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对加工番茄品种多性状进行综合评价,为鉴定、筛选其优良种质资源提供决策支持。选取9个加工番茄品种(系)进行品比试验,分析、测定其13项农艺性状,并联合使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PCA -CA),对加工番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综合分析。13项农艺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为10.23%。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可将13项农艺性状归纳为果实外观品质因子、果实产量因子和果实内在品质因子3个主要指标,3个主要指标可较准确地评价加工番茄品种。其中,株高、单果重、果实纵径、果实横径、平均产量、可溶性固形物、番茄红素、总酸8个性状是主要性状。综合得分排名前2位的依次是‘T60’、‘新番15号’。采用类平均法对9个加工番茄品种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将所有番茄品种分为5个类群。本研究建立的加工番茄综合评价体系可为加工番茄优质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了解永德县荔枝主栽品种‘桂味’与区试品种果实品质表现,为‘桂味’品质提升和品种改良提供建议。采集30个果园的‘桂味’和7个区试品种荔枝果实,测定分析果实品质,并结合品质加权分、经济效益指数对测试品种进行评分排序。调查花期授粉源和气温以分析‘桂味’焦核率低的原因。结果表明,永德县‘桂味’荔枝平均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食率分别为22.53 g、19.27%和76.61%,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优于广东大部分产区;焦核率仅为44.00%,低于广东大部分产区。经济效益指数评价结果显示,7个优新品种荔枝均优于‘桂味’,依据区试品种荔枝果实品质表现,除‘岭丰糯’外其他品种初步判定引种成功‘。桂味’与大核品种‘怀枝’等混种且花期相遇,推测花粉源和授粉期间长时间低温可能是当地‘桂味’大核化的原因之一,提高‘桂味’焦核率是提质增效的技术关键‘。无核荔’‘、贵妃红’‘、冰荔’‘、仙进奉’引种区试表现较为优异,适合作为永德县荔枝的改良品种。  相似文献   

3.
鲜荔枝的加工干制历史悠久,加工成品肉厚、味香甜,历来为自尝及送礼佳品,远销国内外。加工干制的荔枝品种,多采用怀枝和糯米糍品种,尤以糯米糍为佳,其制成品肉厚、核小,蜜甜醇香,然而近年来因糯米糍荔枝价高而较少用于加工。制成荔枝干果的比率依荔枝品种、气候条件和加工技术不同稍有差异。  相似文献   

4.
材料和方法 1.1试验材料   荔枝果实采自武鸣县府城镇大同村陶蓬德果场,品种为新丰黑叶,果实成熟度为 9成半;龙眼果实采自武鸣县城东镇大同村蒙桂辅果场,品种为石硖、储良,果实成熟度分别为 8成半和 8成。 1.2采前处理   荔枝采收前即 2000年 6月 15日和 6月 28日分别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荔枝果实的成熟特性,以‘糯米糍’和‘桂味’2 个花期和成熟期较一致的荔枝品种为试验材料,当‘桂味’果皮首先开始转黄时,定期测量2 种果实的纵横径和果实各部分质量,测定果实固形物(TSS)、糖、酸和Vc等含量,从果实外观成熟度变化、果实的生长情况和果实品质等方面探讨荔枝的成熟特性。结果表明,‘糯米糍’果实的初始缓慢生长期较‘桂味’长,果皮推迟转黄约13 天,但后期大部分时间内生长速度更快,两者果径和单果重的差异在缩小,成熟度趋于一致;后期果径的生长以横径为主;当果实的鲜食品质趋于最佳时,果径有暂时收缩的趋势;‘糯米糍’和‘桂味’的果肉分别以积累蔗糖和还原糖为主,过熟时还原糖含量增加;可滴定酸持续下降,当可滴定酸含量位于0.23%~0.69%、糖酸比位于20.93~61.75 时,果实鲜食品质较佳;‘糯米糍’可食率较高,维持在约80%,过熟时‘桂味’可食率下降,单果重的增加以果皮和果核增重为主;2 种果实过熟时继续生长,‘糯米糍’生长速度较快,但果实TSS 下降,Vc含量较低,果实品质劣变更加严重。2 个荔枝品种的果实具有独特的成熟特性。可滴定酸和糖酸比可作为判断果实成熟度的参考指标。‘糯米糍’成熟果实衰退快速,维持适宜含酸量和糖酸比的时间较短,宜鲜食的品质保持期和适宜采收期较短,‘桂味’果实衰退速度较慢,适宜保质采收期较‘糯米糍’长,这也是‘桂味’品种的成熟特征。  相似文献   

