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有效防控禽流感病毒,保障肉鸡的饮水安全,研究分析养殖户采用封闭式饮用水源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通过收集全国331个肉鸡养殖户的调查问卷发现,接近7%的养殖户将江河湖泊作为肉鸡的饮用水源,加大了对肉鸡的患病风险。采用Logit模型研究发现,影响养殖户采用封闭式水源行为的因素很多,其中,性别、禽流感联防联控系统参与意愿等因素的影响显著,当养殖户为男性、对禽流感联防联控系统参与意愿越高,越倾向于采用封闭式水源。可能受资金、鸡场条件限制,养殖户的风险偏好与预期相反。最后提出要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提高禽流感联防联控系统的参与意愿;要加大补贴力度,强化封闭性水源的硬件设施等措施。  相似文献   

2.
养殖场设计工作人员、废弃物、运输工具、来访者等4个进出路线是切断疾病传播的保障。养殖场安全管理取决于养殖户采取进出路线的数量。为鼓励养殖户采取全面的进出路线,提高防控效率,通过收集全国331个肉鸡养殖户的调查问卷发现,平均每个养殖户采用2条进出路线,大都是工作人员和运输车辆进出路线,4条路线均采用的养殖户仅占21.15%。通过负二项回归模型研究发现,影响养殖户该行为的因素很多,但养殖规模越大、防疫信息渠道越广、参加过政府组织的防疫培训、禽流感联防联控系统参与意愿越高的养殖户,倾向于采用越多的进出路线。  相似文献   

3.
以江苏省泰州与南通2地参与到产业化中的水产养殖户为调查对象,调查分析养殖户的资金需求现状、融资需求意愿、融资行为影响因素以及融资满足程度,运用Binary 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影响养殖户融资行为的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相对较小、受教育程度高、参与养殖活动家庭成员多的养殖户,越倾向外部融资;同时年产值和能承受的利率越高的养殖户,也越有可能进行外部融资。针对农户融资需求难以满足及与金融机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农村金融机构应简化借款手续,并针对产业化下农户的特点进行产品创新,提高农户借款的可获得性和灵活性,政府应促成建立“公司+农户+金融机构”的机制,加强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资金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4.
以湖南省的214位农民作为调查样本,通过建立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了农民参与现代农业建设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受访农民的文化程度越高、受访农户的家庭年纯收入越低、金融机构的帮助力度越大、所在地农技推广员推广服务越深入、农村基础设施越完善、农业机械化水平越高、土地规模经营越普遍,农民越愿意参与现代农业建设。  相似文献   

5.
利用霍邱、肥东、长丰三县调研数据,构建logit模型分析养殖户对疫病防控公共服务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规模养殖户满意度受到养殖年数、预防免疫认知度、畜牧主管部门培训、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免疫消毒是否及时四个因素的高度影响,养殖时间越长、对预防免疫认知度越高、培训越规范、免疫消毒越及时,养殖户的满意表现越高;其次政府主导的防疫体系,其目标导向与养殖户自身的目标并不完全一致,是政府投入逐渐增加、防疫效果未能改善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基于江苏省370份肉鸡养殖户的一手调研数据,运用负二项与Tobit回归方法创新性地从影响机制角度对社会网络重新划分与度量,分析社会网络对农户智能农业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社会网络实质是通过信息、技术、资金等机制对农户智能技术采纳有显著正向影响,不同于种植业,准入门槛更高的肉鸡养殖业社会网络的资金支持功能更显著。另外,对于智能化程度不同的养殖设备,智能化程度越高,往往投资金额越大,则社会网络具有的资金支持等功能也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该结论对推动智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户智能农业技术采纳率、完善农村金融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订单农业同发达国家订单农业的区别和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订单农业是当代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农业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其有利于降低农业生产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同发达国家相比较.中国订单农业在发展历程、参与的主体、采取的订单形式等方面有着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订单农业是现代农业的基本产销模式,它能够引导农户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生产,减少盲目性。通过与美国订单农业比较,中国订单农业在发展历程、参与主体和合同立法等方面有着自身的特点和不足,提炼出美国可借鉴的成功经验,为中国未来订单农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参与合作社订单农业的积极性,进而促进订单农业发展,基于对江西省农民专业合作社575位社员的调查数据,构建二元 Logistic 模型实证分析了社员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签订销售合同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社员参与合作社订单农业的可能性与社员的文化程度、生产规模、兼业化程度、农产品销售需要协助的程度、政府的扶持力度、合作社对社员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程度与对生产设施的投资力度、社员获得盈利返还的程度呈正相关;而与其家庭劳动力人数和农产品价格波动程度呈负相关。对于社员年龄,30岁以下社员参与合作社订单农业的可能性较小,而51~60岁社员参与合作社订单农业的可能性较大。此外,性别与基础设施状况对社员参与合作社订单农业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基于江苏和河南两省1076户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分析了不同层面的低收入农户参与行为对灌溉用水及时性和农业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农户参与灌溉管理行为提高了自身的灌溉及时性,在操作规则、集体选择规则到宪政规则渐次升高的制度安排层面,灌溉及时性提高幅度更大。低收入农户参与层次的提高可以获得更好的灌溉及时性,而且比同层次高收入农户的灌溉及时性更强。农户参与层次越高,其农业收入提高越明显。参与层次越高,低收入农户的参与行为带来的增收效果越明显,而且均高于同一个参与层面的高收入组农户。  相似文献   

