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挤压加工米糠膳食纤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米糠是稻谷加工副产品,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其膳食纤维含量达25%-40%,是一种较好的膳食纤维来源。以米糠为原料,以挤压后米糠的可溶性膳食纤维(SDF)转化量作为评定指标,就米糠挤压过程中的物料含水量、挤压温度及挤压机螺杆转速进行研究,得出对米糠挤压加工的最佳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2.
超微粉碎对苦瓜渣理化性质与体外降糖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超微粉碎处理对苦瓜膳食纤维的理化性质与体外降糖活性的影响。分析了超微细苦瓜膳食纤维的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持水率和溶胀性随粉碎时间的变化,并测定膳食纤维组分对葡萄糖扩散、α-淀粉酶及α-葡萄糖苷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超微粉碎膳食纤维d50达到20μm时,苦瓜纤维的持水率为17.04%、溶胀性为16.29 mL/g,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达到17.20%。X射线衍射图谱表明,超微粉碎后苦瓜纤维非结晶区比例增加。相对未处理样品,超微粉碎具有提高苦瓜膳食纤维抑制葡萄糖扩散、降低α-淀粉酶和α-糖苷酶酶解效果的作用。苦瓜膳食纤维中的各组分具有不同程度的降血糖活性,其中以果胶的效果较好。超微粉碎处理可有效提高苦瓜纤维理化性质及体外降糖活性。  相似文献   

3.
付婷 《江西农机》2009,(5):39-40
论述了膳食纤维的定义和测定方法,介绍了膳食纤维的提取方法、生理功能和应用研究,对膳食纤维的研究进行了展望。我国居民膳食纤维摄入量不足,应充分利用我国膳食纤维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推动膳食纤维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膳食纤维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膳食纤维的定义和测定方法,介绍了膳食纤维的提取方法、生理功能和应用研究,对膳食纤维的研究进行了展望.我国居民膳食纤维摄入量不足,应充分利用我国膳食纤维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推动膳食纤维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膳食纤维对于保持人体健康、预防多种慢性疾病具有重要作用,在药品、食品、保健品等领域广泛应用。介绍膳食纤维的定义及分类,综述膳食纤维的生理功能及其改性方法研究进展,以期为膳食纤维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香菇柄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及许多活性物质(如香菇多糖、干扰素诱导剂等),并具有抗癌和免疫等生理功能。香菇柄中含有的膳食纤维与其它膳食纤维一样能明显地缓解膀胱炎、膀胱结石和肾结石等泌尿系统疾病症状.并能吸附肠道内的有毒物质,促使它们排除体外。此外,它还能预防肥胖症、结肠癌、便秘、冠心病等疾病。但香菇柄口感过硬,祖糙,人们不爱食用。因此,对香菇柄进行深加工,具有很重要的意义.香菇柄纤维保捷食品是通过食醋软化,高温加压处理,最后经烘烤而制成的一种味美可口的高纤维片状食品,可直接食用。现简要介绍该产品的…  相似文献   

7.
采用动态高压微射流(Dynamic high pressure microfluidization,DHPM)技术对生物解离大豆膳食纤维进行改性,探讨其对膳食纤维组成、理化及功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解离和动态高压微射流技术均可有效提高大豆膳食纤维中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含量,降低不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含量,使不可溶性膳食纤维与可溶性膳食纤维质量分数的比值达到1.87;通过对比不同处理压力的生物解离大豆膳食纤维中其余成分的含量可知,DHPM对生物解离膳食纤维中含水率影响不显著(P0.05)。生物解离和动态高压微射流技术能明显改善膳食纤维的水化性质和持油力,但对阳离子交换能力的影响不显著;在pH值7条件下,不同压力处理膳食纤维的重金属离子吸附能力差异不显著,且膳食纤维在pH值7条件下对同种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效果优于pH值为2的情况。膳食纤维对葡萄糖吸收能力随处理压力的提高而依次增大,达到200 MPa时略有下降,且不同压力处理膳食纤维的葡萄糖吸收能力均随葡萄糖浓度的增加而提高;200 MPa处理压力下的生物解离膳食纤维的α-淀粉酶抑制能力最高,为18.42%,较0~150 MPa处理的膳食纤维样品分别提高了约36%、32%、28%和27%。随动态高压微射流技术处理压力的增加,膳食纤维结合胆汁酸的能力有所升高。因此,动态高压微射流技术可以作为提高膳食纤维生理功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高纤维玉米蛋糕以鸡蛋、玉米粉和膳食纤维为主要原料,经过搅打、浇模和烘烤精制而成,具有一定色、香、味和形,低热量蛋糕,此种糕点不仅为玉米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而且所含的膳食纤维还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9.
抗性麦芽糊精是一种可溶性膳食纤维,其检测的方法比较复杂。本文介绍了对含有抗性麦芽糊精的巧克力中的膳食纤维总量(TDF)、不溶性膳食纤维(IDF)和高分子量在乙醇中沉淀的可溶性膳食纤维(SDF),以及低分子量可溶于乙醇的抗性麦芽糊精(RMD)的测定过程。各种膳食纤维含量的重复性试验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  相似文献   