6.
以糯米糍等5个品种的荔枝果实为试材,研究经3~5℃冷处理结合护色后,不同贮藏温度(-2~0℃,1~4℃)对荔枝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荔枝采后经3~5℃冷处理结合保鲜剂护色后,快速置于-2~0℃条件下贮藏,可有效降低果实水分和糖、酸、VC等营养物质的损耗,保持良好的果皮、果肉色泽及口感,贮藏100~120d,好果率可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7.
<正>农业部农垦局(南亚办)5月28日称,目前我国荔枝主产区广东、广西除少数早熟品种已开始采摘外,多个荔枝品种的果实临近成熟或进入转色阶段,而转色后的果实更易遭受霜疫霉病和炭疽病侵害,若不加强防控,压低病原菌基数,再遇连续阴雨,两种病害均可发生流行,并导致大量果实腐烂、脱落。近期,华南地区普遍多雨。根据调查,粤东、粤西少数果园的荔枝霜疫霉病已有发生流行的趋势。由于各地小气候不同,且不同果园前期对病虫害的防控所采取的措施各有差别,两种病害发生种  相似文献   

8.
迟熟荔枝品种立秋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迟熟荔枝品种立秋荔广西桂平市的立秋荔是1990年发现的新品种,因其果实成熟期在立秋期间,故定名为立秋荔。目前,立秋荔的开发已列入国家星火计划重点项目、自治区星火计划项目和自治区水果办生产项目。该品种的发现与开发对丰富我国荔枝品种资源、延长荔枝鲜果供应...  相似文献   

9.
以"淮枝"品种鲜果荔枝为原料,通过微波干燥结合热风干燥技术加工荔枝干果,解决了传统方法制成的产品保质期短和易发生虫害等问题。结果表明,"淮枝"品种荔枝鲜果经护色处理后,用热风干燥荔枝鲜果至40%~60%的水分含量,再结合用800 W的微波平均功率干燥荔枝到含水量20%左右的干果样品品质最佳。随着干燥加工和保存时间的延长,"淮枝"品种荔枝的样品果肉颜色逐渐加深。  相似文献   

10.
荔枝常温保鲜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延长荔枝常温保藏期,将柠檬酸、脱氢乙酸、氯化钠配合使用,分别对兰竹和乌叶两个品种的荔枝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常温下,乌叶比兰竹耐贮藏,使用复配保鲜剂处理结合保鲜膜包装荔枝,兰竹可贮藏5d,好果率达100%;乌叶可贮藏6d,好果率达100%。为实现远距离输送,先用双乙酸钠进行抑菌处理,再进行冰块结合泡沫箱包装可贮藏6d,果实仍保持原来色泽和香味,适合于少于4d的汽车运输,从而打破荔枝的区域间的限制。  相似文献   

11.
结合当地气象资料和温控试验结果,应用田间调查观察和室内饲养观察进行荔枝蒂蛀虫的预测预报的改进和完善,并把测报技术用于实际生产中,建立荔枝、龙眼果园荔枝蒂蛀虫种群发生期的预测,其结果与实际发生期基本相吻合。  相似文献   

12.
采用顶空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方法,分析3种品种(妃子笑、桂味和糯米糍)中主要香气成分。结果表明,3种荔枝花在香气组成和含量上差异明显。妃子笑荔枝花中检出物质仅6种,呈香物质只有3种,香气较淡;桂味和糯米糍荔枝花中检出物质分别为11种和26种,呈香物质均为8种,香气相对浓郁。  相似文献   

