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茶氨酸的分析研究和在食品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氨酸与人体健康有密切关系,本文从茶氨酸的化学性质和特点;国内外对茶氨酸分析研究的现状;以及茶氨酸作为食品添加剂的功能性应用等方面来综述浅析。  相似文献   

2.
茶氨酸是茶叶的化学成分之一,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综述了茶氨酸的制备方法、性质、生理功能及其应用,并阐述了茶氨酸在医药、保健、食品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茶叶深加工(四)茶氨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平 《茶业通报》2005,27(3):142-143
茶氨酸学名为N-乙基-γ-谷酰胺(N-ethyl-γ-glutam ine)或γ-谷酰基乙酰胺(γ-glutam y lethy-lam ide),是一种非蛋白质氨基酸,其化学结构如图1,为茶树中具有重要生理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其主要存在于茶树(Cam ellia sinensis)中,茶氨酸最早由Sakato(1949)从日本绿茶中发现,随后Cartwright、Roberts等分别报道了茶氨酸也是其它茶类中一种非常鲜爽的物质。1960年Casim ir分离鉴定了一种蕈(Xerocom us badius)内的茶氨酸,1984年Tsushida发现茶梅中也含有茶氨酸。茶氨酸在茶树中含量最高,在新梢中的含量为干物质的1%~2%。占茶叶中游离氨基…  相似文献   

4.
茶叶中茶氨酸的胶束电动毛细管电泳定量方法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胶束电动毛细管电泳技术,考察了不同分离电压、缓冲液pH值对茶氨酸分离检测的影响,确定了茶氨酸的适宜检测波长。结果表明,在30mmol.l-1磷酸盐、50mmol.l-1SDS、6%甲醇的运行缓冲液(pH8.5)条件下,分离电压为22KV,分离温度为25℃,检测波长为200nm,茶氨酸可以得到很好的分离,并能与谷氨酸进行有效区分;同时,方法学考察结果显示,该分离条件的精密度、加样回收率和最低检测限均符合对检测方法的要求,从而建立了一种快速准确的茶氨酸直接定量方法。  相似文献   

5.
确定绿茶末中L-茶氨酸纯化的最佳离子交换树脂类型、上样pH值、氨水洗脱浓度。绿茶末经过提取、大孔树脂除杂后进行离子交换树脂纯化,考查离子树脂类型、上样pH值、氨水洗脱浓度对L-茶氨酸纯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型号离子交换树脂对L-茶氨酸纯化效果差别较大,不同上样pH值、不同浓度氨水洗脱对L-茶氨酸的纯化效果存在差异。LSI-010 (H+)对L-茶氨酸的纯化效果最好,并确定了上样pH值为5.0~5.5,氨水洗脱浓度为0.5 mol/L。  相似文献   

6.
研究进行了茶树茶氨酸的生物合成,茶根铵态氮的利用和茶树枝条氨基化台物的含量。茶氨酸的前身包括 L—丙氨酸和乙胺,氨态氮的摄取方法是通过谷酰氨合成酶和谷酰氨—2酮戊二酸转氨酶体系,茶氨酸存在于新梢的主要化合物中占总量的60—70%,新梢氨化合物在春季最高,此时由新梢制成的绿茶质量最高。  相似文献   

7.
茶叶中乙胺含量为15μmol/克干物,是一种主要的胺类化合物。乙胺在茶树根中形成,用于茶氨酸的生物合成。茶氨酸是茶汤滋味的重要成分。Kito等和Kanishi等曾报导茶氨酸的乙胺基能结合到儿茶素分子中去。胺氧化酶类可催化胺类产生过氧化氢,醛类和氨。植物中胺氧化酶已有不少研究报  相似文献   

8.
供给茶树根部的氨在新梢萌发前主要以茶氨酸,谷酰胺和精氨酸贮存在根叶部。茶树结束休眠,开始生长时,这些化合物转移到生长点(新梢),茶树特有的酰胺——茶氨酸也集中在新梢,其在新梢中的积累不仅由于根部的大量供应,而且也因新梢的缓慢利用所致。L—旦氯酸—DL—磺基羟亚氨酸(MSO)参与氨基酸,酰胺,特别是茶氨酸的组成。  相似文献   

