菜》2013,(10):30-31
棚室合理套种是提高蔬菜种植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棚室葡萄套种西红柿在增加效益的同时也加大了棚室的管理强度。若管理不当,病害很容易发生蔓延,特别是在套种开始至上茬蔬菜拔园的关键时期。因此,在栽培管理上要特别注意彼此兼顾,科学合理地管护好栽培作物,才能获得较高的收益。1种植模式1.1葡萄与西红柿均为  相似文献   

12.
徐海霞  何靓 《果农之友》2012,(10):15-16
偃师银条为唇形科水苏属多年生蔬菜.是河南省偃师市的特色蔬菜,其根茎粗如竹筷、洁白光亮、清脆爽口、质地细腻,可解酒清神、消腻利口、增进食欲。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粗蛋白、氨基酸,能软化血管,对肥胖症有一定的疗效。可盐渍、酱制、凉拌等.是食用和药用兼备的名特蔬菜。随人们对天然保健蔬菜需求量的增加.发展银条种植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偃师市葡萄和银条菜种植面积均较大.已初步形成产业.自2011年起每年在玄奘故里举办葡萄文化节。如能把偃师的葡萄与银条菜栽培结合起来.定能把偃师葡萄文化特色体现的更淋漓尽致。实践证明.葡萄和银条菜能够进行立体套种.现将葡萄与银条菜的避雨立体套种技术介绍如下:1品种与苗木选择及处理  相似文献   

13.
套种可以充分利用空间,提高土地复种率,增加收入。2018—2019年在试验基地开展葡萄与蜜瓜复合种植模式、优化种植结构。该研究简要介绍云南干热河谷葡萄套种蜜瓜高效栽培技术要点,分析了套种效益,适宜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4.
结合广西不同地区葡萄采后秋冬管理的特点,进行辣椒套种,重点从葡萄采后整地、辣椒品种选择、育苗、定植、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控等方面,介绍葡萄采后套种辣椒栽培模式。该模式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减少辣椒基肥施用量30%~40%,每667 m^(2)利润增加3 300~9 300元。  相似文献   

15.
《食用菌》2015,(6)
<正>长期以来,传统的竹荪栽培采用地栽方法,不仅占用大量的土地面积,且操作繁琐、成本高、效益低,而栽培竹荪的土地连作,竹荪产量低。福建福安市是我国南方最大的葡萄栽培基地。笔者采用葡萄技条等农作物的废弃物在葡萄园开展套种竹荪试验,并将废菌料留做葡萄园有机肥料,既可减少次年的施肥量又可提高葡萄的产量和品质,葡萄园套种  相似文献   

16.
为了发挥甘肃省河西寒旱区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病虫害少,生产出的蔬菜品质优、口感好的优势;同时,进一步挖掘露地瓜菜种植效益,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及助推农业增产增收,在酒泉市肃州区不同村镇示范推广了瓜菜轮作、间作套种等多种栽培模式,其中"南瓜—大白菜套种"模式因合理安排露地蔬菜错季播种,实现了"瓜菜"间作套种高产高效生态种植。该模式通常5月上旬南瓜育苗,5月下旬移栽, 6月下旬,在南瓜植株间等距直播大白菜;南瓜8月中旬成熟上市,大白菜9月上中旬可上市,每667 m~2收入达10 000元,较以往单种南瓜增收4500元,经济效益良好,不仅提高了土地复种指数,有效助推农业增产增收,而且实现了科学种植,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保障了蔬菜高品质及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徐巧玲 《中国园艺文摘》2009,25(5):135-135,128
蔬菜间作套种能够合理利用作物群体,均匀利用营养面积,发挥优势互补,有效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作物产量,从而获得更大经济效益。简要介绍10种蔬菜间作套种模式,可供生产经营者选择、参考。  相似文献   

18.
露地蔬菜复套种栽培,是露地蔬菜集约化生产的重要形式,随着科技的发展,一年两种两收、复种、套种等技术日益成熟.西瓜套种胡萝卜栽培技术打破了北方寒冷地区一年一熟(大面积)的传统栽培方式,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了绿色植物覆地时间,增加了单位面积的产量和经济效益.主要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9.
露地蔬菜复套种栽培,是露地蔬菜集约化生产的重要形式,随着科技的发展,一年两种两收、复种、套种等技术日益成熟.复种、套种技术打破了北方寒冷地区一年一熟(大面积)的传统栽培方式,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了绿色植物覆地时间,能够实现提早延后、疏旺补淡生产,增加了单位面积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幼龄李园覆盖率低,投入大,效益低,可以在行间套种,以合理利用土地,避免浪费土地的现象发生。近几年,我们那木乡跃进村的广大农户,都纷纷采用幼龄果园套种蔬菜的栽培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