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4×4拉丁方设计,选用8头健康泌乳水牛,分为4组,每组2头,试验分对照组,半胱胺一组、二组和三组(半胱胺添加量分别为占精料0.2%,0.4%和0.6%)共4组,一共4个试验期,每一试验处理期为2周,每周后2 d采集奶样进行分析,并记录产奶量。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半胱胺可以提高产奶量,部分降低泌乳水牛牛奶的乳脂率,但乳蛋白率、总固形物、非脂固形物、乳糖在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乳脂长链脂肪酸特别是长链不饱和脂肪酸相比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半胱胺三组乳脂共轭亚油酸(CLA)含量相比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因此,日粮中添喂半胱胺可提高泌乳水牛生产性能,提高水牛奶中CLA的含量。  相似文献   

2.
本文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葵花籽油和茶油对泌乳水牛生产性能及乳脂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选取32头健康泌乳水牛(平均年龄为6.0岁,平均体重为620 kg),按产奶量(9 kg/d以上)、泌乳期(处于泌乳中期)相近原则随机分为4组,进行为期6周的饲养试验,其中预试期2周,正试期4周。基础饲料由精料和粗料组成。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在试验组的精料中分别添加4%的葵花籽油(葵花籽油组)、4%的茶油(茶油组)、2%的葵花籽油+2%的茶油(混合组)。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的产奶量均显著下降(P<0.05),乳脂率均显著提高(P<0.05),乳脂产量、乳蛋白率和乳糖率则无显著变化(P>0.05)。与对照组相比,葵花籽油组、茶油组和混合组的乳总固形物含量分别提高了5.22%、7.95%和6.17%,其中茶油组和混合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葵花籽油组乳脂中cis9,trans11-C18∶2[共轭亚油酸(CLA)]的含量提高了44.54%(P<0.05),混合组乳脂中trans11-C18∶1的含量提高了22.68%(P<0.05)。葵花籽油组、混合组乳脂中C18∶2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葵花籽油组、茶油组和混合组的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饱和脂肪酸(SFA)均比对照组提高,且葵花籽油组和混合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混合组的PUFA/SFA最高。各组水牛的血液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葡萄糖、总蛋白、尿素氮含量及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得出,泌乳水牛饲粮中添加精料饲喂量4%的葵花籽油、4%的茶油或2%的葵花籽油+2%的茶油合均可提高乳脂率和乳脂中CLA的含量,但会导致产奶量降低;优化乳脂脂肪酸组成上,以葵花籽油和茶油的混合添加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选择健康、泌乳月份与产奶量相近的多胎荷斯坦泌乳牛20头,随机分成5组,每组4头,研究日粮中添加商业来源的瘤胃保护共轭亚油酸钙盐(Ca-CLA)同时添加自然来源亚油酸(葵花油)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期为52d。对照组基础日粮为60%粗饲料(苜蓿、羊草、青贮)和40%精料(以DM为基础),处理组在对照组日粮基础上分别添加Ca-CLA100g/d·头(CLA)、葵花油350g/d·头(Sunf);Ca-CLA100g/d·头 葵花油350g/d·头(CLA Sunf),Ca-CLA50g/d·头 葵花油175g/d·头(1/2CLA 1/2Sunf)。结果表明:在奶牛日粮中,单独添加自然来源亚油酸产奶量较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而单独添加共轭亚油酸钙盐或与自然来源亚油酸高低不同剂量添加产奶量较对照组都分别显著提高2.20%、9.95%、11.16%,无论单独添加自然来源亚油酸或Ca-CLA或二者以高低不同剂量同时添加,牛奶的乳脂率较对照组都分别显著降低15.0%,6.24%,21.74%,14.35%。总之,奶牛日粮中同时添加Ca-CLA和自然来源亚油酸能显著提高产奶量,降低乳脂率,并且,减少Ca-CLA的添加量同时添加自然来源亚油酸可以达到高剂量添加Ca-CLA相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探索精料补充料能量水平对摩杂一代奶水牛泌乳量及奶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体重、泌乳期、产奶量等遗传基础相近的健康的摩杂一代泌乳水牛24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12头,分别为高能精料组和低能精料组,高能精料组和低能精料组所用精料的产奶净能分别为7.05 MJ/kg,6.61 MJ/kg(牛场常规使用的精料).[结果]表明,在150 d的试验期内:(1)高能精料组奶水牛的平均产奶量为848.19±18.21 kg,低能精料组为750.49±19.35 kg,高能精料组比低能精料组奶水牛的平均产奶量提高了13.0%,差异显著(P<0.05);(2)高能精料组比低能精料组奶水牛产后能较快进入相对高的产奶水平,并且在产奶高峰期后泌乳量的降低比较平稳,而低能精料组在高峰期后泌乳量的降低比较急,且波动较大;(3)高能精料组乳脂率为7.68±0.31%,低能精料组为7.31±0.48%,高能精料组比低能精料组乳脂率提高了5.0%,差异显著(P<0.05).[结论]较高能量的精料补充料有利于泌乳水牛的产奶及提高乳脂的含量.  相似文献   

5.
