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菜业资讯     
《蔬菜》2007,(6):5-5
瓜果上保险财政补一半北京启动政策性农业保险北京市政策性农业保险正式启动。从即日起,京郊瓜、果、粮、菜、  相似文献   

2.
嘉善县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发展大棚瓜菜,随着连作年份的增加,土壤酸化、有机质含量降低、土传病害等问题逐渐凸显。为有效缓解土壤连作障碍,20世纪90年代初嘉善县开始发展大棚瓜菜—粮经水旱轮作。本文介绍了嘉善县瓜菜—粮经水旱轮作模式现状、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随着高效设施农业的发展,瓜菜种植规模逐年扩大,效益比纯粮棉油模式高得多。但由于土地流转困难,瓜菜生产基地连作障碍现象严重,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高效设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江苏省东台市推广的大棚莴苣—大棚西瓜—水稻是瓜菜粮轮作换茬的一种新模式,既通过水旱轮作克服了瓜菜连作障碍的影响,又通过菜粮互补  相似文献   

4.
大白菜在嘉鱼俗称"卷心白",是嘉鱼蔬菜生产中的主导品种之一,栽培历史悠久、生产规模大,特别是秋冬大白菜,种植面积达8000 hm2。湖北嘉鱼县秋冬大白菜主要采用菜—菜—瓜、菜—菜—粮、菜—瓜、菜—粮模式。潜力品种有改良青杂3号和傲雪迎春。  相似文献   

5.
孔祥连  李玉龙 《蔬菜》1994,(6):17-17
提高效益的新招──瓜、菜、粮套辽宁省大石桥市场池镇下汤池村民李玉彪,近3年来在农技人员指导下以不影响西瓜产量为前提,有效利用作物生长时间差和空间差,实行了瓜菜和瓜粮套种,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1990年在10亩承包地里上茬种西瓜,亩产4000公斤,产...  相似文献   

6.
我国食用菌菌种管理技术解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经过改革开放后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食用菌已经成为继粮、棉、油、果、菜之后的第六大农产品.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65%以上,成为世界食用菌生产和消费大国。  相似文献   

7.
特种瓜果菜实际上就是指在当地颇有特色,较为新颖奇异的瓜、果、蔬菜。其来源主要有五种:一是从国外引进的新品种,如特种菜中的四棱豆、五彩椒、土耳其荆芥、牛蒡根、菊苣菜、千宝菜、芦荟、仙人掌;瓜中的飞蝶瓜、迷你黄瓜、袖珍西瓜、太空西瓜;果树中的开心果(阿月浑子)、蓝悔、树莓、火龙果等。二是地方培育的珍稀品种,如瓜菜中的香椿、莲藕、佛手瓜、蛇瓜、灯龙瓜、香炉瓜、搅丝瓜;果品中的桑椹、槟沙果、海棠果、花红果等。三是经人工驯化的野生果菜,如蒲公英、苦苣菜.马齿苋、救心菜、野苋菜、紫苏等;果树中的欧李(钙果)、榛子、山核桃、樱桃李、杏梅、山葡萄、金樱子(刺梨)、悬钩子等。四是森林蔬菜,在高山、良好的森林环境地带栽种的蔬菜或可食木本植物的茎叶。前者主要是绿叶类如水芹、蕨菜.十字花科蔬  相似文献   

8.
食用菌与粮菜果组合栽培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孟祥元  周廷斌 《食用菌》1998,20(5):31-32
1 组合栽培模式的特点 食用菌与粮、菜、果组合栽培,是将食用苗栽培引入农田与粮、菜、果进行合理配置,形成优化组合,实现农田的高产出,农产品的优质、经济和高效。国内近年已经研究报道了多种食用菌与粮、菜、果组合栽培模式,有些已示范推广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该类组合栽培模式与传统的农作物间作、套种等组合栽培模式不同,其主要特点:①经济效益高——食用菌是该类模式产生高效益的主体,其投入产出比  相似文献   

9.
王建军 《现代园艺》2014,(15):68-69
越冬莴笋——早春西瓜——甜糯玉米一年三茬高效栽培模式茬口安排科学、合理,菜、瓜、玉米轮作,既解决了蔬菜重茬病虫害重发及设施蔬菜连作土壤盐渍化障碍,又克服了菜粮争地矛盾,莴笋上市期在春节前后,西瓜上市在五一前后,甜糯玉米十一、中秋节前后上市,正赶上节假日和瓜菜供应淡季,销路好、价格高,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0.
自1983年以来,根据我县当地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种植业结构和科技水平等,在发展集约化种植方面探索了多种模式,从中筛选出一系列合理的复合群体结构,实行粮、油、瓜、莱、果多层次间套作,充分利用了地力、空间、时间和光热资源,缓解了作物种类间的争地矛盾,显著提高了经济效  相似文献   

