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保鲜与加工》2009,9(3):26-26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质量明显提高,但食品包装产品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据悉我国将加强对食品包装产品的认证工作。我国将对食品包装产品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制度,即对食品包装产品进行QS市场准入制度。业内人士认为,该认证将是我国对食品包装制品企业实行的第一个市场准人强制认证制度,将对食品包装生产企业产生重大影响,预计有奶的企业将会被淘汰退市。  相似文献   

2.
HACCP原理中的危害分析与微生物毒素的危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品危害中,生物危害占80% ̄90%,对食品加工各环节进行危害分析是建立HACCP管理体系的基础。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在建立HACCP管理体系时,由于有关食品安全信息交流与获取渠道及能力有限,对生产加工过程中可能引入的食品安全危害分析不充分和不全面,使已有的HACCP食品安全控制体系管理控制的危害出现遗漏。在HACCP食品安全控制体系审核实践中,结合相关资料,就食品中微生物毒素的危害进行了收集和整理,将有助于食品加工企业建立和实施完善的HACCP食品安全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3.
国家质检总局在2003年完成对茶叶、饮料、肉制品、方便食品等10类食品,实施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今后加工厂必须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后,方可生产加工茶叶。而且产品必须经出厂检验合格后,在最小销售包装上标明《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和食品市场准入标准“QS”,才能进入市场。这一制度的实施,必将对我国的茶叶加工企业产生广泛的影响。(茶农国家质检总局已将茶叶列入今年实施第二批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制度@茶农  相似文献   

4.
QS标志保障食品质量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QS(质量安全的英文缩写)标志,早在2003年1月16日就已出现在部分米、面、油、酱油、醋等5类产品的外包装上,然而知道它的人却寥寥无几。许多从事食品销售的人员也不是很清楚。国家质检总局于2003年春节前推出了我国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目前已有1323家米、面、油、酱油、醋生产企业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作为产品销售的“入场券”和市民辨别食品质量是否安全的重要凭证,“QS”将长期与市民的生活相伴。我国实施QS认证具有强制性,到2003年8月1日,凡未通过QS认证的米、面、油、酱油、醋等5类食品,将不得在…  相似文献   

5.
薯类是人们生活中经常食用的一大类食品。对上海市居民的薯类食品消费意向进行问卷调查,涉及被调查者的基本统计特征、薯类食品安全风险的总体认知、薯类食品安全的消费意向、信息来源及利用程度等方面。结果表明,①上海市居民对于薯类食品安全风险的认知水平为30.38%,不同受教育程度的消费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同时被调查者对于薯类食品的信息需求程度为37.1%;②薯类消费者的信息来源主要是电视和网络为58.8%,然而消费者对于大众媒体的信任度为14.1%,对于政府部门等权威性主体信任度为38.5%;③消费者对薯类食品货架时间关注度为77%,对产地和价格关注度均为22%。结合调查结果对我国食品质量安全信息制度方面提出建议,旨在提高我国食品安全信息制度建设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屡屡发生,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此,今年山西省于8月27日开启了"三晋食品安全媒体采风报道行动",借此展开对全省11个市的相关食品(餐饮)企业进行实地采访,营造全社会关注食品安全的氛围,加强食品企业主体责任和道德诚信意识,扩大食品诚信企业的影响力和辐射带动力。据了解,此次采风行动,是"2014年山西省百姓最放心食品(餐饮)品牌推选活动"开展过程中针对山西省食品安全加工生产企业进行的大规模、深层次的公益  相似文献   

7.
QS标志的含义QS是英文Quality Safety(质量安全)的缩写,获得食品质量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其生产加工的食品经出厂检验合格,在出厂销售之前,必须在最小销售单元的食品包装上标注由国家统一制定的食品质量安全生产许可证编号并加印或者加贴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标志QS。  相似文献   

8.
我国中小型食品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我国部分中小型食品生产企业进行考察和调研的基础上,就其食品生产安全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提出完善我国中小型食品生产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和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生产制度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随着问题食品的不断曝光,消费者对食品的质量安全深感担忧。许多消费者认为食品安全问题不仅存在于监管环节,而且可能存在于食品链中"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环节,特别是食品的生产加工环节。因此,对于食品安全问题,从农场到餐桌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重视与控制起来。为满足市场需求,从2001年创建大型连锁超市的山西田森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田森集团")倡导"从种子到筷子的全产业链"保障食品放心、健康的概念。  相似文献   

