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是当今文化旅游的主要阵地。本文以"大旅游"为理论视角,对当前我国茶文化与旅游资源的互动状况进行分析,以期帮助相关旅游管理部门完善规划机制,加强融合力度,实现茶文化旅游经济效益、文化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2.
宋秀虎 《福建茶叶》2016,(2):119-120
近些年来,茶文化绿色生态旅游逐渐兴起。那么所谓的"绿色"、"生态"实际上是针对传统旅游模式而言的。它是一种强调生态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的新型旅游模式,并且已经逐渐开始替代传统的旅游方式,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新方向。茶文化绿色生态旅游,就是基于茶文化背景、以茶文化为媒介,宣扬中国传统文化理念的绿色生态旅游。另外从管理的角度对茶文化的绿色旅游资源进行研究,提出绿色旅游、生态旅游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减少旅游过程中对环境和资源的破坏,而有效的管理就是为了更好的保障这个目的的实现。本文以保护生态环境为背景,对茶文化的旅游资源管理模式进行几点浅谈。  相似文献   

3.
张红珍 《福建茶叶》2016,(3):156-157
为了促进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特色旅游的资源开发显得更加重要。茶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内容。将茶文化与旅游资源的开发结合,实现茶文化与旅游资源的互动,对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会大有帮助,同时也可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本文针对"大旅游"发展下茶文化与旅游资源的互动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4.
龚娜 《福建茶叶》2016,(8):104-105
茶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是众多传统文化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大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旅游产业开始由传统的观光旅游转变成以文化消费和体验为特征的一种休闲旅游。茶文化旅游将"茶文化"与"旅游"双剑合璧,从而使茶叶产业及旅游业的利益均得到最大化。茶文化与旅游业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茶文化推动了旅游产业的发展,在旅游业中茶产业的附加值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促进了茶叶消费,进一步推动了茶叶经济的发展。笔者基于茶文化旅游对与之相关的茶叶经济发展进行分析,主要介绍了茶文化旅游的背景、茶文化旅游的特征、茶文化旅游对茶叶经济发展等,以期为茶文化旅游与茶叶经济发展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谢新 《福建茶叶》2016,(5):149-150
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宝库之中独树一帜,在我国旅游产业正在蓬勃发展的形势下,以茶文化为特色的旅游方式正在悄然兴起,中国的茶文化旅游具有极为浓郁的民族特色和风格,在注重以体验和文化消费为特点的民族休闲旅游过程中,茶文化与旅游实现了完美的融合,推动了我国茶文化旅游的新的增长点,在茶文化浓厚的文化底蕴下,为民族旅游发展起到了良好的助推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优秀文化之一,承载了丰富的传统文化精神,由于其具有物质性与精神性双层面共存的特性,不仅内涵丰富,而且还具有很强的指导和教育意义。为大力发展我国的海外贸易,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现如今,在党和中央的领导的领导下,"一带一路"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为我国经济贸易到来繁荣的同时,也造福了各方百姓。在这之中,文化旅游行业取得的成果最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茶文化的加入,可以说茶文化旅游线路闪亮了"一带一路",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重介绍茶文化旅游线路在"一带一路"工程中的"闪亮魅力"。  相似文献   

7.
浅析茶文化与旅游资源的有效融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巧义 《福建茶叶》2016,(1):116-117
我国茶文化已经由传统的物质文化逐步上升为精神文化,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近年来,茶文化更是作为一种旅游资源被旅游行业高度重视。实现茶文化与旅游行业和茶产业的有效结合不仅可以促进旅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中国茶文化进行简要介绍,并在分析茶文化与旅游业关系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实现茶文化与旅游资源的有效融合。  相似文献   

8.
包磊 《福建茶叶》2016,(5):155-156
面对污染日益严重的生活环境,以自然生态环境和文化为核心的茶文化旅游深受大众的喜爱。本文从生态美学角度来探索我国茶文化旅游的建设与发展,首先从人与自然以及人文精神角度,剖析生态美学思想内容;其次,在生态美学思想指导下,从"天人合一"的和谐发展、构建"三位一体"的产业链、打造茶文化旅游品牌等方面分析我国茶文化旅游的发展,旨在为我国生态旅游发展提供理论参照。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来,茶文化迎来了新一轮的复兴风潮,更多的人对中国传统茶文化有了深刻的认识。在这样的背景下,茶文化旅游逐渐发展起来,将中国旅游与传统茶文化结合在一起,不仅可以丰富旅游形式,普及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也拉动了中国旅游内需,吸引了更多游客的目光,提高了国内旅游事业的收益。目前,在我国很多区域都开发了茶文化旅游的新型旅游模式。本文以安溪茶文化旅游为例,对其进行几方面分析。  相似文献   

