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蚕病是农村蚕茧生产的大敌,尽管消毒防病年年讲,季季抓,但蚕病的威胁还是不断出现.针对合肥地区蚕桑生产时常暴发以家蚕血液型脓病为主的各种蚕病的特点,安徽省蚕桑研究所会同肥西县蚕桑站联合申报了合肥市科技局重点项目,力争通过蚕病防治技术普及与推广手段解决蚕病威胁的难题.  相似文献   

2.
诸暨蚕业历史悠久,粮、桑、茶、生猪曾为诸暨的四大传统拳头产品.1993年全市发放蚕种达8.46万张,生产蚕茧2835t,成为浙江省十大蚕茧生产县市之一.随后几年由于乡镇工业、家庭企业和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农村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蚕桑生产一路下滑,至1999年全市实发蚕种仅21790.6张,生产蚕茧909.8t,蚕桑生产已岌岌可危.借鉴近邻县市绍兴、义乌、肖山等经济发展较快地区蚕桑生产迅速萎缩消亡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如何在经济较发达地区稳定和发展蚕桑生产,市蚕桑站于2000年开展了"十村百户兴蚕工程"项目的实施.在全市蚕桑重点乡镇中有代表性地区选择10个村、100个户作为科技兴蚕的重点指导对象,旨在通过以点带面,推动蚕桑生产向专业化、规模化、效益化发展.通过5年来的工作和实践,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盐城市蚕桑生产规模在长三角地区和江苏省均列第一,其中蚕桑重点乡镇桑园面积及从业人员数量,占全市蚕桑产业的份额较大,对稳定全市蚕桑生产举足轻重。在新形势下,推进蚕桑重点乡镇的规模建设、技术创新和社会化服务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4.
正西充县具有4000多年栽桑养蚕、缫丝制绸的悠久历史,是四川省蚕桑生产基地县。全县现有桑园7333hm~2(合11万亩),蚕桑生产基地乡镇21个,其中市级蚕桑基地乡镇9个,县级蚕桑基地乡镇12个,仁和双洛乡蚕桑示范区在2013年被命名为四川省现代农业(蚕桑)万亩示范区。全县有缫丝企业1个,织绸企业52户,蚕桑丝绸及综合产值突破2亿元,为县域经济发展,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5.
蚕桑生产是德清县一项传统产业,历来在我县中东部地区农业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该地区农民收入的一项主要经济来源。全县11个乡镇中9个乡镇有蚕桑生产,2004年底全县拥有专业桑园4366.7hm2,养蚕农户4.07万户,全年饲养蚕种12.5万张,年产蚕茧5200t,农民茧款收入近1亿元。近  相似文献   

6.
随着近几年蚕桑生产的迅速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在蚕桑生产中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从我区近几年的发展情况看,蚕桑生产越来越向集中化、专业化发展,形成一大批蚕桑生产专业村、重点村.在蚕桑生产集中地区,就一个家庭来说,多大的经营规模才算适度呢?本人就这一问题对我区2个乡镇、3个专业村,1991、1992两年的生产情况进行了调查,概括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 蚕桑生产是我市农村的传统骨干副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市蚕茧产量以每年平均递增500吨的速度发展,11个500吨茧乡脱颖而出。这一变化使乡镇一级成了与茧丝经济关系最紧密的层次,乡镇蚕桑职能机构上升到了组织指挥大规模生产的主体地位。这对乡镇蚕桑推广体系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鉴此,笔者就加强乡镇蚕桑站建设的问题提出几点初浅的看法。一、加强乡镇站建设,要强化服务功能我市于1990年11月开始筹建乡镇级蚕桑站,目前已有11个乡镇先后成立了蚕桑技术指导站,共投入资金88万元,建筑面积1564m~2,固定资产64万元,各站都分别辟有办公室、技术培训室、实验室、档案室等,并  相似文献   

8.
<正> 阆中是四川省蚕桑重点基地县(市)之一,蚕桑丝绸是市内的支柱产业,它对加快城乡经济发展,促进富民兴市,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为使我市蚕桑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充分利用,蚕桑生产经营和增长方式得到“两个根本转变”,加快蚕桑基地乡镇产业化进程,实现“一优两高”蚕业。市委、市政府制定加快蚕桑基地建设新对策。  相似文献   

9.
<正> 叙永县今年的蚕桑生产主要抓好六项工作。一是加强100个蚕桑生产基地村的工作。蚕桑基地村要继续搞好农业结构的调整,按规划逐步达到蚕桑生产50万株桑树,200亩小桑园,年产500担蚕茧的目标要求,实现蚕桑生产的适度规模经营。二是搞好常规技术培训普及工作,为提高单产、质量提供技术保证。要求各乡镇都要有科技示范村、示范社、示范户;乡镇及基地村蚕桑员一定要由热爱蚕桑事业的人来担任,那种带头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由安徽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主持的家蚕全天然纯丝胶蛋白质生产技术研究项目已通过专家鉴定。据介绍,目前国内尚无全天然丝胶蚕品种。该品种与日本同类品种相比,丝胶茧层量提高5﹪,与  相似文献   

11.
<正> 南充市高坪区采取多种措施,加大蚕桑基地建设,把蚕桑发展重点放在由零星分散向集中成片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仅占全区总乡镇40%的11个蚕桑基地乡镇产春茧32.64万公斤,占该区春茧总量的85%。夏蚕饲养量占全区总量的90%。 近年来,该区相继建立了青居、江陵、会龙等11个蚕桑基地乡镇,由于多种原因,这些乡镇的蚕桑生产曾一度出现滑坡的情况。去年初,高坪区从振兴全区丝绸业大局出发,下决心狠抓蚕桑基地建设。区上把基地建设发展规化、目标和任务与重点扶持及资金投入有机结合起来,拿出30多万元资金悬赏,在11个基地乡镇中大搞河滩及山地成片开发种植桑树。一年来,11个基地乡镇共育桑笛2335.5亩,栽桑1500多万株,同时,11基  相似文献   