10.
以苹果和玉米皮为主要原料,对果汁膳食纤维复合饮料进行研究。试验分别讨论了苹果汁、膳食纤维、绵白糖和柠檬酸4个因素对果汁膳食纤维复合饮料感官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的复合饮料配比为苹果汁浓度30%、膳食纤维添加量2%、绵白糖添加量8%、柠檬酸添加量0.3%。  相似文献   

11.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推动了食品包装行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给食品包装机械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为此,简述了我国食品包装机械行业的现状,分析了我国食品包装机械行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指出我国该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展望了我国食品包装机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食品安全法》实施后,食品的安全性更被人们所重视。介绍食品安全的常规定义和其他定义.探讨影响食品安全的微生物污染、化学物质使用、环境污染问题、生产规模小等9个因素,并对食品安全评价进行宏观阐述,旨在明确食品安全性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菠萝叶片提取的纤维是良好的纺织原料,该纤维织品凉爽透气,经久耐用,且具有抑菌防臭的功能,深受人们的青睐.针对菠萝叶纤维的特性,开发研制了一种螺杆式菠萝叶纤维打包机.为此,介绍了该机的结构特点、工作过程、技术指标,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于RFID的食品供应链追溯管理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保障食品安全,建立可追溯系统是有效的解决途径之一。为此,结合RFID的特性,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基于RFID的食品供应链追溯管理系统,达到对产品进行有效的标识,实现食品从源头到餐桌的全程监管,保障食品安全,增强消费者安全感。  相似文献   

15.
石少卿  李紫辉  董欣 《农机化研究》2007,(6):114-116,119
与传统的红外线杀菌、巴氏杀菌相比,微波杀菌具有能量损耗小、加热迅速且直接的特点,用于食品杀菌可以达到保持营养与风味、卫生、安全及无污染的效果.以往对食品微波杀菌的研究多集中于固体或半固体食品,而对鲜奶等液态食品的连续流动杀菌的研究较少.为此,通过设计的流体食品微波杀菌试验装置,以水为试验介质,以微波功率为试验参数,以杀菌过程中的温升和流量为试验指标,得到微波杀菌参数之间的相互影响规律以及在给定流量下微波功率的大致变化范围,为液态食品连续流动杀菌设备的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程曦  陈卓 《湖南农机》2013,40(3):185-186
在食品工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更加突出。例如:瘦肉精、地沟油、毒黄瓜等,这说明食品安全正逐渐影响我们的生活。文章将通过分析当前我国食品产业现状,对我国食品产业的问题进行特定分析,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讨论传统主食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及主食工业化的重要意义,分析玉米在我国传统主食中的重要性,提出推进主食工业化的措施及建议,为促进玉米主食化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食品物料的介电常数是食品加工中的重要参数,它广泛应用于食品贮藏、加工、灭菌、清选分级和品质检测等领域。为此,针对国内外食品物料介电常数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阐述了谐振微扰法、自由空间法、电路电桥法等介电常数测量方法的特点,并予以比较;同时,分析了影响食品物料介电常数测量的相关因素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办法,为食品加工过程中分析研究物料的特性品质提供有效的测量手段。  相似文献   

19.
我国粮食及食品加工机械制造业的发展现状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及食品加工机械制造业的发展,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与生活水平。我国是一个拥有14亿人口、年生产并消费粮食近5亿吨的农业大国,但粮食及食品加工技术相对滞后。近几年,通过对粮食和食品加工企业的改制,以及大力引进国外先进加工技术和管理经验后,生产工艺水平及加工机械制造水平得到提升。我国粮食及食品加工机械制造业要走向世界,还须继续学习国际跨国公司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提高自主创新和开发能力,提高品牌意识和市场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20.
粮食及食品加工机械制造业的发展,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与生活水平.我国是一个拥有14亿人口、年生产并消费粮食近5亿吨的农业大国,但粮食及食品加工技术相对滞后.近几年,通过对粮食和食品加工企业的改制,以及大力引进国外先进加工技术和管理经验后,生产工艺水平及加工机械制造水平得到提升.我国粮食及食品加工机械制造业要走向世界,还须继续学习国际跨国公司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提高自主创新和开发能力,提高品牌意识和市场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