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黔湄809在广东英德五年区域试验结果表明,三至四龄茶园年鲜叶平均产量437.3kg/667m2,比对照品种福鼎大白茶增产37.2%;制绿茶汤色嫩黄明亮,香气浓纯,滋味醇正,绿茶品质与对照品种福鼎大白茶相当;制红茶汤色红艳明亮,香气浓厚,滋味浓爽,达二套样水平,红茶综合品质与对照品种黔湄419相当。黔湄809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和高产优质性状,是红绿茶兼制的无性系优良品种,适宜广乐红、绿茶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黔湄809号茶树新品种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黔湄809是经优良品种定向种植自然杂交,F1代单株优选,无性杆插敏殖育成的茶树无性系新品种,品比试验4-8年树龄茶园平均产干茶279.9kg/667m^2,比对照福鼎大白茶增产66.1%,区域试验5-7年树龄平均产干茶260kg/667m^2,比对照福鼎大白茶增产58.9%。蒸青茶含茶多酚30.52%,氨基酸1.15%,咖啡碱3.93%水浸出物42.9%,该品种属红绿茶和名优苛兼制型品种,尤以绿茶和名优茶品质最佳,1999年审定为贵州省茶树无性系品种。  相似文献   

3.
周丕洪 《贵州茶叶》2004,32(1):35-37
遵义市是贵州省的主产茶区,生态地理条件十分优越,有悠久的产茶历史,茶树品种繁多,主要有福鼎大白茶、黔湄系列品种、鸠坑种和地方群体种等几十个。近二十年来,遵义市在茶树品种无性良种化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无性系良种茶园从无  相似文献   

4.
邱忠莲 《茶业通报》2002,24(1):35-35
茶树无性系良种具有发芽早、萌芽整齐、性状一致、适制性强的优点。为提高日照茶的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市农业局1995年至1998年承担了省科委下达的“茶树良种短穗扦插试验研究”课题,1999年至2000年承担了省农业厅下达的“无性系茶树良种繁育与推广”丰收计划项目,经过连续6a多的努力,日照市已建成无性系茶树良种生产示范园143.3h,并总结出了一套无性系茶树良种栽培管理技术。现介绍如下:1品种选择由我市的气候特点和茶叶生产、饮茶习惯决定了适合我市栽培的茶树品种,必须是抗寒性较强并适制扁平、卷曲形茶…  相似文献   

5.
李建华 《茶业通报》2012,(3):121-123
陕西省有丰富的茶树品种资源,茶树良种选育初见成效。"陕茶1号"是陕西省第一个无性系茶树品种,建议大力推广,同时依托安徽农业大学建立良种选育推广体系,进一步做好茶树良种选育工作。  相似文献   

6.
贵州高茶多酚茶树品种多酚品质分析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了解贵州高茶多酚茶树品种的多酚品质状况,根据现有资料,选取贵州高茶多酚茶树品种进行茶叶主要内含成分分析,并对茶多酚、儿茶素组分进行茶多酚逆转阀值、儿茶素品质指数、苦涩味指数分析。结果表明:‘黔湄419’、‘黔湄502’、‘黔湄701’茶多酚含量全年平均含量分别为25.4%、26.5%、25.8%,而‘福鼎大白茶’仅17.6%,比‘福鼎大白茶’高出6.8%、8.2%、7.2%。高茶多酚茶树品种与普栽种‘福鼎大白茶’多酚含量差异显著。EGCG含量与儿茶素总量虽然与‘福鼎大白茶’未产生显著差异,但含量均高于‘福鼎大白茶’,分别高出24.7%、12.5%、17.8%和33.7%、24.3%、23.1%,说明3个高茶多酚茶树品种具有较好的品种优势。茶多酚逆转阀值均在水浸出物的40%~60%之间,制作绿茶具会有较好的品质表现。儿茶素品质指数为3.98、4.49和6.06。儿茶素苦涩味指数9.41、9.24和10.51。综合儿茶素品质指数、苦涩味指数考虑,‘黔湄502’多酚类品质要优于‘黔湄419’、‘黔湄701’。  相似文献   