10.
行业动态     
国家鼓励食品加工企业建立食品召回制度11月22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国宝就《食品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明确指出,国家鼓励食品加工企业建立严格的食品召回制度,支持流通企业建设完善的食品溯源制度。他说,食品企业的违法生产现象不容忽视,少数不法分子违法使用食品添加剂和非食品原料生产加工食品,致使从农田到餐桌食物链,污染情况时有发生,其中源头污染(种植、养殖过程)和环境污染给食品卫生带来较大影响。张国宝指出,为提高我国的食品安全水平,确保群众放心食用各种食品,“十一·五”期间,国家将继续推行食品市场准入制度…  相似文献   

11.
<正>前不久,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2014年度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主论坛上表示,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将加快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建设,建立食品生产经营红、黑名单制度,形成守信者受益、失信者受损的激励机制。同时今年要完善食品安全信息公示制度,让消费者自主选择安全食品,实现食品行  相似文献   

12.
1."十一·五"期间我国粮油加工业发展重点 (1)玉米加工 加强高油玉米、蜡质玉米、高直链玉米等加工专用玉米品种的选育,建设优质原料示范基地;发展专用变性淀粉、玉米淀粉糖、多元醇、乳酸和聚乳酸、淀粉基生物材料等精深加工产品,以及玉米胚芽、蛋白粉和玉米纤维等副产物综合利用新技术、新工艺研究与产业化开发;开展玉米主食食品、休闲食品、方便食品和功能食品的产业化开发;研制年产10万t以上玉米变性淀粉生产专用设备,主要包括脱胚磨、针磨、分离机、浓缩机等;开发竞争力强和技术含量高的品牌产品,使玉米的加工转化率(不包括饲料)由12%提高到20%.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近年来我国农产品的安全状况及存在问题,包括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生产加工过程中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仓储运输过程中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批发市场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等。就加强我国农产品的安全提出建议,包括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质量标准及时更新是食品安全控制的法律保障;完善对源头生产、流通、加工和销售过程的质量控制体系;完善产品市场准入、标志、追踪溯源和召回制度是食品安全控制的需要;独立的质量监督、检测体系是食品安全控制的外在保障;媒体的正面宣传和消费者控制体系是食品安全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种子行政许可制度包括种子经营许可、种子生产许可两项制度,我国现行种子行政许可在审核发放过程中存在控质不控量、重"硬件"轻"软件"、级别设置过繁、阻碍企业实际生产等问题,种子行政许可要正本清源,要取消分级种子经营许可制度,取消除转基因以外的农作物种子生产许可制度,提高企业准入门槛,抬升种业协会在"两证"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5.
行业动态     
食品安全法有望今年出台2009年我国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要"严格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控",并宣称将"实行严格的食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召回制度、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建立农产品和食品生产经营质量安全征信体系"。  相似文献   

16.
从山东省质监局获悉,为确保食品安全,山东全面推行食品添加剂使用备案制度,违法情节严重的将被依法吊销生产许可证。根据规定,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必须将食品中全部添加物质的种类、用途、用量等情况向所在地县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备案,并对备案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企业备案的基本内容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重新办理备案手续。  相似文献   

17.
<正>9月5日,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局长宗锦耀在河南省调研农产品加工业和休闲农业发展情况。调研组重点走访了徐福记食品有限公司、众品实业有限公司、一加一面粉有限公司和友利实业有限公司等农产品加工和休闲农业企业,深入了解了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文化理念及最新研发成果,参观了生产车间、物流配送中心、产品仓储中心和休闲农业园区。凭经济规律实现科学发展河南徐福记食品有限公司是徐福记集团在河南  相似文献   

18.
正确认识食品添加剂 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添加剂是现代食品工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且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人类饮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近年来,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生产加工食品的重大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全社会对食品安全的信心和我国食品的信誉。进一步完善食品添加剂标准体系,落实食品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有效地控制食品安全危害,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是一个永久的话题。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的通知》,提出了5个方面共20项措施要求。《通知》要求全面建立"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度。特别强调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要建立与企业联网的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建立完善"四不两直"(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暗查暗访安全检查制度。强化严格规范执法,加强  相似文献   

20.
对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原因与预防措施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食品安全事件频繁发生的原因和预防措施进行了分析。在利益驱动、企业缺乏专业知识与安全危机意识,消费者缺乏识别能力,科技含量较低,政府监管力度不够等5个因素的作用下,食品安全事件频繁发生,针对这样的诱因,采用加强食品行业从业人员专业素养、加强食品企业技术研究、加强食品质监部门监管力度、加大惩罚力度、加大食品营养卫生知识宣传等措施,能有效预防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