本文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黄花蒿乙醇提取物对奶牛产奶性能及乳脂中共轭亚油酸(CLA)含量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600±29)kg、胎次2~3胎、泌乳期(158±3)d及泌乳量(22.8±1.8)kg/d的泌乳期荷斯坦奶牛15头,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分为3组,每组5头,进行为期40 d的饲养试验,其中1~9 d为预试期,10~40 d为正试期。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1组和试验2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96和160 g/(d·头)的黄花蒿乙醇提取物。结果表明:整个试验期间,2个试验组的产奶量(第24、31和40天)、乳脂率、乳脂产量、乳蛋白率、乳蛋白产量、非脂固形物含量以及乳脂中的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短链脂肪酸、中链脂肪酸和长链脂肪酸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2个试验组的乳脂中CLA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30.7%和38.6%,其中试验2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由此得出,饲粮中添加适量的黄花蒿乙醇提取物对奶牛产奶性能没有明显影响,但可以提高其乳脂中CLA含量,从而优化乳脂中脂肪酸的比例。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日粮钙水平对泌乳水牛生产性能的影响,本试验选用12头胎次、泌乳时间、泌乳量相近的水牛,随机分成4组,每组3头水牛。采用4×4拉丁方试验方法,4组水牛基础日粮中钙含量分别占基础日粮干物质的0.47%、0.62%、0.78%、0.93%,其他营养成分均相同,其中磷占采食干物质比例为0.50%;共4期试验,每一试验期21 d,其中预饲期7 d,正饲期14 d。试验结果表明:1、不同钙水平日粮对泌乳水牛的产奶性能影响不显著(P>0.05),但0.78%钙水平日粮组水牛的产奶量分别比其他3组提高5.4%、5.5%、3.9%,不同钙水平对水牛奶营养成分影响不显著(P>0.05)。2、不同钙水平日粮对水牛血浆中钙含量影响差异显著(P<0.05);随着日粮钙水平的上升,水牛血液甲状旁腺素和1,25二羟基维生素D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综合各指标,日粮钙占采食干物质的比例为0.78%能进一步提高泌乳水牛产奶量。  相似文献   

7.
