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自然条件下,母鸡经过1年左右的产蛋时间,到第二年秋季开始换羽。自然换羽的过程会持续很长时间,一般3-4个月,且鸡群换羽很不整齐,产蛋率低,蛋壳质量也不一致,导致整个鸡群生产性能的降低,而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就是实施强制换羽。  相似文献   

2.
在自然条件下,母鸡经过一年左右的产蛋时间,到第二年秋季开始换羽。自然换羽的过程很长,一般需3~4个月,且鸡群中换羽程度很不整齐,产蛋率较低,蛋壳质量也不一致。在生产实践中,为了缩短换羽时间,延长鸡的生产利用年限,常给鸡采取人工强制换羽。常用的人工  相似文献   

3.
《新农村》1999,(8)
自然条件下,母鸡经1年左右的产蛋时间,到第2年秋季开始换羽。自然换羽过程很长,一般需3~4个月,且鸡群中换羽程度很不整齐,产蛋率较低,蛋壳质量也较差。在生产实践中,为了缩短蛋鸡的换羽时间,延长生产利用年限,常采用人工强制换羽。1.药物法在饲料中添喂氧  相似文献   

4.
鸡自然换羽的起止时间因鸡的个体不同,早晚差异较大,以致换羽期拖得很长,一般从旧羽开始脱落到新羽长齐,要历时3~4个月。实行人工强制换羽,可使鸡群换羽基本一致。换羽期相应缩短,而且换羽后产蛋比较整齐,平均蛋重增加,蛋壳质量得到改善,种蛋合格率和孵化率可分别提高20%和6%~7%,后代雏鸡的体质也有所增强。成活率可提高3%左右。  相似文献   

5.
在自然条件下,母鸡经过1年左右的产蛋时间,到第2年秋季开始换羽.  相似文献   

6.
一般鸟每年的秋季开始换羽,有的鸟换羽更早一点,有的鸟换羽晚一点,主要根据鸟体质情况而有变化.牡丹鹦鹉两个半月后开始换羽.换羽的顺序一般先从头顶和尾羽开始,然后颈部、胸部、腹部、背部,最后是翅膀.如果该换羽而没有换羽,就要分析原因.  相似文献   

7.
启示     
安宁 《北京农业》2005,(11):34-34
一般鸟每年的秋季开始换羽,有的鸟换羽更早一点,有的鸟换羽晚一点,主要根据鸟体质情况而有变化.牡丹鹦鹉两个半月后开始换羽.换羽的顺序一般先从头顶和尾羽开始,然后颈部、胸部、腹部、背部,最后是翅膀.如果该换羽而没有换羽,就要分析原因.  相似文献   

8.
正产蛋鸡在自然条件下,经过1年左右的产蛋才发生换羽而休产,自然换羽一般需4个月左右。饥饿法强制换羽可有效缩短换羽时间,延长鸡的产蛋利用年限,充分利用高产鸡的第2个产蛋周期,降低产蛋成本,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有些养殖户没有掌握主要技术要点,造成强制换羽失败,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文章总结蛋鸡饥饿法强制换羽技术要点,供大家参考。1蛋鸡饥饿法强制换羽原理  相似文献   

9.
在自然条件下,蛋鸡经过一年左右的产蛋后便开始换羽。自然换羽要3-4月,鸡群换羽不整齐,且严重影响产蛋量。若采用人工强制换羽仅需1个月左右蛋鸡又恢复产蛋量,周期短,换羽后产蛋较整齐,蛋大质优,破蛋率降低,可延长蛋鸡的生产利用年限,显著提高饲养蛋鸡的经济效益。我们通过在本县10个鸡场进行实验对比,摸索出一套实行人工强制换羽提高产蛋率的方法,供广大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0.
陆飞 《农村科技》2004,(9):21-21
产蛋鸡在自然条件下,经过一年左右的产蛋才发生换羽而休产。自然换羽一般4个月左右,时间长且鸡群很不整齐,产蛋率较低,蛋壳质量也不一致,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养鸡业的经济效益。为了缩短换羽时问,延长鸡的生产利用年限,常给鸡采取人工强制换羽。人工强制换羽与自然换羽相比具有时间短、换羽后产蛋较整齐、蛋重增大、蛋质量提高、破蛋率降低等优点。人工强制换羽的方法很多,但经实践证明,饥饿法强制换羽可有效地利用高产鸡  相似文献   

11.
1.强制换羽早产蛋强制换羽比自然换羽可提前3~4周产蛋。方法有两种,一是饥饿法:鸡的产蛋率下降到30%左右时,停止人工光照,停料7天左右,但不停水;以后9~10天内每只鸡每天给料30~40克;然后自由采食蛋鸡饲料。此法换羽掌握鸡体失重20%~30%为宜。二是化学法:鸡群中有20%~30%的  相似文献   

