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正春季对水产养殖病害防治来说是一个特殊季节,一是外界和水体的温度在增高的同时又时常受倒春寒影响而降温。二是对北方地区室外池塘养殖来说由于冰雪刚刚消融,经过一个冬天的冰封期,水体中的鱼类和其他生物代谢物富集于池水中,此时的池水水质清瘦、污浊、溶解氧低、有毒有害物质增多,水体中有效的营养物质通过一个冰封期已基本消耗殆尽。三是池塘中的鱼类经过一个漫长的越冬期,此时的鱼类体质较差,免疫力低下,极易感染疾病。结合全国水产技术  相似文献   

2.
养殖水体中的溶解氧是池塘水环境中影响鱼类生存生长的主要因素之一。及时了解养殖水体中的溶氧情况,是养殖管理人员有效地掌握水环境中溶解氧的变化规律,及时采取措施调节水体溶解氧的依据。在一般情况下,我国大多数养殖单位测氧仍采用碘量法。由于测定需要一些仪器和操作技术,所以还有一些基层养殖单位特别是边远地区的养殖单位仍感到测氧困难。而且一些地方根本无法自己配制精度较高的标准  相似文献   

3.
<正>在投喂配合饲料的池塘养殖生产方式下使用投饲机进行饲料的投喂,养殖鱼集中在投饲区摄食饲料。在摄食过程中,养殖鱼类在局部区域高度集中,会导致该区域水体溶解氧显著下降,到投饲时间点后期就会出现溶解氧不足而影响鱼类摄食,鱼体出现短时间的缺氧应激;同时,由于局部区域水体溶解氧的不足,也会影响该区域水体浮游生物、水体理化因子的变化。本试验选择江苏大丰华港养殖区、华辰水产养殖公司的池塘,在池塘投饲区底部增加了压缩空气底部增氧设施,在饲料  相似文献   

4.
<正>新疆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夏季高温少雨,冬季严寒,水产养殖具有养殖时间短、越冬期长(一般在150天以上)的特点,使得当地渔业生产的周期较长,养殖成本较高,特别是在鱼类越冬管理中,因池水和大气隔绝,水体溶解氧被消耗后得不到及时补充,极有可能造成鱼类缺氧,水质恶化,甚至发生死鱼的事故,给养殖者带来巨大的养殖风险。因此,做好鱼类池塘越冬期的管理是保证鱼类安全越冬的关键。为解决越冬池缺氧和水质变坏的问题,当地传统  相似文献   

5.
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气温偏低,冰封期较长,对于在我国北方池塘养殖的鱼类,如青、草、鲢、鳙、鳊、鲂、鲤、鲫等温水性鱼类,在越冬期间经常出现鱼体严重下降及大量死亡的现象,严重制约着我国北方池塘养殖业的发展。一、鱼类越冬死亡的原因1.水质原因 一方面,冰封期过长,水与空气接触很少,水体中溶解氧含量较少,且水温较低,光线不足,导致水体中浮游植物繁殖量减少,光合作用产氧量下降,同时由于鱼类、水生生物、有机物的分解等消耗大量氧气,使鱼体处于低溶解氧状态,严重影响鱼类的生理状态,极易出现缺氧严重窒息而死亡。另一方面,长时间封闭水…  相似文献   

6.
鱼类循环水养殖是一种工业化的养殖方式,其主要特征是养殖水体的循环利用,这一过程要对养殖水体进行处理,对水质参数进行监测与控制,要涉及物理、化学、生物及控制理论等许多学科的理论与技术。本文列出了循环水养殖水体中影响鱼类生长的各种因子并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而提出了一些水质参数的控制方式。其中着重分析了溶解氧、pH值和氨氮的监测与控制方式,为进一步实验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桨叶式增氧机是结合高产养殖池塘水质和生态条件,利用池塘生物增氧的作用,为预防池塘缺氧而设计的池塘养殖配套设备,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池塘养鱼生产。我们在研制过程中,对该种增氧机进行了实际应用测试,结果表明,桨叶式增氧机可有效把池塘表层的高溶解氧水体交换至底层,把底层缺氧水交换到上层增氧,从而改变池塘水体中溶解氧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调节水体溶解氧的变化幅度,可达到即满足养殖鱼类对溶解氧的需要,又减少开机时间的目的。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闽侯县、福清市两家淡水鱼养殖场先后发生了由粪便污染造成的鱼类死亡事件.通过调查证实两家养殖场受污染水体中的氨氮、非离子氨、总大肠菌群指标超标,其中闽侯县养殖场受粪便污染导致水中耗氧物质增加,消耗水中氧气致使鱼类缺氧而死亡,死亡区域水中溶解氧0.55~0.92 mg/L.福清市养殖场的养殖水体受粪便污染,水体中浮游植物利用大量氮磷营养物质迅速增长(9.58×107 ~1.05×108个/L),在白天光合作用下产生大量氧气,溶解氧超饱和,达180% ~ 183%,同时释放二氧化碳,引发pH升高(9.59 ~9.79).使得水体中大量NH4向NH3转化,造成水中非离子氨含量升高,致使鱼类死亡.本文分析这两起渔业污染事故养殖水体中各指标因子的变化情况,认为粪便造成养殖水体中的氨氮,非离子氨和总大肠菌群升高,但导致鱼类死亡的致死因素则是缺氧及非离子氨中毒.  相似文献   

9.
北方越冬鱼塘水中溶解氧的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北方养鱼池塘每年都有一段冰封期,冰封期在大部分地区都有4个~5个月时间,养殖鱼类能否渡过漫长的冬季,关系到一年养殖生产效益能否实现。随着养殖渔业生产的发展,各种养殖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放养密度和养殖产量都大幅度增加。特别是旅游休闲渔业的兴起和商品鱼的全年均衡上市,改变了养殖鱼类秋季集中捕捞销售的单一经营模式。近几年北方地区养殖鱼类池塘越冬面积和越冬密度都有大幅增加。池塘处于冰封期,鱼的密度大,水中的溶解氧降低,鱼类长期生活在低溶解氧环境下,体重和体质严重下降甚至大批死亡现象经常发生,缺氧是越冬鱼类死亡的主要…  相似文献   

10.
<正>一、增氧夏季气温炎热,有时甚至干燥闷热。在这个季节容易发生缺氧问题。众所周知,水中的溶解氧是鱼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之一。在集约化养殖的鱼塘,由于密集和数量种类多,容易造成溶解氧在局部范围内出现不足,严重的可能会导致泛塘现象。因此,必须提供充足的溶解氧。水体增氧的途径有以下几种:1.空气中氧气的溶解如果水体中的溶解氧没有达到饱和,空气中的氧气就会不断地溶解到水中。但是,仅仅靠空气自然溶解到水体的溶解氧只限于水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