11.
地膜覆盖技术,已在粮、油、瓜菜等生产上普遍地推广应用,并取得了明显的增产效果。为了探索这一新技术在山丘地苹果栽培中应用的可行性,我们于1983年以来连续进行了苹果覆盖地膜综合效应的研究。现简结如下: 一试验设计针对我县大多数果园是建立在山丘薄地水源奇缺这一特点,欲通过地膜覆盖这一新技术  相似文献   

12.
食用菌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用菌产业是一项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短平快农村经济发展项目,发展食用菌产业符合人们消费增长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是农民快速致富的有效途径。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中国的食用菌产业已经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一定的地位,食用菌已成为继粮、棉、油、果、菜之后的第六大类农产品。  相似文献   

13.
我国西瓜栽培与粮棉油争地现象日趋突出,为合理利用土地、增加农民收入,各地根据当地生态条件,形成一整套瓜粮、瓜棉、瓜菜等间作套种模式.对我国西瓜间套种的发展以及30多年来西瓜间套作的方式和模式加以分析,并对今后的西瓜间作套种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园艺作物果形遗传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乔军  刘富中  陈钰辉  连勇 《园艺学报》2011,38(7):1385-1396
 果实形状是果品、瓜菜及果菜类蔬菜等园艺作物品质评价、分类以及市场定级的主要考核指标之一,也是商业品质育种的重要依据。对园艺作物果形遗传分析研究中的果形测定方法、遗传分析方法及主要园艺作物果形遗传等进行了综述,并对主要园艺作物果形QTL定位及基因定位和克隆的研究进展作了重点阐述。  相似文献   

15.
<正>在瓜菜科技期刊中,《中国瓜菜》以其科学严谨,求真务实博得了不同层面读者的厚爱。几年来,作为一名瓜菜生产者,我认为《中国瓜菜》不但为广大的瓜菜科技工作者提供了学术交流的平台,更重要的是为广大的瓜菜生产者提供了科学理论、实践经验和实用创新栽培技术,使我们开拓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提高了瓜菜生产技术水平,更好地认识了瓜菜市场的运作规律,从而减少了生产的盲目性,提高了种瓜种菜的收益。《中国瓜菜》体现了科研为生产服务、刊物为生产者服务的理念。  相似文献   

16.
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与研究动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据农业部市场信息司统计,2007年我国食用菌产量达1400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65%,年出口量突破50万吨,创汇10亿美元,从业人员达2000万人,已有食用菌亿元县100多个,我国食用菌产品已成为继粮、棉、油、果、菜之后的第六大类农产品。但是随着食用菌产业  相似文献   

17.
通山牌保果素是南平市建阳激素厂顾坤友先生研制成功的,其主要成份是芳香族羧酸氧化多酯衍生物,是一种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强力,高效、广谱、抗逆强的新型多功能生殖生长调节剂,在粮、油、瓜、果、菜、茶等作物的生殖生长期间喷施后,激发植物生殖基因活力,控制植物营养器官徒长,调节体内营养元素转运、贮藏和供给协调植物生殖器官和营养器官生长发育平衡,增强抗逆能力,达到增产稳产增收的目的。保果素的特点是效力强、作用快、喷后几分钟即起作用,能与含酸或碱的农药肥料混合使用无副作用,附着力强、耐雨水冲刷,喷时或喷后如遇雨…  相似文献   

18.
食用菌与粮果菜的生态高效种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鲁 《北方园艺》2001,(4):42-44
阐述了食用菌与粮、果、菜进行生态高效种植的意义、类型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对发展我国生态高效农业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中国瓜菜》2019,(2):46-49
瓜菜产业园因其关键的核心位置影响着瓜菜供应链上下游的畅通。现代瓜菜产业园是一个多元复杂系统,包括了品种培育区、试验示范区、专业种植区、游览观光区和集中配送区等,承担了瓜菜供应链的绝大多数生产运营活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瓜菜产业园选址优化受到土地资源、人力资源、交通资源等诸多因素影响,选址是否合理有效,关乎整个瓜菜供应链运行的绩效。笔者基于GRA与TOPSIS方法,利用系统决策模型对瓜菜产业园选址问题进行优化分析。结果表明,TOPSIS值越大,瓜菜产业园选址越逼近实际理想状况。  相似文献   

20.
《中国瓜菜》是由农业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主办的全国性瓜菜一体的科技期刊,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12年《中国瓜菜》将继续突出西瓜、甜瓜、籽瓜、南瓜、黄瓜、节瓜等瓜类特色和优势,及时报道瓜菜领域的重大科研成果、最新科技动态、实用技术和信息,努力把《中国瓜菜》打造成我国瓜菜科研和产业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