12.
<正> 一般母鸡自然换羽从开始脱羽到新羽长齐约需四个月,此时因卵巢机能减退引起雌性激素的减少而带来休产。但母鸡休产换羽后一段时间,其产蛋率、受精率、种蛋合格率及孵化率都有所提高。因此,根据这一自然换羽现象人为地强制换羽,用来提高产蛋量和鸡蛋品质已作为种鸡的一项新的饲养技术,并在生产中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从而为养鸡业减少育雏费用、延长蛋鸡的利用年限和种蛋不足等向题,开辟了一条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13.
蛋鸡饥饿法强制换羽成功的技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蛋鸡在自然条件下,经过一年左右的产蛋才发生换羽而休产,自然换羽一般经4个月左右,时间长,休产期需投入大量的成本,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养鸡业的经济效益。在规模化养鸡场的生产实践中,鸡场工作者大多采用饥饿、加锌、加碘、低钙、无盐、药物和激素等方法对鸡实行强制换羽,以缩短换羽时间,达到鸡群均匀换羽、产蛋的目的。实践证明饥饿法强制换羽可以有效利用高产鸡的第二个产蛋周期,降低产蛋成本,经济效益明显。所以,我们有时对产蛋水平较高,健康状况良好的鸡群采取饥饿法强制换羽。但有些养殖户掌握不了强制换羽的技术要点,造成鸡只的强制换羽失败,反而会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要想使强制换羽取得成功,必须掌握以下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4.
一、把握换羽时机对蛋鸭实行人工强制换羽,必须把握适宜的时机。一般应在蛋鸭产蛋12个月后进行,最好在鸭群产蛋率达60%时开始。这时的鸭体质好,换羽死亡率低。  相似文献   

15.
1,适时强制换羽,促使种鹅按预设时间进入产蛋期 自然状态下,母鹅换羽需100多天,且个体间换羽开始与结束时间极不一致,造成开产整齐度差。采用人工强制换羽,技术上。参照鸡或鸭强制换羽方法。也可按下述建议进行,即在预设下1个产蛋期前45天左右.对适宜强制换羽的鹅圈禁在干燥、卫生、弱光、安静、通风良好的栏舍内。  相似文献   

16.
<正> 1987年10月30日至1988年6月30日,我们在本场进行了饥饿——化学法强制换羽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目的意义换羽是鸡的一种自然生理现象。鸡在换羽期间一般不产蛋,休产期达3—4个月。为了缩短自然换羽的休产期,延长产蛋时间,减少饲料浪费,提高经济效益,所以在鸡完成一个产蛋年后,就应进行人工强制换羽。  相似文献   

17.
把握换羽时机:对蛋鸭实行人工强制换羽,必须把握适宜的时机。一般应在蛋鸭产蛋12个月后进行,最好在鸭群产蛋率达60%时开始。这时的鸭体质好,换羽死亡率低。  相似文献   

18.
产蛋鸡在自然条件下,经过一年左右的产蛋才发生换羽而休产,自然换羽需4个月左右,时间长,休产期需投入大量成本,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养鸡业的经济效益。在规模化养鸡场,大多采用饥饿、加锌和激素等方法对鸡实行强制换羽,以缩短换羽时间,达到鸡群均匀换羽、产蛋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1.及时整编鸡群,淘汰老弱残鸡蛋鸡产蛋高峰过后,正常情况下,其产蛋量每年递减15%~20%.因此,对延长使用年限的鸡群,必须随时检查,及时淘汰病、弱、残鸡,然后进行人工强制换羽,以减少饲料成本,提高养殖效益.2.人工强制换羽,提高生产能力秋季到来,鸡自然换羽开始,但这个过程比较缓慢,不利于提高鸡的生产力,如采用人工换羽,效果则要好多.其方法是:断水、断料2天半,同时停止补充光照,而后适当供水、供料,从第3天开始让鸡自由采食含有0.2%的硫酸锌的产蛋鸡料,并恢复补充光照.通过这种方法,可使鸡群新陈代谢紊乱,营养供应失调,从而达到使鸡群同步换羽、同步重新产蛋的目的,一般可使产蛋量提高10%左右.  相似文献   

20.
产卵鸡的产卵期一般只有14个月左右,即使进行强制换羽,产卵期也仅能延长到18个月左右。为了提高产卵率,日本的森下信行经过多年研究,发明了“鸡的连续产卵法”即用电刺激鸡体表与卵巢相应的部位,可以提高产卵率。他们对416只产卵鸡进行试验,产卵期延长达2年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