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食用菌专用特效防污剂(发明专利号00132887.5),是由有益生物制剂,与无公害化学防污剂等复合而成,具有发酵,防污助长和生化互补防污等多种功效,本剂无臭、无腐蚀、无刺激性,易溶于水,以细菌、酵母菌、绿霉、链孢霉、曲霉、根霉、毛霉等多种有害杂菌具有防治和根除作用,适香菇、平菇、榆黄菇、杏鲍菇、白灵菇、金针菇、鸡腿菇、姬菇、金福菇、真姬菇、球盖菇,竹荪等多种菇类进行制种栽培拌料、消毒、防治杂菌。本剂有效地解决了食用菌生产中,因长期应用纯化学防污剂在杀灭有害杂菌的同时,也对菌丝产生伤害,影响良好地生长,杂菌也易产生抗药性…  相似文献   

2.
在食用菌生产中,栽培者都渴望能有一种可替代投资多、工艺技术复杂、易污染的熟料栽培(高温无菌),及不易掌握应用的巴氏灭菌(堆制发酵),不使用化学防污剂、不用能耗、投资少、成本低、不易污染,易掌握应用,可将杂木屑、玉米芯、农作物秸秆、果树剪枝等多种农副产品废料经简便处理后,就可栽培食用菌增收致富的新技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引进和筛选了具有较快发酵防污、助长等多功效的食用菌生物发酵防污添加剂,进行平菇、鸡腿菇等生料制种栽培,经应用推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在食用菌生产中,杂菌污染是栽培者最头痛的难题,轻者使栽培受损,重则失败,因无简便实用有效的防治方法,使许多想发展者只好放弃。为了有效解决制约食用菌发展的杂菌污染这一难题,我们经10多年的努力,研究成功了具有生物和化学互补防污等作用的食用菌防污新技术和新产品,有效地解决了食用菌栽培中,因长期应用不具有防污助长、发酵等防效单一的纯化学防污剂,造成杂菌污染日益严重,无多功能特效防污剂及简便实用有效技术防治的难题。1食用菌特效防污剂。本剂是由有益生物制剂,与无公害化学防污  相似文献   

4.
<正> 在食用菌生产中,杂菌污染是栽培者最头痛的难题,轻者使栽培受损,重则失效,因无简便实用有效的防治方法,使许多想发展者只好放弃,为了有效解决制约食用菌发展的杂菌污染这一难题。我们研究成功了具有生物和化学互补防污等作用的食用菌防污产品,有效地解决了食用菌栽培中,因长期应用不具有防污助长,发酵等防效单一的纯化学防污剂,杂菌易产生抗性防效差,污染日益严重,无多功能特效防污剂,及简便实用有效技术防治的难题,现将食用菌防污新技术和  相似文献   

5.
食用菌专用特效防污(染)剂,是由有益生物制剂与无公害化学防污剂复合而成,具有促进发酵、防治杂菌污染、促进菌丝生长等多种功效。本剂无臭、无腐蚀、无刺激性.易溶于水,对细菌、酵母菌、绿霉、链孢霉、曲霉、毛霉等多种有害杂菌具有防治和根除的作用,适用于各种菇类的制种、栽培拌料、场所消毒、防治杂菌。  相似文献   

6.
在食用菌生产中,杂菌污染是栽培者最头痛的难题,轻者使栽培受损,重则失败,因无简便实用有效的防治方法,使许多想发展者只好放弃,为了有效解决制约食用菌发展的杂菌污染这一难题,我们研究成功了具有生物和化学互补防污等作用的食用菌防污产品,有效地解决了食用菌栽培中,因长期应用不具有防污助长,发酵等防效单一的纯化学防污剂,杂菌易产生抗性防效差,污染日益严重,无多功能特效防污剂,及简便实用有效技术防治的难题。现将食用菌防污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有关特性,使用方法等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1食用菌栽培菌种的制备1.1确定制种期不同果树的休眠期有不同,不同的食用菌品种也有不同的生长规律,如何确定食用菌的制种日期,使其生长期与果树休眠期相对应,是果树套种食用菌技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食用菌液体和固体制种技术比较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比较食用菌液体和固体两种不同制种技术的成本利润率,探讨食用菌液体制种技术的经济效益优势,为推广液体制种技术,推动中国食用菌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思路。【方法】本文以一个食用菌试验室和一个食用菌规模化生产基地为实例,详细记录并统计2009年和2010年白灵菇液体和固体制种过程和出菇情况,并对试验结果进行成本收益比较分析。【结果】液体制种技术的经济效益优势明显,如制种周期减少约24 d, 栽培袋菌丝满袋时间缩短约10 d, 污染率减少1.5个百分点, 每栽培袋成本降低0.732元, 成本利润率提高42.08%,但液体制种技术的普及和推广还存在诸多发展瓶颈。【结论】与食用菌固体制种方法相比,液体制种在菌种质量、减少污染、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稳定性等方面,都具有显著优势。液体制种的普及和推广,关键是需要改进与摇床和发酵罐相配套的接种设备,加快农科研与市场的充分对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大力推动中国食用菌液体制种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食用菌生产中,杂菌污染是栽培者最头痛的难题,轻者使栽培受损,重则失败,因无简便实用有效的防治方法,使许多想发展者只好放弃,为了有效解决制约食用菌发展的杂菌污染这一难题,我们经十多年努力研究成功了具有生物和化学互补防污等作用的食用菌防污新技术和新产品,有效地解决了食用菌栽培中,因长期应用不具有防污助长、发酵等防效单一的纯化学防污剂,杂菌易产生抗性防效差,污染日益严  相似文献   

