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正洋洋是一名初三学生,最近他看到新闻里不断曝出"洁厕灵和84消毒液一旦合体就会放出致命毒气"的消息,他顿时吓出一身冷汗: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妈妈岂不是很危险?洋洋想用所学知识探个究竟。他首先分别了解了这两种清洁剂:洁厕灵的有效成分是无机酸,去污原理是利用无机酸与锈渍(主要成分是Fe_3O_4)和尿垢(主要成分是尿碱)等发生化学反应;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次氯酸钠),NaClO能水解生成具有漂白性  相似文献   

2.
洁厕灵与84消毒液千万不能一起使用,否则会起化学反应,产生有毒气体,对健康极为不利.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呈酸性.而洁厕灵大多是强碱性的.两者一旦相遇.就会马上起剧烈反应,产生大量白色泡沫和刺激性非常强的氧气.  相似文献   

3.
正我相信大家都看过柯南的故事,其中有一个故事情节大家应该都记得,就是在浴室中把漂白液(84消毒液)与洁厕灵混合在一起,结果出现中毒的情况。对于这两种生活中常见的物质,我们再熟悉不过了,可是把这两种物质混合在一起真的会出现有毒物质吗?一、查阅资料1.洁厕灵成分及作用:主要成分是盐酸,还有微量表面活性剂、香精、缓蚀剂、助剂。洁厕灵能有效快捷消灭卫生间臭味、异味,清洁空气;对细菌、病毒和真菌有良好的杀灭作用;对陶瓷类日用品,如便器、瓷  相似文献   

4.
我们家里都有洁厕灵,有绿色、红色、无色多种。但无论哪种洁厕灵,只要洒在厕所的瓷盆内,瓷盆上的锈迹、尿碱等都很快被"融化"。为什么用洁厕灵除去马桶内的污渍这么灵呢?学习了酸碱盐的知识后我得到了一点启发:莫非洁厕灵是强酸?于是我反复阅读我家洁厕灵上的说明:  相似文献   

5.
正如何快速吹干头发将干毛巾覆盖整个头发,利用干毛巾吸取头发上的水分,再用吹风机吹干毛巾,重复上述动作,很快就吹干头发了。84消毒液能鉴别蚕丝被天然蚕丝的主要成分是动物蛋白,84消毒液中的次氯酸能使蛋白质迅速溶解。而棉花是植物纤维,是不能溶解在84消毒液里的。所以,能迅速被溶解的就是蚕丝。新碗撕标签有妙招首先,在洗碗布上倒入白醋,白醋的用量只要可以将洗碗布浸湿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来苏儿、百毒杀、84消毒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本试验通过采集脓汁并分离鉴定出金黄色葡萄球菌,采用抑菌试验和悬液定量杀灭试验对来苏儿、百毒杀、84消毒液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显示:84消毒液和百毒杀作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明显大于来苏儿,且5~20 min内能快速高效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来苏儿的杀灭率较低。来苏儿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较弱,百毒杀和84消毒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很好的杀灭作用,84消毒液优于百毒杀。  相似文献   

7.
<正>一、发现问题小明学习了碱的化学性质后,知道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但在"探究酸和碱的性质"的实验课上,他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时并没有看到明显的现象。小明感到非常困惑,究竟该如何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呢?二、分组设计实验方案针对小明提出的问题,老师提示说:"对于无明显实验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从证明反应物消失和  相似文献   

8.
在不同季节采用不同消毒方法对南京椴腋芽外植体进行处理.结果表明:不同季节南京椴组织培养中污染控制的难度不同,3-4月份污染控制容易,采用安利消毒液处理10 min、84消毒液消毒10 min、HgCl<,2>:处理12 min,可控制污染率在3.33%,平均诱导率达到79.10%;6-7月份污染控制较为困难,采用安利消毒液处理 10 min、84消毒液消毒10 min、HgCl<,2>处理18 min,可控制污染率在10.00%,平均诱导率达到92.26%;9-10月份,采用安利消毒液消毒10 min、84消毒液消毒10 min、HgCl<,2>处理12 min,可控制污染率在13.33%,但这一季节的诱导率较低,平均为36.00%.  相似文献   

9.
正一、发现问题九年级学生小明看到妈妈用厨房清洁剂清洗抽油烟机上的油污,他学习了有关酸碱盐的知识后知道有些厨房清洁剂的成分中含有氢氧化钠,他想通过实验探究厨房清洁剂的成分中是否含氢氧化钠。小明把家中的厨房清洁剂带到学校,在老师的指导下和同学们进行了探究活动。二、设计实验方案小明和同学们想通过测定厨房清洁剂是否显碱性初步判断厨房清洁剂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由此他们设计出实验方案一和实验方案二。  相似文献   

10.
<正>一、提出问题星期天中午晴空万里,阳光普照,小明高兴地将衣服和被子拿到外面去晒太阳,而他自己则去睡午觉了。可是当他一觉醒来,却发现外面正在下着大雨,他的衣服和被子已经被淋成了"落汤鸡"。奶奶在一边说,以前他们在院子里晒粮食,晚上下大雨,会把粮食都给淋湿了。小明想,如果有个"下雨警报器"能够在下雨时提醒屋里的人就好了。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一种新整体透明与制片技术。[方法]将酒精溶液保存的千金藤幼嫩种子和高粱新鲜的雌蕊与珠心分离出来后,用84消毒液溶液对其进行浸泡、透明,然后按照3种制片方法进行制片处理和封片。[结果]在普通显微镜下不仅能观察到千金藤幼嫩种子中不同发育时期的球形胚和心形胚,还能观察到高粱雌蕊的特征、珠心表面的珠心突、胚囊和承珠盘;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观察到高粱珠心内的胚囊和承珠盘的荧光图像。[结论]使用84消毒液作为整体透明技术的透明剂,不仅能观察保存后颜色变深或新鲜的植物材料,还能简化制片过程、缩短制片时间。  相似文献   