12.
兴化市位于里下河地区腹部,农业种植结构一直以粮棉油为主,蚕桑生产以钓鱼、海南、安丰等11个乡镇为主,基本形成区域化蚕桑生产基地.为了提高蚕茧产量和质量,从1998年起引进江苏省蚕种公司苏·菊×明·虎、871×872两个品种饲养试验并取得了显著效益.  相似文献   

13.
我县有11个乡镇,耕地40多万亩,总人口58万多人.1981年蚕桑生产分布在四个乡镇,桑园242亩,产茧不足50吨.1985年蚕桑生产已遍及全县11个乡镇,桑园扩大到3219亩,养蚕农户2927户,全年养蚕11651张,总产茧2344吨.总产值991441元.我县蚕桑生产发展之所以比较快,我们做了一些工作,并有如下体会:  相似文献   

14.
粤北地区是我省主要蚕桑生产基地之一。该地区气温较低,冬春期间,桑树时有遭受雪霜冻害,影响了蚕桑生产。1994年3月1—5日和5月3—7日,省蚕学会桑树学组一行6人,对我省粤北地区桑树雪霜冻害情况进行了调查。这次调查地点有乐昌县的沙坪镇和老坪石镇、仁化县的丹霞镇和闻韶镇、曲江县的黄坑镇等五个乡镇。调查方法:(1)到田间实地调查桑  相似文献   

15.
<正> 我县是建国后新发展的蚕区,1949年仅产茧160担,没有成片桑园,1971年突破万担,1982年超过5万担,今年桑园面积近10万亩,预计蚕茧产量可达到10万担左右。在发展蚕桑生产的过程中,特别是近三年来的实践,使我们深刻地感到重视基地建设是提高蚕桑生产经济效益、增强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我县有30个乡镇,虽然大多数地方都有蚕桑生产,但是生产水平出入很大,说明各  相似文献   

16.
建德市蚕桑产业是五大农业特色产业之一, 2003年成为浙江省蚕桑西进八个县市之一,蚕桑生产不断扩大,主要分布在大同和大洋两个乡镇,其中大同镇桑园总面积600余hm2;大洋镇桑园面积606余hm2,2个乡镇占全市桑园总面积的80%左右,逐步形成蚕桑两大区域优势.大同镇位于建德西南部,交通较为便利,通信设施完备,土地资源丰富,是经济作物主产区,也是我市蚕桑重点规划发展乡镇,而且建德市大同蚕桑专业合作社是浙江省示范性蚕桑专业合作社,其中大同蚕桑专业合作社从2008年至今就一直被评为浙江省优秀示范性蚕桑专业合作社.近几年合作社规范内部管理,强化服务功能,基本形成"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建立蚕桑基地,扩大生产规模,完善收烘设施,方便蚕农售茧.但近年来蚕桑比较效益降低,生产上存在薄弱环节制约了蚕桑产业进一步发展.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生态资源利用的重视,为了稳定当地蚕桑产业,建德市农业局和建德市大同蚕桑专业合作社积极探索以桑园基地为产业基础,资源高效综合利用为开发手段的蚕桑产业多元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7.
一、发展的良好势头宜宾县人口众多,幅员广大,发展蚕桑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全县有27个乡镇,93万多人,总面积为3030平方公里,人均5亩多;有耕地面积164万亩,其中:田81.23万亩,地82.8万亩,人平占有土地面积为1.8亩.前几年,由于种种原因,发展蚕桑生产的有利条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致使全县蚕桑生产长期处于停滞状态.1990年以后,县委、县府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才使蚕桑生产出现了新的转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其主要特点有三个:  相似文献   

18.
试论稳定发展蚕桑生产的三大要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安清  章甲 《中国蚕业》2004,25(2):63-64
自1995底以来,一些蚕区因承受不了复杂多变的形势和跌宕起伏的行情而导致蚕桑生产止步不前甚至萎缩或消失.然而也有不少地方通过改革生产方式,调整经营思路使蚕桑生产迅速振兴和发展.安徽省潜山县逆水乡的蚕桑生产就是在逆境中逐渐发展壮大的典型范例.逆水乡位于大别山南端,是一个老、少、边、贫地区.该乡虽然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发展蚕桑生产,但一直未成气候.正是在1996年低谷以后,蚕桑生产才真正崛起,桑园面积从1996年前的66hm2,发展到2003年351.5hm2;蚕茧产量从1996年前的不足50t,提高到2003年263t,一举成为全市产茧最多的乡(镇).究竟何种原因使该乡的蚕桑生产在动荡不定的市场环境下,短短的几年就能异军突起呢?通过调查研究,笔者认为其致胜的招数主要在于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四川蚕业》2017,(1):30-31
<正>冕宁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彝族自治州北部,面积4420km~2,人口40万,辖38个乡镇,自然气候条件优越,是蚕业发展的适宜区。近年来全县以发展集中成片桑园为重点,以培育蚕桑新型经营主体为抓手,以规范化种养殖、桑园复合经营、蚕桑产品多元化为手段,以提升蚕桑行业效益,桑园综合效益为目标,全力推进优质蚕桑基地建设。截止2015年末,全县有17个乡镇、  相似文献   

20.
周佐兴  赵亮 《北方蚕业》2008,29(1):41-42
康县蚕桑产业协会,会员遍及全县15个乡镇,实现了生产与市场的对接,促进了蚕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