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1 毫秒
1.
奶牛金黄色葡萄球菌性乳房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奶牛乳房炎是对世界奶牛业造成经济损失最大的疾病之一,它不仅直接导致乳品工业的经济损失,而且由于患乳房炎的奶牛其乳汁中经常含有大量的毒素、病原微生物以及治疗后残留的抗生素,使得该病日益引起公众的关注。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奶牛乳房炎的主要病原,由于其极易产生耐药性,使得治疗变得相当困难,因此使用预防或治疗性疫苗防治乳房炎就成为首选。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上皮细胞的黏附和侵袭力被认为是奶牛金黄色葡萄球菌性乳房炎的主要致病机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力涉及到许多不同的毒力因子,如黏附素、荚膜、各种毒素和酶类等。研究表明,以这些毒力因子为靶位进行疫苗研究,可能是预防奶牛金黄色葡萄球菌性乳房炎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正>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奶牛乳腺炎的重要病原[1],近50%乳腺炎由该菌引起[2],主要感染乳房、乳头导管或损伤的乳头。致病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较低,防治较难[3]。近年研究证实,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早期,黏附素是最重要的致病因子,只有当金黄色葡萄球菌黏附到宿主细胞上,毒素和荚膜才能表达。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奶牛乳房中定植有关的黏附素主要是Clf A和Fn BPA。Clf A的黏附作用与基因的一个区域有  相似文献   

3.
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乳房炎是影响乳品工业经济效益的重要疾病之一,引起奶牛乳房炎的致病菌约有150多种,但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起奶牛乳房炎的主要病原。由它引起的乳房炎很难治愈,而且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菌株已经相当普遍,因此使用预防或治疗性疫苗防治乳房炎就成为首选。然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力由许多不同的因子(如黏附素、荚膜等)决定,这使得制备非常有效的疫苗变得很困难。本文就这些致病因子在疫苗研制方面的进展做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4.
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黏附素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乳房炎不仅是影响乳品工业经济效益的主要疾病之一,而且还危害到公共卫生和人类健康。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起奶牛乳房炎的主要病原,由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细胞内定植和对抗生素极易产生耐药性的特点,使得用抗生素治疗的效果越来越差,因此使用疫苗进行防制就成为首选。大量研究证实,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黏附素识别并特异性的结合到组织、细胞的特定分子上是感染的关键,因此,阻断细菌的黏附和在黏膜表面的定植,可能是预防感染最有效的策略,为奶牛金黄色葡萄球菌性乳房炎疫苗的研制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起奶牛乳腺炎的主要传染性病原菌.本实验采用分子克隆及蛋白表达技术,成功的表达了金黄色葡萄球菌纤维素结合蛋白A(FnBPA)D片段并对其免疫学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表达产物免疫实验动物后,获得较高效价的抗体.用制备血清进行吞噬调理试验,抗金黄色葡萄球菌黏附等一系列试验,证明 抗体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吞噬调理作用,也有抗金黄色葡萄球菌黏附的作用,这将为制备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黏附素疫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奶牛金黄色葡萄球菌乳房炎菌苗佐剂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起奶牛乳房炎的重要致病菌。近年来 ,科学工作者对于预防奶牛金黄色葡萄球菌乳房炎的疫苗进行了大量研究 ,但由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存在着荚膜的原因 ,疫苗效果不理想 ,需要佐剂提高疫苗的免疫原性。目前研究的佐剂主要有弗氏佐剂、氢氧化铝、细胞因子、微球、人参提取物及其皂甙Rb1等。其中弗氏佐剂、氢氧化铝容易引起局部副作用使其应用受到限制 ,而细胞因子、微球和人参皂甙等佐剂因其效果确实 ,安全性好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7.