9.
为了客观地评价不同主产地绿茶品质的差异性,统计分析了四川、湖北、福建的16个绿茶样品的茶多酚、茶多糖、茶氨酸、灰分、水分、重金属、农药残留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四川产绿茶的茶氨酸含量显著高于湖北,3个省份的茶多酚、茶多糖含量差异不显著;茶多酚、茶多糖、茶氨酸含量最高的产地分别为宜宾市、峨眉山市、眉山市(编号3)。湖北产绿茶的灰分含量显著高于四川和福建,水分含量显著低于四川;不同主产地绿茶的重金属含量和农药残留量均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研究结果将为绿茶原料的产地选择、品质评价等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分析不同时间段抹茶主要成分含量变化。运用UPLC-MS法对抹茶中提取成分茶氨酸(L-The)、儿茶素(C)、表儿茶素(EC)、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表没食子儿茶素(EGC)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进行含量同时测定。结果表明,EGCG,EGC和L-The含量较高,随着茶叶生长时间延长,茶氨酸下降得比较快,是茶口感降低的重要原因。该方法同时较好地测定茶氨酸和儿茶素类成分,方法便捷和准确。  相似文献   

1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春梢1芽2叶为研究对象,定量分析4个古茶树优系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古茶树氨基酸含量最合适的流动相A为0.1mol/L无水醋酸钠∶乙腈=93∶7,流动相B为乙腈∶水=8∶2;古茶6号的游离氨基酸和茶氨酸含量最高,古茶4号的茶氨酸含量占总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最高为53.3%。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将鸠坑品种茶籽清洗、浸泡后播种于珍珠岩中萌发,保持珍珠岩潮湿。幼苗生长60d后分别用氮肥、磷钾肥和氮磷钾肥等三种肥料每周喷施茶苗叶片,共喷5次。结果表明:三种肥料皆能促进茶苗生长;茶苗鲜重的增加主要来自地上高、叶片数和叶面积等地上部的生长,按照肥效从小到大对这一过程的作用依次为NPK肥〉N肥〉PK肥。叶面肥还增加了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降低多酚含量.提高了N平衡指数。叶面肥对茶苗地下部根系的伸长具有限制作用。不同肥料对根系中茶氨酸等氨基酸的含量影响不同:PK肥减少根系中氨基酸的积累,N肥促进根中茶氨酸以及其他游离氨基酸的增加,而NPK综合叶面肥能够显著提高茶苗根系中茶氨酸含量。  相似文献   

13.
以青砖茶渥堆工艺中的茶样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湖北青砖茶渥堆过程中主要内含成分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茶样中咖啡碱、没食子酸的含量在渥堆加工过程中增加,其中没食子酸在翻堆第1次堆底增幅达到549.97%;水浸出物、多酚、儿茶素、游离氨基酸、茶氨酸的含量在加工过程中均有所降低,最大降幅分别为34.40%,54.19%,79.04%,41.24%,77.71%。在渥堆过程中随着翻堆的进行,堆表、堆中和堆底3个不同层次的茶坯重新调整位置,最终使渥堆均匀,从而实现青砖茶品质的转化。  相似文献   

14.
茶树花作为茶叶的副产资源,其茶多酚、茶咖啡碱和L-茶氨酸等物质含量与茶鲜叶含量接近,是一种可以高效利用的资源。以乌牛早、白鸡冠、黄金芽和普洱大茶树4个品种不同成熟期的茶树鲜花为材料,按照本课题组前期优化的茶树花茶加工工艺进行加工,对加工后的花茶进行感官评价,并测定其茶咖啡碱、茶多酚、L-茶氨酸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不同开放程度茶树鲜花所制作花茶的品质及内含物质差异较大;露白期茶树鲜花制作出的花茶颗粒饱满完整,槐花香高长,滋味清甜爽口、显花味、茶汤蜜黄明亮,口感最佳;其咖啡碱含量为0.17~0.26 mg/g;茶多酚含量总体相对较低,为0.48~0.64 mg/g;L-茶氨酸的含量总体相对较高,为0.82~1.14 mg/g。  相似文献   