《中国畜牧兽医》2005,32(11):27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植物油对高产奶牛生产性能和乳脂中共轭亚油酸(CLA)含量的影响.采用12头泌乳早期(产后30~45 d)荷斯坦奶牛进行三重4×4拉丁方设计.每期试验基础日粮相同,设4个处理组:①对照组(不加油);②添加500 g棉籽油;③添加500 g大豆油;④添加500 g玉米油;每期试验3周,其中前2周为过渡期.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植物油有提高产奶量的趋势(棉籽油组产奶量达35.0 kg/d,对照组产奶量34.4 kg/d).乳脂率降低,但乳蛋白率、乳蛋白产量和乳脂产量没有影响.大豆油组乳脂中trans-11 C18∶1含量最高 (23.8 mg/g乳脂),是对照组(12.6 mg/g乳脂)的2倍.与对照组(3.5 mg/g)相比,棉籽油组、玉米油组和大豆油组乳脂中cis-9,trans-11 CLA含量分别提高到6.0、7.1和10.3 mg/g.trans-11 C18∶1与cis-9,trans-11 CLA呈显著的线型关系.添加植物油使奶牛血浆总脂肪酸含量提高2倍,不同来源植物油的试验组差异不显著.大豆油组和棉籽油组奶牛血浆中硬脂酸含量显著高于玉米油组和对照组.添加植物油组奶牛血浆中trans-11 C18∶1显著高于对照组.日粮中添加CLA有提高产奶量的趋势,可显著提高乳脂中CLA含量,大豆油是提高乳脂中CLA含量较为理想的植物油来源.  相似文献   

8.
试验选择40头泌乳中期、胎次一致、泌乳量相近的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5组,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20、80、140、200 g/d的CLA(由CLA钙盐提供),预试期10 d,正试期50 d。正试期第1、10、20、30、40、50天测定乳产量、常规乳成分和乳脂中c9,t11-CLA含量。结果表明:在日粮中添加CLA对产奶量、乳蛋白和乳糖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随日粮中CLA添加量的增加,乳脂率呈指数关系降低(P<0.05);各试验组较对照组全期平均乳脂分别降低13.1%、19.7%2、0.7%和30.2%。随着CLA添加量的增加,乳脂中c9,t11-CLA的含量呈线性增长(P<0.05);各试验组较对照组乳脂中c9,t11-CLA含量分别提高了87.9%、143.5%、140.4%和276.7%,牛奶中c9,t11-CLA的含量分别提高61.7%、135.8%、116.0%和158.1%。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日粮粗饲料类型对水牛消化代谢和泌乳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20头泌乳天数及泌乳量接近、胎次和体况相近的泌乳中期尼里拉菲水牛,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头,分别饲喂玉米苞叶和甘蔗梢青贮为粗饲料的日粮。试验期共42 d,其中预试期14 d,正式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1)与玉米苞叶组相比,甘蔗梢青贮组泌乳水牛的干物质、有机物和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分别显著提高3.07%、7.16%和12.45%(P <0.05);玉米苞叶组与甘蔗梢青贮组泌乳水牛的粗脂肪、粗蛋白质、中性洗涤纤维和能量表观消化率均无显著差异(P> 0.05)。(2)与玉米苞叶组相比,甘蔗梢青贮组泌乳水牛的产奶量、干物质采食量、4%乳脂校正乳产量、饲料转化效率、乳蛋白率、乳糖率和牛奶尿素氮分别提高了7.98%、4.09%、5.99%、1.87%、1.04%、0.77%和0.80%,乳脂率降低2.49%,但均无显著差异(P> 0.05)。由此可见,甘蔗梢青贮作为粗饲料来源可显著提高泌乳水牛的干物质、有机物和酸性洗涤纤维消化代谢,玉米苞叶或甘蔗梢青贮作为粗饲料来源对水牛泌乳性能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复合酶制剂对奶牛产奶量和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0头产奶量和泌乳天数相近的泌乳高峰期(32~100d)头胎中国荷斯坦奶牛[BW=(520±6.44)kg],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头,分别为对照组(不添加复合酶制剂),试验Ⅰ组[添加复合酶制剂500g(/t精料)]和Ⅱ组[添加复合酶制剂1000g(/t精料)]。