7.
江济和  邹瑚 《茶业通报》1996,18(3):17-18
再论国家级茶树良种安徽一、三、七号的茶类适制与品质特色江济和,邹瑚(祁门茶叶研究所245600)从1955年开始,在祁门种资源研究基础上初选141个单株,经18年的研究后,育成安徽1、3、7号茶树良种,1987年被全国茶树良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国家级茶...  相似文献   

8.
对三峡库区6个主要茶树栽培品种的营养芽物候期、产量、品质和抗寒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6个茶树品种均适宜加工名优绿茶。宜红早、平阳特早茶发芽早、产量高、抗性强、制茶品质好,最适于广泛推广。新选育的省级良种柳叶早达到平阳特早茶品质。繁育和推广本地良种对提高三峡库区茶叶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茶树良种名优绿茶适制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建琴  丁勇 《茶业通报》1999,21(1):26-27
由于不同茶树良种的种性特点以及生理生化特性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其名优绿茶的适制性也不尽统一。研究茶树良种适制性,可以促进良种与名茶之间有机结合,相得益彰,有益于充分发掘良种原料的价值潜力。以前,人们往往只注重茶树良种的茶类适制性的研究,而对同一良...  相似文献   

10.
《茶业通报》2006,28(3):101-101
安徽省东至茶树良种繁殖示范场是农业部重点茶树良种繁殖示范推广基地,全场总面积18900亩,其中良种茶园5000亩,年产“剑兰春”牌香山云尖系列名优绿茶、红茶、珠茶150万公斤。年繁育无性系茶树良种苗木2000万株,可预约繁育和直接提供母穗品种近百个。近年来,规模化提供的主要品种有:舒茶早、平阳特早、乌牛早、龙井43、龙井长叶、仙寓早、福安大白茶、浙农113、日本薮北种、凫早二号、金观音、悦茗香、黄玫瑰、多抗香、大红袍、白毫早、锡茶5号、锡茶11号、安徽一号、安徽七号、早逢春、寒绿、迎霜、福鼎大白茶、石佛香、石佛翠,另有引进珍贵品种:金谷绿、明谷绿等。  相似文献   

11.
安徽茶树良种选繁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安徽省在茶树地方品种资源调查整理、无性系新品种选育、良种繁育和应用配套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二十一世纪茶树育种目标与手段。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参试茶树品种进行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品质性状、抗逆性和适应性鉴定,明确其适宜种植的范围和制茶类以及栽培过程中需防范的灾害,为品种的鉴定和推广提供依据。第4 轮茶树品种桂林点区试结果表明,参加试验的8 个绿茶品种中‘湘妃翠’和‘花秋1 号’综合表现最好,产量和品质评分均高于对照,其中‘湘妃翠’产量极显著高于对照;参加试验的3 个乌龙茶品种中‘鸿雁13 号’综合表现最好,产量极显著高于对照,品质评分高于对照;各参试品种的物候期多数表现为早生种,抗逆性较强,适宜在广西桂林及相似地区的绿茶和乌龙茶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国家级茶树良种的烘青及炒青绿茶适制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适宜制作烘、炒青绿茶的茶树品种,试验分析了‘翠峰’、‘迎霜’、‘舒茶早’、‘凫早二号’和‘祁门槠叶种’等5个国家级良种烘、炒青绿茶的适制性。结果显示:(1)呈味物质含量在5个品种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祁门槠叶种’和‘凫早二号’的咖啡碱含量较高,但‘凫早二号’烘青绿茶滋味醇厚,且香气突出;‘迎霜’品种有着较高的酚氨比和酚碱比,其加工为炒青绿茶后,滋味醇厚较爽,且香气较好;‘舒茶早’品种的茶多酚和水浸出物含量较低,虽然其烘青滋味较好,但香气不佳;5 个茶树品种中,烘、炒青绿茶适制性最好的是‘翠峰’品种;(2)本试验分析得出了呈味物质与审评得分的相关性,为今后茶树品种的适制性研究提供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汪祖圭 《茶业通报》2000,22(3):25-25
近两年来 ,县委、县政府狠抓高效茶园建设 ,大力开发名优茶促进了我县茶叶经济的发展 ,加快了茶业产业化的进程。为使我县高效茶园建设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特对我县今后实施高效茶园建设提出几点建议。1 高效茶园建设要从发展良种新茶园抓起。 茶树良种是优质、高产、高效的基础。我县茶树品种资源丰富 ,祁门种和杨树林种分别为国家级和安徽省级地方群体品种 ,另外还有祁门茶叶研究所选育的安徽一号、安徽三号、安徽七号及祁门县农业局选育的杨树林 783 ,这些都是经过国家认定或审定的国家级无性系茶树良种 (尤其是杨树林 783和安徽七号 ,…  相似文献   