10.
章彤洪 《福建茶叶》2016,(6):143-144
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独具风格、自成一体的文化体系,可以被应用到很多的领域之中。它以其深邃的内涵和修养品格为不同的领域注入了最朴实的血液。于是,如果将茶文化运用到旅游英语专业,不仅能够宣扬我国的茶文化,也能够加深学生对中西方文化的融合和理解。本文首先就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研究进行了简要的说明,并就旅游英语专业教学中的概述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在此基础上,就茶文化在旅游英语专业教学中的渗透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在中国传统文化十分匮乏的背景下,此项研究显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1.
在文化传播视角下对我国茶文化旅游进行研究,指出我国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阐述茶文化旅游中文化传播作用与影响,并提出突出茶文化旅游的文化内涵,加强茶文化旅游新产品开发力度,加强人才培养,提高茶文化旅游品质等茶文化旅游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2.
王永倩 《福建茶叶》2016,(5):139-140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陕南是我国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也是茶马贸易的中心,悠久的历史为陕南地区留下了丰富的茶文化资源。都市茶文化旅游项目是基于茶文化的旅游项目,对于促进城市文化发展及乡村经济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茶文化以丰富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深受当代大众的喜爱,使其与旅游、饮食等多种文化融合丰富了当代茶文化的表现形式,茶文化旅游就是当前最受欢迎的一种形式。本文从分析城乡茶文化差异的基础上,探讨茶文化旅游发展的策略,避免茶文化旅游开发忽略城市与乡村的地域、文化等差异,一味地跟风导致资源的浪费和对我国茶文化传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郑慕蓉  霍达  周丽珊 《茶叶》2016,(1):56-59
武夷山是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地,也是世界乌龙茶和红茶的发源地,是闻名中外的旅游城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生命力,提升旅游的文化性乃大势所趋,发展茶文化旅游是武夷山重要的特色旅游资源。"喊山"与"开山"是在武夷山民间举行的传统祭茶活动,传承几百年,是当地传统文化生命力的张显,是具有武夷山特色的茶俗,同时也是武夷山茶文化的重要组成,茶文化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本文将就武夷山祭茶文化的历史、现状进行分析,论述保护与开发武夷山祭茶文化的必要性与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5.
健康乃人类社会永恒不变的主题,它是提升我国广大民众之身心健康,实现我国小康社会的必要保障。旅游管理教学与茶文化结合后不仅是一种简单的"旅游运动",更是一种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的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符号"。本文就旅游管理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发扬茶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充分挖掘茶文化的健康潜能,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旅游管理教学等问题,提出了较有建设性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旅游文化创意产业是对我国的传统人文文化的继承和延伸,这项产业链将旅游和文化结合起来,让人们沁入真实的文化环境中,亲身感受我国文化的魅力之处。茶文化在一方面可以代表我国的传统文化,因为茶起源于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曾一度的被我国的老百姓争相追捧。本文就是研究以茶为代表的我国传统文化在旅游业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文化旅游逐渐成为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茶文化的快速发展也使茶文化旅游成为一个新的旅游资源。由于我国的茶文化旅游起步晚,还无法真正满足游客对旅游体验的各种需求。本文通过对影响茶文化旅游的各种因素进行深度研究,希望能够对我国茶文化旅游的发展和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中国茶文化富含传统文化内涵和精髓,蕴含有中国传统儒、释、道三家的哲学思想,在当今"汉语热"的浪潮之下,我国的茶文化可以借此为契机,在对外汉语文化输出过程中,将中国传统的茶文化传播和输出。将有关茶的汉字词语与时代性相联系,采用情境相融的茶文化传播方式,对我国传统的茶文化进行广泛的传播,展现出茶文化在中国的独特魅力。从而在全球化经济文化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更好的增强我国的"软实力"。  相似文献   

19.
金疆 《福建茶叶》2016,(9):205-206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一些传统的旅游景点和项目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茶文化旅游的出现,恰好为传统的旅游项目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详细阐述了京津唐地区独特的茶文化及其旅游经济开发形式,总结了茶文化旅游的几种不同模式。结合承德传统旅游基础上,提出了融入茶文化的"山庄茶席"的新模式,并对"山庄茶席"的新模式的优势、特点及可行性进行系统的分析,目的是为承德地区旅游经济焕发新的活力提出了新方法、新思路,对开辟茶文化旅游新模式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精神需求不断上升,旅游业与文化产业关系密切,具有文化特征的休闲旅游活动开始受到关注。茶文化旅游的出现对文化产业化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游客不仅可以直观的体验茶文化内涵,而且可以促进当地茶叶产品消费,克服当前我国茶叶产品在国际市场认知度较低的问题。但由于受到区域地理、茶叶生产方式及信息水平影响,我国茶文化旅游产业化发展缓慢,现阶段主要集中于传统的"景点观光",无法发挥现代互联网科技对旅游体验的积极影响。鉴于此,本文以现代互联网思维为背景,首先介绍了我国茶文化旅游行业文化产业概念及发展状况;其次针对互联网思维对中国茶文化旅游行业影响提出相应发展路径,以期对茶文化旅游的产业化经营有所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