13.
基于PAID的荔枝农业专家系统的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计算机网络信息、人工智能、多媒体等技术与农业技术结合起来,研究开发出基于PAID开发平台的荔枝农业专家系统,并根据本地的具体实际进行了软件资源的二次开发,降低了客户端的专业要求,实现了人机操作界面直观、明了。该系统的推广应用,有效地解决了目前中国荔枝生产中普遍存在专家型农业科技人员短缺的问题,为农业科技咨询服务提供了新途径,有利于先进农业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应用。介绍了荔枝农业专家系统目标、系统结构、系统内容、系统实现及应用示范情况。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在(5±1)oC贮藏条件下海南特色荔枝品种紫娘喜和小丁香果实的贮藏效果及某些与耐贮藏性相关的生理指标。结果表明:紫娘喜明显比小丁香耐贮藏;在低温处理条件下,随着时间的增加,两品种的果皮的相对电导率、匀浆pH值、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在相同时间内小丁香果皮的相对电导率、匀浆pH、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的值均比紫娘喜大;而花色素苷和总酚含量随着时间的增加有下降的趋势,但总酚含量以紫娘喜为高,而花色素苷则以小丁香含量为高。  相似文献   

15.
以荔枝、柠檬、绿茶为主要原料,研究荔枝柠檬果茶饮料的配方和工艺。结果表明,绿茶、荔枝汁、柠檬汁的最佳配比为40∶15∶10,白砂糖添加量12%,CMC-Na添加量0.10%,柠檬酸添加量0.04%。由此配方和工艺制作的荔枝柠檬果茶口感最佳,感官评分达89分。  相似文献   

16.
UFGT(类黄酮糖基转移酶)是植物花色苷生物合成途径的最后一个酶。以槭树‘秋天火焰’秋季变色期叶片总RNA为模板,设计简并引物,采用RT-PCR方法,扩增出一条长397bp的cDNA片段,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cDNA片段与GenBank中登录的荔枝、柑橘柚等物种的氨基酸同源性在70%左右,可知克隆到的核苷酸片段为槭树叶片UFGT基因的cDNA片段,Genbank登录号为KC140229。  相似文献   

17.
我国荔枝冷链物流体系建设的滞后与薄弱,导致荔枝采后损耗严重。本文运用解释结构模型(ISM)方法,对影响荔枝冷链物流体系发展的因素进行提炼与分析,选取了10个要素建立邻接矩阵与可达矩阵,并计算得出五阶结构模型。根据模型的层次结构进行分析,提出了加大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资金投入、加强宣传教育、加强人才培养、扶持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完善标准制度建设等对策建议。实现在资源局限下有主次、分步骤地解决制约荔枝冷链物流发展的各种因素,为荔枝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环境因子对荔枝霜疫霉生长及侵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本文就环境因子对荔枝霜疫霉的生长速度、产孢量、孢子囊萌发及侵染的影响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结果表明,该菌生长及产孢最适的温度为24℃,pH值为 7.0;菌丝生长最适的光照时间为20 h,产孢最适的光照时间为16 h;另外该菌孢子囊的致死温度为45℃,10min。另外,实验还明确了该菌在不同的温度条件、光照时间、pH值和营养成分下其萌发状态和萌发率不同。该菌pH值为7,光照时间为20h的PDA培养基上培养所产生的孢子囊,在24℃条件下萌发率最高。此外,该菌在24-28℃条件下最易侵染荔枝果实,其发病最为严重。实验结果加深了对该病菌的了解,为进一步了解该病的发生危害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黄皮(Clausena lansium),荔枝(Litchi chinesis)和龙眼(Euphoria tongan)种子在离开未十分成熟的果实后,有1—2天的休眠期。在休眠期进行强迫休眠处理,即用密封、隔氧、保湿处理。黄皮再进入休眠,12个月后种子发芽率能达90%以上,但胚芽不伸长,胚根伸长;24个月后休眠解除,幼苗正常生长。荔枝能贮藏6个月。木棉(Bombax malabaricum)不耐低温而耐脱水,在休眠期进行密封隔氧快速脱水,15℃可贮一年。龙眼能贮5个月。蒲桃种子(Averrhoa carambola)在休眠期隔氧贮藏15℃能贮一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