10.
在食用菌生产中,杂菌污染是栽培者最头痛的难题,轻者使栽培受损,重则失败,因无简便实用有效的防治方法,使许多想发展者只好放弃,为了有效解决制约食用菌发展的杂菌污染这一难题,我们经十多年努力研究成功了具有生物和化学互补防污等作用的食用菌防污新技术和新产品,有效地解决了食用菌栽培中,因长期应用不具有防污助长,发酵等防效单一的纯化学防污剂,杂菌易产生抗性防效差,污染日益严重,无多功能特效防污剂,及简便实用有效技术防治的难题,自《科技信息快报》、《农业科技通讯》、《市场信息报》、《致富信息报》、《农村百事通》、《农村新…  相似文献   

11.
一种由发酵、防污等功效的多种有益生物制剂,与无臭、无腐蚀和无刺激性的化学防污剂组成,具有生物和化学防污双重作用的生化型黑木耳防污添加剂,在陕西省宁强县二郎坝食用菌开发部研制成功,已批量投入生产.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安徽省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安徽省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对策:加强菌种管理,提高制种技术;开发栽培新材料,扶持产业化龙头企业,推动食用菌产业化进程;建立食用菌生产安全体系,加强执法,提高其品质和安全性;合理开发利用野生食用菌资源,大力发展食用菌产品深加工。  相似文献   

13.
食用菌的制种料大多都是选择小麦、高粱以及玉米等农作物作为主要进行操作的,这样的制种方式尽管可以采用,但是因为这些农作物在煮沸的过程中不容易达到基准,而且不容易控制种内含有的水分,在培养的过程中很容易被感染其它的杂菌。为了消除常见制种过程中容易产生的不足,根据农家食用菌制种模式的研究,文章结合了新疆塔城地区的影响因素,对制种新模式的用料、过程以及注意事项进行了详尽的阐述,给食用菌制种的操作提供一份较为实用的资料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食用菌产业的蓬勃发展,菌种需要量随之增加,而现有菌种生产单位明显偏少,许多菇农不得不向外引种。长途购运菌种不仅花费大,成本高而且菌种因破瓶而易引起杂菌污染,从而严重影响栽培食用菌的经济效益。菇农若能掌握菌种生产程序和制种技术,实行自行制种,逐步发展成制种专业户,也是一项很好的致富门路。  相似文献   

15.
食用菌的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食用菌生产发展迅速,成为农民增收的良好途径,在食用菌生产中,制种环节尤为重要,制种技术中比较重要的两个方面是:  相似文献   

16.
《北京农业》2008,(9):25-25
1 食用菌栽培菌种的制备 1.1 确定制种期 不同果树的休眠期有不同,不同的食用菌品种也有不同的生长规律,如何确定食用菌的制种日期,使其生长期与果树休眠期相对应,是果树套种食用菌技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食用菌的制种料大多都是选择小麦、高粱以及玉米等农作物作为主要进行操作的,这样的制种 方式尽管可以采用,但是因为这些农作物在煮沸的过程中不容易达到基准,而且不容易控制种内含有的水分, 在培养的过程中很容易被感染其它的杂菌。为了消除常见制种过程中容易产生的不足,根据农家食用菌制种 模式的研究,文章结合了新疆塔城地区的影响因素,对制种新模式的用料、过程以及注意事项进行了详尽的 阐述,给食用菌制种的操作提供一份较为实用的资料参考。  相似文献   

18.
几种常用食用菌防污剂抑菌作用的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琼脂平板点种法分别测定四种食用菌防污剂对四种霉菌和三种食用菌抑菌作用的影响,借此判断抑菌力的大小,试验结果表明,在所测的四种防污剂中,甲基托布津及多菌灵对黑曲霉和绿色木霉抑菌能力最强,高锰酸钾仅次于前两种防污剂,而ZJ-I型克霉灵经高温处理后,抑菌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9.
<正> 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仿野生食用菌场场长高德典,14年来从事食用菌的种植研究。在生产实践中博采众家之长,不断总结和提高,探索大多数菇农尚未解决的难题,自创罕见的“食用菌简易制种,整草食用菌立式仿野生栽培高产新技术”。使食用菌整个生产成本降低90%,生物转化率提高到250%~300%,在室内、室外可一年四季种植食用菌  相似文献   

20.
<正> 随着食用菌产业的蓬勃发展,菌种需要量随之增加,而现有菌种生产单位明显偏少,许多菇农不得不向外引种。长途购运菌种不仅花费大、成本高,而且菌种因破瓶而易引起杂菌污染,从而严重影响栽培食用菌的经济效益。菇农若能掌握菌种生产程序和制种技术,实行自行制种,逐步发展成制种专业户,也是一项很好的致富门路。 菌种生产程序通常分为母种、原种、栽培种3个层次,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一级、二级、三级菌种。其中母种的分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