15.
以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县不同季节生产的古茶树红茶为原料,采用GB/T8314-2013方法对其游离氨基酸总量进行测定,使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中的游离氨基酸组分进行分析定量。结果表明:游离氨基酸总量以春茶夏茶秋茶,不同季节产的古茶树红茶茶汤中共检测出22种游离氨基酸,共有的氨基酸19种,其中茶氨酸、谷氨酸、天冬酰胺、天冬氨酸、丝氨酸等5种氨基酸含量较高,占游离氨基酸总量的38.00%~48.55%;各类氨基酸中以脂肪族氨基酸含量最高,占比为88.16%~90.91%,而芳香族和杂环族氨基酸含量较低;特征氨基酸(茶氨酸)与功能氨基酸(γ-氨基丁酸)均以春季样品含量最高;呈现苦味、甜味与鲜味的氨基酸共有12种,在茶汤中普遍低于阈值。  相似文献   

16.
根据近年来的茶叶化学研究,一般认为茶汤中游离氨基酸的鲜浓香味是决定茶汤滋味的重要因素之一。氨基酸如谷氨酸、天冬氨酸、甘氨酸、组氨酸、丙氨酸、赖氨酸等都具有一定的鲜爽香味。此外,茶树组织中特有的一种茶氨酸是非蛋白基酸,主要以游离状态存在,在茶叶中大约占干重的0.5~2%,而茶氨酸的味阀浓度约为0.06%,这也说明了茶  相似文献   

17.
海南鹧鸪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鹧鸪茶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系大戟科野桐属植物,具有明显的清热解毒、消炎、利胆、解油腻、助消化等功效,是一种具有海南特色的经济和药用植物。笔者考察了鹧鸪茶植株的形态特征、地理分布与生态分布;系统概述了鹧鸪茶的功能成分分析、毒性试验、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分子遗传学和开发加工等研究现状。提出研究鹧鸪茶植株的性别、花期与果期、叶色及其香味成分形成机理的必要性,阐明了开展对鹧鸪茶茶多酚的药理研究和开发中药古籍描述的多种药用功效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江华’苦茶资源生化成分的聚类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和HPLC法测定江华苦茶群体品种单株茶树新梢中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茶氨酸以及生物碱类和儿茶素类物质的含量。进一步对主要生化指标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将100份单株分为6类,第I类表现为非酯型儿茶素含量最低;第II类表现为茶多酚、酚氨比、酯型儿茶素比例以及咖啡碱含量最低;第III类EGC含量最高;第IV类茶多酚、酚氨比以及可可碱含量最高,茶氨酸含量最少;第V类咖啡碱、D,L-C、EC、ECG、儿茶素总量、非酯型儿茶素的含量最高;第VI类氨基酸和茶氨酸含量最高,儿茶素总量最低。6个类群生化成分之间的差异明显,为优异茶树资源的选育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张正竹 《茶业通报》2004,26(2):95-96
“茶叶深加工”栏目由本刊与安徽农业大学农业部茶叶生物化学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合办,该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将就茶多糖、茶多酚、茶色素、咖啡碱、茶氨酸、茶皂素等专题分别撰文,介绍其生理功能、分离提取方法、检验方法及其在功能食品中的应用。近来,许多营养学家在谈到如何提高人体自身免疫力的时候,不约而同地指出,科学饮茶是有效方法之一,原因是茶叶中含有大量的茶多酚、茶色素和茶氨酸等保健功能成分,可增强人体健康。茶是源于我国遍布世界的三大软饮料之一。目前,全世界有60个国家种茶,进口茶叶的国家遍及五大洲150多个国家和地区,20多亿人钟情于茶饮。饮茶对人体的保健作用众所周知,我国古代中医典籍《本草纲目》中就有茶叶药用功能的记载;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茶叶是健康饮品,含有茶多酚、咖啡碱、茶多糖、茶氨酸、茶色素等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抑菌、抗病毒、防癌抗癌、防治心血管疾病等多种保健功能。21世纪被称为“绿色世纪”,追求安全、优质、营养、保健食品生产正成为全球食品工业发展的主流。茶叶作为我国最丰富的天然药物和保健食品资源,加之茶叶富含这些生物活性成分功能明确,在公众越来越重视健康的今天和明天,保健食品的研发注定是茶叶深加工领域中的一个大大的热点。  相似文献   

20.
铁观音乌龙茶(铁观音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是乌龙茶中的极品,既有绿茶的清香,又有红茶的甘醇,以独特的“音韵”闻名于世。铁观音茶中富含茶多酚、茶氨酸、茶多糖、咖啡碱、茶色素等营养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衰老、降血脂、减肥等保健功效。本文综述了铁观音乌龙茶的营养成分及保健功效,以期为促进人体健康和铁观音茶产业经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