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谢惠民研究员 ,经过 1 1年的潜心研究、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节水、抗逆旱地小麦新品种“西农 1 4 0 3”,日前提前通过省级正式审定。该品种自 1 996年开始参加陕西省旱地小麦预备试验 ,1 997年升入陕西省旱地区域试验 ,1 998年又升入国家区试黄淮旱地组进行试验 ,以“两年平均比对照增产 1 0 .1 %”的结果提前通过陕西省区域试验 ,并通过了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正式审定。此外 ,该品种还在去年举行的第六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博览会上荣获“后稷金像奖”。目前该品种除继续参加国家区试外 ,已在黄淮流域…  相似文献   

2.
<正> 自1980年晋麦11号审定以来的8年间,我所选育的新品种(系)在山西省南部冬麦区1988年度小麦品种区试、预试的所有6项试验中全部夺魁。为了总结经验,提高小麦育种水平,现将我所选育的4个小麦优良品系进行较系统的综合评价。一、旱地小麦优良品系—平阳27 平阳27是旱地小麦优良品系,组合是:(耐雪×5027)×036]×[(76-1295×卫东7号)×向阳4号]。具有耐旱、丰产、稳产、适应性强等特点。 1.有较佳的耐旱、丰产性能.在雨水充沛的年份或地区产量可大幅度提高,亩产可达400公斤左右.如在1986年度山西省南部麦  相似文献   

3.
张增福  王华  李国庆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044-12045
[目的]探讨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叶绿素含量与抗旱性的关系。[方法]以旱地和水地小麦品种为供试材料,在不同灌水条件下对其叶绿素含量、离体叶片失水速率(RWL)及组织含水量(OWC)进行研究。[结果]旱地品种叶绿素含量、RWL及WOC低于水地品种,旱胁迫下旱地品种叶绿素含量、RWL和OWC降低值小于水地品种;叶绿素含量与RWL呈极显著正相关,与OWC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小麦叶绿素含量与抗旱性关系密切,可以为小麦抗旱节水性鉴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抗旱小麦新品种‘晋麦98号’选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山西省干旱缺雨,旱寒交迫和倒春寒严重的生态环境,山西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旱地小麦育种室以抗旱节水、高产优质为育种目标,经系谱杂交育种法,通过水旱交叉生态选择、多环境多点鉴定等手段,并且利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新技术,最终选育出旱地小麦新品种‘晋麦98号’。该品种含有10个与水分高效利用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以及7个抗旱节水相关基因。2013—2014年在山西省南部旱地区域试验中,2年区试平均产量4562.3 kg/hm2;比对照品种‘晋麦47号’增产9.6%,株高75 cm左右,有效穗数525万/hm2,穗粒数30~35粒,千粒重44 g,该品种为冬性、早熟、抗寒、抗旱、抗倒伏、抗干热风,高产、稳产、成熟落黄好,综合农艺性状优良,增产潜力大,品质优良,适应性广。‘晋麦98号’于2014年11月通过山西省审定,该品种适宜于山西省南部中熟冬麦区旱地麦田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正>一、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现状(一)转变耕作方式,推广节水品种新乡市旱地小麦常年种植面积2.01万hm~2,主要分布在辉县市、卫辉市。近年来,新乡市农技部门主要推广了百农207、矮抗58、周麦16等品种,逐步实现了旱地小麦主导品种更新换代。在栽培技术方面,新乡市主要推广精细整地、充分镇压、配方施肥等技术,起到节水保墒、增产增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小麦旱地节水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品种选择、播种、秸秆覆盖、肥水运筹、病虫草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为小麦种植户进行旱地节水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莱农8834系莱阳农学院1988年杂交选育而成,1998年4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该品种1991年引入青岛地区试种,在旱地表现突出,是理想的节水型广适性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1993年开始良种良法配套开发,4年来,莱农8834推广面积达19.75hm2,平均每667m2产小麦322.75kg,比当地原推广品种昌乐5号每667m2增收41.4kg,增产13.9%.  相似文献   

8.
“平阳特早”茶良种在磐安、武义等地种植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平阳特早”是平阳县农业局选育的无性系茶树良种,在1998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品种认定,是灌木型中叶特早生无性系品种,生长势旺盛,不开花不结果,无性繁殖能力强。近几年在浙江及周边省份推广应用,平阳县“平阳特早”1.2万亩,品种推广总面积约3万亩。现根据对引种  相似文献   

9.
为了准确地鉴定新育成小麦品种的节水抗旱特性,筛选出适宜山西中部旱地种植的小麦新品种,以10份山西中部旱地小麦区域试验品种为材料,采用干旱和灌溉2个处理,通过对水旱条件下抗旱系数、抗旱指数、产量-水分高效利用指数计算,进行了节水抗旱性评价,同时分析农艺性状与抗旱节水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长麦6197、晋太141、汾4862、ZM147、长麦6065和长5553等6个品种抗旱节水性优于对照长6878,晋太141是具有水分高效利用特性的小麦品种;干旱条件下,穗粒数与产量-水分高效利用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r=0.739 5),与抗旱指数呈显著正相关(r=0.631 8),说明品种在旱地条件下穗粒数的表现,可作为抗旱节水小麦种质筛选指标;产量和产量-水分高效利用指数间呈极显著相关,干旱、灌溉条件下的产量和抗旱指数分别呈极显著(r=0.982 9)和显著相关(r=0.716 6)。因此,可利用水旱交替选择育种方法,选育抗旱节水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10.
<正> 晋麦33号是山西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育成的一个耐早、抗逆、高产稳产的旱地新品种。我区从1988年开始对该品种进行试验、示范,1990年种植面积仅0.27万亩,1991年上升到55万亩,1992年计划推广70万亩。目前,晋麦33号已成为我区平川旱地当家品种,并逐步向东西小区发展,是旱地种植较为理想的品种。 1 晋麦33号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1.
<正>干旱是辽西地区玉米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玉米受到干旱胁迫后籽粒产量显著降低,该地区40%以上的玉米种植受到干旱的危害。该地区水资源不足,1/4主要消耗于农业灌溉,发展节水农业的关键是提高水分利用率。通过不同节水灌溉方式对玉米产量与水分利用率影响的研究,旨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和减少干旱对玉米生长的影响,为旱地玉米的高产稳产、抗旱节水提供依据。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供试材料为玉米品种郑单958,喷灌、膜下滴灌、  相似文献   