12.
1.小明测量植物油密度时,按下列顺序进行了操作:①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m1;②向烧杯中倒入适量植物油,测出烧杯与植物油的总质量m2;③将烧杯中植物油倒入量筒中,测出植物油的体积V;④计算出植物油的密度ρ。  相似文献   

13.
1种新整体透明技术的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1种新整体透明与制片技术。[方法]将酒精溶液保存的千金藤幼嫩种子和高粱新鲜的雌蕊与珠心分离出来后,用84消毒液溶液对其进行浸泡、透明,然后按照3种制片方法进行制片处理和封片。①将材料取出放在凹玻片的凹槽内,在材料表面滴上数滴84消毒液,封片后即可进行观察。②将幼嫩种子从84消毒液中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小称量瓶中浸泡数分钟,然后重新换上干净的清水进行浸泡。重复漂洗数次后,将幼嫩种子放入盛有栀子色素溶液的小称量瓶中浸泡染色。当幼嫩种子被染上较深颜色时,将其取出放在凹玻片的凹槽内,滴数滴清水或栀子色素溶液,封片后即可进行观察。③将材料取出放在凹玻片的凹槽内,在材料表面滴1至数滴无水乙醇和油镜油混合液(约100∶1),并将扩散到周围的白色液体用吸水纸吸去,待混合液挥发将尽,材料完全暴露在空气中时,再次滴上数滴无水乙醇和油镜油混合液。重复2~4次后,滴数滴上述混合液,封片后即可进行观察。若要制成永久制片,则在混合液挥发将尽时,在植物材料上滴数滴油镜油后封片。观察后,可长时间保存。[结果]在普通显微镜下不仅能观察到千金藤幼嫩种子中不同发育时期的球形胚和心型胚,还能观察到高粱雌蕊的特征、珠心表面的珠心突、胚囊和承珠盘;在荧光显微镜可观察到高粱株心的胚囊和承珠盘的荧光图像。[结论]使用84消毒液作为整体透明技术的透明剂,不仅能观察保存后颜色变深或新鲜的植物材料,还能简化制片过程、缩短制片时间。  相似文献   

14.
通过考察活性添加剂对含84消毒液、75%乙醇以及高锰酸钾的粪污的产气量的影响,可以得出,活性添加剂对消除消毒液的抑制影响均有一定作用,其中对消除高锰酸钾消毒剂的抑制作用最强,对消除84消毒液抑制作用最弱.该研究为提高养殖场粪污产气率和利用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正>一、发现问题九年级学生小明学习了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后,对蜡烛熄灭后产生的白烟的成分还有困惑。白烟是怎么产生的?蜡烛熄灭后产生的白烟能引燃蜡烛,但是没有观察到白烟燃烧的现象,白烟的成分是什么?二、设计实验方案小明把自己的困惑告诉老师,老师觉得他提出的问题具有普遍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老师组织同学们分小组利用课余时间搜集有关资料,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白烟的成分。同学们搜集资料后知道:  相似文献   

16.
小明参观某养鱼池时,好奇的发现农民向养鱼池中撒一种叫过氧化钙的淡黄色固体,用来增加鱼池中的含氧量。小明刚学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于是他想,可否用过氧化钙来制取氧气?  相似文献   

17.
正"油"是人们每天必吃的食品。一天,小明同学在做炝锅面时,发现当把热好的油放入汤中时,油总是漂在汤的上面,用筷子搅拌后也还是如此,为什么会这样呢?小明同学猜想:可能是油的密度比水小,因为密度小的液体总是漂在密度大的液体上面。于是他决定测量一下油的密度,再和水的密度进行比较,这样就可以得出结论了。课堂上老师讲的是实验室常用的测量液体密度的方法:用天平测质量、量筒测体积,然后利用公  相似文献   

18.
一、餐具 一般碗、筷、匙、盘等可用煮沸消毒.待水烧开后,继续煮沸30分钟左右.玻璃制品要注意初起水温一定不能高,逐渐加热,或用84消毒液浸泡.金属制品煮沸时,应加入1%~2%碳酸钠溶液,煮沸15分钟左右,也可用3%碘伏消毒,但不要用过氧乙酸.食具的消毒还可以用压力锅蒸煮,效果更好.不宜加热的塑料制品、砧板等,可用洗涤剂浸刷,然后,用流动水反复冲洗.也可用84消毒液或75%酒清擦拭.  相似文献   

19.
<正>小明同学在街头荔枝商贩的车上发现了一瓶无色液体,标签上写着"荔枝保鲜剂"。据商贩说,一喷保鲜剂,褐色的荔枝用10分钟左右就能变得鲜红,比刚从树上摘下来的颜色还鲜艳。于是,小明对这瓶荔枝保鲜剂产生了兴趣,并买了同样的一瓶到化学实验室与同学们一起进行了实验探究。实验一提出问题这种荔枝保鲜剂中到底含有什么物质呢?毛手毛脚的小华无意中将少量保鲜剂撒到了大理石地板上,地  相似文献   

20.
<正>小明寒假和妈妈一起去东北姥姥家,发现姥姥家的暖气水管被"冻"裂了,勤奋好学的小明马上问妈妈:"为什么水管冻坏了?"妈妈解释说:"这是因为温度降低时,水变成冰,密度变小,体积变大,所以水结成冰后就把水管撑裂了。"小明马上意识到一个问题: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温度计中装的是水银或煤油等物质,暖气水管中装的是水,水在温度降低时体积却会变大,这些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