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置茶,也称纳茶是指向泡茶器中(茶壶、盖碗或茶杯)装或投入茶叶,这是泡茶的必须步骤,否则成了无米之炊。向泡茶器中投入多少茶叶?以什么方法和艺术表现方式向泡茶器中投入茶叶?既关系到泡茶的品味,也关系到茶艺表演的艺术效果。谨此谈谈笔  相似文献   

2.
李翠 《福建茶叶》2016,(11):164-165
茶壶属于一种泡茶器具,茶壶的构造一般由壶身、壶盖、壶底以及圈足四部分构成。茶壶最早发源于我国,到目前为止我国茶壶的种类有200多种。我国有着深厚的茶文化,而茶具也是茶文化的主要承载着之一,它集合了艺术、文化与功能为一体,突出表现了我国人民的物质追求特点和审美情趣。本文主要分析茶壶(星壶)的创作内涵及纹理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3.
周磊 《福建茶叶》2016,(2):93-94
"一器成名只为茗,悦来客满是茶香",这个就是说的我国历史悠久的茶壶艺术。茶壶是我国传统茶文化中必备的泡茶器皿。它属于茶具的一种,主要构造由壹身部分、上层壹盖、以及底部与圈足合并组成,本文从茶壶的艺术角度入手,结合平面设计的特殊性,对茶壹元素的多彩渲染作用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4.
茶壶作为茶叶泡制和斟茶所用的必备器具,是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随着茶文化的不断发展,以茶壶为代表的茶具在设计上的实用美也逐渐突现出来。本文以紫砂壶为例介绍了我国茶壶的起源与发展,从艺术形态上分析了紫砂壶的形态特点,并对紫砂壶的实用之美进行了深层次的评析。  相似文献   

5.
在茶壶雕塑艺术中,其传递和承载了极为浓厚的人文特征和工艺色彩,同时也诠释了浓厚的文化特征,在系统化认知茶壶雕塑艺术和外形设计时,需要我们对茶壶中所具体阐述的内涵思维和艺术色彩形成深度感知。本文拟从茶壶器具的特点及文化内涵诠释入手,结合雕塑艺术的价值内涵和情感特色,通过集中分析茶壶雕塑艺术的独特性内涵,进而探究茶壶雕塑艺术和外形设计优化机制。  相似文献   

6.
一直以来,我们需要明白,在整个茶文化不断发展过程中,与之相关的茶壶制作工艺和雕塑艺术也实现了层次化提升,当然,对于茶壶雕塑艺术的本质呈现与诠释表达来说,其本身就是展现美学价值理念的重要过程,本文拟从茶壶雕塑艺术中所蕴含的文化价值认知出发,通过深层次探究茶壶雕塑艺术中的价值内涵和思维,结合茶壶雕塑艺术的创新发展诉求,进而成熟分析茶壶雕塑艺术中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7.
对于茶壶本身来说,其中既需要诠释具体的实用功能,同时也要将浓厚的艺术元素和设计思维综合融入其中,从而实现茶壶雕塑艺术与外形设计活动的最佳效果。本文拟从茶壶的文化传承内涵认知入手,结合茶壶雕塑艺术的具体内涵理解,通过探究茶壶雕塑艺术的外形设计价值,进而分析优化茶壶雕塑艺术和外形设计活动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8.
成语“茶壶里煮饺子”语见马烽《吕梁英雄传》第29回:“周丑孩给众人讲,两手比划着,悖子都急红了,嘴里却结结巴巴地说不出来。张有义笑着说:‘哎呀周教官,这可是茶壶里煮饺子,肚里有货,嘴里倒不出来。还是叫马教官讲!’”也作“茶壶里煮扁食”和“茶壶装汤圆”等。成语大意是说,把茶壶用来煮水饺或扁食,或用茶壶装汤圆。比喻肚里有东西,但倒不出来。形容拥有较深的学问,但口才较差,讲授得不清楚,不能达意,听的人不知所云。茶壶是用来泡茶的,没有人把它用来煮饺子或煮扁食,也不会有人用它来装汤圆。“茶壶里煮饺子”纯粹是用它肚大嘴小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手工艺术制作紫砂茶壶的分类,阐述了手工艺术制作紫砂茶壶的制作工艺,最后评价了手工艺术制作紫砂茶壶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家乡的绿茶     
每天饮一杯绿茶,是我的生活,我的追求,我的快乐。因为喜欢喝茶,所以特意置办了几只紫砂茶壶和盖杯,以及茶壶和小茶杯等茶具,轮换着用来泡茶、喝茶。每年清明前后新茶上市时,我总是心情振奋却又忐忑不安,唯恐与新茶惜缘。五一长假,家乡的堂哥  相似文献   