15.
《茶业通报》2006,28(1):48-48
安徽省东至茶树良种繁殖示范场是农业部重点茶树良种繁殖示范推广基地,全场总面积18900亩,其中良种茶园5000亩,年产“剑兰春”牌香山云尖系列名优绿茶、红茶、珠茶150万公斤。年繁育无性系茶树良种苗木2000万株,可预约繁育和直接提供母穗品种近百个。近年来,规模化提供的主要品种有:舒茶早、平阳特早、乌牛早、龙井43、龙井长叶、仙寓早、福安大白茶、  相似文献   

16.
袁先安 《茶业通报》2004,26(4):160-161
良种是茶叶优质、高产、高效的基础,提高茶树良种化水平,是实现茶叶产业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安徽省舒城县农业局选育的“舒茶早”茶树新品种,属灌木型、中叶类、早生型的无性系茶树良种,适制绿茶,抗性强,适宜长江南、北茶区,2002年被审定为国家级茶树良种,审定编号为国审茶2002008。舒城县已有40hm2“舒茶早”良种园进入盛产期,实践证明,舒茶早芽叶生育力强,发芽早、整齐,长势旺,产量高,春茶萌芽一般在3月上旬,一芽三叶盛期在4月上旬,春茶每667m2产名优茶达50kg,产值达3000元左右,全年每667m2产量可达250kg。由于效益…  相似文献   

17.
从中国茶叶研究所引进"中茶302"、"中茶108"、"龙井43"等9个无性系茶树品种,在日照市进行区域栽培试验,观测比较各品种的生育特性、产量、品质等要素,研究分析其适应性、适制性和经济效益。结果显示,"中茶302"、"中茶108"的综合性状优异,表现为移栽成活率高、长势旺盛、产量高,制绿茶品质优,抗逆性强,适宜在日照及山东名优绿茶生产地区推广种植。通过引种栽培试验,也为制订《山东日照无性系茶树栽培管理技术规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早生优质绿茶品种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树是多年生作物 ,在 2、3月份当其他作物刚萌芽吐蕊时 ,新茶就采制上市了。但是 ,不同品种发芽期差异很大。农谚“茶叶是个时鲜草 ,早采 3天是个宝 ,晚采 3天是个草”,意即发芽早晚价值大不一样。如杭州茶区用早生品种龙井 4 3、乌牛早等制的“明前龙井”茶 ,每 50 0 g售价可达 50 0~ 10 0 0元 ,比用中、晚生品种制的同等级龙井茶高出 3~ 5倍。可见品种的早生特性也可成为经济优势。各地在发展名优茶生产时普遍注重栽培早生优质种。为便于正确引种 ,现将当前适宜选用的早生绿茶良种简介如下 :1 适制扁形茶 (如龙井茶类 )品种龙井 4 3 …  相似文献   

19.
选育茶树新品种是加速茶叶生产良种化进程,进一步提高茶叶产量、品质,发挥茶叶生产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我院地处沿江江南丘陵地区,选育适宜丘陵地区栽培时高产优质,茶类适制性强的品种,对提高丘陵地区茶叶品质具有重要意义,也是茶叶生产上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为此,从1974年开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省内外优良群体品种和无性系品种的有性后  相似文献   

20.
汪祖圭 《茶业通报》2004,26(1):24-25
杨树林茶园座落在安徽省祁门县凫峰乡凫溪口一带,所产“凫绿”茶为“屯绿”之冠。七十年代以来,原祁门县农业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安徽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在茶树品种资源调查基础上,先后选育出国家级茶树良种———杨树林783和凫早2号,以及省级茶树良种———杨树林78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