基础日粮为TMR日粮,试验期共45d,预饲期15d,正式试验期30d,饲喂制度按牛场规定统一进行。试验结果表明:①复合酶制剂的两个不同水平的添加量(1000和500g/t)可显著提高奶牛产奶量(P<0.01)、乳中乳脂率(P<0.05)和乳糖(P<0.05)含量,显著降低乳中体细胞数(P<0.01);②在本试验条件下,使用复合酶制剂可显著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选用12头荷斯坦奶牛随机分组饲喂4种日粮中的一种,采用重复4×4拉丁方设计,每期试验4周,研究饲喂鱼油(FO)、浓缩玉米酒糟可溶物(CDS)作为额外添加亚油酸或两者同时添加时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日粮中不添加FO和添加0.5%FO,不添加CDS和添加10?S,采用2×2因子试验设计。采用全混合日粮(TMR)自由采食,粗料和精料比例为55∶45(以干物质计),含16.2%粗蛋白质。对照组、FO组、CDS组和FOCDS组粗脂肪分别为2.86%、3.22%、4.77%和5.02%。FO组、CDS组及两者同时添加的日粮分别与不添加FO组和不添加CDS的日粮组相比,对干物质采食量、饲料转化率、体增重和体况评分无显著影响。各日粮组乳蛋白产量(33.3 kg/d)、能量校正乳、乳蛋白、乳糖和乳中尿素氮相近。与不饲喂FO和CDS相比,饲喂FO和CDS降低乳脂百分率(4个试验组分别为3.85%、3.39%、3.33%和3.12%)和乳脂产量。饲喂FO和CDS提高trans-11 C18∶1(十八碳烯酸),cis-9,trans-11共轭亚油酸(每100 g脂肪酸中CLA含量分别为0.52、0.90、1.11和1.52 g)和trans-10 cis-12 CLA浓度(100 g脂肪酸中分别为0.07、0.14、0.13和0.16 g)。FO和CDS对cis-9,trans-11 CLA的影响没有互作作用,但对十八碳烯酸趋于提高方面存在互作作用。添加CDS可提高trans-10 C18∶1,饲喂FO和CDS血浆中十八碳烯酸与cis-9,trans-11 CLA比率高于乳脂中的比率,这表明饲喂FO和CDS促进乳腺组织中十八碳烯酸合成cis-9,trans-11 CLA。日粮中添加占干物质0.5%的鱼油和富含C18∶2 n-6脂肪酸的CDS提高牛奶中CLA含量,降低乳脂百分率。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不同水平的过瘤胃赖氨酸(RPLys)和过瘤胃蛋氨酸(RPMet)对泌乳水牛产奶性能的影响。选择40头泌乳前期及健康状态良好的奶水牛,按品种、产奶量、产犊时间及胎次相近的原则随机分成5组,每组8头,每组饲粮氨基酸添加量如下:第1组RPMet 14 g/d+RPLys 3.56 g/d;第2组RPMet11.25 g/d+RPLys 34.75 g/d;第3组RPMet 8.5 g/d+RPLys 57.7 g/d;第4组RPMet 5.75 g/d+RPLys72.39 g/d;第5组RPMet 3 g/d+RPLys 78.83 g/d。结果表明:RPLys和RPMet添加水平对泌乳水牛产奶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对泌乳水牛干物质采食量的影响差异显著(P0.05);对泌乳水牛乳蛋白率和乳蛋白量的影响差异显著(P0.05),对泌乳水牛乳脂率、总固形物和乳糖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水牛饲粮添加适宜量的RPLys和RPMet可显著提高乳蛋白产量(P0.05)。  相似文献   

13.
用有机铬、无机盐以及烟酸3类抗热应激添加剂饲喂泌乳水牛,检验其能否提高炎热夏季泌乳水牛产奶量,缓解高温高湿对泌乳水牛泌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类添加剂都能明显提高试验期泌乳水牛的产奶量,其中有机铬组提高23.49%,无机盐组提高17.10%,烟酸组提高29.26%;同时,烟酸显著提高了水牛奶中乳脂、乳蛋白、乳糖和非乳脂固形物的含量(P<0.05);泌乳水牛的直肠温度和呼吸频率在正常范围内,表明泌乳水牛并未表现明显的热应激反应.高温高温天气会对泌乳水牛产奶量造成负面影响,添加抗热应激添加剂能提高产奶量.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在奶牛日粮中添加脱霉剂对奶牛产奶量、乳脂率及体细胞数的影响,试验根据体重、胎次、日产奶量、平均乳脂率等相近的原则选择泌乳中期的荷斯坦奶牛21头,随机分成3组,1组为对照组,按日常饲喂方式管理,不作任何添加,2组、3组每头奶牛每天在精料补充料中分别添加20 g、50 g脱霉剂。预试期5 d,试验期31 d。结果表明:添加脱霉剂能显著提高奶牛产奶量和乳脂率(P0.05),但对体细胞数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5.