11.
Contract farming has been increasingly found to benefit smallholder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yet much less is known about its role in the poultry industry where economies of scale could be more prominent. This study aims to narrow this gap by analysing the choice of contract farming among Chinese broiler producers using a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survey. Simply cost-benefit analysis and multinomial logit regression modelling are jointly employed to explain contract farming decision making especially among small producers. In contrast to many recent studies, we find that small producers, though not passively excluded, usually opt out of contract farming due to limited profitability when large producers are coexistent. Such relationship is appropriately identified through a control function approach to correct for possible endogeneity. Therefore, contract farming may not help achieve higher welfare goals for small broiler producers who actually instead seek alternative market opportunities that better realise their comparative advantages.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肉鸡鸡群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而且不易防治,这无形中便增加了养殖成本,降低了养殖收入。因此,如何科学饲养肉鸡,提高经济效益,已经成为广大饲养户普遍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从传统的家户制入手,分析了农村承包经营户在我国现行法律中的困境,提出了农村承包经营户作为民事主体的创设思路:农村承包经营户因在社会生活中具有特定功能,可以作为财产权利主体享有相应财产权,可以成为合同主体签订以及履行合同,也可以作为责任主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应当以法律规定的方式,明确规定承包经营户的民事法律主体地位,同时对承包经营户内部组成人员的法律关系予以明细化,保护承包经营户以及相关主体的利益。  相似文献   

14.
董冠鹏  郭腾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707-19710
通过对鄢陵县3个花木种植村共102家农户的实地调查,结合问卷数据,研究了农区在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的农户分化现象。重点讨论了不同类型农户的物质联系空间、信息联系空间的特点和等级尺度。以此为基础剖析了由专业农户向经纪人分化和由经纪人向企业经营者分化的影响因素以及农户分化的一般经验模式。结果表明,花农、花木经纪人和企业经营者的物质联系空间、信息空间的区域尺度依次增大,花农的信息空间小于其物质联系空间;花木经纪人和企业经营者的信息空间和物质联系空间大致相当;农户的分化具有一定的模式,花农依赖自身技术优势成为花工,当资金、网络关系及个人能力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分化为花木经纪人,在适宜的政策、由于地方政府推动而创造的创业机会、花木经纪人个人的风险偏好特质以及有利于企业家衍生的制度文化传统下,花木经纪人开始规模化种植,在突破经纪人的物质联系和信息联系空间时就分化为企业经营者。  相似文献   

15.
根据吉林省九台市84个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对农户种粮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种粮行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种粮技术水平、种粮规模、是否愿意外出务工、粮食价格、农村的交通条件、对粮食补贴政策的满意度对粮农种粮行为有正向影响,粮农身体健康状况、受教育年限、农资价格、自然灾害对粮农种粮行为有负向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调动九台市农户种粮积极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农户的技术创新是农业新技术与农业技术进步的桥梁。农户的技术创新作为一种经济行为,是否采用新技术取决于农户对新技术预期成本和效益的比较。农户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决定了农业技术选择倾向于使用替代资木的农业技术,因为这种技术符合我国农业要素察赋的特点。政府的责任是在多方面鼓励农户的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7.
Farmers’ contract breach behavior is cited as one of the major stumbling blocks in the sustainable expansion of contract farming in many developing countries. This paper examines farmers’ contract breach decis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ime preferences. The empirical analysis is based on a household survey and economic field experiments of poultry households participating in contract farming conducted in Jiangsu Province, China. A discounted utility model and a maximum likelihood technique are applied to estimate farmers’ time preferences and the effect of time preferences on contract breach in the production and sales phases are explored with a bivariate probit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on average, the poultry farmers in the sample are generally present biased and impatient regarding future utility. The regression results show that farmers with a higher preference for the present and a higher discount rate are more likely to breach contracts, and time preferences play a greater role in the production phase than in the sales phase. When considering heterogeneity, specific investments and transaction costs promote contract stability only for farmers with a low degree of impatience. Moreover, compared with large-scale farmers, small-scale farmers’ contract breach decisions are more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their time preferences. These results have implications for contract stability policies and other issues that are impacted by the linking of behavioral preferences to agricultural decisions.  相似文献   

18.
农业产业化中公司+农户模式合作困境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司+农户合作模式是农业产业化经营中一种重要的组织模式.在公司与农户的合作中,合同履约率低和履约成本高已成为公司与农户之间合作的两大主要困境.从公司+农户合作模式产生的背景出发,借助博弈模型对公司与农户之间合作的两大困境进行了分析,对如何促进公司与农户之间的良性合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孙葆春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904-15906,15914
简述了山东省订单农业的制度变迁历程。其中订单农业的准备阶段变化表现在:一是订单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低;二是订单农业的风险保障体系趋于完善;三是订单农业的组织形式趋于单一化。农产品生产阶段需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生产资料投入;二是完善田间管理;三是健全质量检测。农产品收购阶段需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产品由初加工向深加工方向发展;二是龙头企业向大型规范方向发展。订单农业利益分配阶段发生的变化表现在:一是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关系由对立走向互利;二是对违约问题的感性由“自律”走向理性的“自律”。分析了订单农业的绩效:一是推动了农业经营形式的转变;二是降低了不确定性;三是真正实现了风险共担与利益均沾。探讨了订单农业制度变迁的缺陷:一是不再是惠及多数农户的经营形式;二是依然是典型的不完全舍约;三是龙头企业与农户间博弈能力差距扩大;四是信息不对称依然存在;五是非正式制度落后于正式制度安排。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一是发展专业合作社;二是完善土地流转制度;三是建设诚信信息体系;四是构建社会诚信制度。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贵州省农村科技服务模式的实践研究,在遵循政府引领、因地制宜、市场导向、资源整合、功能互补等原则的前提下,可选择适合贵州省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的模式有"信息中心+信息服务站+种养殖大户+农户"模式、"科技中介+网络+服务"模式、"信息服务站+专家大院+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信息服务站+专家团队+农户"模式,可为建立新型农村科技信息服务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