奶牛乳房炎病例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毒素基因的检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起奶牛乳房炎的重要病原菌之一,其不仅给奶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而且携带毒素基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在适当环境温度、pH、介质下可产生毒素,影响乳产品质量安全,危害人体健康。金黄色葡萄球菌常产生的、临床意义较大的毒素为肠毒素(SEs)、剥脱毒素(ETs)和中毒休克毒素-1(TSST-1)三类。国外有较多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毒素基因流行情况的调查报道,国内少有这方面的研究。因此,本文就我国重要奶产地呼和浩特地区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sea、seb、sec、sed、see、eta、etb、tst等8种常见毒素基因的流行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以期为食源性疾病的监控和分子检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奶牛乳房炎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43,自引:4,他引:39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乳腺组织炎症,主要为乳腺组织感染病原微生物所致,是奶牛的常见病、多发病。引起奶牛乳房炎的致病菌约为一百五十多种,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大肠杆菌为主,约占整个奶牛乳房炎病例的90%以上。利用疫苗来控制传染性疾病是一种经典的预防手段。利用疫苗防治奶牛乳房炎有很多优点:首先,没有乳汁残留问题;其次,疫苗有助于降低乳腺感染的严重程度,控制亚临床型乳房炎;最后是操作简便,费用低廉。1 金黄色葡萄球菌疫苗、在乳房炎致病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在最为广泛,在乳腺组织防御系统中,中性粒细胞对金黄色…  相似文献   

9.
奶牛乳房炎是造成奶牛养殖业巨大经济损失的疾病,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导致奶牛乳房炎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以生物被膜的群落形式存在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更易逃避宿主免疫系统、降低药物敏感性,从而导致奶牛乳房炎反复发作,最终形成顽固性乳房炎。研究显示,天然抗生物被膜物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抑制作用明显,可作为新的抗菌药物应用于奶牛乳房炎的防治。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耐药机制和天然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物质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以期对防治金黄色葡萄球菌导致的奶牛乳房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发奶牛临床型和亚临床型乳房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在100多种可诱发乳房炎的微生物中,由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发的乳房炎占30%以上。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乳房炎具有易造成持续性感染和对多种抗生素治疗不敏感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小鼠模型在奶牛金黄色葡萄球菌乳房炎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奶牛乳房炎的主要致病菌之一,由其引发的感染应用现有的抗生素很难治愈。因该病发病机制和临床发展过程较为复杂,故与治疗相关的研究工作进展缓慢。目前,国内外研究人员多通过建立动物模型,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研究。笔者旨在通过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乳房炎小鼠模型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面蛋白、毒力因子及其变异菌株进行研究,为该病的发病机理和新型抗菌药物的研制奠定方向。  相似文献   

12.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奶牛乳房炎的最主要病原之一,由其引起的奶牛乳房炎发病率高、防治困难,常常会给奶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对食品安全造成巨大威胁.以新疆阿克苏地区奶牛乳房炎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为研究对象,详细观察了菌株在刚果红培养基上的形态,并通过K-B扩散法分析了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乳房炎分离株对19种抗生素的耐药情况.结果表明,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具有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且对青霉素、链霉素、氨苄西林和四环素等常用抗生素完全耐药,对万古霉素、环丙沙星、诺氟沙星、阿米卡星等抗生素中度敏感,而对恩诺沙星、头孢西丁和头孢噻肟3种抗生素高度敏感.研究结果提示,乳房炎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强的耐药性,而这种耐药性可能与其生物被膜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3.