本文旨在研究饱和脂肪酸对高温环境条件下泌乳中期奶牛产奶性能和牛奶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选择产后150~210 d的中国荷斯坦奶牛48头,根据产奶量、分娩时间和胎次分为对照组(SFA 0)、1.5%(SFA 1.5)和3.0%(SFA 3.0)饱和脂肪酸试验组.试验期间牛舍最小湿热指数(THI)在72以上.试验结果,日粮添加饱和脂肪酸提高4%乳脂校正产奶量(P<0.05),SFA 1.5与SFA 3.0脂肪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乳脂和总固形物含量,SFA 3.0组高于对照组(P<0.05),SFA 1.5组与对照组和SFA 3.0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乳蛋白、乳糖、乳尿素氮和乳中体细胞评分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日粮添加饱和脂肪酸的量对乳脂和乳总固形物呈线性增加(P<0.05),对乳蛋白的含量呈二次曲线增加(P<0.05).中链、长链、长链不饱和、总不饱和、t10c12CLA、总饱和脂肪酸、长链不饱和与总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SFA 3.0组短链脂肪酸低于对照组(P<0.01)和SFA1.5组(P<0.05),SFA 1.5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日粮添加饱和脂肪酸呈线性降低乳中短链脂肪酸含量(P=0.03)和c9t11CLA含量(P<0.01),SFA 0、SFA1.5和SFA 3.0组乳中c9t11CLA含量分别为0.72、0.64和0.55 g/100 g脂肪.结果表明,泌乳中期热应激奶牛日粮添加饱和脂肪酸可显著提高产奶量、乳脂率和乳中总固形物含量;对乳中脂肪酸组成无明显影响;c9t11CLA含量显著降低,但仍在正常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研究了日粮阴阳离子(DCAD)水平对围产期的泌乳水牛采食量、尿液pH值、泌乳初期泌乳性能的影响。选择32头2胎以上、品种、上期泌乳量、健康体况相似的处于围产期的泌乳水牛,随机分成4个组,分别饲喂DCAD水平为+139.89、+54.22、-29.11和-110.21mmoL/kg的4种日粮进行试验,试验期为产前21 d开始至产后30 d。结果表明:随着日粮DCAD水平的降低,各组间试验水牛干物质采食量无显著差异,尿液pH值随之显著降低。各组产奶量无显著差异,但可提高水牛产后泌乳量2.50%~4.86%,极显著降低水牛乳体细胞数(P<0.01);乳蛋白率、乳脂率、乳糖率均有显著提高(P<0.05)。综上所述,泌乳水牛日粮适宜DCAD水平为-110.21 mmoL/kg左右。  相似文献   

17.