11.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泡茶仅是一种日常生活行为,自然没有什么艺术可言。但只要将喝茶提升到品饮的层次,是为了满足精神上的需求,从而对泡茶方式、器具、环境以及参与者本身都有一定的审美要求,就具有一定的艺术品位。而当人们对这种艺术品味有了自觉的追求时,泡茶和品茶也就逐渐发展为一门生活艺术。  相似文献   

12.
针型茶的形态与冲泡方法对冲泡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龚淑英  顾志蕾  陈利燕 《茶叶》2001,27(1):44-47
应用不同形态的针型茶采用不同的冲泡方法与用具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细紧挺直的针型茶比粗短呈弯月形的针型茶冲泡时观赏效果好,针形茶杯泡的观赏性以采用中型玻璃杯(杯高100-110mm),投茶量2.0-2.5克,泡茶水温80℃左右,加水高度为针型茶长度4倍最为适宜;针型茶壶泡的观尝性,以采用圆柱型玻璃壶,投茶量3.0克(壶底直径120mm),泡茶用水70-75℃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13.
茶壶是整个茶文化体系中重要的元素内容,茶壶不仅仅是一种重要的饮茶工具,同时在整个茶文化体系不断发展过程中,其将丰富完善的文化元素和价值内涵融入到整个茶壶中,从而使得整个茶壶雕塑艺术创作水平也实现了全面提升。本文拟从茶壶器具背后的文化内涵认知入手,结合茶壶雕塑艺术的时代特征,通过融入当前茶壶雕塑艺术创作的整体性要求,从而深化探究茶壶雕塑艺术创作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4.
无论是具体的传统茶文化,还是雕塑文化,实际上都是我们认知和了解传统文化过程中,无可替代的重要窗口。但是,在文化融合的今天,各种文化体系已经不可能以独立形态实现自身发展,文化之间的融合应用,已经成为具体的发展趋势。本文拟从现阶段茶壶雕塑艺术的传承需求分析入手,注重探究传统茶文化体系的具体内涵,通过融入当前传统茶文化的应用要求,从而注重探究融入传统茶文化艺术的茶壶雕塑艺术实施理念。  相似文献   

15.
广东、福建、台湾用茶壶冲泡乌龙茶时,习惯把第一泡茶水倒掉,称之为“洗茶”,还有人把“洗茶”列为茶艺规范。近年,“洗茶”习惯甚至有扩散到绿茶冲泡程式之中。  相似文献   

16.
随着当前整个教学交流活动不断成熟,创新教学活动开展的作用和价值日益突出。当然,油画静物教学中使用茶壶,其不仅仅是选择合适的教学元素,同时实际上也是整个教学过程对传统茶文化有效继承的重要表现。因此在充分认知油画静物教学的具体要求基础上,探究油画静物教学中茶壶的艺术表现力,就极具现实意义。本文拟从油画静物教学活动开展的具体价值内涵分析入手,结合茶壶的价值内涵认知,从而有效分析油画静物教学中茶壶所具备的艺术表现。  相似文献   

17.
茶壶的艺术设计承载了浓厚的人文内涵和艺术色彩,而剖析茶壶艺术设计的本质,就是对其美学理念的展现过程。本文从茶文化的博大内涵着手,探究茶壶艺术设计的价值理念和审美内涵,进而分析茶壶艺术设计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8.
治器是指泡茶前对茶具的预热处理,其作法是用热水烫洗茶具,包括茶壶、茶杯等直接接触泡茶和饮茶的茶具。表面看来,治器只是烫壶杯等而已,但在茶艺演示过程,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茶艺演示环节,热汽腾腾的热水,雅观的茶艺姿态,意味着美好的茶艺意境即将进入高潮。因此,重视治器过程茶艺水平的发挥,是提升茶艺意境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随着当前机械化和标准化生产技术不断提升,如今陶瓷茶壶设计过程中,其对机械化水平的要求更高。通过对日本的陶瓷茶壶设计活动状况进行了解,可以看到多姿、多样文化内涵的有效融入,是提升陶瓷茶壶设计水平的重要要求。本文拟从陶瓷茶壶设计艺术的具体内涵分析入手,结合数字化设计技术的内涵认知,通过分析数字化设计技术的应用价值,从而探究陶瓷茶壶设计艺术与数字化设计技术的融合与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治器是指泡茶前对茶具的预热处理,其作法是用热水烫洗茶具,包括茶壶、茶杯等直接接触泡茶和饮茶的茶具.表面看来,治器只是烫壶杯等而已,但在茶艺演示过程,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茶艺演示环节,热汽腾腾的热水,雅观的茶艺姿态,意味着美好的茶艺意境即将进入高潮.因此,重视治器过程茶艺水平的发挥,是提升茶艺意境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