12.
油菜抗旱性产量指标及品种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筛选出油菜品种抗旱性产量指标和抗旱性较强的油菜品种,为选育抗旱油菜品种奠定基础。【方法】在旱棚鉴定条件下,比较25个油菜品种(系)的各农艺性状,分析各材料之间的差异性;比较分析供试材料的抗旱鉴定产量指标(抗旱系数、干旱敏感指数、抗旱指数、抗旱指数修订式);选取适宜的抗旱鉴定产量指标,在供试材料中筛选抗旱性较强的油菜品种。【结果】25份供试材料油菜品种在干旱胁迫下,其株高和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各材料间差异较大,具有代表性。抗旱性鉴定产量指标中,抗旱系数和干旱敏感指数可用于评价品种稳产性,但不能反映品种旱地的产量;抗旱指数在考察品种产量稳定性的同时,兼顾了品种旱地产量,并与同组旱地平均产量相比较,更适合用于油菜品种抗旱性鉴定产量指标;抗旱指数修订式利用了对照品种的产量,与抗旱指数所反映的供试油菜品种的抗旱能力大小趋势相同,兼顾供试品种在旱地和水地的绝对产量和抗旱系数,评价供试品种的丰产性和抗旱性。抗旱指数和抗旱指数修订式适合于油菜品种的综合抗旱性鉴定。【结论】3类供试材料中根据各品种抗旱指数、抗旱指数修订式及2种生境(旱区和水区)于对照品种比较共筛选出青杂12号、青杂11号、大辣芥、姚328-331和大黄油菜5个抗旱品种。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选用抗旱品种、提高土壤蓄水保水能力、使用抗旱化学物质、采用旱地覆膜技术四方面简述了旱地小麦节水高效技术。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索抗旱性鉴定指标在国家小麦区试中的应用效果,依据2000—2007年国家黄淮冬麦区旱地组、北部冬麦区旱地组小麦区试抗旱鉴定结果,对抗旱指数应用情况进行汇总分析。结果表明,以干旱胁迫和非干旱胁迫条件下的小麦产量为基础的抗旱指数是评价小麦全生育期综合抗旱性的根本指标,是各级区域试验小麦品种抗旱性鉴定的最佳指标,为旱地小麦品种审定、应用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5.
宁南山区半干旱偏冷凉区杂交玉米抗旱节水新品种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项目区近年来引进推广种植的高产杂交玉米品种进行田间试验,比较各品种在旱地种植和旱地补水种植条件下产量表现,结合植株生长发育指标和农艺性状。筛选出适宜项目区种植的丰产、耐旱节水新品种,供生产使用。  相似文献   

16.
抗旱小麦新品种晋麦91号选育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晋麦91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共同育成的抗旱高产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具有产量高、稳产性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2010—2011年在山西省南部旱地区试中,平均产量3 048.0 kg/hm2,比对照晋麦47号增产7.9%;2011年在山西省南部旱地生产试验中,产量达3 180.0 kg/hm2,比对照增产8.8%。该品种2011年12月通过山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合山西省南部麦区旱地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抗旱节水小麦新品种洛旱3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洛旱3号(原名洛麦9505),是洛阳市农科所1995年用(豫麦48号×豫麦2号)F1与(衡水6092×豫麦18号)F3杂交选育而成的半冬性、早熟、多穗型旱地小麦新品种。2001~2004年,先后参加了河南省旱地小麦新品种区域试验、河南省旱地小麦品种生产试验及小麦抗旱性鉴定试验。表现抗旱节水、高产稳产、抗逆性好、适应性广。2004年9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04003)。1选育背景干旱一直是旱作农区导致小麦减产的主要因素。选用抗旱节水品种,已成为抗御干旱,提高小麦产量的重要措施。由于我省生产条件差异较大,降雨分布不均,生…  相似文献   

18.
旱地高蛋白春蚕豆新品种临蚕8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正>1品种来源临蚕8号是临夏州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一个优质、高产、抗旱、耐根腐病、适宜旱地种植的春蚕豆新品种。2008年12月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认定编为甘认豆2009002。该品种在甘肃蚕豆主产区大面积示范种植过程中,表现出生长势强、耐旱性好,百粒重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正>冀麦26是河北省石家庄地区农科所以矮秆早×洛夫林10的F_1代为母本与津丰1号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熟冬麦新品种,1935年秋引入和田地区,1986—1991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1991年9月和田地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予以认定。  相似文献   

20.
抗旱高产小麦新品种洛旱6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洛旱6号是洛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采用水旱协调选择混合法选育而成的半冬性、抗旱节水、高产稳产、综合抗性好的旱地小麦新品种。2004年以来,先后参加了河南省旱地小麦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黄淮冬麦区旱地组小麦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连续3年,该品种在各级多点试验、示范中连续夺魁,取得了5个第一的优异成绩。该品种一般产量为6000~6750 kg/hm2,最高可达8250 kg/hm2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