本文旨在研究在日粮中添加油料籽实对中国荷斯坦奶牛乳脂肪酸组成及生产性能的影响,为提高奶牛乳脂中共轭哑油酸(CLA)含量,改善乳品质寻找合适的途径.试验选取16头泌乳前期(62±11)d、胎次一致(3胎)、泌乳量相近的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菜籽组、亚麻籽组、葵花籽组),每组4头.试验共进行40 d(预试期10 d,正试期30 d),分别在正试期第1天、第15天和第30天测定乳产量、分析乳成分,用气相色谱仪分析乳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油料籽实,显著提高了奶牛的泌乳性能(P<0.05),降低了乳脂率(P<0.05),对乳中其他常规成分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日粮中添加葵花籽后乳脂中CLA含量提高98.28%(P<0.05).菜籽组、亚麻籽组、葵花籽组的乳脂中C14:0和C16:0的含量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17.86%和26.75%、15.99%和27.18%、21.99%和21.74%.乳脂中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40.83%、47.06%和41.52%(P<0.05).乳脂中的t11-C18:1(x)与CLA(y)的比例(%)存在正相关性,y=0.34x 0.20,R<'=0.696 2(P<0.01).日粮中添加植物油籽显著提高了乳脂中CLA、PUFA的比例,降低了C14:0和C16:0的比例,改善了乳脂的构成,提高了乳品质.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三聚氰胺对泌乳奶牛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并探讨饲粮中三聚氰胺在牛奶中的残留规律。试验选择9头泌乳中期[泌乳日龄(DIM)为(160±21)d]的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成3组,分别饲喂添加0.1%(MEL1组)、0.5%(MEL2组)和1.0%(MEL3组)三聚氰胺的饲粮(干物质基础)。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饲粮添加三聚氰胺对奶牛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乳脂、乳蛋白和乳糖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乳中尿素含量随着三聚氰胺添加量的增加显著升高(P<0.05)。乳中三聚氰胺含量随添加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在MEL1、MEL2和MEL3这3个组的含量分别为5.48、28.32和51.96mg/L,乳中三聚氰胺产量分别为66.00、420.05和745.20 mg/d。饲粮中三聚氰胺向乳中转化的效率在3个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平均转化率为(0.51±0.10)%。在停喂三聚氰胺后牛奶中三聚氰胺含量迅速降低,在停喂后第3天三聚氰胺残留量均低于0.05 mg/L。综合本试验结果可知,泌乳奶牛日粮添加三聚氰胺可显著提高牛奶中三聚氰胺残留量,但对奶牛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和乳成分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过瘤胃赖氨酸(rumen protected lysine,RPLys)和过瘤胃蛋氨酸(rumen protec-ted methionine,RPMet)对泌乳水牛生产性能的影响.选择15头泌乳前期、健康状态良好的奶水牛,按品种、产奶量、产犊时间及胎次相近的原则随机分成5组,每组3头.采用5×5拉丁方试验设计,试验分5期(每期持续21 d),5个饲粮处理分别为对照1(基础饲粮1,精料粗蛋白质水平=16%)、对照2(基础饲粮2,精料粗蛋白质水平=20%);处理1(基础饲粮1+RPLys 40 g/d);处理2(基础饲粮1+RPMet 15 g/d)、处理3(基础饲粮1+RPLys30 g/d+RPMet 6 g/d).结果表明:1)与对照1比较,添加RPLys、RPMet对泌乳水牛产奶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但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泌乳水牛的产奶量,其中单独添加RPLys效果较好.与对照1和对照2相比,处理1的产奶量分别提高了10.0%和5.9%.2)添加RPLys、RPMet对泌乳水牛干物质采食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3)添加RPLys和RPMet能提高泌乳奶牛乳蛋白率、乳糖率和乳总固形物、乳非脂固形物含量,其中对乳蛋白率的影响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1相比,处理1、处理2和处理3的乳蛋白率分别提高了29.0%(P>0.05)、36.8%(P<0.05)和54.3%(P<0.05);与对照2相比,处理1、处理2和处理3的乳蛋白率分别提高了3.9%(P>0.05)、10.2%(P>0.05)和24.4%(P>0.05).综上所述,泌乳水牛饲粮中添加RPLys和RPMet能一定程度提高泌乳水牛的生产性能,改善乳品质.  相似文献   

20.
选择8头处于泌乳中期的荷斯坦泌乳牛,采用配对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占精料量0.8%的硫酸钠,经40d的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比对照组头均每d多产奶1.07kg,产奶量提高7.1%,差异显著(P<0.05)。试验期内试验组比对照组牛头均每d增收1.51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