李志华 《中国奶牛》2011,(13):55-56
一奶牛乳房炎病例,抗生素治疗无明显效果,经过中药治疗及加强护理,显著好转,本病例为奶牛慢性乳房炎的治疗提供了一种的思路。随着奶牛业的发展,中医药也将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乳房炎是奶牛的一种常见病,是导致牛奶产量和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奶牛乳房炎的防治多以抗生素为主,但抗生素的滥用不仅导致了乳汁中病原菌耐药性的产生,同时也造成了乳汁中抗生素的残留。中药由于无残留、无毒副作用和较少出现耐药性等特点而备受科研学者的关注。本文主要从奶牛乳房炎的危害、中药防治奶牛乳房炎的研究现状和作用机理三个方面探讨了当前中药防治奶牛乳房炎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临床上奶牛乳房炎的防治提供客观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细菌通用引物在奶牛乳房炎病原菌检测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建立PCR直接检测奶牛乳房炎致病菌的方法,探索通用引物在奶牛乳房炎致病菌检测中的应用价值。利用16S rRNA基因的高度保守性,设计并合成细菌的通用引物,采用合成的引物扩增标准菌株及患有奶牛乳房炎的奶样。结果表明,通用引物扩增7 种标准菌株,370 bp处均可得到清晰的电泳条带;通用引物PCR 可检出250 ng/L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菌株DNA;对患有奶牛乳房炎的奶样进行扩增,370 bp处也得到了清晰的电泳条带。建立在16S rRNA基础上的通用引物在奶牛乳房炎的检测中,初步显示具有特异、快速等优点,为进一步判断细菌的种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对由患慢性奶牛乳房炎奶样中分离出的1株疑似金黄色葡萄球菌小菌落突变株(SCVs)进行形态观察、金黄色葡萄球菌相关保守基因片段(nuc、nucA、16S rDNA) 多重PCR扩增鉴定、药敏试验、生理生化特性研究及补偿试验。结果显示分离出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SCVs,该菌含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菌种特异性基因nuc和nucA;与金黄色葡萄球菌质控菌株ATCC 25923的抑菌圈大小明显不同;菌落形态主要表现为菌落细小、生长缓慢、溶血能力下降;凝固酶活性下降;耐盐能力降低;革兰氏染色为革兰氏阳性球菌,呈葡萄状排列;补偿试验鉴定该金黄色葡萄球菌SCVs为胸腺嘧啶依赖型。结果表明成功分离鉴定出1株胸腺嘧啶依赖型金黄色葡萄球菌SCVs,为由金黄色葡萄球菌SCVs引起的奶牛慢性乳房炎的预防和控制及其致病机制的研究奠定前期基础。  相似文献   

17.
乳房炎作为全球性奶牛养殖业的重要疾病,因对社会经济、养殖行业和人类健康的巨大影响使人们从发病机理、疾病诊断、预防等方面对其进行了不断的研究与探讨。作者立足于前期尤其是近几年的研究文献,以引起奶牛乳房炎的重要原因——病原菌为中心展开,探讨其感染类型、奶牛与病原菌及病原菌相互之间的关系。奶牛乳房炎是由包括病原菌的侵袭及宿主奶牛自身抵抗力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乳腺对病原菌的入侵应答能力,病原与病原之间或促进或抑制都对其发生产生影响。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公认的奶牛乳房炎的主要传染性病原菌,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使得其在体内难以治疗,并且耐药性普遍存在;无乳链球菌是环境性还是传染性病原尚有争议,在中国感染率较高,对大部分抗生素仍旧敏感,相对于其他病原菌治愈率较高,畜群清除容易;大肠埃希氏菌被作为环境性病原体,乳房炎感染的分离率仍较高,抗生素治疗结果还有待商榷,耐药性普遍存在并增强;牛支原体近十年的感染率有所上升,在国内外都是严重的乳房炎致病因素,治疗效果不佳,且耐药性正在增强,疫苗开发困难。文章对上述几种主要病原菌的流行、危害与防治等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奶牛生产管理和科学研究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奶牛乳房炎是影响世界奶牛业发展的最主要疾病之一,不仅给奶牛养殖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还影响牛奶的产量和质量,危及人类健康。引起奶牛乳房炎的病因很复杂,但最主要的病因是病原微生物感染,其中葡萄球菌、链球菌和肠道菌感染是引起奶牛乳房炎的最主要病原菌。为有效治疗奶牛乳房炎,对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早期快速诊断至关重要。作者对目前用于奶牛乳房炎病原菌诊断的常规微生物生化鉴定法、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刃天青微量板法、免疫诊断法、核酸探针杂交、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PCR、基因芯片及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等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比较分析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同时对未来奶牛乳房炎病原菌诊断的研究方向和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进一步开发快速、特异、敏感的奶牛乳房炎病原菌诊断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阿里红各活性部位对奶牛乳房炎致病菌的抑菌活性。提取阿里红多糖、多酚、黄酮、生物碱及挥发油,并对各有效部位成分进行了含量测定。通过体外抑菌试验,检测各有效部位对奶牛乳房炎常见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及链球菌(Streptococcus)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阿里红黄酮和生物碱对3种致病菌均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的抑菌作用最强,可以作为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进一步研究的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